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利
因為十二年國教時代,直升完全中學(設有國中部的高中)減少了學生適應高中的時間,也因離家近,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就讀完中。根據報導,二十年間,完中校數成長六成,在少子女化下殺出重圍,多數國中面臨招生困難,不少完中則是滿招,甚至「起死回生」。尤其是六都中被列為「實驗型的完全中學」最受歡迎。
印象中,稍早如國立師大附屬中學是典型的含高國中部的「完全中學」,因為該校屬於頂尖的明星高中,所以由國三「直升」的積極爭取通常因為僧多粥少的激烈競爭,即便如此但想要進入該校念書者所在多有,關鍵在於師大附中的國三「直升」比例偏低,因為將高一新生名額的錄取機會讓給透過聯考、基測、國中會考成績優異者。至於像受社區歡迎的新北市中和區的錦和完全中學,因為在該校在教學與管教上有一定口碑,每年如入籍錦和所屬的社區者大多希望從國一念到高三。至於被認為二十年間,台灣完全中學校數成長六成的學校應該多少屬於後來重新由單一國中改制的六年一貫的完全中學。可喜的是普遍受歡迎與願意留在住家社區就讀,應該些學校的校長與師長認真辦學有關吧!
當升學不在激烈競爭的當下,高國中正常教學應該是常態,屬於「六年一貫的
完全中學」也正是落實教育理念之所在。以學生學習生涯規劃而言,因為不需要透過國中會考的篩選與全副武裝的升學準備,無論是老師或學生,都可以依學性向做輔導與努力。如果能讓所有完全中學的國高中班級比例能一樣,如此真正直升的完全中學會是更完美
至於安排有音樂、舞蹈、美術、運動及球類的班級,屬於六年的一貫學習,只要循序漸進與的安排,相關學生在升大學時在才藝扎實的奠基,繼續在本科系上到大專院校深造可期。如果是運動球類的團隊在完全中學,相信政府也在鼓勵方向。另外在高中部分設有技職科別,不侷限於普通科的設計,讓國中生找到希望就讀的職業類科,因為有近距離的潛移默化,畢業自六年的完全中學自當遊刃有餘完成技職的扎實中學課程。
話說回來,比較讓相關學校行政人員業務負擔需要肩負高國中的教務、訓導與總務等業務,除了校長是唯一外,主任與組長可以設立多一至兩位副的,至於一般非教師兼職的一般行政人員,希望能透過教育部積極向考選部爭取更多的職務適任的公務員到學校幫忙。
,附
完全中學 20年校數增6成
2019-07-09
人間福報
【本報台北訊】十二年國教時代,直升完全中學(設有國中部的高中)減少了學生適應高中的時間,也因離家近,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就讀完中。二十年間,完中校數成長六成,在少子女化下殺出重圍,多數國中面臨招生困難,不少完中則是滿招,甚至「起死回生」。
此外,完中的行政人員必須同時了解及處理跨國中、高中教育階段的教育政策及行政業務,因此近年來各界常有建議增加行政人力的意見。教育部國教署自一○八學年度起,補助直轄市、縣市立設有國中部的高中,進用一或二名編制外行政人力,預計本月完成計畫及經費核定,暫定補助人次為四十人。
教育部統計,全國完全中學於八十七學年度有一百三十六校,至一○七學年度,共二百一十三校,二十年間共增加七十七校,其中,以台中市增加十五校最多,新北市增加九校次之。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韓春樹表示,配合完中的直升入學管道,使長期缺乏高級中等學校地區的學生,能有就近升讀當地學校的機會;相較於一般國中、高中,完中的設立,可完整規畫校本位課程設計一貫,建構在地社區型中學特色,提供學生統整學習,學校行政資源更能統合妥善運用。
國中部 可享用高中設備、環境
新竹縣六家高中一○四年改制為完中。校長王淑蘭說,學校改制前幾年一個年級五至六班,之後因學區內新設國中,因而降至兩班。成立高中部後,一○八學年國中部增為五班,國中部連年滿招。她分析,家長之所以選擇完中,除高中部資源可挹注國中部外,孩子也可直升高中部。
高雄市鼓山高中校長莊福泰表示,近年少子化嚴重,造成國中部班級數大幅下降,直到去年班級數反轉回升。今年直升名額為二十人,畢業生人數為一百三十人,但報名人數四十多人,招收二十人額滿,若維持四十人應也會接近滿招。
台中市新社高中是台中唯一一所擁有國中、高中、高職的完中。校長歐靜瑜說,雖因少子化,學校一直減班,但國中部的報到率,近五年仍逐年增加,從五年前的七成多,進步到現在約九成五以上,甚至吸引非學區的孩子就讀。每年開出的高中部直升名額也幾乎滿招。
家長為何選擇完中?歐靜瑜說,除可直升高中部,孩子不用再經歷大考階段;也有家長看重完中的人力和資源。相較一般國中,完中國中部的資源豐富許多,「孩子念國中部,可享用到高中的設備和環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