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結論
都已經在板中高掛準新校長獨裁 卻沒有人站出來聲援新校長
都已經集結前往教育部抗議手機管制
聯合報御用論壇寫手還公開呼籲學生參與制定規範 減少摩擦?
聯合報是非不分 與親綠媒體有何差別?
聯合報黑白集有何公信力?
**
被高喊罷免的吳姓女立委聲援學生對管制手機的限令
被聯合報民意論壇御用的大學與中學老師 上版聲援學生訴求
難怪稍早被高掛白布條羞辱的中和高中校長委屈必須忍耐]
因為所謂學者各個噤聲 名門正派媒體如聯合報 國語日報不敢主持正義
因為論壇御用的大學與中學老師看到板橋高中學生代表也是要求不宜強制管理
或許之前太陽花讓一群道貌岸然的政客 學者震撼 哈腰 予以聲援
台灣朝野政黨與聯合報等何嘗不是感到不宜得罪這些狂妄的準太花 小屁孩
我的結論
都已經在板中高掛準新校長獨裁 卻沒有人站出來聲援新校長
都已經集結前往教育部抗議手機管制
聯合報御用論壇寫手還公開呼籲學生參與制定規範 減少摩擦?
聯合報是非不分 與親綠媒體有何差別?
聯合報黑白集有何公信力?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8762548?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_v2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8761501?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8762548?from=udn-relatednews_ch2
學生參與制定規範 減少摩擦
2025-05-25 00:00 聯合報/ 林軺/教(台北市)
學生手機成癮問題愈來愈受重視,教育部研議修正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以關機為原則再強化管理方式,圖為西門町周末逛街的學生。記者余承翰/攝影
教育部日前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引起一些高中生抗議,並在教育部前靜坐宣講。但另一方面,許多老師則認為這是正面措施。因為讓孩子長時使用手機和沉迷社媒,不僅可能導致親子衝突,師生也常因此發生齟齬。
法國從二○一八年起就實施「為學生創造無干擾學習環境」政策,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多數學校表示,實施後產生不少正面效果。譬如:一、學生更容易集中精神聽課、參與討論,課堂秩序明顯改善;二、降低學生在校內偷拍、傳播謠言的機會,減少網路霸凌行為;三、改善人際互動,增進社交能力,培養學生自律觀念,有助未來生活與職場發展。
個人以為,可行性的政策如下:
一、政策須有可預期性,能清楚、明確的規定保管流程與時間。依年齡或情況彈性調整,可因學習用途或在緊急狀況下短暫使用。
二、設置標準化收納工具,如使用上鎖及有編號的收納裝置等,避免混亂與遺失。每部手機有固定位置與學生編號,增加可追蹤性。
三、除了學生,也要與家長有效溝通,取得他們理解與支持。同時讓學生參與制定規則,再加上定期回饋與檢討,學生與家長的接受度與配合度定會提高。
四、訂定懲處與補救辦法,對於學生偷帶備用機,或交出不用、損壞的舊機以躲避保管規定,需有清楚規範;若手機因管理疏失而損壞或遺失,也應有合理補償辦法。
希望教育部能擇「善」固執,扛起責任,有效溝通,讓校園成為學生能更專心學習、老師能更有效教學,整體教學氛圍走向更健康、正面的所在。
強勢禁止不如誘發學習動機
2025-05-25 00:00 聯合報/ 李政達/科大講師(台南市)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右三)、黃捷(左三)等立委陪同學生代表舉行記者會,呼籲手機管理要納入學生意見,以落實校園民主。記者潘俊宏/攝影
網路使用的便捷性已到無遠弗界的地步,教育部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引發學生團體的反對是可以想見的。
個人以為,要求學生專注課業而訂定強制的規範統一管理,後續衍生的故障遺失、彼此炫機比較,或因而「延誤要事」等問題,責任歸屬與師生對立徒增困擾。與其如此,倒不如設計課程,誘發學習動機與專注力,令其自動放下手機方為上策。但說是簡單,實際執行未必容易,筆者願提供個人經驗與讀者分享。
以筆者的體育課為例,通常一開學我便會與學生約法三章,當有時效性或嚴重性非得使用手機時,請離開教室或集合地點授課場域,勿影響課程進行,盡快把該連絡的事完成回來上課。也曾發現違規使用的情形,這時便會請該生出來示範,或壘球傳接、或桌球正反手推擋、或拳擊攻防對練…利用課程安排迫使他不得不專注學習,久而久之也就忘了手機。
由於運動競賽過程中的突發性與不確定性,讓體育課程的設計更變化多端。
相較於某些枯燥乏味卻又必須嫻熟的專業課程,基本素養若未能鞏固進階課程難以銜接,任課教師就必須多費心思了。
尊重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學生自動自發的精神,設計課程令其專注其中,我想會比硬性的條文規範更來得人性化。至於下課後因無實質的約束力,毫無節制的過度使用,手機成癮影響日常生活,導致與家人間的衝突才是更值得探討的話題。
學生靜坐盼退校園手機管理草案 教部承諾辦座談會
2025-05-24 14:13 中央社/ 台北24日電教育部
多所高中學生今天到教育部前靜坐及宣講,呼籲教育部退回行動載具(手機)到校管理草案,回歸更廣泛民主參與程序。教育部允諾6月1日舉辦座談會,與全國學生對話。
教育部21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正式公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採彈性、分階段管理。國中小學生未成年,帶手機到校要經家長同意,並採學校或各班「集中保管」。高中生已具備基本自主管理能力,學校須邀集親師生共同討論管理機制。
由多所高中學生組織的「捍衛全台學權行動」與「台灣未來的主人們」數十人今天上午到教育部前靜坐。
王姓學生代表指出,他們最主要的訴求就是希望教育部把草案收回,因為這「集中收手機」的規範,不利於未來教學,一味地管制,也無法解決網路成癮的問題。因為學生最大的壓力來源是考試升學,網癮只是其中一種逃避的反應。
教育部公布草案,王姓學生代表說,在公布前,沒有問過學生「需不需要」,雖有開過公聽會,但規模太小,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也沒有做過民意調查。事實上過去教育部就有開過大型公聽會,廣泛納入北中南學生參與,「教育部不是做不到。」
來自新北市板橋高中的蔡姓同學表示,草案雖要求高中組織委員會(親師生及各方代表會議)討論手機管理制度,且學生代表須占1/3。但草案並未比照之前的服儀政策,要求校務會議不能修改上述委員會的決議。他們擔心,即便委員會做出學生能接受的決議,但進入校務會議後,由於學生僅占8%,可能又會被翻轉。
桃園市育達高中學生王吉米(化名)說,高中應該是學習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起點,而不是被過度限制的年紀。他支持上課時尊重老師的管理,手機該收就收;但別忘了新科技是很好的教學工具,例如地理課可以用手機輔助3D建模,英語課可以用手機全班一起玩搶答遊戲。至於下課時間,應回歸學生的自主選擇,不是全面禁用。
對此,教育部於23日提前回應靜坐行動的訴求,一方面肯定學生在手機議題上,展現成熟的思辨能力,一方面也說明草案精神並非限制或管制手機,而是透過更明確、彈性原則,保障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都能合理、適切地使用數位工具。
教育部表示,草案目前處於「預告」程序中,尚未定案,預告的目的就是公開徵詢各方意見,歡迎各界提出建議與回饋。同時也允諾6月1日舉辦學生座談會,邀請全國學生團體及學生代表共同對話,具體座談資訊將另外公告。
下一則: 陸委會不僅不願不肯幫金馬 而且扯後腿至制肘 請金馬兩位兩位立委建議立院黨團提議!讓兩會走入歷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魔師帆正東2025/07/03 13:54黨魁改選 胡志強籲朱立倫 全力支持盧秀燕
國民黨今夏
陷入近30位
立委席位保
衛戰,10餘
個地方黨部
因涉罷綠連
署書造假而
被搜索,在
眾多不利因
素中,又逢
黨主席改選
,據傳台中
市長盧秀燕
有意請出前
台中市長胡
志強做為代
理人,投入
黨主席選舉
,但胡志強
表示,盧秀
燕並沒有對
他開口,他
全力支持盧
秀燕,年輕
人投票,喜
歡新面孔,
而且他希望
朱立倫也可
以支持盧秀
燕。
胡志強於2001
年至2014年擔
任台中市長,
與台中有深厚
淵源,他在國
民黨內歷任文
工會主任、文
傳會主委、副
祕書長與副主
席,黨務資歷
豐富。
今年 4月初
,川普政府
原先宣布將
對越南徵收
高達46%的
對等關稅,
藉此回應美
國與數十個
貿易逆差國
家的貿易不
平衡。隨後
,關稅政策
暫緩90天,
川普與各國
進行談判,
關稅將於 7
月 9日恢復
課徵。經歷
三輪談判後
,美越雙方
最終在期限
前敲定協議
。
與美談判 胡志強:台灣不能讓掉尊重
據美媒報導
,美國與台
灣進行的對
等關稅貿易
談判,已接
近達成協議
。前外長胡
志強接受專
訪時表示,
美國是台灣
的重要夥伴
,政府當然
會盡力配合
他們,「但
是我們有沒
有底線?」
如果台灣什
麼都讓。
選後醞釀罷免侯友宜? 吳敦義:賴清德不是盼朝野團結
吳主席 是 馬、王 都能接受的人選,是 國民黨內的
最大公約數。
吳敦義主席 應該參選 黨主席 、參選總統 才是 啊!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 - 1樓. nuitgrass2025/05/26 08:19所謂「名門正派」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發癲一次,Cosplay「癲公」、「癲婆」。
至於國語日報不是早就脫離了「名門正派」,記得好像還是版主先發現的?如果沒記錯,當時讓人狠狠懷舊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