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文作文標新立異的後果?
林泉利
今年學國文非選擇題閱卷近日展開,針對國文科引導寫作部分,據報導,有一位考生全篇用英文寫,讓閱卷老師相當頭大,將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指出,這一位考生全篇都用英文寫作,閱卷老師無 法評分,只好先退件放到最後處理。因為沒有當機立斷處置,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就第一個在臉書發文質疑,在台灣官方語言與文字是中文,那麼考「國文」就是考中文,不僅題目與答案都需要用「國文」回答,不然測不出程度,這是當然解釋,難道學測中心的人認為英文比中文高尚難道英文比中文高尚?大哉斯言,筆者認為大考中心沒有理由「法外開恩」了!
或許在台灣年輕世代已經將「N」這個英文字母與兩種或三種以上的不確定數目視為代號,所以在本次國文作文題目以「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認為這是可以當然的題目。所以有更多高中國文老師認為,與其被質疑國文考題不宜出現英文字,當初為何不將N種思考不妨改成多種思考比較恰當?現在標新立異結果,留下後遺症,顯然這是判局勢的結果。
之所以猶豫不決,甚至有人以為在考試的規範上並沒有文字註明不宜使用外文書寫,所以既然造成事實,透過中文翻譯後視其流暢性再酌量給以基本分數。筆者認為如果只是單存少數一兩位,或許可以給諸同情。但是此例一開,未來有存心搗蛋的考生故意為之,或者是平常中文寫作能力基礎太差的台灣僑民,渠等一一如法炮製,屆時大考中心勢必窮於應付。如果英文作文也有考生以「全中文」
寫作,到底要不予以計分?顯然這一次,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的蹉跎做法實屬不智,請公開給予零分吧!下次只要是國文作文的命題,一概不得在題目或引導內容上參雜英日文等,讓中文的寫作回歸正統。
附
學測國文作文用英文寫 閱卷老師頭大
時間Sat Feb 4 12:29:12 2017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4日電)
學測非選擇題閱卷近日展開,國文科引導寫作部分,有 一位考生全篇用英文寫,讓閱卷老師相當頭大,將開會討論如何給分。 今年引導寫作是「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 表示,可能是少子女化的關係,學生從小就受到很好的督導,懂得從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去 學習和思考,整體而言表現的不錯。 不過還是有一些讓人頭大的卷子。顏瑞芳指出,一位考生全篇都用英文寫作,閱卷老師無 法評分,只好先退件放到最後處理。
顏瑞芳表示,題目沒有特別要求用中文寫作,但這畢竟是國文科,全篇用英文寫,這麼多 年來也是第一次發現。要由大考中心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幫忙翻成中文也是可能的選項。
另外,也有一人把「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寫成兩篇作文。顏瑞芳說,考生可能犯了誤解 題意的錯誤,但畢竟有完成答題,閱卷老師會選其中一篇來決定分數高低。 學測國文科107年將有大變革,作文和選擇題分開考,各80分鐘。
顏瑞芳表示,作文部分 分成兩大題,都需長篇論述,可能一篇知性,一篇感性,希望考生兼具兩種能力。 顏瑞芳說,80分鐘內要寫兩篇長篇,的確會有點「趕」,高中考能
學測國文作文 考生竟通篇用英文寫
2017-02-04 13:15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大考中心今天舉辦學測非選擇題閱卷說明會,國文科「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首次有英文單字入題,竟然有考生通篇用英文寫國文作文;因為考卷是橫排,答案卷是直排,少數學生橫過來寫,直過來看變成「Z」種思考。
今年學測國文科引導寫作,要求考生以「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為題,結合事例與看法寫一篇完整的文章。考生經驗五花八門,有學生寫出國留學的經驗,有人寫打工賺錢時,不小心把碗打破;也有人寫在家練習煎蛋,結果把蛋煎焦;或是寫學習經驗,包括學騎腳踏車、下棋、寫書法等等。閱卷老師分析,因考題接近生活,考生整體表現很不錯。
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顏瑞芳表示,今年最離譜的是,有考生通篇都用英文寫,也文不對題,如何給分還要再討論;還有考生寫兩篇作文,閱卷老師將選擇其中一篇較高分的給分。
顏瑞芳表示,這次是學測國文考科第一次出現英文字,但因為題目是橫排,答案卷是直排,少數學生橫過來寫,放直後看變成「Z」種思考,也有一些同學將「N」以兩種或三種思考替代,也都不會扣分。
顏瑞芳表示,只要把經驗寫得生動,並能藉由經驗中延伸思考,從經驗中「有所得」,就能得到不錯分數。她舉出一份A等標準卷,第一段分析經驗有很多好處但也可能帶來盲點,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轉換成「經驗亦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二段舉愛迪生、居禮夫人等累積經驗而成功的例子;第三段舉耶魯大學曾做的實驗,得出「經驗扮演思想的牢籠」,有時會因前人經驗的提醒,反而先入為主,受到侷限;最後一段再回頭歸結,寫「經驗是湖水,可以看見自己的得失」。
顏瑞芳表示,今年非選題類型較傳統,引導寫作雖然出現英文字,但相對範圍較寬,考生在審題上較少犯明顯錯誤,預估今年成績會比前兩年明顯提高。
學測作文N種思考 有人通篇寫英文
2017年02月05日 04:10 中國時報
余祥/台北報導
今年學測國文作文以「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為題,是學測開考以來國文題目中首度出現英文字,竟有考生整篇都用英文作答,讓閱卷老師很頭大,考慮先幫忙翻成中文再給分。而有不少考生不知道怎麼寫,有人把「N」橫著寫,看起來像「Z」,也有人直接把「N」替換成數字寫。
大考中心昨舉辦學測國文、英文非選擇題評分說明會,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表示,今年作文題目範圍廣,考生不容易離題,整體表現不錯。
顏瑞芳舉例說,有位A等卷的考生,以「經驗」能載舟亦能覆舟破題,接著舉愛迪生、居禮夫人累積經驗帶來成功的事例,第三段反面論述,有時經驗可能是思想的牢籠,過於先入為主、拋棄直觀的思維,反致失敗,最後則總結並進行反思,正反論述結構十分完整,令閱卷老師印象深刻。
不過,今年有位考生整篇作文都用英文書寫,讓閱卷老師很頭大,顏瑞芳說,題目雖沒有特別要求用中文寫作,但畢竟是國文科,全篇用英文寫,這麼多年來也是第一次發現,最終要由大考中心開會討論如何給分。
學測英文作文今年考看圖敘事,英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英語系教授陳秋蘭指出,考生多半以全家出遊卻遇到塞車為故事背景,,也有考生融入時事,寫出遇到婚姻平權的遊行示威人潮,於是全家人便加入遊行,並且對社會議題進行反思,讓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
陳秋蘭認為,中譯英部分沒有艱深的句型,但像是「整個山頂」有許多考生就沒有翻出「entire」或「whole」,「覆蓋著」沒有用被動語態「is covered」,「征服」則是很多學生不會拼或是沒用動名詞「conquering」,也有不少學生拼錯「挑戰」「challenges」或是未用複數,十分可惜。
(中國時報)
學測作文考慮翻譯後給分 李茂生質疑:英文較高尚?
2017-02-05 13:22中央社 台北5日電
今年學測國文科作文出現有考生用英文作答,閱卷老師指出,翻譯後再給分是可能選項。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臉書發文質疑,難道英文比中文高尚?
106學年學科能力測驗非選擇題閱卷近日展開,國文科引導寫作部分,有一名考生全篇用英文寫,讓閱卷老師相當頭大,將開會討論如何給分。
學測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表示,題目沒有特別要求用中文寫作,但這畢竟是國文科,全篇用英文寫,這麼多年來也是第一次發現。要由大考中心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幫忙翻成中文也是可能的選項。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昨晚在臉書轉貼相關新聞,同時發文指出,「我搞不懂到底問題在哪兒」。
李茂生表示,在台灣官方語言與文字是中文,那麼考「國文」就是考中文,不僅題目與答案都需要用「國文」回答,不然測不出程度,這是當然解釋,難道學測中心的人認為英文比中文高尚,考生用較高檔的語言回答問題,雖然不符合考「國文」的意旨,但因為檔次太高所以猶豫了?
李茂生質疑,如果以上是正解,那麼今年如果有人用英文回答研究所的試題,他該怎麼辦?考題上沒有註明要用中文回答,難道要拿給校方翻譯成中文後,才給分嗎?
學測國文作文 竟用英文答
閱卷老師傻眼 有網友讚「狂」 有罵「應零分」
2017年02月05日
今年學測國文作文題目為「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首次有英文字母入題。大考中心提供
【洪德諭╱台北報導】今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引導寫作題目是「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首次有英文字母入題,結果竟有考生全篇文章以英文寫作,讓閱卷老師傻眼,該篇作文被擱置尚未閱卷,將提報大考中心開會決定處理方式。網友直呼:「狂!」也有人直言應該直接給零分,「不然英文作文可以用中文寫嗎?」
大考中心昨公布今年學測國文和英文非選擇題的評分原則,閱卷老師先抽閱3千份答案卷訂定評分等級。
擬翻譯後再給分
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顏瑞芳指出,引導寫作「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竟有考生將整篇文章以英文寫作,目前先以退件的方式放到最後處理,由於題目沒有寫明要用中文作答,相關規定也無規範以英文作答如何計分,將由大考中心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幫忙翻成中文後再批改也是考慮選項。
此外,由於題目為橫式,答題紙為直式,導致有考生把「N」橫著寫,讀起來變成像是「Z種思考」,另也有考生作答時直接將「N種思考」替換成「兩種思考」或「三種思考」,顏瑞芳指,這種狀況不影響分數。
誤解題目寫2篇
顏瑞芳分析,這次引導寫作,考生寫作關於「經驗」的部分取材多元,包括像是寫自己滑雪跌倒的自身經驗、或是愛迪生發明燈泡的他人經驗,他分析,不管是大經驗、小經驗或好經驗、壞經驗,只要考生能寫得生動,並從延伸思考中獲得啟發教訓,均能獲得不錯的成績。
此外,也有考生誤解作文題目,把作文拆成兩篇寫,顏瑞芳表示,因該考生有答題,閱卷老師將會選擇其中一篇來給分數。
針對學測首度傳出有考生以英文寫國文作文,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說「直接給零分啊」、「給老師一個改作文的全新經驗」。也有網友質疑,「那考英文作文可以用中文寫?」但大考中心昨未公布該份以英文寫國文作文的內容。
學測國文作文首次出現英文作答 給分與否引發議論
2017-02-04 15:2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年學測國文作文題目是「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是自民國83年開考至今,首次在題目中出現英文字,但也第一次出現考生通篇用英文作答,讓閱卷老師相當頭大、更引發網友正反兩面論戰。
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今天表示,有一名考生全篇都用英文寫作,閱卷老師無法評分,只好先退件放到最後處理。
顏瑞芳說,題目說明並沒有特別要求用中文寫作,但這畢竟是國文科,通篇用英文寫,這麼多年來也是第一次發現。大考中心將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幫忙翻成中文也是可能的選項。
此說法一出,引起網友熱議,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有什麼好討論的?這是國文科ㄟ,當然給0分啊!」、「好扯,早知道我英文作文也用中文寫,有沒有分?」
有網友翻出今年試題,表示英文科作文的題目說明有規定要寫「英文作文」,國文科則真的沒提到,何況題目自己都出現「N」這個英文字了,學生用英文作答也不能說他錯,PTT網友FuYen表示:「說給0分的剛好示範什麼叫做思考僵化」、cute123說:「這小孩跳脫一般思維,勇於挑戰傳統」,也有人佩服說:「我之前都沒發現題目卷沒規定要用中文耶」、「他是怎麼把英文寫在格子裡的啊,太強了」。
學測國文作文「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 教師︰不宜出現英文字
2017-01-21
〔記者蕭玗欣、吳柏軒、花孟璟、蘇孟娟、沈佩瑤/綜合報導〕今年國文作文題目「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高中老師及補教業者一致表示不難發揮。不過有老師認為,國文考題不宜出現英文字,N種思考不妨改成多種思考比較恰當。
作文題目今年要考生從事例與看法闡述「好壞經驗」的意義與影響,成功高中國文老師李仁展認為,題目好下筆但「易寫難攻」,如政治素人高票當選或師生校慶扮納粹惹議,都是可以闡述的角度。
補教業者唐文則表示,去年題目「歪腰郵筒」具爭議性,今年考生可以「別再消費自己的爺爺奶奶」,只要依自身經驗答題就能輕鬆作答。
花蓮高中有考生舉例「國父十次革命」一直失敗,從每一次革命吸取經驗跟教訓,沒有放棄;花蓮體育高中鄭姓學生則以自己參加體育競賽的經驗,寫「不管成績好或不好,努力練習突破就是一種成長」。
台中一中考生葉興呈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事例,強調他雖沒有從政經驗,卻打敗政壇資歷豐厚的希拉蕊獲選,強調「有N種思考,就會有N加一的思考」,經驗未必是絕對,能做好最重要。
花蓮高中賴姓考生說,他很喜歡唐朝詩人劉禹錫,以劉二度遭貶謫的經驗為題材,寫他被貶九年後終於被召回長安,但遊覽時寫一篇《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文章,皇帝認為是在辱罵他,又把他貶到更遠的地方,從此經驗可學到不能亂寫文章。
中崙高中學生葉哲和從時事議題「微調課綱」下手,指許多教授也許很有經驗,但沒有經驗的高中生反而可以提出不同視角。
國文作文用英文寫擬給分?台大教授:難道英文比中文高尚
作者Yahoo!奇摩 |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017年2月5日 下午12:04
學測非選擇題閱卷近日展開,國文科引導寫作部分,有一位考生全篇用英文寫,讓閱卷老師相當頭大,將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對此,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臉書表達不滿,「我搞不懂到底問題在哪兒啊?」「難道英文比中文高尚?」
今年引導寫作是「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日前表示,一位考生全篇都用英文寫作,閱卷老師無法評分,只好先退件放到最後處理。
顏瑞芳表示,題目沒有特別要求用中文寫作,但這畢竟是國文科,全篇用英文寫,這麼多年來也是第一次發現。要由大考中心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幫忙翻成中文也是可能的選項。
對此,李茂生在臉書指出,在臺灣官方語言與文字是中文,那麼考「國文」就是考中文啊。不僅題目與答案都需要用「國文」回答,不然測不出程度。這是當然解釋。
他質疑,難道學測中心的人認為英文比中文高尚,考生用較高檔的語言回答問題,雖然不符合考「國文」的意旨,但因為檔次太高所以猶豫了?
李茂生也說,如果以上是正解,「那麼今年如果有人用英文回答研究所的試題,那我該怎麼辦?」「考題上沒有註明要用中文回答。我不懂英文啊。難道要拿給校方翻譯成中文後,才給分嗎?」
學測作文考慮翻譯後給分 李茂生質疑
中央社 – 2017年2月5日 下午12:30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5日電)今年學測國文科作文出現有考生用英文作答,閱卷老師指出,翻譯後再給分是可能選項。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臉書發文質疑,難道英文比中文高尚?
106學年學科能力測驗非選擇題閱卷近日展開,國文科引導寫作部分,有一名考生全篇用英文寫,讓閱卷老師相當頭大,將開會討論如何給分。
學測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顏瑞芳表示,題目沒有特別要求用中文寫作,但這畢竟是國文科,全篇用英文寫,這麼多年來也是第一次發現。要由大考中心開會討論如何給分,幫忙翻成中文也是可能的選項。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昨晚在臉書轉貼相關新聞,同時發文指出,「我搞不懂到底問題在哪兒」。
李茂生表示,在台灣官方語言與文字是中文,那麼考「國文」就是考中文,不僅題目與答案都需要用「國文」回答,不然測不出程度,這是當然解釋,難道學測中心的人認為英文比中文高尚,考生用較高檔的語言回答問題,雖然不符合考「國文」的意旨,但因為檔次太高所以猶豫了?
李茂生質疑,如果以上是正解,那麼今年如果有人用英文回答研究所的試題,他該怎麼辦?考題上沒有註明要用中文回答,難道要拿給校方翻譯成中文後,才給分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