身為一個整天坐在電腦前、開不完會的上班族,我很能理解那種明明開始「很認真保養」,結果上廁所反而便秘的崩潰感。前陣子每天固定吃益生菌,以為腸胃會比較順暢,沒想到幾天後,肚子更脹了、兩三天才上得了一次廁所,還以為是在益生菌的挑選上,出了一些問題。
後來搜尋了一下,才發現問題根本不只在「益生菌」。如果你跟我有同樣的困擾,可以跟著我一起檢查下面幾件事。
吃益生菌反而便秘:是正常調整期,還是個人體質問題?
剛開始補充益生菌時,腸道菌叢(microbiota)正在被「重新分配位置」,有些人會出現短暫脹氣、排便狀況改變,包含看起來便便有點乾、不順暢,但這通常在幾天到數週內會逐漸穩定。部分研究也指出,多菌株益生菌與膳食纖維的搭配,確實有機會改善功能性便秘,但效果與個人菌相和生活型態高度相關,並非吃了就立刻通暢。
但是——如果你出現以下狀況,就不是「正常調整」可以帶過了:
▲持續 2–4 週以上仍明顯便秘、間隔越拖越長
▲糞便硬到需要用力解、甚至解不出來
▲合併腹痛、噁心、嘔吐、血便、體重異常下降等
這時候就建議你先停用產品,儘早就醫檢查,而不是硬撐覺得「再吃一下應該就會通了」。
為什麼越吃越塞?常見 5 大地雷習慣
1.單押益生菌,卻忽略「水」跟「纖維」
很多人以為,便秘只要吃益生菌就會改善,事實上,如果你水喝不夠、纖維亂補,益生菌反而會被你用成反效果。研究指出,膳食纖維與腸道菌有互動關係,但前提是水分與比例要對。如果你吃了含益生元的益生菌,配合燕麥、糙米、高纖穀物,喝水量卻不足,糞便會變得又硬又乾,很難順利排出。
怎麼改善:一般建議每日飲水量約 體重(kg) × 30 c.c. 左右,可依醫囑與個人狀況調整。
2.狂吃「非水溶性纖維」,沒顧到平衡。
膳食纖維大致分兩類:
▲水溶性纖維:幫好菌當食物,形成柔軟糞便
來源例:秋葵、海帶、木耳、燕麥、果膠多的水果
▲非水溶性纖維: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蠕動
來源例:全穀、糙米、蔬菜梗和皮
如果你瘋狂吃生菜沙拉、糙米飯、堅果,但水跟水溶性纖維都不夠,這些纖維會像「乾海綿」卡在腸道裡,讓大便更乾更難出。
怎麼改善:關鍵不是「越高纖越好」,而是:
水溶性+非水溶性要一起,加上足夠水分,才是真的幫腸道。
3.久坐、晚睡、高壓,蠕動本來就慢
益生菌調整的是菌叢,不是馬達。如果你每天:
▲久坐 8–10 小時
▲早餐中午亂吃,晚餐暴飲暴食
▲熬夜追劇、回訊息到半夜
▲壓力大到胃打結
怎麼改善:腸道蠕動本來就偏慢,只加益生菌、不動飲食與作息,改善通常有限。臨床與研究都提醒:運動和規律生活是慢性便秘管理的重要基礎,益生菌是「輔助」,不是主角。
4.劑量亂加、頻道亂換
有些人吃了沒感覺,就直接從 1 包變 2~3 包,或是今天 A 品牌、明天 B 品牌,結果腸道每天面臨不同組合,反而更難穩定。
怎麼改善:選定一款標示清楚、菌數足夠的產品,穩定連續使用 4–8 週觀察,沒效果再調整,而不是每天換台。
5.忽略可能的疾病或藥物影響
如果你同時有以下狀況,就更不應該只靠益生菌撐著:
▲長期便秘超過 3 個月
▲需要常用瀉藥才排得出來
▲正在服用某些藥物(如鐵劑、部分止痛藥、抗憂鬱藥等)
▲家族有大腸癌、腸道疾病史
建議:這些都需要專業醫師評估,益生菌只能當配角。
上班族想吃對益生菌:檢查自己的腸道SOP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抱著「想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態在吃益生菌,可以照這個步驟檢查一下:
Step 1:先把水補好
▲起床先喝 300–500 c.c. 溫開水
▲白天分段補,不要只在晚上灌水
▲若有心腎功能問題,飲水量請先詢問醫師
Step 2:調整纖維「策略」
每天的餐盤試著做到:
▲至少一餐有深綠色蔬菜
▲穀類可以部分改成全穀,但不是每一餐都超硬高纖
▲加一點「黏滑系」:秋葵、山藥、木耳、海帶,幫糞便保水
Step 3:替腸道安排固定的「上班時間」
▲早上起床+喝水後,給自己 5–10 分鐘坐馬桶的時間
▲有便意就去,不要因為開晨會、通勤就一直忍
這種規律排便訓練對久坐族非常重要,比你想像中有效。
Step 4:益生菌當「長期隊友」,不是急救藥
▲不要用「今天卡住,今晚多吞兩包」的心態
▲一般建議連續使用數週,搭配飲食與生活調整,才看得出趨勢
▲有脹氣或排便變化,可以先減半劑量,觀察幾天
怎麼挑比較安心的益生菌?
選益生菌時,可以看這幾點:
標示清楚:菌種、菌株編號、到期日菌數(CFU)有列出。
有基礎安全與功效研究:至少來源、功效與實證研究要好好說清楚。
含適量益生質(益菌生):像菊糖、低聚果糖等,但要記得搭配足夠水量。
適合自己體質:有腸胃疾病、慢性病、免疫問題者,先詢問醫師。
使用益生菌,需要好習慣來加持。
你不妨這樣想,
▲益生菌 = 幫腸道補軍隊
▲膳食纖維 + 水 = 給軍隊糧食與道路
▲規律作息 + 運動 = 讓整個系統動得起來
如果前兩項、前三項都沒有到位,只想靠吃益生菌改善,其實很難真的翻轉便秘。
所以,如果你正困惑「為什麼吃益生菌反而便秘」,不要急著怪產品,也不要硬撐。
先檢查水、纖維、作息、蠕動,再評估是否需要換菌種或尋求專業協助,這才是對身體負責的上班族腸道管理方式喔!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