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幫助考生抱佛腳的快手上路法。如果你很怕寫作文,就跟我這樣做。
升學考試都要考作文。原因是,敘事能力很重要。溝通很重要。表達很重要。
這幾件事在未來的生涯中,非常關鍵,經常要用。
高中的學習科目多,知識資訊多,閱讀、理解、歸納整理從此邁大步。
大學開始專業修習,知識要深入。一樣是閱讀理解歸納整理,還多了思考與表述力的來回鍛鍊。
大學畢業生,除了知識和職能的基本功,我們期待他在「敘事」、「溝通」、「表達」,這三項基本功已然完備。
什麼工作不需要這三樣?沒有。口說之外,文字是最重要的媒介。
而這三樣能力是非常容易測試的。一篇自傳,一段訪談,一個簡單的規畫報告。該露餡兒的全部露光了(泣)。
作文會變成一種考科並不奇怪。但用什麼量尺去量甲生比乙生多一級,很令人好奇。
有人說是文采、成語、譬喻。如果用冰淇淋來比喻,這些只是上面的配料。
你一定吃過白淨的香草冰淇淋。會覺得A牌比B牌好吃,可能純粹因為奶香很真,很清爽。或者,像你小時候吃過的叭卜。
總之,A牌讓你有記憶點,有獨特感或觸動感。比較聳的說法是「有fu」或「共鳴」。
會用成語是很好的。那是美好文化的傳承運用。但要用得適度自然,才能與香草冰淇淋完美融合,不然就顯得畫蛇添足,壞了口感。
寫作文,「觀點」和「說法」才是兩根柱子。也就是,這個題目,你到底要「說什麼」及「怎麼說」。
「說什麼」關乎創意、常識、經驗、觀察與感受力。
「怎麼說」關乎敘事的邏輯、表達、結構、換位思考力。
「觀點」和「說法」都只為完成兩件事:
──我說的這些,看的人會有感嗎?會覺得新鮮、特別、有趣、共鳴…嗎?
──我這樣表達,看的人明白我想說的嗎?夠清楚,夠有力,夠能說服,夠讓人印象深刻嗎?不假掰囉嗦愛說教嗎?
只要完成這兩件事,作文的基本功能已然達成。
作文當然需要學。更要常常寫。寫給別人也寫給自己。
別人幫你看,很重要。敘事表達就是為了給別人看,不然勒。
自己看,也很重要。出手前先把自己想成別人,感覺一下別人讀你文字的感受。這是換位思考。
也就是,要經常從「你我他」的觀點來修正調整。
怎麼學作文?問到重點了。宣揚一個態度:Fun輕鬆,好上手。
作文就是一種備料、爆香、下鍋、調味的過程。有無鍋氣先不管它,那是老師傅的手路。咱們新手玩熱炒,先從像不像三分樣下手。
1、【說什麼】:備料。今天要給大家吃啥。找好你喜歡的食材(素材)。
2.【怎麼說之一】:風味。想讓大家吃了啥感覺。想好你炒這菜的目的(風格)。
3.【怎麼說之二】:炒法。怎麼炒才能炒出上述的風味。食材哪個先放哪個後放?火要中火大火?怎麼下調味?起鍋前要淋點什麼嗎?
還沒回答怎麼學作文。
答案是:
1.不論拜哪個師父學門派,都得常常打開電腦或拿起筆,自己寫,也看別人寫的。
2.學習用輕鬆的心情,認真的想。
3.千萬別等火燒屁股要上考場了才去惡補。就像你發臉書一樣,發久了才知道哏在哪。
翟老蘇受不了作文用「補」的。補出來的東西或可考試,但它無法讓你一生受用。唯有形成心法,文字才能成為你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