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進黨愈來愈像共產黨

隨著七月廿六日大罷免投票日的趨近,有愈來愈多關於罷免的衝突,釋出帶有革命氛圍的「獵巫」風潮,具有強烈的仇恨情緒。有些罷免團體甚至舉起中華民國國旗與兩蔣照片,咒罵藍委為「中共同路人」,但不過就在前幾年,民進黨內尚有激烈者稱蔣中正為「元凶」,如今卻參加了「驅魔」儀式。
這令我想起國民黨來台後,由於恐共而不斷清洗有共黨嫌疑與左傾思想者所產生的白色恐怖時期。近年,中共以日益擴張的武力對台進行環島演習,聯想到五、六○年代中共砲轟金門,向台灣與國際宣示其對台主權。這些場景的重現,反映出民進黨對中共統一台灣進程的深度恐懼,同時也說明了美國支持其保台抗共的背景。
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必須了解台灣社會中統獨對立與藍綠衝突的主客觀現實。一方面,由於部分民進黨與台獨基本教義派長期的去中國化,更改歷史論述,引起主張中華文化者的強力反彈;一方面,獨派經常性地否定蔣中正保台有功,許多外省族群反應強烈。這兩股交互去中反蔣的運動造成台灣內部族群的不斷分裂與對立,中共則利用機會統戰。另一個必須注意到的現象,是由清末與民國成立後的外強侵略,普遍形成中國人因國家衰弱所感受的恥辱,長久以來中國民族主義要求中國富強的願望,和部分民進黨與台獨基本教義派所推動親日親美的台灣民族主義相撞,激起難以遏制的浪濤。
近日台商友人從陸返台,告訴我一位資深中共對台幹部看民進黨近年來的表現,說了一句評語:「民進黨愈來愈像共產黨了!」民進黨不能寬容對待社會中的多元因素,欲以激烈手段清洗台灣社會中的中國意識,不但引發對岸的仇視感,對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功能與歷史意義亦造成嚴重危機。
因此,簡單地描述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為反共保台,僅呈現出表面現象,忽略背後的重要因素。而大罷免所產生的問題十分嚴重,第一,大罷免進一步深化台灣朝野與族群分裂,信任基礎鬆動,社會建設與民間合作的隱形成本將大幅升高;第二,縱然大罷免成功,由民進黨掌握立法院,擁有任意制定法案權力,然在野黨若選擇全面退席抗議,所造成的憲政危機將使民進黨執政缺乏合法性與合理性,最終導致賴總統執政失敗;第三,罷免過後的改選,朝野對抗將更激烈,引發社會動盪不安;第四,若台灣內部政治愈發對立、日益仇中、甚至引起社會動盪,可能使中共進一步對台灣有所動作。從這個角度看,大罷免帶來的一連串惡果,恐諷刺地有利於「促統」。
我們必須對部分民進黨與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感受與反應進行同理心的思考,原因很簡單,第一,如果不能客觀地認識他們的動機,只交互指責,是各說各話,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第二,以過去卅多年來的歷史來看,民進黨的言行邏輯已形成固定模式:「民進黨必須執政,否則台灣必然被中共統一」,不少偏綠民眾深信不疑。
由此,我們為維護台灣安定繁榮,需要嘗試了解與化解台灣社會中不斷衝突的源頭因素,否則未來類似大罷免的情形必然還會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