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讓未成年的車手有所節制,多管齊下的輔導、嚴管、檢舉是必要的!
2017/10/31 10:22
瀏覽717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讓未成年的車手有所節制多管齊下的輔導嚴管、檢舉是必要的!

林泉利

 

 根據刑事局去年五月成立打擊詐騙中心,一年半以來,已查獲的三千名詐欺車手中,七百多人是未成年。這些未成年車手多誤以為詐欺是「低風險、高報酬」工作,卻不知道賺不了多少錢,但要面對長期的感化教育和高額的民事求償等,人生面臨巨變,已成嚴重未成年犯罪問題。這個結果我們始終看不到教育部門與政府部門有效因應筆者認為該是予以正視時刻了

 

 基本上這些未成年的車手背景不外乎兩大類,其一為在校的中、大學生,其二為中輟或國高中畢業而未繼續升學年輕朋友。或許家長疏於管教與渠等離開父母與同儕共同生活,當家人與孩子的互動因為過少,因此被誘惑而加入車手行列也就不意外了,所以一旦出現在警局被通知的親子會面,有更多為人父母難接手這個事實,因為已經留下人生犯罪的汙點,情何以堪?如果與渠等關係最為親密的導師與爹娘長輩,能對子弟密切注意到其在金錢消費較為奢糜的異常時,主動且積極諮詢關鍵所在,及早的防杜,或許可以讓孩子不致與車手劃上等號。所以學校訓輔工作應該有所因應與全面掌握,與孩子同在屋簷下的父母長輩們在關心上更沒有缺席的理由。

 

 至於已經不再就學的中輟生或已經搬出家門的畢業生、夜校生、大學生,以往針對這些有犯罪或吸毒的傾向、傾向的大孩子們都會特過地方警局的少年隊、管區做列管與輔導,至於大專院校的訓輔機構也列入例行關照行列。或許是內政與教育兩大部門近年來好像重視程度不夠,直到類似車手犯案嚴重時,才看到有識之士提出呼籲,所以筆者認為各縣市的警察少年隊該是認真出勤時。也就是以學校、少年隊、社會局處合作基點,透過三角緊密合作,從防杜的列管到到犯罪後的輔導,相信那些躲在幕後的罪犯就不敢恣意拉攏年輕孩子成為他們的「提款機」

 

 最後則是回到有關法律的部分需要修正,任何未成年的車手如果因為罪刑較輕或予以豁免,多少都會影響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有恃無恐。如果修法改為強制執行的特別嚴加管訓,對當事人的家長採以連坐法的實質民事賠償。至於鼓勵車手當吹哨者的檢舉背後的影武者,或許有機會讓這些犯罪者不敢繼續使壞與有所收斂。

 

 

 

未成年當車手 踏錯一步人生毀了

2017-10-29 00:13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台北報導

刑事局去年五月成立打擊詐騙中心,一年半以來,查獲的三千名詐欺車手中,七百多人是未成年。這些未成年車手多誤以為詐欺是「低風險、高報酬」工作,卻不知道賺不了多少錢,但要面對長期的感化教育和高額的民事求償等,人生面臨巨變,已成嚴重未成年犯罪問題。

 

阿明(化名,十七歲)遭父母家暴,得不到溫暖,家裡又不給零用錢;經朋友介紹從事詐欺車手,還轉介許多同儕擔任詐欺車手,後來成為車手頭,約一年就被警方逮捕,不僅要接受三年感化教育,被害人還提出兩百多萬的民事求償。

阿明向父母求助,沒想到,他父母提出收養證明,否認彼此間的血緣關係,不願幫他還大批債務。出了少年觀護所後,他不僅無法繼續學業,不知親生父母在那的他,只好獨自默默打工還債。

 

另名十六歲的陳姓少年車手,被詐團要求假冒檢察官出面拿取老婦人一百多萬被當場逮捕,除刑事責任外,還被判賠一百多萬,陳的父母須連帶負賠償責任。

曾擔任詐欺車手的小林(化名,十七歲)不喜歡念書,又渴望賺錢,熟識的朋友介紹他擔任「領款」車手,強調只要幫忙去ATM幫忙領錢,每次就能得到數千元的分紅。他做不到一年,警方根據監視器畫面,將他逮捕,判決他保護管束三年。

 

小林的父母得知後非常失望,他也決心改變這種生活,現在在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所設立的未來咖啡工作,希望有穩定工作後,早日能回歸學業。

他觀察,詐騙集團找的未成年車手,多是羨慕同儕間穿戴名牌或是很有物質欲望,利用他們這弱點,吸收來當車手。

 

還有一個少年日本華僑,放假時返台回祖母家,玩線上遊戲時被詐團吸收,送他一支智慧型手機,只要幫忙接聽電話,還有「零用錢」可拿;他心想很好賺,未料警方根據通聯逮捕他,審判期間回不了日本,學業也被迫中斷。

 

一名林姓少年車手曾暗槓贓款,被發現後慘遭凌虐、逼吃糞阻塞呼吸道致死。他是家中獨子,林父每想到兒子遭詐騙成員以不人道的殘忍凌虐致死,就忍不住悲從中來。

 

北部一名林姓法官指出,被害人提出民事求償後,多會要求詐騙集團成員需要全數賠償,即便車手是未成年或經濟弱勢,都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雖然未成年被告,法官多會要父母連帶賠償,但若家庭本身就是弱勢,還不出錢來,還沒出社會就負債累累,往後人生幾乎就陷入還債的困境。

 

少年車手占三成 桃園台中最多

2017-10-29 00:2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白錫鏗許政榆楊正海/連線報導

刑事局統計,近一年多破獲的詐騙案,車手近三成是未成年人,且超過一半集中在桃園、台中兩縣市,研判詐騙集團幕後主嫌多在桃園或台中,有的甚至有幫派背景,委託在地熟識的人擔任車手頭。

中部地區黑道分子,原本大都以圍標工程、圍勢風化業或經營職業賭場牟取暴利,但搶地盤要火併風險大,不少幫派分子轉而經營風險低的網路賭博、詐騙集團,吸收少年充當馬前卒,他們躲在暗處攫取暴利。

 

刑事局去年九月破獲一起車手集團,發現成員都是未成年。一名孫姓男子專門吸收平鎮地區的未成年,年紀最小的只有十五歲,一共十人,詐團得手約三百多萬,但未成年車手每次只能領取數千元。

 

專案小組發現,這些未成年車手多是中輟生,有的是學長和學弟關係,加上「假綁架」、「假檢警」等詐騙手法,需要車手出面與被害人「面交」,需要找有關係的對象擔任車手,避免車手捲款而逃。

 

刑事局指出,詐欺集團多利用少年涉世未深、缺錢花用、崇拜炫富等特性,再以「少年犯法官會輕判」、「無前科資料警方查不到」等話術,誘騙少年,吸收擔任取款車手,造成許多未成年學生誤入歧途。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主任蔡田木指出,車手不需過多技術,加上入行門檻低,導致有偏差行為的未成年少年,容易因金錢誘因,冒險下海當詐騙車手。

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注意到,詐欺少年最大特色是「金錢觀的偏差」。被捕的未成年車手多屬於經濟弱勢,在學校內被排擠或霸凌,家庭又得不到溫暖,想用賺錢來得到成就感,得到其他同學的尊重,有了錢就用請客交朋友,或是買名牌;有些未成年車手可能很窮,不想向家裡拿錢,卻走上了偏路。

另外,這些未成年詐欺車手的法律常識不足,不知道若警方找不到幕後詐欺首腦,後續會獨自面對被害人的大批求償,學業也可能被迫中斷,人生會出現很大的困境。

 

北市議員李建昌日前在北市議會質詢也指出,北市詐欺嫌疑犯人數逐年攀升、年齡層下降,他認為嫌疑犯年輕化是極大的警訊,建議警察局應與教育局合作,加強宣導車手的罰責,避免更多年輕學子誤入歧途。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