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年紀漸長後,原本熟悉的樓梯,卻成了生活中的一道障礙。無論是長輩腳力退化、行動不便,還是家中成員突如其來的身體變化,家庭成員上下樓時的安全與便利,都變得格外重要。
鐵獅升降椅正是為此而生,讓每一次上下樓的移動,不再需要他人攙扶,不再擔心跌倒風險,重拾自由與安心的生活節奏。
鐵獅升降椅產品特色亮點
1. 量身打造,完美貼合每一處樓梯
鐵獅升降椅由專業團隊實地丈量,依照每一戶樓梯的傾斜角度、寬度與轉折處進行客製化設計,無論是直線樓梯、轉彎樓梯、或狹窄空間皆可安裝,最大化使用效能與安全性。
2. 穩定安靜的運行體驗
搭載高效能馬達與抗震軌道技術,運行時幾乎無聲,不影響家中其他成員的作息,尤其適合多世代同住的家庭環境。
3. 乘坐舒適,操作簡便
座椅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坐墊柔軟包覆感佳,搭配可調式扶手與腳踏板,提供使用者最舒適的搭乘體驗。操作方式直覺簡單,長輩一學就會,一鍵啟動即可上下樓。
4. 安全防護周到完整
內建多重安全設計,包括感應障礙物自動停車、緊急停止按鈕、安全帶固定裝置等,確保使用者乘坐過程萬無一失,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5. 收納靈活不佔空間
座椅與腳踏板可向上摺疊,平時不使用時不會影響他人通行,保持樓梯空間的整潔與動線流暢。
鐵獅升降椅適用對象
1. 銀髮族與行動不便者
對於年長者來說,每天上下樓可能是體力上的負擔,甚至潛藏跌倒的風險。鐵獅升降椅能讓長輩在家中安全移動,減輕家人照顧壓力,也讓他們保有更多自主與尊嚴。
2. 身體康復中或暫時行動不便者
手術後、意外受傷或疾病復健期的民眾,也非常適合使用升降椅作為短期輔助工具,讓恢復期間能自由上下樓,避免因摔倒導致二度傷害。
3. 多樓層住宅、樓中樓住戶
無論是一樓至二樓的傳統透天厝、樓中樓公寓、或是佛堂設於高樓層的家庭,升降椅皆可依照樓梯形式進行安裝,達到省力又安全的垂直移動效果。
鐵獅升降椅客戶案例
案例一:打造友善借書環境,臺中東勢圖書館完成無障礙出入口改善
位於東勢的這座在地圖書館,一直以來都承載著豐富的知識資源與閱讀魅力。然而,過去後門僅設有傳統階梯,對於使用輪椅、助行器或年長行動不便者來說,上下樓的挑戰不容小覷。雖然館內空間舒適、藏書豐富,但若無法順利進入,知識與平等的距離,便無形中被拉遠了。
為了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全民都能親近的友善空間,臺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公共空間無障礙改善計畫,並將東勢圖書館納入重點改造場域。此次工程,特別於後門樓梯處增設輪椅升降平臺,大幅提升進出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升級亮點一次到位,打造安心無障礙動線
全新設置的輪椅升降平臺具備多項貼心設計,讓每位使用者都能感受行動自由的力量:
- ✅ 動線順暢直達後門階梯,不必再繞道進入
- ✅ 依循《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打造,全面安全有保障
- ✅ 承重高達220公斤,適用多數輪椅與輔具
- ✅ 操作簡便,配有遙控器與緊急停止裝置,使用者與陪同者皆能安心操作
- ✅ 平臺可收折設計,不使用時自動收起,不影響他人通行
這項改造,不只是為輪椅使用者而設,也考量到了長輩、孕婦、短期受傷者等各類行動不便的市民。從今以後,無論年齡、狀況,都能自在走進圖書館的大門,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光。這不僅是硬體的升級,更是城市對平權與共融的實踐。
案例二:高雄獨居長者的守護神
高雄市的一位住戶委託,家中為三層樓透天建築,樓梯坡度較陡,長輩因年紀漸長,膝蓋退化、行動遲緩,原本熟悉的家,竟逐漸變成生活中的隱形障礙。上下樓對他來說,不只辛苦,更隱含著跌倒風險,讓家人非常擔心。
為了讓長輩能夠自在、安全地上下樓層,我們規劃並安裝了直線型樓梯升降椅,全程客製化設計,從安全性、舒適性到美觀性都一一考量。安裝後的效果,不僅提升生活品質,更讓家中氛圍輕鬆許多。
案例三:家中有中風癱瘓的患者,失去生活自主權
在臺中一棟三層樓透天住宅中,一位中風後癱瘓的長者,正與家人一起努力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從前能自由活動的樓層,突然變得遙不可及,樓梯成了最大的障礙。家屬深知,若無法安全上下樓,不僅生活空間被迫受限,連復健意願與生活尊嚴也會跟著流失。
為了改善這樣的困境,家屬與我們聯繫,討論樓梯升降椅的解決方案。經過到府評估後,我們針對長者的身體狀況與居家環境,規劃出一組專為重度行動障礙者設計的高背型樓梯升降椅,並加裝5點式安全帶,大幅提升乘坐穩定性與安全性。
全臺樓梯升降椅服務,專業到府|北中南鐵獅升降椅都使命必達
無論您在臺灣的哪一個角落,只要有需求,鐵獅升降椅都能提供快速、專業且貼心的到府安裝與售後服務。
【北部地區】
包含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與新竹縣等地,我們的團隊能迅速抵達現場,協助評估樓梯環境、提供最合適的安裝建議,並安排專業施工人員完成裝設。
【中部地區】
臺中市、彰化、南投、苗栗等地區,是我們服務經驗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不論是透天厝、社區大樓、圖書館、公家機關或醫療機構,我們都有眾多成功案例可供參考。
【南部地區】
高雄、臺南、嘉義、屏東地區,我們團隊有可以前往進行評估與安裝。許多南部家庭選擇鐵獅升降椅,就是因為我們快速的服務與實在的價格,幫助年長家人重拾上下樓的自由。
亮點加值服務:協助申請政府補助,讓負擔更輕鬆
除了提供專業的樓梯升降椅安裝與售後服務外,鐵獅升降椅也貼心為您提供補助申請諮詢服務。只要您符合資格,我們將協助您準備相關文件、了解流程,讓您更輕鬆申請政府提供的輔具補助,減輕經濟壓力。
✅ 補助申請服務包含4大項目:
- 初步資格判斷:由專人協助確認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如身障證明、身心障礙等級、居住地資格)
- 資料準備輔導:協助填寫申請表單、蒐集醫師診斷證明或社工評估報告
- 文件提交建議:依各縣市政府流程,提醒您該洽詢的單位與遞交方式
- 施工配合時程:配合補助核定流程,安排施工時程,確保不影響申請資格
提醒:補助金額及資格依照各地區規定而異,建議可先撥打我們的免付費專線或加入官方 LINE 洽詢,我們將根據您的需求提供最即時的補助資訊與申請方向建議。
✅ 免費現場評估・全臺皆可預約
不論是居家安裝、公共空間改善、或為即將入住的長輩預做規劃,只要一通電話或加LINE洽詢,我們都能為您安排現場評估,提供專屬的解決方案與合理報價。
免費專線服務 :0800-807387
官網:https://tieshichia.com/
立即加入官方LINE,獲得一對一諮詢:https://lin.ee/Nu9dtm4
豐原樓梯升降椅補助額度
家,是最安心的避風港,但當樓梯成為負擔,每一次的上樓與下樓,對長輩、行動不便者或家中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場無形的挑戰。鐵獅升降椅深知每個家庭的需求,專為臺灣居住環境量身打造,結合安全、舒適與貼心設計,讓每一層樓之間不再遙遠。 大雅樓梯升降椅廠商推薦
我們的升降椅不只是設備,更是一份守護家人的心意。從首次諮詢、到現場評估、到專業安裝與售後服務后里樓梯升降椅免費估價
鐵獅團隊全程陪伴,讓您在每一步都放心。無論是透天、社區大樓、商辦空間,甚至特殊建築結構,我們都能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為每個家庭打造安全無障礙的生活環境。永和樓梯升降椅公司推薦
如果您擔心安裝過程或經濟壓力,也不必煩惱!鐵獅升降椅提供一站式輔助諮詢,協助您了解政府補助資格、準備申請文件,讓您減輕費用負擔,同時享受最安心的專業服務。臺北樓梯升降椅免費估價
現在,就是改變生活品質的最佳時刻!大雅樓梯升降椅安裝推薦
別再讓樓梯限制家人的行動,讓鐵獅升降椅替您守護最重要的家人。豐原樓梯升降椅廠商推薦
一個作家寫了一篇文章,他想要有一匹馬,騎馬走遍這個國家的大地山川,穿過綠洲與荒漠,穿過風與流水,在馬上放眼高天厚土,萬壑群山,吸取善的力量,美的力量,讓祖國的壯美山河,都沉甸甸地裝入到心中。 讀了這篇文章,我在夜里起床,獨自望著墻上的地圖出神。夜風穿窗而來,掀動墻上地圖。我感覺地圖上的曲線,如血管一樣奔突。 我忍不住一寸一寸地開始撫摩著地圖,那上面是流山川,鐵路公路,高原丘陵……這是一張中國地圖,它就是我的祖國,我一生將要度過的地方。 我和我的祖國,像親人一樣,已經相依陪伴了50年。 那一年立秋后的黃昏,夕陽如血,我23歲的母親,還在秋收后的稻田里碼著草垛,突然感到胎動得很厲害,忍住痛蹣跚著回到家。那天晚上9點多,一個小生命降生到土墻邊鋪滿稻草的床上。 我出生的那一年,是1969年,成為我的生命紀年,那個秋天,我的新中國,迎來了它20歲的生日,青春期的中國,似乎正經歷著懵懂年代。 1976年9月,我在鄉間小學上語文課,跟著老師牙牙學語:“我愛北京天安門!”身著藍色咔嘰布料中山服的老師,把拳頭放到了胸口上:“天安門,是我們祖國的心臟!”我也學著老師的模樣,把小手貼在了胸口上。那一年國慶,在山坳里那雜草鋪滿的小學操場上,有蟋蟀蹦跶。小學里的皮校長,在喇叭播放的國歌聲中,親自升起了國旗。紅旗在風中漫卷,也激動著一個少年的心。 1979年10月,我的新中國,迎來了它30歲的生日。三十而立,卻又是滿目瘡痍,這個百廢待興的國家,訇然開啟了面向世界的國門,太平洋的大潮滾滾,讓我的祖國,到處都有澎湃之聲。那一年國慶,我跟著在縣城工作的父親,走了20多公里,坐了大河上的渡船,高一腳低一腳來到了縣城。滿大街飄動的紅色標語、風中嘩啦啦的彩旗,似乎在歡呼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人流中,一個縣城的男人,穿著皮鞋踩住了我的腳,我一直沒吭上一聲,直到他把腳挪開。 還記得那次在父親的辦公室里,我看到了一張貼在墻上的中國地圖。父親指著地圖告訴我,我們國家的版圖就像一只雄雞。十二生肖中,我屬雞。我第一次感到,我和我的祖國,貼得是那么近,那么親。我凝望著墻上地圖,用手指觸到了長江邊的故鄉。長江,一條蜿蜒的藍色曲線在地圖上逶迤奔騰,它是祖國一條粗大的動脈,在語文課本里,它和黃河一起,被形容為祖國母親的乳汁。這么說,我這個長江邊的人,與母親相距得太近太近。 1984年夏天,我守在縣城表姨家一臺黑白電視機前,看到一個叫許海峰的射擊運動員,在嘹亮國歌聲中,面對五星紅旗淌下了熱淚。那是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15歲的我,獨自走向大街,面對人群,悄然流下了淚水。我感到,我和我的祖國,血脈相通。那一年國慶,天安門廣場上閱兵隊伍的鏗鏘步伐,再次踏入了我的夢境。 1994年10月,我的新中國,迎來了45歲生日。那一年,我眼里有火星閃爍,我是一個終日寫詩的人,常常感覺天邊云層里的遠雷隱隱,恍惚以為是哪所郵局打郵戳的聲音,正給我郵寄發表詩歌的刊物呢。在北京,有一家刊物叫做《詩刊》,縣城里的柏詩人,已經在那上面蘑菇云一樣騰起,發表了他一整版一整版的詩歌,他是縣城里文藝青年的偶像。我記得那年國慶節的晚上,縣城廣場上放起了禮花,我對寫詩的文友何小四說:“小四啊,明年國慶節,我要在北京的刊物上發表詩歌,我是這個國家的一個詩人!” 1995年國慶節,我的詩歌,沒在北京的刊物發表,卻上了省城里的一家刊物。我拿著發表刊物的雜志,走向了縣城相愛女友的家,這個長著一顆小虎牙的女子,在縣城廣場深夜里花園邊,一遍一遍朗誦過我的詩歌。一直對我在小鎮工作不太滿意的女友的母親,在看了我發表的詩歌后,大聲喊她的女兒:“殺雞,殺雞!”雞是我從鄉下提去的。國慶節那天中午,我在縣城喝上了最香的雞湯,我感覺,女友的母親,把打開縣城城門的鑰匙,放心地交給了我。國慶日,也成為我命運的吉日。 1999年的國慶,我和那長著小虎牙的妻子,來到了北京,一起去天安門廣場,廣袤藍天下,我把手輕貼胸口,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與祖國的心跳,零距離融合在一起了。在八達嶺長城,我看到了一個國家挺起脊梁的背影。在圓明園,面對那洗劫后的滄桑容顏,我忍不住用力握緊了一個男人的拳頭。我感到,我和我的祖國,十指連心。 還是1999年,那一年12月,53歲的母親聽著電視里正播放《七子之歌》,淚水一直在她眼眶里打轉。“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當一個小女孩在舞臺上稚聲稚氣演唱時,澳門,這個流浪在外的百年游子,終于回到了祖國懷抱。我讀懂了母親盼望游子歸來的心情。原來,我和我祖國之間的感情,就像普通家庭里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深情凝望、揪心牽掛。 2003年10月,一個叫楊利偉的航天員,坐在神舟五號飛船里,奔向了太空。電視直播畫面傳來,飛船上的五星紅旗,在藍色太空里鮮艷灼灼,如開在太空里的一朵奪目紅花。我仿佛看到強盛的祖國,正鯤鵬一樣翱翔九霄。原來,我和我的祖國,命運與共,榮耀共享。 2019年10月,我的新中國,將迎來它70歲的生日。我親愛的中國,13億人的偉大中國夢,正托起一個國家闊步前行,我的手,也在那森林般舉起的手臂中。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煙雨朦朦,青草離離,何事最傷情?清明雨中行。“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曾記否?清明對于年少的我是一片綠意,一抹春光,是那花影芳菲,雨意紛紛……可直到親人逝去,夏花凋落,我才真切地體會到生死離別的苦痛。那童年的幻想如同美麗的氣球,破了,不再會恢復原樣…… 煙霧蒙青山,薄雨濕衣衫,煙朦朦,雨紛紛,香火之煙,行人之淚,哀思悠悠,君問何事可哀?煙雨清明。 少年不識愁滋味 往年的清明,爺爺都會帶我們去掃墓,幼時不懂,只知那里住著沒見過幾面的老爺爺,所以只記得那淅淅瀝瀝的小雨,泥濘不堪的小路,以及那被截斷的玉米桿和遠處霧蒙蒙的青山。爺爺和爸爸在前面走著,我拉著妹妹的手,躲過一段段的玉米桿,走過一條條小路,終于到了老爺爺的墳頭,捧一抷墳土,燃三根陳香,祭五樣供品,灑一壺好酒,爺爺說那是老爺爺最愛喝的酒…… 現在的清明不似往年,本以為不見那“憔悴墳頭土”,就不會再睹物思親人。可古人尚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我又豈能遺忘?綿綿思念,帶著陣陣涼意涌上心頭。又有什么比清明獨自走在雨中更傷情呢?母親在電話那頭關切地問候,我卻只記得一句:鬼不走旱路,所以清明和七月十五都要下雨。一念頭在心中忽閃:鬼不走旱路,那爺爺是否就在我身邊陪著我呢?時過境遷,今時最懂“欲斷魂”。清明獨自雨中行,可憐春半不歸家,路人何止欲斷魂。親人的音容笑貌早已刻在心頭,雖不是時時憶起,可總會有那樣的時刻,獨自一人時,蹲在一個僻靜的角落,思念突然沖破記憶,淚水噴涌而出。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爺爺的手很巧,總喜歡修修補補。 爺爺的脾氣很怪 ,是一個倔強的小老頭。 爺爺的字寫的很好看,每年的春聯都是爺爺寫的。 爺爺喜歡喝點小酒,就一碟小菜,看著我和妹妹,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爺爺有一頭不用染的黑發,總有人說爺爺長的年輕,年輕到,我以為爺爺不會走…… 爺爺喜歡騙人,明明前一晚上還在囑咐我要好好學習,說他的病一定會好……爺爺走了,沒有人再教我寫字,沒有人再用筷子點一滴白酒辣我,書柜壞了也不會再有人幫我修……子欲養而親不待,只有失去后才知道后悔。只有親人故去,才體會到“欲斷魂”,才知道什么叫“不思量,自難忘”…… 還有那如玻璃般易碎的年輕生命啊,生如夏花之爛漫,死如秋葉之靜美,你的離去是我們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往事如風,猶言在耳。下輩子我們還做親人好不好?讓我來照顧你。愿你的新生不再受病痛的折磨,不再有煩惱的干擾,愿你喜樂安康。 仿佛又走到了那條鄉間小道,爸爸在前面走著,我在后面跟著,玉米桿不再阻擋前行的道路,那一條條小路也變得越來越短,又到了爺爺的墳頭,捧一抷墳土,燃三根陳香,祭五樣供品,灑一壺好酒,我知道,那是爺爺最愛喝的酒……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1978年,我隨父母下放在農村,住的是泥墻草房。 1988年,我調到省農科院。住進了宿舍區的平房。 清楚記得第一次走進農科院的感受。那年5月,我從縣城乘坐三個多小時的汽車,一路顛簸抵達合肥,后經轉幾趟公交車至亳州路(當年叫鋼鐵大樓),再沿一條土公路步行半個多小時,才找到偏遠的農科院。 當時,大院外是連片的稻田和菜地,大院內是一排排平房居住區。一路走,看家家門前圍著竹籬笆,里面或種菜,或養雞喂兔,那一刻,我怔怔地發呆,感覺又回到了鄉下農村。一直走,找到第三排第六間。家的概念,初始于單位這不足20平米的一間平房。就這樣,在那低矮陰暗的平房,一住六七年。可那時,能享受單位的住房,有一屋以避身,已相當滿足。 與鄉下生活所不同的,是每天在屋廊走道生煤球爐,每月用一張張糧油票、肉票、雞蛋票、豆腐票來計劃生活。那時,能增加蘋果雞蛋的營養,早晨能喝到牧場送奶員搖撥浪鼓送來的鮮牛奶,便知足幸福。逢年過節,若還能分到水產所的魚,畜牧所的豬牛肉,水稻所的大米……心中則盈滿溫暖。 記得那時的農科院,南接梁郢村,西臨五里拐,東鄰一條無名河道,北面延伸至吳郢及桃花社區。整個大院四周被村舍、農田、荒堆與河道擠占或環繞,與周邊郊區邊界不清。如果不是看見田間地頭插著的小牌子,很難分清哪是實驗田,哪是農戶的自留地。如果不是那棟九層樓高的科研大樓矗立院中,也很難知曉這里竟是全省最大的農業科研機構所在地。 當年連接農科院和市區的,只一條雨天泥濘旱天飛土的農科南路。那時出行多有不便。除了每天上下班四趟單位交通車,外出就得騎車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周末馱著一家三口去鋼鐵大樓,去市府廣場,去逍遙津公園,買菜購物逛公園,是每周的向往亦是最美的精神享受。 1995年,我們終于搬進大院新建的3號樓,住進期盼多年的帶衛生間廚房的兩居室,雖是集資房,卻也無限感恩單位的超級福利。 1998年,孩子去城里讀中學,因路途遠,我們去城區買房,陪讀,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明亮套房。生活的內容已從柴米油鹽,過渡到電腦空調。每天乘坐單位車上班奔波。再后來孩子外出讀大學、讀研讀博。完成培養任務的我們,復又搬回,住進更大更寬敞的樓房。而這時的農科南路和大院,早已伴隨著合肥大建設的步伐,變了模樣。當年與農科南路接壤的鄉村田園,早已規整集中,新型的城市化建設,縮短了城鄉差距。周邊的住宅小區,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當年的村民們,早都分到幾房幾室,住進了高樓大廈。 農科院周邊道路變遷,也歷歷在目。四里河立交橋,臨泉路,銀杉路,金桔路,縱橫架構的道路,四通八達。隨著地鐵3號線即將運行,城市的道路更寬更靚,范圍不斷擴展。曾經偏遠的農科南路,區劃為市中心廬陽區域。曾經的郊區四里河,成為緊鄰廬陽區政府的重要樞紐。 如今的農科院,北接明發廣場商業圈,東邊與四里河濱水公園接壤,向西步行幾百米,就是最美的廬州公園,正大門一條清香四溢的農科南路,直通臨泉路。路那端高樓林立,市井喧囂;路這邊,稻麥瓜果飄香四野。獨守城市一隅的農科大院,鬧中取靜。坐擁水田菜地植物園林等實驗地,依然葆有鄉村田園的曠遠和遼闊,猶都市里的村莊安然寧靜。風景這邊獨好。居住于此,對于有鄉村情結的我來說,真是悅目賞心。 一個城市的成長有諸多指標,高樓林立怕是不可或缺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一個小家的變遷,也折射出合肥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 回憶過去,才知道自己走了有多遠。從第一腳踏進農科院,搬來挪去,幾易其家。時間在一次次“挪窩”中留下了年輪,記憶因一次次搬家而清晰。驀然回首,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改革開放的東風早吹得春色滿園。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TTT7821VEV15KJHII
屏東樓梯升降椅現場丈量
新北樓梯升降椅補助申請 》鐵獅樓梯升降椅提供完整售後維修內湖樓梯升降椅安全設計 》鐵獅樓梯升降椅小空間也能安裝內湖樓梯升降椅收納 》鐵獅樓梯升降椅提供完整安裝與教學
下一則: 高壓人生終於找到出口!高雄主大永教會如何幫我打破偏見、讓心靈成長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