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一代宗教大師星雲應該請蔡總統親臨佛光山親臨弔唁與表達褒揚..致歉吧
韓進
前言
蔡英文:星雲法師弘法利生精神永存 言不由衷
雲法師辭世 證嚴法師感念過往愛護勉勵 兩大宗師惺惺相惜
星雲法師圓寂 韓國瑜沉痛哀悼:世上有3種人值得敬仰 宗教家如星雲大師
一代宗師星雲於元宵節當日圓寂辭世,消息傳出各界紛紛表達不捨與哀悼。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稍早表示,蔡英文總統聞訊後深感不捨與哀悼。蔡總統感念星雲大師為國家、社會及佛教的奉獻,星雲大師畢生提倡「人間佛教」,創辦國際佛光會,致力於文化、教育、慈善的推動,相信大師的慈悲友愛及「弘法利生」精神將永存世間。但筆者總認為對於肯等星雲的談話並沒有來自蔡總統口中的肯定,坦白說有些嚴重美中不足,接下來希望她能親赴佛光山弔唁及透過贈勳褒揚才是!
或許星雲大師曾與國民黨間關係匪淺,之前也曾公開反對廢核四與被綠營諷刺為「政治和尚」。話說在2016年蔡英文蔡因為之前因為認同蔡英文與習近平會過面 ,所以他老人家曾預言2016蔡英文這位「媽祖婆」會當選總統。一時之間親綠電視台與報紙.網路都以大篇幅報導。甚至普遍認為星雲大師跳船不支持國民黨總統候選…那一即便蔡當選第一任總統,我們卻沒看到當選後拜訪星雲,蔡只是淡淡表示認為不宜干擾出家人,後來星雲毅然決然力挺續建核四之後,蔡英文與星雲自然形同陌路…這一段總統與大師的互動被拿出來討論,其實其實英文欠一句對星雲的由衷感恩懷念的哀悼。至於上一回蔡總統統讓慈濟捐贈疫苗卻冷落忽視了佛光山系統的愛心奉獻,筆者認為這也是蔡英文需要向星雲大師表達最大的歉意吧!
星雲與證嚴兩位宗教大師對台灣的貢獻有目共睹,人間佛光與大愛慈濟因為兩位德高望重的領袖無私的奉獻,從教育的投入到擴及海內外救苦就難救眾生的宗教情懷展現淋漓盡致,從人間電視.人間福報到大愛電視所展現媒體絕對正面的新聞表率有口皆碑。曾如前市長韓國瑜在2019年1月27日創世基金會在高雄中正高工舉辦“第29屆寒士吃飽30”愛心尾牙宴。到現場打氣加油定時說,世界上有三種人非常值得敬佩和尊敬,第一為慈善家,願意將資源與他人分享;第二是宗教家,用宗教自渡渡人;第三個為政治家,真正為了下一代付出。星雲與證嚴兩位大師應該是百分百符合韓前市長三種偉人之一的偉大宗教家吧!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207000340-260118?chdtv
https://udn.com/news/story/123303/6953771?from=redpush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06001265-260407?chdtv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248011
http://www.crntt.hk/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5&kindid=25&docid=105320413
https://tw.nextapple.com/politics/20230205/45EF0E215B409BD09F128FE45C72E911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14150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06000048-260407?chdtv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06000814-260407?chdtv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06000825-260405?chdtv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06001133-260405?chdtv
https://udn.com/news/story/123303/6952472
04:102023/02/07
中國時報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法師5日圓寂,朝野領袖同表哀悼。蔡英文總統說,相信星雲法師慈悲友愛及「弘法利生」精神將永存世間。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長心保和尚昨晨5時沉痛宣布,星雲法師住世緣盡在5日安詳捨報,享耆壽97歲,佛光山將在13日上午9時為星雲在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圓寂頌讚典禮。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昨天轉述,蔡英文聞訊後深感不捨與哀悼,感念法師為國家、社會及佛教的奉獻,她相信大師的慈悲友愛及「弘法利生」精神將永存世間。
蔡英文隨後透過臉書表示,星雲法師創辦佛光山、致力在國內外傳道佛法,在世期間,努力推廣「人間佛教」,造福眾多信眾。在文化、教育及慈善等領域上,也做出許多重要貢獻。星雲法師是許多信眾的重要心靈寄託,對於星雲的離去,令人感到不捨,「祈願星雲法師服務奉獻的精神,持續長流」。
副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日將赴佛光山弔唁星雲。賴清德昨天透過臉書表示,星雲大師及其創辦的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國際佛光會,多年來重視社會福利、教育推廣、人道救援,影響力遍布世界,「感念星雲大師的善行義舉,祈願大師的善念,繼續度化眾生」。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說,星雲大師是忠貞的國民黨員,曾經做過黨務顧問、中評委,但他始終堅持公平正直的態度,以人間眾生與國家社會為念提出許多肯綮建言,也受到各方高度重視與敬重。
他憶起2015年向星雲請益時,星雲掛念國民黨要改革才能為民眾做更多事,並且語重心長地呼籲,「要有信仰,黨健壯了,個人才有發展」。朱立倫說,他始終記得這句話,更以「有黨無我」來自我惕勵。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表示,星雲法師是宗教家,總是慈悲為懷,且經營佛光山成功,即使星雲不在,佛光山還是能正常運作,「佛光山已經超越了星雲本人,很了不起,所以我每次說要相信制度,不是個人」。
星雲法師辭世 證嚴法師感念過往愛護勉勵
2023-02-06 18:13 聯合報/ 記者王思慧/花蓮即時報導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昨天辭世,享耆壽97歲,各界哀悼。慈濟基金會今天發布創辦人證嚴法師悼念文,讚揚星雲法師畢生弘揚佛教,又積極推動文化教育;在1983年,花蓮慈濟醫院動土典禮,星雲法師應邀參與並祝福,更讓證嚴法師感念在心。
慈濟基金會發出的哀悼文中指出,星雲法師畢生弘揚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於全球創建300餘所寺院,在台、美、澳、菲等地創辦5所大學,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實現「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宏願,利益天下無數信眾,深得普世尊崇。
證嚴法師表示,長期以來,星雲法師積極推動文化教育,指導監修「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相繼成立「佛光出版社」、「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創辦「香海文化」、設立「人間衛視」;還發行「人間福報」,成為第一份由佛教界發行的日報。此外,星雲法師一生著作無數,輯成「星雲大師全集」365冊出版發行,逾4千萬字。其佛法恢宏與文采深為敬佩。
證嚴法師回憶,猶記1983年,於花蓮國福里舉行慈濟醫院第一次動土典禮,星雲法師應邀前來參與動土盛典,並虔心祝福這座匯聚無數善心人士的醫院得以盡早完工啟業,嘉惠病苦眾生。星雲法師對慈濟的愛護與勉勵,讓證嚴銘感於心。
證嚴法師感佩大師一生,秉持佛陀教法,以出世之心行入世志業的精神,堪為典範。深信大師的智慧佛光,將長明不滅,照耀於後世,為世間帶來光明,為迷茫眾生指引方向,度化人心,續佛慧命。
星雲大師昨圓寂 蔡英文:深感不捨與哀悼
2023-02-06 11:49 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台北即時報導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昨日圓寂,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天表示,蔡英文總統聞訊後深感不捨與哀悼。
林聿禪表示,蔡總統感念星雲大師為國家、社會及佛教的奉獻,星雲大師畢生提倡「人間佛教」,創辦國際佛光會,致力於文化、教育、慈善的推動,相信大師的慈悲友愛及「弘法利生」精神將永存世間。
星雲辭世「訃聞列3不」 13日舉行圓寂讚頌典禮
07:392023/02/06
中時新聞網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昨天(5日)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消息一出引發各界哀悼,佛光山今天一早發布訃聞,將於2月13日(下周一)上午9時於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圓寂讚頌典禮,謹遵祖規一切從簡,不設治喪委員會、不個別發訃聞、不做繫念佛事,並懇辭香奠、花圈、花籃、花車。即日起佛光山暫停對外任何活動,謹於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弔唁。
佛光山今早發布新聞,指6日清晨5時,天未破曉之際,佛光山總本山千名僧信二眾於大雄寶殿內,聆聽宗長心保和尚沉痛宣布: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化世圓滿,於2月5日下午5時,於莊嚴念佛聲中,圓寂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享耆壽97歲。面對如此佛教一代大師人天眼滅,般若舟沉,大眾痛失依怙,同聲祈願大師能乘願再來。
星雲大師訃聞今早曝光,內文表示,傳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世佛光堂上第一代開山祖師 上星 下雲大師字今覺,號悟徹,住世緣盡,淨業圓滿,於2023年2月5日於莊嚴念佛聲中,安詳捨報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
佛光山今早發出訃聞。(佛光山提供)
佛光山表示,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開山56年來,於全球創建300餘所寺院、台美澳菲等地創辦5所大學、佛光會員數百萬人,利益無數人。他一生寫照,誠如他自撰之詩偈:「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佛光山表示,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於江蘇江都,幼年家貧,12歲陪同母親赴南京尋父未果,途中遇南京棲霞山寺志開上人,禮志開上人為師披剃出家,15歲於南京棲霞山寺依若舜老和尚求授具足戒,祖庭為江蘇宜興大覺寺,法名悟徹,號今覺,為臨濟正宗第48世、佛光堂上第一世開山祖師。
大師弘法80餘年,以地球人自居,教化宏廣,全世界跟隨出家之弟子逾二千人、全球信眾達數百萬,傳法法子百餘人。
1967年,大師在高雄大樹鄉麻竹園開創佛光山,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致力推動「人間佛教」,至今已實現「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宏願。
開山56年,於全球創建300餘所寺院,如美國西來寺、澳洲南天寺、非洲南華寺、巴西如來寺等,皆為當地第一大寺。
在教育方面,先後創辦美國西來、台灣南華、佛光,澳洲南天及菲律賓光明等5所大學。並於全球創辦16所佛教學院、27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五十餘所中華學校,暨智光商工、普門中學,均頭、均一中小學和多所幼兒園等。
慈善福利方面,1970年起,相繼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設立仁愛之家、雲水醫院、佛光診所、雲水護智車,協助高雄縣政府開辦老人公寓,並於大陸捐獻佛光中、小學和佛光醫院數十所,帶領全球佛光人捐贈輪椅、組合屋,從事急難救助,育幼養老,扶弱濟貧。
在文化弘法方面,指導監修佛光大藏經及、佛光大辭典。1978年成立「佛光出版社」、1988年成立「佛光山文教基金會」;1997年創辦「香海文化」,同年設立「佛光衛星電視台」(後更名為「人間衛視」)。2000年人間福報創刊,成為第一份由佛教界發行的日報。大師一生著作等身,輯成星雲大師全集395冊出版發行,逾4000萬字。
1992年,於美國洛杉磯正式成立國際佛光會,大師被推為世界總會總會長,於五大洲、170餘個國家地區成立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2003年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會員。
大師致力文化教育、關懷全人類,屢獲各界肯定,1978年起先後榮膺世界許多大學贈予榮譽博士學位,大陸多所大學亦贈予大師「名譽教授」榮銜。
1998年2月,大師赴印度菩提迦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恢復南傳佛教失傳千餘年的比丘尼戒法。數十年來,大師積極推動設立國定佛誕節,1999年經立法院通過,將佛誕節訂為國定假日。
為永久供奉佛牙舍利,歷經十年,大師指導建設的佛陀紀念館於2011年12月開館落成。開館後,大師發起每年定期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促進宗教融和,創下「世界最多佛像與神像同時聚集的全球多元宗教聯誼會」世界紀錄。
歷年來,大師曾與當時各國領袖會面,如:泰皇蒲美蓬、印度總理尼赫魯、菲律賓總統馬嘉柏皋、多明尼克總統塞紐瑞、美國副總統高爾,馬來西亞馬哈迪等前後三任首相,以及大陸四任國家領導人楊尚昆、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李顯龍父子,澳洲總理東尼‧艾伯特、中南半島各國家政府領袖,以及台灣歷任總統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等。大師並與各宗教領袖交換意見,如: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會長泰國公主蓬‧碧司邁‧迪斯庫爾,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約翰保羅)、本篤十六世等晤談。
近年,大師於大陸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捐建中國書院博物館、揚州鑑真圖書館、南京大學佛光樓,成立揚州講壇、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以及復建南京天隆寺等,積極推動文化教育,期能促進兩岸和諧,帶動世界和平。
綜觀星雲大師一生,秉持佛陀教法,度眾無數,為教界樹立典範
本想活到80歲就好」星雲10年前立遺囑:我沒有舍利子
09:092023/02/06
中時新聞網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5日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星雲法師看淡生死,早在2013年85歲時預立5000字的遺囑,寫下他的一些想法,名為《真誠的告白》,表示走到人生的最後,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只要寫上簡單幾個字,或是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誦『人間音緣』的佛曲。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我想,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
星雲法師過去表示,出家70多年中,經常討論到生死的問題。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等於季節有「春夏秋冬」的循環,物質有「成住壞空」的還滅,人生當然有「老病死生」的輪迴。
對於死亡,星雲法師從小就有一個不在乎的想法,數十年的人生歲月,在死亡的邊緣來回也走過多次,如:槍林彈雨中流亡、監獄的蒙難、心臟的開刀,4、50年的糖尿病,兩次中風,骨頭跌斷,抽筋剝皮……,這許多苦難,他都不計較。
星雲法師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在6、70歲的時候,身體還很健壯,就想活到80歲就好了。哪裡知道,又這樣繼續的活下來,當然人生總是生命有階段性,於是在85歲的時候,就預立遺囑,但只是給佛光山的弟子知道他一些想法,這篇遺囑定名為〈真誠的告白〉,「曾經對徒眾講說過一次,現在拿出來,就作為《貧僧有話要說》的一個總結吧!」以下為星雲法師在2013年寫下的《真誠的告白》全文:
各位護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眾弟子們:
在這裡要向各位做個真誠的告白。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很有錢,事實上我以貧窮為職志。我童年家貧如洗,但我不感到我是貧苦的孩子,我心中覺得富有。到了老年,人家以為我很富有,擁有多少學校、文化、出版、基金會,但我卻覺得自己空無一物,因為那都是十方大眾的,不是我的。在世界上,我雖然建設了多少寺院,但我不想為自己建一房一舍,為自己添一桌一椅,我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佛教僧伽物品都是十方共有,哪裡有個人的呢?但在我的內心可又覺得世界都是我的。
我一生,不曾使用辦公桌,也沒有自己的櫥櫃,雖然徒眾用心幫我設置,但我從來沒有用過。我一生,沒有上過幾次街,買過東西;一生沒有存款,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眾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歸於社會,所有徒眾也應該學習「將此身心奉給佛教」,做一個隨緣的人生。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聚眾有方,事實上我的內心非常孤寂,我沒有最喜歡的人,也沒有最厭惡的人。別人認為我有多少弟子、信徒,但我沒有把他們認為是我的,都是道友,我只希望大家在佛教裡各有所歸。
我沒有什麼個人物質上的分配,說哪一塊錢分給你們,哪一塊房舍土地分給你們,也沒有哪一個人拿什麼紀念品。你要,那麼多的書,隨便在哪裡都可以取得一本做為紀念;你不要,我有什麼良言好話也沒有用。我只有人間佛教供你們學習,只有道場供你們護持。
我對大家也沒有何好、何壞,在常住都有制度,升級都有一定的標準,但世間法上總難以平衡,升級的依據:事業、學業、道業、功業,這裡面大小、高低、有無,看的標準各有不同,都與福德因緣有關。所以大家升級與否,不是我個人所能左右,這是我對所有的徒眾深深抱歉,我不能為你們仗義直言,做到圓滿。不過,你們也應該學習受委屈,宗務委員會決議你們的功績升降,出家道行,自有佛法評量,不在世法上來論長道短。
今後,我所掛念的是徒眾的調職,佛光山它不是政府,但是單位多,又有調職制度,傳燈會竭盡所能安排適能適任,對於個人所長、想法縱有所差,大家都要忍耐。世間難以論平等,我們要把它創造成和平、美滿的人生,但也要看在哪個角度來論平等。未來如有不同意見,大家要依循《佛光山徒眾手冊》,可以更改,但要經過大眾的同意。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實上我覺得非常簡易;因為集體創作,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結果自然隨緣。許多人以為我善於管理,事實上我只是懂得「無為而治」。感謝大家互助合作,除了戒律與法制之外,我們都沒有權力去管理別人。對於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總想,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自在,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有的人生。
我一生,服膺於「給」的哲學,總是給人讚歎、給人滿願;我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因為我深知結緣的重要,心裡只想到處結緣、到處散播佛法種子。我立志興辦各種教育,因為從小我沒有進過正規的學校讀書,明白教育才能提升自我,改變氣質。我也發心著書立說,因為從佛陀那裡一脈相承的法水流長,我不能不把心裡的泉源用來供應世間。
我這一生奉行「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我出家弟子,都應本諸出離心,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生活要求簡樸,不要積聚。過去三衣一具、頭陀十八物、衣單兩斤半,這許多優良傳統,都合乎戒律,都應該深思熟記。佛光弟子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大家都能這樣做到,佛光山的法脈會更加光耀永遠。所謂「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社會,功德歸於信徒」,大家應該好好奉行。
須知「佛道遍滿虛空,真理充塞法界」,法界一切都是我的,但形相上的無常,一切都不是我的,不要對世俗有太多留戀。人間佛教雖然不捨世間,但是「猶如木人看花鳥」,不要太多留意、太多分別。時時以眾為我,以教為命,在佛道上安身立命。
凡我徒眾,擁有佛法就好,金錢、物質,儘量與人結緣,因為那是人間共有的財富。對於財務經濟,點滴歸公,我們每個人一切都是常住供應,不需紛爭,不要占有,只要大家正信辦道,生活應該不足掛慮。也希望徒眾不要為世間這種衣食住行太多的分心罣礙,此實不足道也。
我希望常住淨財要用於十方,不要保留,這才是佛光山未來的平安之道。除了道糧需要以外,如果還有淨財,一律都布施文化、教育、慈善。佛光山取之十方、施之十方,我們要濟助急難,關心鰥寡孤獨,或隨緣做些施捨予貧困民眾。因為災難、貧苦是人間的不幸,急難救助,這是理所當然要給予一些助緣。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等土地以及所有的別分院道場,都不是國有的,也不是租借的,都是常住陸續以淨資購買。所有一切全為佛光山常住所有,沒有與人合股共業,沒有牽連,也沒有借貸,常住開山以來,從未向外借貸。
對於那許多別分院道場都要好好輔導、整修,給予信徒方便。如果實在不能維持,得到宗委會和信徒的同意,把它結束,淨財集中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私人不可分配。和佛教界、道友都不共金錢來往,要有來往就是布施,沒有償還,不可借貸,免除日後紛爭。
我這一生信仰佛陀,以佛陀為我的導師,為我的道路。未來,大家在佛道的修學上,佛陀、十大弟子都是我們的榜樣,佛教的宗門祖師都是我們的模範。在佛法的弘傳上,世界各地的道場,要儘量給予本土化,請當地徒眾住持;我對人間佛教的所有言教,都要能傳達到家家戶戶,為人所接受。
我一生,以弘揚人間佛教為職志,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苦,要視為我們增上緣的力量;無常,不是定型的,可以改變我們未來的一切,促進人生的美好;空,不是沒有,空是建設有的,要空了才有,我一生一無所有,不是真空生妙有嗎?
我堅信人間佛教必然是未來人類世界的一道光明;說好話是真,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讓三好運動的真善美要在社會裡生根。智就是般若,仁就是慈悲,勇就是菩提,要努力做到,讓戒定慧在我們的心裡成長,以實踐菩薩道做為我們人間的修行。
人間佛教的本源發自於佛陀,現在已經成為普遍的氣候;所以佛光山、佛光會的發展,必定會成為佛教界一個正派的團體。但世間的人事各有所執,自古以來,在印度就有上座部、大眾部,傳到中國有八大宗派,在教義上實踐理念各有不同,無可厚非,但如果在人我是非上較量,那完全不能契合佛心。
假如你們有心,為團結佛光僧信四眾,可以效法過去古德聖賢成立一個宗派;但所謂創宗立派,則是看後代行人的作為,如果後來的人對佛教有所貢獻,又眾望所歸,有個當代佛教的宗派來為佛教撐持,做擎天一柱,這也未嘗不可。
對人間佛教弘法事業方法有所不滿意的,所謂「我執已除,法執難改」,要另立門戶,我們也要有雅量接受這種佛光的分燈法脈。只要對宗門沒有傷害,不要給予排擠,還是要給予包容。
我們的理念不在於自我的成就,是在於佛法能夠傳承,不分男女老少。在「佛光大道」上,僧信四眾現在已有規模,佛光山的僧眾比丘、比丘尼要擔綱,佛光會的優婆塞、優婆夷也要出一些人才,有所發揮,彼此不容分散力量,凝聚共識,讓大家有團聚的向心力,使佛光會日日增上,俾使佛光普照、法水長流。對於佛光會會員在社會上合乎八正道精神意義的事業,都要鼓勵,大家相互幫助發展。
佛光會永遠為佛光山教團所屬,僧信和諧,不爭彼此,不必對立,等於空有是一體兩面。佛光山已經推行民主的制度,今後佛光山和佛光會的領導人,都按照常住的循序,不要有所爭論,要以大眾意見為歸。
我倡導「平等」,深信男女、貧富都在平等之中,不可以有所歧視。眾生皆有佛性,情與無情,都能同圓種智,所以我從「人權的尊重」到「生權的提倡」,希望徹底落實「眾生平等」的精神。大家對山上的老樹、小花,要多多愛護,山下的村民、百姓,應該給予關懷;育幼院的兒童要多多鼓勵,精舍安養的老人要時常慰問,對開山的諸長老要給予尊重。
我對兩岸視如一家,我對世界都如兄弟姐妹,我希望把美好的因緣留給人間,把佛法的情誼留給信者,把信心的種子留給自己,把無上的榮耀留給佛教大眾。但願普世大眾,都能信仰因緣果報,希望每位仁者,都能奉行慈悲喜捨,把一切的心意留在人間。
人間佛教的事業:如辦大學、電台、報紙、編輯出版、雲水書車、養老育幼等,凡有利於社會公共事業的,都應該交由教團擔當,給予支持,不可間斷;滴水坊要把「滴水之恩」做得更加美好,對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有緣分,要常去禮拜。我對社會的文教、公益數數尊重,所以有一個公益信託教育基金,現在已有十餘億元,除了少數由信眾發心捐贈,全由過去的稿費和一筆字所得。今後,山上的長老可以護持,也希望佛教人士或熱心公益者的遺產都可以參與進來,讓公益基金壯大,更能造福全民,成為國家社會的一股清流。
像真善美傳播貢獻獎、三好校園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星雲教育獎等,其他再有項目,只要經濟許可,將來都可以設立。我們對於社會總要增加養分,這是每一個佛教徒不可以推卻的責任。
在教育上,開支最浩繁的,就是常住辦的幾所大學、中學等;若有緣分,無條件的贈予有緣人管理,不可買賣;如果賣學校,對那些募款辦學的人怎麼交代?這對佛光山的名譽不好,會給人批評。對於協助佛光山文化教育發展的社團,如有興辦,應該量力補助,以使其有心人更加團結。如有良言建議,甚至批評,只要是善意的,也不要排拒,要以「聞過則喜」的雅量接受,我們總要接受大家的意見,他人才會更加擁護。
我時常看到園藝組的徒眾們在那裡除草修花,看到環保組的同道們在那裡做資源回收分類,看到工程組的修繕、都監院的服務、大寮裡的典座,以及殿堂裡的香燈、殿主等,那種投入,任勞任怨,實在是山上成功的動力,我只有感動、感激。沒有大家的發心,何能有今日的佛光山?今後,對於客堂的接待,對於信徒的招呼,對於義工的參與,都要有種種教育訓練,以使我們的教團更增臻完美。
所以,集體創作的精神,要永遠的、無怨無悔的堅持下去,這是我一生的志願。因為誰都不能單獨存在,大家要互助互敬、共存共榮,那才是懂得佛法的核心精神,寧可以個人犧牲、忍耐,不要讓常住和大眾受到損失。
我的鄉親前輩唐朝鑑真大師,經過多少磨難到達日本弘法傳播文化,在七十五高齡,自知歸鄉無望,他寫下遺偈:「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在人生的生命之流裡,如同大江東去,終會有再回來的一日,人的生命一期圓滿,還會有另一期生命的開始。
人類不能獨居於世間,生活需要士農工商的供應,生存需要地水火風的助緣;大自然裡,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的生命,大家要愛惜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要幫助地球上的一切眾生,因為他們都是曾經給我、助我的人,對我們都有恩惠。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因緣裡,要彼此相依相助。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沒有帶來,死也沒有帶去」,回顧自己這一生,我不知道曾為人間帶來什麼?但我帶走了人間多少的歡喜、多少的善緣。我難以忘記多少信徒對我的喜捨、對我的護持、多少同門的祝福,我也難以忘記刻骨銘心的助緣。我這一生所受到的佛恩、友誼,真是無比浩蕩,我應該在人間活得很有價值。我願生生世世為佛陀奉獻,為大眾服務,以此上報四重恩。
現在,我雖然快要帶走了你們對我的尊重,帶走了你們給我的緣分,帶走了你們對我的關懷,帶走了你們與我的情誼,未來我會加倍補償你們。我一生所發表過的言論,如:「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又如傳法說偈:「佛光菩提種,遍灑五大洲,開花結果時,光照寰宇周。」希望大家都能謹記、實踐。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凡我信者,要實踐慈悲、喜捨、結緣、報恩、和諧、正派、服務、正常、誠信、忍耐、公平、正義、發心、行佛……,這些都是佛法,能夠實踐,你就會有辦法。
我一生雖然遭逢大時代的種種考驗,但我感到人生非常幸福,我享受苦難、貧窮、奮鬥、空無;我體會「四大皆有」,我感覺人生「花開四季」,佛陀、信徒給我的太多了。雖然出家,注定要犧牲享受,但其實吾人也享受了犧牲的妙樂,我覺得在佛法裡的禪悅法喜,就已享受不盡了。
對於人生的最後,我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只要寫上簡單幾個字,或是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誦「人間音緣」的佛曲。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我想,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也是我所衷心期盼。
最後我所掛念的,除了信眾的幸福安樂,要重視世界各地辦的大學,這也是我們的根本;山上的大眾,尤其叢林學院的師生,他們未來都是佛光山菩提種子,要他們健全、發心,人間佛教才能長久與天地同在,與大眾共存。
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期願大家未來都能在人間佛教的大道上繼續精進,大家相互勉勵,共同為教珍重。
我最後要說的是: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天地同悲!張亞中悼星雲法師:必乘願再來
09:582023/02/06
中時新聞網
星雲法師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孫文學校總校長、國際佛光會理事張亞中得知後在臉書感嘆表示,雖然星雲法師此生功德圓滿而回,「惟大師不捨眾生,必會乘願再來!」
張亞中昨(5)日在臉書指出,星雲法師圓寂,於世人言,如山之崩,如岳之頽,哲人其萎,豈只天地同悲?於公於私,慟何如之!慟何如之!
張亞中強調,星雲法師數世慈悲,此生功德如四海之水、五岳之山,「雖已圓滿而回,惟大師不捨眾生,必會乘願再來!」
星雲法師近年因健康因素,鮮少在大眾前露面,佛光山原訂要在元宵節時舉辦活動,沒想到卻在活動前幾日突然喊卡,遭議論是否與星雲法師有關,沒想到卻突然傳出其圓寂的消息,佛光山證實後,預計會在今日與醫療團隊統一對外說明相關事項。
蔡英文欠一句感恩懷念的哀悼
因為之前因為認同蔡英文與習近平會過面
曾預言2016蔡英文「媽祖婆」當選總統
一時之間親綠馬屁垃圾電視台與報紙 網路都以大篇幅報導
認為星雲大師跳船不支持國民黨總統候選
後來也沒看到蔡英文當選後拜訪星雲 淡淡認為不宜干擾出家人
後來星雲毅然決然力挺續建核四之後
蔡英文與星雲自然形同陌路
至於
與星雲法師有較深厚情感的高雄人
陳菊、陳其邁、楊秋興等人均尚未發表相關哀思談壞。
只有國民黨與韓國瑜發表最誠摯的追
星雲法師圓寂 國民黨:慈悲奉獻永存世人心中
中國國民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曾公開說,
世界上有三種人非常值得敬佩和尊敬,
第一為慈善家,願意將資源與他人分享;
第二是宗教家,用宗教自渡渡人;
第三個為政治家,真正為了下一代付出。
星雲大師與證嚴上人應該是他之前與之深交的兩大宗教家吧!
星雲大師政壇影響力高!曾見習近平 預言
2023/02/06 09:21:00
追蹤三立:
記者馬郁雯、陳君傑/台北報導
星雲大師對政壇影響力不容小覷,每到選舉前,藍綠政壇大咖都爭相拜會。其實星雲大師本身是國民黨員,曾任國民黨中常委、中評委,2010年曾跟連戰、吳伯雄一同到中國見習近平。
星雲法師(2015.9.12):「一定要選會當選的蔡英文,更是我們的媽祖婆。」
2016總統大選前,佛光山開山宗師「星雲大師」會見蔡英文,開口就稱她是「媽祖婆」,一度引發討論。
|
00:202023/02/06
中時新聞網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法師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國民黨對此表達誠摯的哀悼與敬意,感謝星雲大師一生致力弘揚人間佛教,帶給人們三好四給精神。相信星雲大師的慈悲奉獻將永存於世人心中,祈願大師乘願再來,廣利眾生。
星雲法師圓寂 韓國瑜沉痛哀悼:世上有3種人值得敬仰
07:312023/02/06
中時
高雄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5日圓寂,享耆壽97歲,消息一出,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而星雲法師與許多政治人物都有交情,前高雄市長韓國瑜6日凌晨在臉書陳痛發文哀悼,而監察院長陳菊、高雄市長陳其邁、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目前則都還未公開發表相關言論。
韓國瑜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晚間最令人哀痛的消息莫過於得知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圓寂,而在哀痛中令人稍感欣慰的便是聽聞大師是在弟子們的陪伴中安詳離世,享耆壽97歲。他從小跟著母親禮佛,長大後很榮幸能與星雲大師曾有幾面之緣,他曾說過世界上有3種人值得大家敬仰,其中最讓他敬佩的就是宗教家,以無私的心來自度度人、普度眾生,而星雲大師就是這樣的宗教家。
韓國瑜感謝星雲大師用一生來弘法利生,讓人間佛教遍地開花,他曾言「人一生活的歲數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的生命意義」,他相信星雲大師此生所傳遞的生命意義,必將在全世界的佛教徒心中留下深遠影響,也衷心祈願星雲大師此刻已然脫離病魔、無病無痛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星雲大師除了宗教領袖身分外,也是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黨務顧問、中央常務委員、中央評議委員,由於他從不避諱表達其政治立場,也被封為「政治和尚」,他與許多藍綠政治人物都有非常好的交情,但目前與星雲法師有較深厚情感的陳菊、陳其邁、楊秋興等人均尚未發表相關意見。
韓國瑜:令人景仰的星雲大師
2019/03/04
我所認識的佛教,在世界各大宗教當中,具有最悠久的歷史,而且對各個民族、宗教,也都具有廣大的啟發性與包容性。
我所認識的佛教,在世界各大宗教當中,具有最悠久的歷史,而且對各個民族、宗教,也都具有廣大的啟發性與包容性。
我所知道的佛光山,弘法遍及全世界,對於社會有著廣大的關懷心與化導力,是由大家所尊敬的星雲大師所開創領導。
今年的二月十四日,因「七彩雲南」在佛光山舉辦第二屆的交流活動,我代表高雄市政府,到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致詞。我說:「世界上有三種人讓我們景仰,第一種人是慈善家,用無私的心來幫助社會弱勢;第二種人是政治家,為國富民強貢獻心力;第三種人是宗教家,以無私的心來自度度人、普度眾生。」星雲大師就是我所說的宗教家,他出家第十一年的二十三歲,就從大陸來到了台灣,為台灣佛教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榮景;在出家八十一年的悠悠歲月中,造福人間世界,影響無遠弗屆。
我又在佛光山諸位法師的陪同下,有幸拜訪新落成的藏經樓,在大殿三面牆上,看到星雲大師所書寫「一筆字」的許多墨寶,其中「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我覺得是每個團體都該重視的服務信念,甚為感佩!
這番「給人」的信念,我認為就是大師新書《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中的核心價值──點亮自己、照亮人間、慈悲喜捨、犧牲奉獻。能首先拜讀這本書,我除了感到榮幸,也非常樂意向所有讀者推薦。
我常常鼓勵人讀書。
在家中,要我的兒女大量閱讀,養成讀書習慣;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服務時,我每個月親自選書發給六百個員工,撰寫讀書心得還會加發獎金,期勉同仁透過閱讀改變氣質;現在擔任高雄市市長,我依然每月推薦一本好書,也為市民舉辦讀後心得徵文活動,就是希望藉由推動閱讀,增厚高雄的文化底蘊、散播書香。
主要自己就是透過廣泛讀書,改變人生視野,也因書中哲理佳言,度過許多困頓與挫折。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這本書,收錄大師的十篇文章,從中我看到大師為整體佛教無私的生命奉獻,看到大師應現人間「三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的操守準則,看到大師在濁世之中樹立典範的寧靜革命,看到大師廣結善緣、重義重情的人間性格,看到大師迎接磨難、病苦、挫折的豁達自在,看到大師「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菩薩情懷。
在書末〈跋:木有根,水有源──略述我的血脈與鄉土〉中,看到大師從出生、出家,到弘法於天下,有較完整的生平境遇、成長背景,以及觸動大師發心立願的契機。
幼年及成長期,面臨那麼多死亡與恐懼的磨難,尤其嚴苛專制的叢林教育,多少人在打罵棒喝下紛紛都退心了,大師卻反而在重重考驗裡,激發出精神層面最純粹的大愛。大師認為,忍耐是力量,苦難讓人增上,能夠長養勇氣與承擔──這啟發我們,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懂得自覺教育、自我觀照,就能將人性當中最寶貴的靈性開發出來。
拜讀大師的著作,內心十分激動,畢竟這是一位年近百歲的和尚,一生歷經萬般風霜,所淬練出來的智慧精華。因此書中的每句話,都不斷與我的心靈產生共鳴。在此,我引用大師在書中的幾句話,先向大家做個心得報告,也是拋磚引玉。
1. 大師說:「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能離開大眾,不能離開對社會的貢獻,否則,只是做一個飯桶或者衣架?那有什麼價值呢?」
我的人生並非一路順遂,也經過無數曲折跌撞,曾有十七年時間,在山中獨對雲卷雲舒,自我沉澱,所以才獲得些許相似大師的體悟,把一顆真心看透、將人生棋局看清。因此,我期許自己走一條英雄的道路,縱使英雄身影孤寂,卻可以常保「複雜的腦,單純的心」,這份寧靜的力量,使得我在應對公眾事務時能全力以赴,面對政壇詭譎多變的紛擾時,能不忘愛與包容的慈悲心懷。
當年大師初到台灣,能從一文不名、一無所有、四處碰壁、遭受各種不平等待遇的困境,到今日法傳世界,佛光遍照五洲,這絕非偶然。一代偉人的發心發願,對於世間無條件的給予,好比是人間慧日的普照,又像甘霖滋潤於萬物。再對應起我十七年的沉潛,感覺到我們能本著真心,能有機會來服務社會、造福民眾,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福報,也是一條菩薩道的修行之路了。
2. 大師說:「人生下來以後,本性裡就有一個性向,或者就是信仰的能源吧。我就有一個信仰上的分辨,那就是:我要信仰好的,不相信壞的;我要信仰善的,不相信惡的;我要相信真實的,不相信虛假的。」
我認為信仰是一個人意志力與生命體悟的根源,能幫助我們看穿生命的本質,找到觀察人事物的準繩。我們的身邊總環繞著善惡是非,要清楚箇中的真偽虛實,絕對少不了信仰為我們確立的中心價值。
記得選舉之前,我曾經到佛光山禮佛,在當時的法會上,與佛弟子共聚一堂,我能呈現的祝福方式,就是即席為大家背誦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來與大家共同勉勵。
《心經》曾伴我度過生命最深的幽谷,觀世音菩薩「心無罣礙」的大智慧,讓我體會到,人生必須「提放自如」, 不論生活在哪個層面,處處皆可修行。每一個人,都可以提煉心中的陽光,相互照亮彼此,共同為世間增添光彩。
3. 大師說:「憂患可以長養我們的身心,困難能夠增加我們的力量,而唯有喜悅,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寶藏。」
我想起一句話:「天地可破,熱情不破。」在選舉期間,我曾一天跑十幾個行程,連飯都沒機會吃,體重從六十九‧七公斤,降到六十公斤;好幾次因宣傳行程,疲憊嘔吐、元氣大傷。
但支持我繼續走完每天競選行程的,是多少高雄市民見到我時,展現的熱情與信任,促使我再挽起袖子,奮力打拼。就任高雄市長後,我滿懷感恩,肩負起二百七十八萬個殷切的期許,要與市府團隊和市民們一同創造「高雄起飛、南方崛起」的未來。
正因此,我能深刻感受到,二十三歲時,大師發願「要讓佛教靠我」的堅毅與承擔,如同我應允為市民打造的高雄三山「金山、銀山、靠山」。很歡喜在《我不是「呷教」的和尚》出版之際,經由閱讀,與大師交心對話,這本書深刻感動了我,字字句句都給人無限的觸發感悟,值得細讀再三,應作為案頭書,時時開卷翻閱。
我曾勉勵青年學子「立足台灣.胸懷中國.放眼世界.征服宇宙」,這本書中,大師的積極奮發、自我要求、刻苦忍耐、敢於創新、處處為人的「不呷教」行誼,值得青年人學習、借鏡。
我感覺我們寶島台灣,能有星雲大師這樣一位偉大的宗教導師,能有全球規模最宏偉的佛教道場──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福蔭著全民大眾,是我們每個台灣人民的福報,應當好好珍惜!
星雲圓寂|熱衷政治被稱「政治和尚」 藍綠對他都不敢怠慢
政治
2023/02/05 23:01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星雲大師不僅在聞名海內外佛教界,在政壇也是相當知名!1986年擔任中國國民黨黨務顧問,1988年7月被中國國民黨推選為中央評議委員,1998年星雲72歲壽辰,連戰副總統致贈「吾黨之光」壽匾祝賀。不過,星雲卻又說自己不屬於國民黨,還曾說不少次投給民進黨。歷任高雄市長藍綠陣營候選人也都一定會去拜會星雲。
陳其邁在2018年11月市長選舉前拜訪星雲大師。資照
星雲法師雖人在佛教,但對政治議題相當熱衷,常被說是「政治和尚」,但星雲認為「關心政治,不代表問政」,表示政治人物也是眾生之一,並強調:「我的弟子,不分藍綠,但都是佛教徒」。
佛光山位於大樹,縣市合併前是屬高雄縣境內,但高雄縣長期綠營執政,從余陳月瑛、余政憲、楊秋興歷任縣長,到縣市合併後陳菊市長,無不將星雲法師奉為上賓,對佛陀紀念館15處違建爭議相當包容,僅針對違反水土保持法,未依法辦理整地和道路修建,裁罰45萬元,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法裁罰新台幣90萬元,「佛光山自在寮宗教事業計畫」未依開發案環評內容執行,裁罰40萬元,但仍全力協助行政流程,完成合法化。
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拜會星雲。 翻攝畫面
1997年星雲宣布佛光山將封山,要提供佛光山常住僧眾一個寧靜的修行環境。2000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拜訪佛光山,並且期許佛光山能夠重啟山門。佛光山稍後即決定重啟山門。
但2006年8月24日百萬人民倒扁運動期間,星雲發表公開信,自稱以「中華民國公民」身份,呼籲陳水扁總統「到了該下台的時候就應下台,以退為進,不要執著。」陳水扁入獄後,2012年釋星雲又表示基於慈悲仁愛與社會和諧,希望政府以人道立場優待前總統陳水扁,比照蔣介石對待張學良的方式,以「軟禁」代替「拘禁」,限制其不得再從事政治活動。
2011年12月25日「佛陀紀念館」開幕儀式,星雲竟致詞說此為「馬英九連任獻禮」,公開支持總統馬英九連任。不過,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兩天後仍前往佛光山參加佛陀紀念館落成大典,高雄市長陳菊及高雄市副議長蔡昌達、 高雄立委候選人等黨公職均到場陪同。
2018年11月14日參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帶著妻子李佳芬攜媒體拜訪星雲法師,大批媒體隨行,前往佛光山參加水陸大會。陳其邁隨後也透露,11月9日早已拜訪星雲大師,還說,星雲大師是高雄人都非常敬重的長輩,而這是與宗教信仰相關,所以他與星雲大師是私底下自然互動,不會主動對外發布任何訊息。
廣告
陳其邁市長對佛光山相當重視,稱佛光山是高雄市支柱。資料畫面
佛光山2022年供僧法會於8月19日在雲居樓舉行,高雄市長陳其邁特別蒞臨現場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獻上祝福!還說「佛光山是高雄市的支柱,未來佛光山的事就是高雄市政府的事情!」
星雲也時常捲入社會議題,太陽花學運期間,星雲表示:「他們以為自己在搞社運,是五四運動,但五四運動是對抗國際欺凌,這次學生是內鬥呀,不一樣啊!」;另一方面也指「立法院不開會、政府不做事才會導致人民反彈」,要王金平儘快重開立法院會議,馬英九快點出來面對。
在核四興建爭議案中,星雲在2013年8月26日公開支持政府興建核四政策,表示「災難不能避免,就要自求多福,國家要進步,核四的興建不能因噎廢食就此停建」。不過,2014年5月,《人間福報》刊出釋星雲撰文,「關於核四問題,他從來沒表示過意見,是大家要他表示。」「有人說,要把核廢料放在佛光山,感謝你的慈悲,成就我們的犧牲,佛光山真是榮幸,有這麼大的條件,也很願意為有心人做一些貢獻。」……「人以危險堅持反對興建核四,那麼,汽車不可上路,因為高速公路車禍太危險;飛機不准起航,因為空難太恐怖……依此,地球城市太小,人擠為患,大家都搬到山上與虎狼野獸同居,又有何不宜?」
星雲極關注兩岸關係,兩岸開放探親後,星雲開始到中國進行訪問及弘法。1990年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分長許家屯同情民運遭調查,許家屯逃亡至美國,星雲提供洛杉磯西來寺讓許家屯暫時居住,星雲因此無法再入境中國。1994年經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擔保,中國才再同意星雲入境。2000年之後星雲頻繁進入中國大陸弘法,與中共官方恢復接觸。2006年在江澤民接見星雲之後,星雲重新成為中共官方重要的賓客之一。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06001018-260407?ctrack=pc_main_recmd_p15&chdtv
悼星雲法師媒體人曝曾見驚人一幕:有大陸記者跪著提問「像請益」
08:412023/02/06
中時新聞網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法師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消息公開後讓許多人讓許多人不捨,媒體人黃揚明也在臉書貼文悼念,並自曝與星雲法師的關係,說「再造之恩無限感恩」。
黃揚明昨(5)日在臉書表示,雖然有些人認為星雲法師是「政治和尚」,但並非佛教徒的他,仍一輩子都對星雲法師相當感恩,因為佛光山的「百萬人興學」,不僅創辦南華大學,且前四屆學雜費全免的措施,讓他能夠在沒有學雜費壓力的環境下求學。
「畢業那天,從星雲法師手中接過畢業證書,那是特殊的緣分。」黃揚明回憶,大學期間系上曾辦研討會、學校營隊等,到佛光山遊覽、品嚐素食之美,當時不知道的是,在他記者生涯遇到關卡時,又是佛光山創辦的人間福報為他開了另一扇門。
黃揚明透露,在人間福報工作的期間,星雲法師已高齡80多歲,雖然行動不便但仍對答如流,每當他有演講或活動時,總編一定會派他到現場採訪,「原因很簡單,法師濃濃的鄉音,我聽得懂9成以上。」
「我親眼看到一位對岸的記者跪著向他發問!」黃揚明說,他人生第一次到大陸江蘇無錫出差,採訪世界佛教論壇,星雲法師也回到故鄉參加該次論壇,結果發現有大陸記者是跪著向他發問,讓無宗教信仰的他非常震驚,「不像是採訪,倒像是請益」。
如今聽聞星雲法師圓寂的消息,讓黃揚明百感交集,「只盼他好走,也為文對他興學之舉、再造之恩無限感恩,感恩」。
即使很多人對星雲法師評價不一,甚至稱其為「政治和尚」,而我雖非佛光山信徒,但我一輩子都會對星雲法師(因非信徒,故不稱其大師)感恩。
佛光山「百萬人興學」,第一步創辦南華大學(創校時為南華管理學院),且首創前四屆學雜費全免的措施,讓我能「躬逢其勝(特指殊勝因緣)」,在沒有學雜費壓力的環境下求學。
大學期間曾因系上辦研討會、學校營隊,到佛光山數度遊覽,也品嚐佛光山的素食之美,和同學笑稱這就是「中國廚藝學院」。畢業那天,從星雲法師手中接過畢業證書,那是特殊的緣分。
但當時不知道,也沒想到,當我記者生涯遇到關卡時,又是佛光山創辦的人間福報為我開了另一扇門,讓我重開機,在政治線上獲得啟蒙。
記得在人間福報工作的時候,那時80多歲的星雲法師身體狀況早已大不如前,行動常得仰賴輪椅,眼睛也看不太清楚,但對人說話、互動都如常。只要星雲法師到台北來演講或是有會議活動,總編一定派我去採訪,原因很簡單,法師濃濃的鄉音,我聽得懂9成以上。
每次講到辦報,星雲法師都會說起他還是小沙彌時的故事,當時他每每看到地上有一張報紙,就會撿拾起細細閱讀,就此養成閱報習慣。如今報業蕭條,2000年4月1日創刊的人間福報仍持續出刊,不得不佩服星雲的堅持。
記得2009年3月,人生第一次到中國江蘇無錫出差採訪世界佛教論壇,星雲法師回到故鄉參加這場論壇,他在飯店與國際媒體互動時,我親眼看到一位對岸的記者跪著向他發問,不像是採訪,倒像是請益,著實令我震驚。
即使我無宗教信仰,但在與佛結緣的過程中,感受到許多慈悲,聽聞星雲法師圓寂的消息,百感交集。雖然他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但他畢生期待返回家鄉推廣佛法之願仍未能實現,只盼他好走,也為文對他興學之舉、再造之恩無限感恩,感恩!
台灣人的舉世傲人的資產..唐湘龍
人間有大愛
台灣有佛光與慈濟
因為星雲人間布施弘法 從南台灣開始多了真正的普渡眾生的佛光濟世
因為證嚴大愛點滴譭教 從東台灣起點證明真誠的挹注世人的慈濟愛人
https://udn.com/news/story/123303/6951690?from=udn_idlepage_ch2
人間有大愛
台灣有佛光與慈濟
因為星雲人間布施弘法 從南台灣開始多了真正的普渡眾生的佛光濟世
因為證嚴大愛點滴譭教 從東台灣起點證明真誠的挹注世人的慈濟愛人
恭送星雲上人
圓滿寂靜走完無私無愧的一生
留給世人的是 無限的景仰
感恩有他 人間有佛道
感念有他 世間有善光
下一則: 疫情過後餐飲業好「薪」情必須面對現實vs提升層次才能既治標也治本改造高薪獲利的餐飲學程與餐飲服務!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