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20秒的大隊接力 讓人看到溫馨與師生的最真誠的大愛
林泉利
上周五在台中漢口國中上演了一幕感人肺腑的校園溫馨大隊接力秀,透過平面與電子媒體的報導與轉播,相信閱讀或看過的讀者、網友們都會為之動容與掬把眼淚,至於現場的師生、家長應該更是難以忘懷。
大隊接力的班際比賽在中小學的校慶是一項很重要的班際比賽,為了贏得優勝,有更多的同學在通過老師的優選後,賽前總能把握所有的練習時間排棒、接棒與其它班級進行友誼賽,比賽當天的勝負結果,勝負的榮耀更是所有的師生共同的感受。但是這一回,漢口國中九年這一班的師生卻有另類的思維,他們安排一位行動不方便的國三同學劉柏岑跑第二十棒(最後一棒),讓一個走路都有困難的同學負責最重要的棒次,顯然這是放棄這一場畢業前的競爭。
據說這個點子是來自漢口國中學務主任詹大岳,當他透過新聞報導,看到新北市三重區光榮國中9年12班的同學,在體育老師牽引下,希望在畢業前,給同班的腦麻同學陳治愷一個難忘禮物,在今年校慶運動會時,讓雙腳行動不便的陳同學,參與大隊接力賽擔任最後一棒,為陳同學圓夢,也留下全班最珍貴的回憶。因此詹主任也起心動念想讓該校罹患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的劉柏岑也能參加校運會大隊接力,選擇事先告知劉母及汪姓導師,劉母以為兒子早有一圓運動會上跑步的夢,汪老師也順利說服班上同學。一場讓校慶留下最難忘的接力大賽就在柏岑接最後一棒、跑最後五公尺。足足花了9分多鐘一步一腳印的吃力畫面,圍觀的師生無了高喊加油外,剩下的就是大家為之感到驕傲且發自內心的眼淚,比賽的結果已不是大家關心的焦點。
新北市光榮國中讓腦麻同學陳治愷,到台中市漢口國中的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的劉柏岑都在校方安排的校慶運動會上艱辛的完成大隊接力,因為要圓他們的畢業前夕的跑步比賽之夢,師生們選擇共譜這一份珍貴的記憶,渠等的情操是多麼偉大,筆者認為,如果每一個校園的互動都是如此為身心摯愛障礙愛同學設想,尤其是重大慶典活時做此類似有意義的安排,然後再加上事後的「機會教育」,這是校園倫理的昇華,這是正向學習最務實的誨教,因為「感動」也是做教育的一環呀!
附
癱生拄杖跑5米 全校熱淚
同學包圍打氣「發病後最美好回憶」
2015年11月25日 蘋果日報
【鮮明╱台中報導】陪癱瘓同學跑最後一棒!台中漢口國中國三男學生劉柏岑,四年前因腦血管疾病一度全身癱瘓,在家人照顧下,病情有起色並復學,上周五還參加學校運動會接力賽,跑最後五公尺,班上同學到他身邊蹲下加油打氣,劉柏岑撐著助行器、用盡力氣,花九分二十秒才走抵終點,令全校師生感動落淚。劉母說:「這是兒子發病後最美好的回憶!」
劉柏岑(十六歲)原活潑正常,四年前國小畢業前突因腦出血送醫救治,確診罹患腦血管動靜脈畸形病變,手術後一度全身癱瘓,但在家人耐心陪伴、復健,病情奇蹟似好轉,休學養病兩年後,前年復學進入台中市漢口國中,現讀三年一班。
同學曾擔心吊車尾
漢口國中學務主任詹大岳說,柏岑須靠助行器慢慢移動,也無法說話,只能靠溝通筆與旁人溝通;上周三看到新北市三重區光榮國中幫行動不便的同學圓夢,動念想讓柏岑參加校運會大隊接力,就告知劉母及導師,劉母欣然同意說:「柏岑早就想在運動會上跑步了!」
導師汪開容說,她利用柏岑不在時跟班上同學討論,因大家很努力準備大隊接力,有學生質疑:「那這樣我們不就最後一名?」但她告訴學生這是為了鼓勵柏岑,幫他在國中生涯最後一次校運會留下珍貴回憶,大家都很懂事,決定讓柏岑接最後一棒、跑最後五公尺。
上周五運動會時,因劉柏岑無法以手接棒,劉母做一個背袋讓他背著裝棒子,他一接到棒子,就撐起助行器賣力朝終點前進,全校師生都報以熱烈掌聲,班上同學甚至到他身邊蹲下加油打氣,短短五公尺,柏岑花了九分二十秒才抵達終點,不少同學都紅了眼眶。
三年觀眾終成跑者
校長張秋桂說,事前不知該班安排柏岑跑最後五公尺,看到柏岑努力前進、全校師生為他加油打氣,「感動到想哭!」擔任柏岑前一棒的同學張峻瑋說,當時衝太快,發現跑過頭後,連忙折返交棒給柏岑,「柏岑以前只能當觀眾,三年來第一次看他下場跑步,真的很高興!」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說,少數家有重病或罕病兒的家長,可能會因為撐不下去選擇放棄,「劉母讓全身癱瘓的兒子重回校園,很不簡單!」但也可想像劉母承受極大身心壓力,建議劉母可向社會局申請喘息服務,將病兒交居家照顧服務員暫時照料、適度休息,「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腦血管動靜脈畸形小檔案
●病因:腦部動靜脈之間,因先天異常,沒有微血管,導致血流壓力不均生成血管團
●發生率:每千人約1至2人
●死亡率:約1~2成
●病發年齡:好發於15歲至20歲
●症狀:早期可能出現癲癇,但經常是中風、腦出血才被發現罹病
●治療:可利用手術或生物膠栓塞治療,術後必須持續復健
資料來源:台中慈濟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道杰
母天天陪上學「看兒進步讓我撐下去」
2015年11月25日
慈母伴讀
柏岑上課時,劉母就坐在一牆之隔的穿堂看書。翁清雅攝
家庭背景
四年前罹患腦血管動靜脈畸形病變的劉柏岑,有一個就讀高三的哥哥,父親是職業軍人,母親原是幼教老師,後來辭去工作全心照顧病兒;柏岑復學後,劉母每天陪他上學,兒子在教室上課,她就坐在僅一牆之隔的穿堂看書,下課就扶兒子上廁所、幫他拉筋、倒水,中午過後帶著兒子到醫院做三個半小時的復健,兩年多來從未間斷。她表示:「看到柏岑一天比一天進步,就是讓我撐下去最大的動力!」
「家人一個也不能少」
劉母說,兒子全身癱瘓後,只剩眼球可以轉動,醫師在手術前說死亡率高達七成,術後又說可能會一輩子癱瘓,令她聽了簡直心碎,但丈夫帶著她及長子,在加護病房對著昏迷的柏岑堅定地說:「你要撐下去,我們會當你的後盾,我們家一個也不能少!」也因為這句話,讓劉母重新獲得勇氣,積極陪柏岑復健,終於盼到病情好轉的奇蹟,並於前年復學。
台中慈濟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指出,腦血管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一旦破裂可能會因腦出血致死,可透過傳統手術等方式治療,有兩成病患會全身癱瘓,雖可透過物理、職能、語言復健治療,但「須持之以恆復健,過程十分艱辛」。
記者鮮明
生拄柺杖跑5米 全校師生喝采迎接
民視 – 2015年11月25日 下午5:15
台中漢口國中舉行運動會,有一幕讓人動容,一位行動不方便的國三同學劉柏岑,為了一圓他參加大隊接力的夢,校方安排讓他跑最後一棒,短短5公尺,他足足花了9分多鐘,全校同學一起為他加油,分享他衝向終點的喜悅。
跑道上跑最後一棒的柏岑,拄著補助器,吃力地踏出每一步,加油打氣聲,沒有停過,即使步伐緩慢,但全班同學緊緊跟著後頭,一起和他完成大隊接力。
越過終點的那一刻,全場喝采,短短的5公尺,柏岑花了9分20秒,而他的每一步都讓人動容。
這是台中漢口國中的運動會,柏岑因為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在小六那年發病導致中風,無法言語,他的媽媽沒有放棄,每天早上陪著到學校,上課時間就在走廊,幫忙整理筆記,下午則陪他做復健。
圍在柏岑一旁,下課時間,班上同學彈吉他唱唱歌,讓他感覺不孤單。
這場比賽沒有勝負,只有滿滿的愛,圓了柏岑的夢,而他堅強的求生意志和努力不懈的精神,也著實令人感動。(民視新聞陳仕承、賴政坤台中報導)
※超越勝負!輸了接力賽 他們已是「冠軍」
不放棄爭榮耀就是912!新北市三重區光榮國中9年12班的同學,透過體育老師牽引下,希望在畢業前,給同班的腦麻同學陳治愷一個難忘禮物,在今年校慶運動會時,讓雙腳行動不便的陳同學,參與大隊接力賽擔任最後一棒,為陳同學圓夢,也留下全班最珍貴的回憶。
陳治愷說,2歲時發高燒就醫後,返家就有一隻腳使不上力,後來另一隻腳也一樣,後因併發輕微腦性麻痺,導致雙腳萎縮,只能靠助行器行走或靠人攙扶。父母的正向教育,讓他在這15年來,儘管雙腳不良於行,卻也不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反倒是他對事情的正向、樂觀、積極態度,給了同儕間齊心向上的力量,縮短彼此距離,讓一群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融入成為一家人。
「這是畢業前最驚喜的禮物!」陳治愷說,因為雙腳不便又常跌倒,運動競賽都只能當個過客,雖然嘴上不在意,但他自知這是永難完成的缺憾。他說,從求學以來,每一次比賽都是在旁幫同學加油,一般老師當然不會讓他上場比賽,這是種遺憾。還好,這一次他遇到好老師、好同學,感謝他們能為了他,放棄整班殊榮,圓了他的夢想。雖然前一晚興奮到睡不著,整個腦子都在想,要跑步要跑步,且怕自己在跑步過程可能會跌倒,還在床上模擬跌倒時狀況,但還好同學現場加油,他撐過來跑完全場。
「跑完真爽!」陳同學憶起跑步當天狀況,還面帶微笑說著,跑的當下,心裡只想著同學、老師,他們對他期望那麼高,絕對不能讓他們失望,一定要努力堅持下去跑完,當順利跑完最後一棒抵達終點,當下心裡很開心感覺很「爽」。同學也紛紛圍起對他說「你很棒,漂亮啦!」陳母也手拿班上去年獲獎獎牌掛在治愷身上,瞬間讓現場所有人感動莫名。
同學黃渝萱說,治愷沒有跟我們不一樣,只是腳比較不方便而已,我們看待他就跟家人一般,給他鼓勵、積極的能量,加上他本身自己也很積極、開朗、樂觀,不會因為自己腳不方便而態度消沉,所以同學間都會願意協助幫他達成目標。當老師說治愷也想要有機會參加,大家都覺得很開心,在國中最後一年能夠在運動會,讓他與大家一起完成大隊接力賽,大家已經對輸贏看的不重要,把焦點都放在他身上,只希望他能圓夢競跑。
同學孟慶偉則說,身為他的好朋友,幫治愷圓夢是大家都共識,當知道治愷要參加跑步競賽,第一時間給他鼓勵的話就是「加油!跑就對了」希望爾後治愷能把這段跑步經驗,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對此,光榮國中學務主任蔡明真說,當天我們都在現場,這一次活動校方都不知情,是由該班導師與體育老師同學自發性策畫,當我們看到那一幕,自己是哽咽、感人,這次大隊接力的過程,不只讓現場師生受到震撼跟感動,相信這對這些孩子都是珍貴的回憶,雖然輸贏重要,但對他們能幫治愷圓夢來說更為重要,所以覺得這 群孩子真的很可愛。也希望透過這次事件,讓與治愷同樣狀況的孩子,也都能得到這樣正向的鼓勵。(突發中心/新北報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