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將推動「人事雙箭」方案,外界質疑所謂「二次長聘」是不是又是旋轉門翻版,變相的酬庸計畫?請問那麼多的流浪教師及無法進到學校貢獻所長找不到工作、坐以待斃的優秀人才如何想?只因為他們四無:「無財、無權、無勢、無脈」嗎?

根據媒體報導,中研院目前正研擬「人事雙箭」方案,第一箭是以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待遇及研究資源,延攬具發展潛力的「非長聘」卓越研究學者,提供5+5年的聘期,享有正編研究人員多數的權利與義務,期待此類研究人員以10年時間發揮研究潛能,貢獻中研院,並為其下一階段職涯奠基。第二箭為「二次長聘」,為激發資深研究員投入長期研究規劃,於60至63歲期間可提早申請特殊延長服務,審查通過後可一次聘任至70歲,再創研究高峰。

能夠進到中研院的先進絕對是人中之龍,但請問你們占盡了優勢,中研院為了所謂的保持人才想盡辦法為,你們創造法律跟現在立法院朝野黨團力推的「送錢法案」有什麼差別?至少我們看到志願役軍人加薪了3萬、這才是軍人開心的地方嘛!所以中研院也這樣幹!前輩佔據有限的職位和研究資源,那麼更多的優秀後進就只能埋沒在茫茫人海中嗎?

政府做太多這種酬庸工作了:擔任各基金會、國營企業、轉任相關民間各種產業繼續獲取利益,這些早已不是新聞,然而,我們的政府是想要連最沒有勇氣造反的學術界人士也起身造反嗎?不要認為「圈地為王」這種情況只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台灣現在已是過去式、現在式甚至要未來式了!

(作者為牙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贊助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