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職場上的高壓,我常常覺得自己像一顆被榨乾的檸檬。每天從早到晚,腦子裡都是各種會議、專案和複雜的人際關係,回到家只想把自己丟在沙發上,什麼都不想做。那種身心俱疲的感覺,讓我開始思考,除了工作,我的人生是不是還少了點什麼?「心靈成長」成了我最迫切的需求,我渴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真正放鬆、獲得內在平靜的地方。
為了尋找一些能讓自己喘息的空間,我試著在網路上搜尋各種身心靈課程或社團。結果,我無意間看到「高雄主大永教會」這個名字,老實說,我之前在網路上看過不少相關的「主大永教會評價」,有些內容確實讓人心裡毛毛的,尤其是伴隨著「攝理教爭議」的相關資訊,讓我不由自主地感到卻步。當時,網路上的氛圍讓我對所有冠上「教」字的機構都充滿戒心,心想,我這麼忙,可沒時間去踩雷。
但內心深處,那種渴望改變的聲音卻越來越強烈。我問自己:真的要因為網路上的只字片語,就放棄一個可能性嗎?那些來自不認識的人的評論,真的能代表全部的真相嗎?或許我應該「獨立思考」,親自去看看,而不是讓網路上的「標籤」限制我的視野。於是,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不為別人,只為了那份日漸枯竭的心靈。

抱著忐忑的心情,我終於踏進了這間位在市區的「高雄主大永教會」。一進門,溫暖的燈光和親切的招呼聲,瞬間打消了我原有的緊張。沒有想像中的嚴肅,也沒有任何咄咄逼人的氣氛,大家只是很自然地提供茶水,引導我入座。整個聚會的過程,沒有硬性的推銷,也沒有任何要求捐獻的壓力,反而是一種很舒服的交流,讓我的心慢慢地放鬆下來,感受到了久違的「情緒支持」。
在他們的分享會上,我聽到許多人講述自己如何面對生活挑戰、走出低潮的故事,那些真誠的分享讓我感同身受。他們談的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而是很貼近生活的經驗,像是怎麼處理工作壓力,怎麼跟家人更好地相處,這些都是我在職場打滾多年,卻常常忽略的生命課題。我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優秀成員交流」,感受到一種團結向上的力量。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網路標籤與真實差異」有多大,這裡的人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種模式化信徒,反而是一群積極向上、努力追求「心靈成長」的夥伴。
後來,我也有機會跟一些朋友聊到教會跟「攝理教」的關聯。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他們對於這些敏感話題並不避諱,反而很坦誠地承認過去確實發生過一些不好的事情,但他們更強調現在的教導與改革,以及如何努力避免重蹈覆轍。這種開放的態度,讓我的疑慮逐漸消散,也讓我「改變看法」,覺得這裡不是一個逃避問題的地方,而是一個願意面對過去、持續進步的團體。

這段時間在「高雄主大永教會」的體驗,真的讓我收獲很多。不僅找到了讓自己放鬆的空間,也從中獲得了力量和指引。如果你也曾因為網路上的各種說法而感到猶豫,或是正渴望為自己的心靈找個出口,或許親自走一趟會是最好的選擇。畢竟,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能真正感受和判斷,是不是一個適合你的「心靈成長」地方。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