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改之後的校園老師進退談「一」 ..與其勉強留住抽單延退的老師,不如委以教學指導工作與兼職行政重任
2017/07/28 08:33
瀏覽1,726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年改之後的校園老師進退談「一」
與其勉強留住抽單延退的老師,不如委以教學指導工作與兼職行政重任
林泉利
因為年金改革效應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傳出大部分縣市有不少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因為根據規定,只要「抽單」的反悔,依慣例會被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這一次因為年改造成衝擊,所以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也就是說,抽單延退將不懲罰!雖然法外施恩,但是筆者認為教師因為年改而被迫延退,如何給予予適當的安排才是將傷害減少最低的補救之道!
基本上原本大部分「抽單」的六十以下老師,除了少部分因為某些因素而決定離開校園外,大部分老師都認為該是讓年輕老師承先啟後。筆者一位同學之前看到我退休後像閒雲野鶴般悠哉過活,所以毫不考慮地遞出退休申請單。後來看到退休後的月退俸因為年改縮水一大半,再加上自己又沒有退休後的再就業規劃,所以與他的同事毅然決然地繼續在教學工作崗位。至於另一位同學,原本因為有感大部分校長因為年改而婉拒退休,自己考取校長的機會不大,所以也遞出退休單。後來與我們商量後,認為當個稱職的主任也很滿足,與年齡相仿的同事一起「抽單」了!這兩位昔日大學同學有可能教到六十五才引退咧。
或許因為「教育界延退潮」有可能讓校園失去朝氣與教學不再欣欣向榮。筆者認為對於校園士氣影響與教學品質受影響,但各縣市教育局處與中小學校長應該針對原本期望退休的老師在新學期到來做重新的安排。
例如因為這些老師教學經驗豐富,用減課時數方式讓他、她們成為年輕老師的輔導員,不論是授課或班級管理的導師運作,都是幫助的範圍;
又如某些兼職行政有可能找不到人擔任,校長可以針對有意願且願意幫忙的老老師聘請其負責吃力不討好的組長或主任的工作;
至於已經有組長經驗與具備主任資格者,學校讓渠等續任到真正想退休為止。如果有機會更上層樓考取校長,各縣市教育局處可以增訂加分辦法,讓這些留下來的有經驗的兼職行政老師一圓「校長」的畢生美夢與理念。
附
教部:抽單延退不懲罰 增設代理師
2017-07-27 00:01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張錦弘/台北報導
部分縣市出現教師申請退休後又「抽單」情況,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天指出,過去針對這類「後悔」的老師會有懲罰條款,要求3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教育部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
另外,除少子化班級數減少,年改通過後,教師勢必延退,使得正式教師缺額遞減,停辦教甄恐成常態。教育部表示,透過地方政府員額控流的權宜措施,搭配額外增置代理老師名額,讓教師新陳代謝不至「一灘死水」。
林騰蛟說,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中小學老師平均54至55歲退休,未來年改後,申請退休起支年齡改為58歲,比目前只差3至4歲,相較公務人員及大學教授的65歲,對教學現場影響較小。未來針對較資深的老師,可針對其專長、身體情況妥善安排課程、帶班年級或行政職。
因為年金改革效應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傳出大部分縣市有不少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因為根據規定,只要「抽單」的反悔,依慣例會被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這一次教育部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表示,過去針對這類「後悔」的老師會有懲罰條款,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教育部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
教師因年改撤回退休 教部:不能處罰
2017年07月26日18:24
年金改革引發部分教師疑慮,有些教師原本申請退休,但擔心影響退休金,臨時決定「抽單」不退了。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回應,以往教師申請退休,若後悔撤回,各地方政府多會處罰,例如3年內不得再提退休;林說,若是因為年改問題而撤回,就不能懲處,因為是「政策變更」。林騰蛟表示,目前中小學教師約在54至55歲退休,未來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延至58歲、晚3至4年,對教育現場影響應該不大,若教師願意繼續服務,教育部也歡迎。(蔡永彬/新竹報導)
年改發酵 老師抽單掀延退潮2017.7.26
【人間福報台北訊】年金改革效應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不少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表示,過去針對這類「後悔」的老師會有懲罰條款,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教育部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
明年七月起,教師滿五十八歲才能領月退,中小學以上的教職員則有緩衝期,在二○二一年起退休者,應年滿六十歲,往後每一年將提高一歲,到二○二六年後,須年滿六十五歲始得領月退俸。
據了解,台南市去年五月調查老師今年退休意願,原有六百多人有意願退休,今年初較明確的年改草案出爐,只有四百一十八人送件,核定後有十一人放棄;新北市抽單率往年僅百分之三至四,今年暴增七倍、達百分之二十一,有一百七十四人抽單。此外,新竹縣有一百零八人抽單,抽單率逾五成;彰化縣七十九人抽單,抽單率二成六;台北市一百五十人抽單,抽單率二成一。
「年改後,老師要累計年資,退休金才會多,能教就繼續教,因此抽單。」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現在能退的老師不退,未來五十歲想退的也不能退,可能要等到五十八歲,才有辦法退,「老老師退不了,新老師進不來」,雙重夾擊下,預估四、五年後,可能會有一批老師在同時間一起退休,若再沒有缺額,將造成嚴重斷層。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老師當然士氣低迷。」新北市國中老師、新制教師聯盟發起人李曼麗指出,因退休金銳減,所得替代率降低,一下子退休金被砍太多,小孩又還在讀書,當然要繼續在職,「年輕老師被迫一定要做到五十八歲,教育活水將阻斷十幾年」。
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中小學老師延退,是否會影響任教品質?並不必然。」實踐大學教授陳超明指出,歐美國家仍有很多老太太、老先生教學,只是年紀大跟學生產生距離,限於體力、腦力,加上過去教學方式已不適合當今學生,要求年紀大的老師改變幾十年來的教學模式,真的有難度,「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現在有些小學生連生活常規都不會,老師還需帶小一小二學生上廁所,讓學校老師非常痛苦。」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很多資深老師很優秀,但無法融入青少年文化,使用的語言和思想,和學生格格不入,產生世代差異。
停辦教甄恐成常態
林騰蛟說,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中小學老師平均五十四至五十五歲退休,年改後申請退休年齡比目前只差三至四歲,相較公務人員及大學教授的六十五歲,對教學現場影響比較小。未來針對較資深的老師,可針對其專長、身體情況妥善安排課程、帶班年級或行政職。
由於許多教師延退,使得正式教師缺額遞減,停辦教甄恐成常態。教育部表示,透過地方政府員額控流的權宜措施,搭配額外增置代理老師名額,讓教師新陳代謝不至「一灘死水」。
年改效應發酵!老師抽單 掀延退潮
2017-07-26 13:53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年金改革效應開始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不少已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
本報記者調查六個縣市,就有700多名教師原本已申請退休、後來卻打退堂鼓「抽單」;反年改教師團體憂心「老老師退不了,新老師進不來」的問題,恐一語成讖。
全教總預估,四、五年後,可能會有一批老師同時間退休,若再沒有缺額,將造成教學現場嚴重斷層。
據本報訪查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彰化縣和台南市教師申請退休抽單情形,新竹縣抽單率五成、108人抽單;彰化縣抽單率二成六、79人抽單;台北市抽單率二成一、150人抽單;新北市抽單率往年僅3~4%,今年暴增7倍、達21%,有174人抽單。
台南市去年5月調查老師今年退休意願,原有600多人有意願退休,最後放棄退休者達200多人;今年初年改較明確的草案出爐,老師3、4月正式送件時比較謹慎,最後有418人送件,核定後有11人放棄。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年改之後,老師要累計年資,退休金才會多,「能教就繼續教」,因此抽單。
張旭政說,現在能退的老師不退,年改上路後要等到58歲才有辦法退,雙重夾擊下,將有一段時間,沒有新進教師加入,人力老化會更嚴重。
新北市國中老師、新制教師聯盟發起人李曼麗指出,以前退休抽單狀況很罕見,今年受年改影響,全國幾乎都有老師抽單。因為退休金銳減,所得替代率降低,一下子退休金被砍太多,小孩又還在讀書,當然要繼續在職。
教師延退╱校園士氣低迷 沒人想做「非份內」工作
2017-07-26 14:00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年改造成教師延退潮,教學現場士氣低迷,不少老師反映,因為蔡政府背信,「非份內」的工作像是行政、課後輔導,老師的意願更低。有國小老師感嘆,「教育熱情頓時少五成」,以往為教學奮鬥到晚上9時、10時,甚至挑燈熬夜,「真是不值!」
明年7月起,教師滿58歲才能領月退,中小學以上的教職員有緩衝期,到2026年後,須年滿65歲始得領月退俸。資深教師每月退休金約少領2萬元。
高雄市文府國小資優班教師王永志說,很多人選擇當老師,多半是看上當初給的條件,調配自己一生的計畫;沒想到政府跳票,砍了大半薪水,而且這事發生在人生的後半段。
王永志說,早知道會改成這樣,許多人就不會背高房貸、車貸,也不會每月只存那麼少錢。他以自己為例,房貸(每月4萬5)、車貸(每月1萬),兩個孩子念高中、大學,月退俸才3萬2150元,「更沒有生病、養病的本錢」。
王永志說,許多認真的老師將九成以上心力放在學校,但改革後,必須為自己退休後的房貸、車貸、孩子教養費(多是高中、大學)想出路,「誰敢放六成以上心力在教學?誰願下班後還留在學校?打工賺錢、養生養病都來不及!」
「現在的校園氣氛很詭異!」新北市中平國中老師李曼麗也說,老師們多餘的事不會再做,以前下班還會留下來,幫孩子輔導課業,現在下班時間一到馬上走人,「當然要先顧好身體,不然怎麼撐到58歲?」
「政府的改革,刀刀砍向在職老師」,李曼麗說,政府要求老師繳多領少,又強迫做到58歲,「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老師當然士氣低迷。」此外,家長和學生都不喜歡「老老師」,58歲還在教,一定會被嫌東嫌西;年改規定教師須滿58歲才能退休,每提前一年月退休金減額4%,「老師一定會硬撐,教育活水將阻斷十幾年」。
教授憂「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說,中小學老師延退,並不必然影響任教品質,歐美國家仍有很多老太太、老先生在小學、國中教學。只是年紀大跟學生產生距離,限於體力及腦力,也難有學術突破或是跟上新的學習趨勢,「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現在有些小學生連生活常規都不會,老師還需帶小一、小二學生上廁所,讓學校老師非常痛苦,「老師年紀太大,對學生的管教會很力不從心。」很多資深老師很優秀,但無法融入青少年文化,使用的語言和思想,和學生格格不入,產生世代差異。
針對超額教師問題,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武曉霞表示,地方政府會進行國中教師員額控流,保留老師員額,不會馬上補滿,部分先用代理教師。若控流效果仍不夠,會暫時提高有超額學校老師的員額編制,等到下一年有老師退休,再把員額收回來。
學者:老師年紀太大 管教學生會力不從心
2017-07-26 13:40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大學教授:老師靠熱血已不夠 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教師老化對於教育發展有何影響?實踐大學教授陳超明說,是否中小學老師或大學教授延退,會影響任教品質,其實並不必然。很多人還是兢兢業業地,歐美國家還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先生在小學、國中教學,只是年紀大跟學生產生距離,限於體力及腦力,也難有些學術突破或是跟上新的學習趨勢,這也是無可奈何!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陳超明說,不可諱言當年紀一大,很多老師會依循自己的教學模式,改變不是不可能,但是要花更多時間,尤其是英文,過去老師都教文法、背單字、KK音標,但是學生學習的方式與認知改變了,我們越來越重視閱讀能力,過去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今學生,但是要求年紀大的老師改變幾十年來的教學模式,真的有些難度。
至於是否因為年紀大,影響教學品質,陳超明認為「並不盡然,看人!」但是不可否認的,很多老師的教學高峰期過了,這是體力與腦力的考驗,不是有無熱血的問題。如果一天到晚要靠熱血老師才能撐住這個體制,這種現象就是不正常。
陳超明說,老師需要熱血,老師也需要生活的支持及退休的保障,才能永續。台灣的中小學教育,能在國際上有些優勢,有很多老師投入,也就是因為老師的待遇,在現在及未來退休時,都有很大的誘因。我們卻因為年金的財務考量,忽略人性,造成中小學教師流動及新血力量的加入停滯,對小孩子或年輕人的負面影響更大。
學者:國小老師年紀大 會力不從心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年紀愈小的學生,對於年紀越大的老師,適應力越不好。但他認為,主要是老師體力的部分,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連生活常規都不會,老師有時還需要帶小一、小二的學生上廁所,「老師年紀太大,對學生的管教會很不從心。」
秦夢群指出,因為少子化,現在的孩子受到家裡的管教愈來愈少,父母比較疼愛小朋友,造成孩子在生活領域和規矩上,會令學校老師非常痛苦,老師必須花更多精力和體力進行管教,如果年紀太大,會力不從心。
「高中老師在50至60歲的比例,比國中小老師高。」秦夢群說,對於高中生來說,只要老師不要太「機車」,都普遍還可以接受「老老師」。
秦夢群表示,很多資深老師很優秀,但體力上相對不足,且比較不能融入學生的青少年文化,使用的語言和思想理念和學生格格不入,導致很多資深老師看不慣學生的作為,產生世代差異,他認為,當然是20幾歲的老師比較容易打入青少年的圈圈裡。
秦夢群分析,以前的退休制度,很多老師55歲就退休,替換率非常快,50幾歲的國中老師比例相當低。而且,很多老師因為經過激烈競爭,27、28歲才進入職場,當上正式教師。
而年改後,退休金是本俸乘以2,再乘以一定比率,等於一定要做到一定的關卡,才會比較優勢。因此有些人不見得會在58歲退,而是為了湊年資而硬留下來,做滿35年,撐到65歲。
年改讓教師硬撐 國中師怨:拖著老命教到58歲
2017-07-26 11:3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年改造成教師延退潮,教學現場士氣低迷。「現在的校園氣氛很詭異!」新北市國中老師李曼麗也說,老師們都想「做好做滿」就好,多餘的事已不會再做。她說,以前下班還會留下來,幫孩子輔導課業,現在下班時間一到,就馬上走人,「當然要先顧好身體,不然怎麼撐到58歲?」
「政府的改革刀刀砍向在職老師」,李曼麗說,政府要求我們繳多領少,又強迫我們做到58歲,「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老師當然士氣低迷。」此外,家長和學生都不喜歡「老老師」,58歲還在教,一定會被嫌東嫌西。
李曼麗說,現在老師平均退休年齡是53、54歲,但年輕老師根本趕不上緩衝期,被迫要做到58歲。年改還規定須滿58歲才能退休,每提前1年月退休金減額4%,「老師一定會硬撐,教育活水將阻斷十幾年。」
「民進黨很笨,連年輕老師都得罪了」,李曼麗說,有些老師已病痛一大堆,還得拖著老命教到58歲。現在老師壓力很大,家長對老師要求很多。以她的學校為例,近年就有4個30幾歲的年輕老師罹癌,去年還有1位病逝。
延退不利師資新陳代謝? 教部:進用員額已提高
2017-06-29 02:09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馮靖惠/台北報導
立法院二讀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草案,教師團體擔心影響師資新陳代謝,流浪教師沒處去,教育部表示,為了促進師資流動,已調整教師合理員額配置,下學年預計從十六個縣市增至十八個縣市。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騰蛟表示,目前中小學老師退休年齡平均落在約五十四歲,未來改為五十八歲,確實會產生人員牽制,但,此結果經過各方協商,已盡量折衷、平衡,教師退休起支年齡影響延退,不管訂在多少歲,都會發生這類問題,重點應是給流浪教師更多的工作機會,避免權益被排除在外。
林騰蛟說,去年八月實施的「合理員額配置」,已提高教師的進用員額,依照學校規模以及授課節數,每班可編列一.六五到二個員額,迄今共有十六個縣市實施,預計今年八月起可擴增到十八個縣市;同時依照《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未來將有更多代理教師的缺額。
年金改革衝擊教職人員的退休生活,未來教職人員退休金計算基準,將由現行規定的最後在職時本俸,調整為退休前十五年平均俸額,年資滿三十五年,所得替代率將於十年間,自七成五降至六成,年資滿十五年則自四成五降為三成。不少教團擔憂,教師延退不利師資流動,也影響優秀的教師進場。
現行年改方案,讓各教師團體意見分歧,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和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堅持教師退休金起支年齡五十五歲才合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則認為,「能提前一年是一年」,希望能盡量減少對教育品質的傷害。
「社論」超額加上延退 新教職難覓
國語日報新聞(2017/7/4)
多少的熱血青年,懷著滿腔的熱忱,進大學、讀師培、考檢定、過甄試,歷經層層的關卡,就是想要覓得一份教職,能傳道、授業、解惑。但隨著師範教育制度的改革,師培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以及少子化浪潮的衝擊,現在要在中小學覓得教職,已經難上加難,尤其是隨著中小學的減班、縮校,許多在職教師的職位也岌岌可危。
準教師修完師培學程並通過教師資格檢定後,仍需參加教師甄試才可任教。隨著新生人數日漸減少,班級數減班,教師員額數也相對減少,許多縣市已多年不辦教師甄試,人口成長的桃園市去年還招考國中教師,今年也「停辦」了。今年只剩臺北、新北兩市招考,兩市加起來只有一百三十八個缺額,但多達五千六百七十三人報考,競爭激烈,多年罕見。
覓新教職不易,而在職教師並沒有因此可以高枕無憂,由於大量減班,許多地區已有大量的超額教師,雖然各縣市教育局處祭出各種的因應方案,超額、介聘、被資遣已成教師揮之不去的夢魘。
隨著年金改革的落幕,已有部分想提早退休的教師打退堂鼓了,再加上退休年齡的延後,中小學教師的空缺將會更少,想要擔任教職的年輕人,也許需要另作新的生涯規畫了。
林全拍板 軍公教明年不加薪
6年未調整 公務員嘆:不抱期待
2017年07月26日06:00
6年未調整 公務員嘆:不抱期待
【綜合報導】明年軍公教確定不調薪!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昨指出,綜合評估相關經濟指標及我國財政狀況後,建議明年軍公教調薪案「必須慎重」,最後由行政院長林全拍板定案「明年不調整」。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昨批,軍公教不加薪不意外,因為在這個政府心中,軍公教根本沒有地位;有公務員感嘆,「對這個政府已不抱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事行政總處在十九日舉行「軍公教員工待遇審議委員會」,認為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的經濟成長率與景氣對策信號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景氣變化仍待觀察,加上各級政府收支仍呈現短差情形」,因此薪資調整案必須慎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遭疑與年改有關
行政院官員指出,政府考量軍公教調薪的因素多元,包括:經濟成長率、民間薪資成長、稅收等因素。
對於外界質疑,因政府正在進行年金改革,因此不調整軍公教待遇,行政院、人事總處、主計處官員昨皆予以否認,主計總處長朱澤民說,「這是兩回事」。
軍公教自二○一一年調薪百分之三後,迄今六年沒調整。李來希表示,經濟成長率提升、民間企業調薪成長率百分之八、物價指數上漲超過百分之五,軍公教其實已達調薪的標準。李抨擊,中興以人才為本,若「這個政府」不重視軍公教的權益,將無法吸引菁英進來,這是國家的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同實質減薪」
中央部會公務員說,不調薪已在預料中,「現在年金改革在砍收入,若還加薪,豈不自相矛盾?」在公務體系二十一年的公務員陳先生認為,年金改革齊頭式大砍軍公教退休金,他對這個政府已經沒有任何期待。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耀南表示,軍公教調薪對勞工調薪有指標性作用,勞工薪資審議委員會九月討論基本工資時必然受影響。
黃也質疑,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超過百分之二,政府不回饋全民,反而帶頭凍薪;且年改後,公教人員自付的退撫基金將增加百分之一,付出增加又沒有加薪,等同實質減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統府:不回應
行政院決定軍公教明年不加薪,總統府昨不回應;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表示,行政院是考量國家整體財政才作出的決定,國防部不對此事做評論。一位上校軍官私下表示,政府現在砍軍人的錢很容易,但想要政府加薪卻很難,他感嘆「真的後悔當年報考軍校!」
與其勉強留住抽單延退的老師,不如委以教學指導工作與兼職行政重任
林泉利
因為年金改革效應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傳出大部分縣市有不少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因為根據規定,只要「抽單」的反悔,依慣例會被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這一次因為年改造成衝擊,所以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也就是說,抽單延退將不懲罰!雖然法外施恩,但是筆者認為教師因為年改而被迫延退,如何給予予適當的安排才是將傷害減少最低的補救之道!
基本上原本大部分「抽單」的六十以下老師,除了少部分因為某些因素而決定離開校園外,大部分老師都認為該是讓年輕老師承先啟後。筆者一位同學之前看到我退休後像閒雲野鶴般悠哉過活,所以毫不考慮地遞出退休申請單。後來看到退休後的月退俸因為年改縮水一大半,再加上自己又沒有退休後的再就業規劃,所以與他的同事毅然決然地繼續在教學工作崗位。至於另一位同學,原本因為有感大部分校長因為年改而婉拒退休,自己考取校長的機會不大,所以也遞出退休單。後來與我們商量後,認為當個稱職的主任也很滿足,與年齡相仿的同事一起「抽單」了!這兩位昔日大學同學有可能教到六十五才引退咧。
或許因為「教育界延退潮」有可能讓校園失去朝氣與教學不再欣欣向榮。筆者認為對於校園士氣影響與教學品質受影響,但各縣市教育局處與中小學校長應該針對原本期望退休的老師在新學期到來做重新的安排。
例如因為這些老師教學經驗豐富,用減課時數方式讓他、她們成為年輕老師的輔導員,不論是授課或班級管理的導師運作,都是幫助的範圍;
又如某些兼職行政有可能找不到人擔任,校長可以針對有意願且願意幫忙的老老師聘請其負責吃力不討好的組長或主任的工作;
至於已經有組長經驗與具備主任資格者,學校讓渠等續任到真正想退休為止。如果有機會更上層樓考取校長,各縣市教育局處可以增訂加分辦法,讓這些留下來的有經驗的兼職行政老師一圓「校長」的畢生美夢與理念。
附
教部:抽單延退不懲罰 增設代理師
2017-07-27 00:01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張錦弘/台北報導
部分縣市出現教師申請退休後又「抽單」情況,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天指出,過去針對這類「後悔」的老師會有懲罰條款,要求3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教育部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
另外,除少子化班級數減少,年改通過後,教師勢必延退,使得正式教師缺額遞減,停辦教甄恐成常態。教育部表示,透過地方政府員額控流的權宜措施,搭配額外增置代理老師名額,讓教師新陳代謝不至「一灘死水」。
林騰蛟說,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中小學老師平均54至55歲退休,未來年改後,申請退休起支年齡改為58歲,比目前只差3至4歲,相較公務人員及大學教授的65歲,對教學現場影響較小。未來針對較資深的老師,可針對其專長、身體情況妥善安排課程、帶班年級或行政職。
因為年金改革效應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傳出大部分縣市有不少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因為根據規定,只要「抽單」的反悔,依慣例會被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這一次教育部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表示,過去針對這類「後悔」的老師會有懲罰條款,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教育部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
教師因年改撤回退休 教部:不能處罰
2017年07月26日18:24
年金改革引發部分教師疑慮,有些教師原本申請退休,但擔心影響退休金,臨時決定「抽單」不退了。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回應,以往教師申請退休,若後悔撤回,各地方政府多會處罰,例如3年內不得再提退休;林說,若是因為年改問題而撤回,就不能懲處,因為是「政策變更」。林騰蛟表示,目前中小學教師約在54至55歲退休,未來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延至58歲、晚3至4年,對教育現場影響應該不大,若教師願意繼續服務,教育部也歡迎。(蔡永彬/新竹報導)
年改發酵 老師抽單掀延退潮2017.7.26
【人間福報台北訊】年金改革效應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不少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表示,過去針對這類「後悔」的老師會有懲罰條款,要求三年內不能再申請退休,但教育部已通函各縣市,不能因此變相懲罰老師,老師願續任,教部樂觀其成。
明年七月起,教師滿五十八歲才能領月退,中小學以上的教職員則有緩衝期,在二○二一年起退休者,應年滿六十歲,往後每一年將提高一歲,到二○二六年後,須年滿六十五歲始得領月退俸。
據了解,台南市去年五月調查老師今年退休意願,原有六百多人有意願退休,今年初較明確的年改草案出爐,只有四百一十八人送件,核定後有十一人放棄;新北市抽單率往年僅百分之三至四,今年暴增七倍、達百分之二十一,有一百七十四人抽單。此外,新竹縣有一百零八人抽單,抽單率逾五成;彰化縣七十九人抽單,抽單率二成六;台北市一百五十人抽單,抽單率二成一。
「年改後,老師要累計年資,退休金才會多,能教就繼續教,因此抽單。」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現在能退的老師不退,未來五十歲想退的也不能退,可能要等到五十八歲,才有辦法退,「老老師退不了,新老師進不來」,雙重夾擊下,預估四、五年後,可能會有一批老師在同時間一起退休,若再沒有缺額,將造成嚴重斷層。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老師當然士氣低迷。」新北市國中老師、新制教師聯盟發起人李曼麗指出,因退休金銳減,所得替代率降低,一下子退休金被砍太多,小孩又還在讀書,當然要繼續在職,「年輕老師被迫一定要做到五十八歲,教育活水將阻斷十幾年」。
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中小學老師延退,是否會影響任教品質?並不必然。」實踐大學教授陳超明指出,歐美國家仍有很多老太太、老先生教學,只是年紀大跟學生產生距離,限於體力、腦力,加上過去教學方式已不適合當今學生,要求年紀大的老師改變幾十年來的教學模式,真的有難度,「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現在有些小學生連生活常規都不會,老師還需帶小一小二學生上廁所,讓學校老師非常痛苦。」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很多資深老師很優秀,但無法融入青少年文化,使用的語言和思想,和學生格格不入,產生世代差異。
停辦教甄恐成常態
林騰蛟說,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中小學老師平均五十四至五十五歲退休,年改後申請退休年齡比目前只差三至四歲,相較公務人員及大學教授的六十五歲,對教學現場影響比較小。未來針對較資深的老師,可針對其專長、身體情況妥善安排課程、帶班年級或行政職。
由於許多教師延退,使得正式教師缺額遞減,停辦教甄恐成常態。教育部表示,透過地方政府員額控流的權宜措施,搭配額外增置代理老師名額,讓教師新陳代謝不至「一灘死水」。
年改效應發酵!老師抽單 掀延退潮
2017-07-26 13:53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年金改革效應開始發酵,由於服務年資直接影響退休所得替代率,不少已提出申請退休的中小學老師紛紛「抽單」,掀起「教育界延退潮」。
本報記者調查六個縣市,就有700多名教師原本已申請退休、後來卻打退堂鼓「抽單」;反年改教師團體憂心「老老師退不了,新老師進不來」的問題,恐一語成讖。
全教總預估,四、五年後,可能會有一批老師同時間退休,若再沒有缺額,將造成教學現場嚴重斷層。
據本報訪查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彰化縣和台南市教師申請退休抽單情形,新竹縣抽單率五成、108人抽單;彰化縣抽單率二成六、79人抽單;台北市抽單率二成一、150人抽單;新北市抽單率往年僅3~4%,今年暴增7倍、達21%,有174人抽單。
台南市去年5月調查老師今年退休意願,原有600多人有意願退休,最後放棄退休者達200多人;今年初年改較明確的草案出爐,老師3、4月正式送件時比較謹慎,最後有418人送件,核定後有11人放棄。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年改之後,老師要累計年資,退休金才會多,「能教就繼續教」,因此抽單。
張旭政說,現在能退的老師不退,年改上路後要等到58歲才有辦法退,雙重夾擊下,將有一段時間,沒有新進教師加入,人力老化會更嚴重。
新北市國中老師、新制教師聯盟發起人李曼麗指出,以前退休抽單狀況很罕見,今年受年改影響,全國幾乎都有老師抽單。因為退休金銳減,所得替代率降低,一下子退休金被砍太多,小孩又還在讀書,當然要繼續在職。
教師延退╱校園士氣低迷 沒人想做「非份內」工作
2017-07-26 14:00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年改造成教師延退潮,教學現場士氣低迷,不少老師反映,因為蔡政府背信,「非份內」的工作像是行政、課後輔導,老師的意願更低。有國小老師感嘆,「教育熱情頓時少五成」,以往為教學奮鬥到晚上9時、10時,甚至挑燈熬夜,「真是不值!」
明年7月起,教師滿58歲才能領月退,中小學以上的教職員有緩衝期,到2026年後,須年滿65歲始得領月退俸。資深教師每月退休金約少領2萬元。
高雄市文府國小資優班教師王永志說,很多人選擇當老師,多半是看上當初給的條件,調配自己一生的計畫;沒想到政府跳票,砍了大半薪水,而且這事發生在人生的後半段。
王永志說,早知道會改成這樣,許多人就不會背高房貸、車貸,也不會每月只存那麼少錢。他以自己為例,房貸(每月4萬5)、車貸(每月1萬),兩個孩子念高中、大學,月退俸才3萬2150元,「更沒有生病、養病的本錢」。
王永志說,許多認真的老師將九成以上心力放在學校,但改革後,必須為自己退休後的房貸、車貸、孩子教養費(多是高中、大學)想出路,「誰敢放六成以上心力在教學?誰願下班後還留在學校?打工賺錢、養生養病都來不及!」
「現在的校園氣氛很詭異!」新北市中平國中老師李曼麗也說,老師們多餘的事不會再做,以前下班還會留下來,幫孩子輔導課業,現在下班時間一到馬上走人,「當然要先顧好身體,不然怎麼撐到58歲?」
「政府的改革,刀刀砍向在職老師」,李曼麗說,政府要求老師繳多領少,又強迫做到58歲,「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老師當然士氣低迷。」此外,家長和學生都不喜歡「老老師」,58歲還在教,一定會被嫌東嫌西;年改規定教師須滿58歲才能退休,每提前一年月退休金減額4%,「老師一定會硬撐,教育活水將阻斷十幾年」。
教授憂「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說,中小學老師延退,並不必然影響任教品質,歐美國家仍有很多老太太、老先生在小學、國中教學。只是年紀大跟學生產生距離,限於體力及腦力,也難有學術突破或是跟上新的學習趨勢,「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現在有些小學生連生活常規都不會,老師還需帶小一、小二學生上廁所,讓學校老師非常痛苦,「老師年紀太大,對學生的管教會很力不從心。」很多資深老師很優秀,但無法融入青少年文化,使用的語言和思想,和學生格格不入,產生世代差異。
針對超額教師問題,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武曉霞表示,地方政府會進行國中教師員額控流,保留老師員額,不會馬上補滿,部分先用代理教師。若控流效果仍不夠,會暫時提高有超額學校老師的員額編制,等到下一年有老師退休,再把員額收回來。
學者:老師年紀太大 管教學生會力不從心
2017-07-26 13:40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大學教授:老師靠熱血已不夠 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教師老化對於教育發展有何影響?實踐大學教授陳超明說,是否中小學老師或大學教授延退,會影響任教品質,其實並不必然。很多人還是兢兢業業地,歐美國家還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先生在小學、國中教學,只是年紀大跟學生產生距離,限於體力及腦力,也難有些學術突破或是跟上新的學習趨勢,這也是無可奈何!受害的還是下一輩。
陳超明說,不可諱言當年紀一大,很多老師會依循自己的教學模式,改變不是不可能,但是要花更多時間,尤其是英文,過去老師都教文法、背單字、KK音標,但是學生學習的方式與認知改變了,我們越來越重視閱讀能力,過去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今學生,但是要求年紀大的老師改變幾十年來的教學模式,真的有些難度。
至於是否因為年紀大,影響教學品質,陳超明認為「並不盡然,看人!」但是不可否認的,很多老師的教學高峰期過了,這是體力與腦力的考驗,不是有無熱血的問題。如果一天到晚要靠熱血老師才能撐住這個體制,這種現象就是不正常。
陳超明說,老師需要熱血,老師也需要生活的支持及退休的保障,才能永續。台灣的中小學教育,能在國際上有些優勢,有很多老師投入,也就是因為老師的待遇,在現在及未來退休時,都有很大的誘因。我們卻因為年金的財務考量,忽略人性,造成中小學教師流動及新血力量的加入停滯,對小孩子或年輕人的負面影響更大。
學者:國小老師年紀大 會力不從心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年紀愈小的學生,對於年紀越大的老師,適應力越不好。但他認為,主要是老師體力的部分,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連生活常規都不會,老師有時還需要帶小一、小二的學生上廁所,「老師年紀太大,對學生的管教會很不從心。」
秦夢群指出,因為少子化,現在的孩子受到家裡的管教愈來愈少,父母比較疼愛小朋友,造成孩子在生活領域和規矩上,會令學校老師非常痛苦,老師必須花更多精力和體力進行管教,如果年紀太大,會力不從心。
「高中老師在50至60歲的比例,比國中小老師高。」秦夢群說,對於高中生來說,只要老師不要太「機車」,都普遍還可以接受「老老師」。
秦夢群表示,很多資深老師很優秀,但體力上相對不足,且比較不能融入學生的青少年文化,使用的語言和思想理念和學生格格不入,導致很多資深老師看不慣學生的作為,產生世代差異,他認為,當然是20幾歲的老師比較容易打入青少年的圈圈裡。
秦夢群分析,以前的退休制度,很多老師55歲就退休,替換率非常快,50幾歲的國中老師比例相當低。而且,很多老師因為經過激烈競爭,27、28歲才進入職場,當上正式教師。
而年改後,退休金是本俸乘以2,再乘以一定比率,等於一定要做到一定的關卡,才會比較優勢。因此有些人不見得會在58歲退,而是為了湊年資而硬留下來,做滿35年,撐到65歲。
年改讓教師硬撐 國中師怨:拖著老命教到58歲
2017-07-26 11:3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年改造成教師延退潮,教學現場士氣低迷。「現在的校園氣氛很詭異!」新北市國中老師李曼麗也說,老師們都想「做好做滿」就好,多餘的事已不會再做。她說,以前下班還會留下來,幫孩子輔導課業,現在下班時間一到,就馬上走人,「當然要先顧好身體,不然怎麼撐到58歲?」
「政府的改革刀刀砍向在職老師」,李曼麗說,政府要求我們繳多領少,又強迫我們做到58歲,「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老師當然士氣低迷。」此外,家長和學生都不喜歡「老老師」,58歲還在教,一定會被嫌東嫌西。
李曼麗說,現在老師平均退休年齡是53、54歲,但年輕老師根本趕不上緩衝期,被迫要做到58歲。年改還規定須滿58歲才能退休,每提前1年月退休金減額4%,「老師一定會硬撐,教育活水將阻斷十幾年。」
「民進黨很笨,連年輕老師都得罪了」,李曼麗說,有些老師已病痛一大堆,還得拖著老命教到58歲。現在老師壓力很大,家長對老師要求很多。以她的學校為例,近年就有4個30幾歲的年輕老師罹癌,去年還有1位病逝。
延退不利師資新陳代謝? 教部:進用員額已提高
2017-06-29 02:09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馮靖惠/台北報導
立法院二讀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草案,教師團體擔心影響師資新陳代謝,流浪教師沒處去,教育部表示,為了促進師資流動,已調整教師合理員額配置,下學年預計從十六個縣市增至十八個縣市。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騰蛟表示,目前中小學老師退休年齡平均落在約五十四歲,未來改為五十八歲,確實會產生人員牽制,但,此結果經過各方協商,已盡量折衷、平衡,教師退休起支年齡影響延退,不管訂在多少歲,都會發生這類問題,重點應是給流浪教師更多的工作機會,避免權益被排除在外。
林騰蛟說,去年八月實施的「合理員額配置」,已提高教師的進用員額,依照學校規模以及授課節數,每班可編列一.六五到二個員額,迄今共有十六個縣市實施,預計今年八月起可擴增到十八個縣市;同時依照《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未來將有更多代理教師的缺額。
年金改革衝擊教職人員的退休生活,未來教職人員退休金計算基準,將由現行規定的最後在職時本俸,調整為退休前十五年平均俸額,年資滿三十五年,所得替代率將於十年間,自七成五降至六成,年資滿十五年則自四成五降為三成。不少教團擔憂,教師延退不利師資流動,也影響優秀的教師進場。
現行年改方案,讓各教師團體意見分歧,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和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堅持教師退休金起支年齡五十五歲才合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則認為,「能提前一年是一年」,希望能盡量減少對教育品質的傷害。
「社論」超額加上延退 新教職難覓
國語日報新聞(2017/7/4)
多少的熱血青年,懷著滿腔的熱忱,進大學、讀師培、考檢定、過甄試,歷經層層的關卡,就是想要覓得一份教職,能傳道、授業、解惑。但隨著師範教育制度的改革,師培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以及少子化浪潮的衝擊,現在要在中小學覓得教職,已經難上加難,尤其是隨著中小學的減班、縮校,許多在職教師的職位也岌岌可危。
準教師修完師培學程並通過教師資格檢定後,仍需參加教師甄試才可任教。隨著新生人數日漸減少,班級數減班,教師員額數也相對減少,許多縣市已多年不辦教師甄試,人口成長的桃園市去年還招考國中教師,今年也「停辦」了。今年只剩臺北、新北兩市招考,兩市加起來只有一百三十八個缺額,但多達五千六百七十三人報考,競爭激烈,多年罕見。
覓新教職不易,而在職教師並沒有因此可以高枕無憂,由於大量減班,許多地區已有大量的超額教師,雖然各縣市教育局處祭出各種的因應方案,超額、介聘、被資遣已成教師揮之不去的夢魘。
隨著年金改革的落幕,已有部分想提早退休的教師打退堂鼓了,再加上退休年齡的延後,中小學教師的空缺將會更少,想要擔任教職的年輕人,也許需要另作新的生涯規畫了。
林全拍板 軍公教明年不加薪
6年未調整 公務員嘆:不抱期待
2017年07月26日06:00
6年未調整 公務員嘆:不抱期待
【綜合報導】明年軍公教確定不調薪!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昨指出,綜合評估相關經濟指標及我國財政狀況後,建議明年軍公教調薪案「必須慎重」,最後由行政院長林全拍板定案「明年不調整」。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昨批,軍公教不加薪不意外,因為在這個政府心中,軍公教根本沒有地位;有公務員感嘆,「對這個政府已不抱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事行政總處在十九日舉行「軍公教員工待遇審議委員會」,認為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的經濟成長率與景氣對策信號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景氣變化仍待觀察,加上各級政府收支仍呈現短差情形」,因此薪資調整案必須慎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遭疑與年改有關
行政院官員指出,政府考量軍公教調薪的因素多元,包括:經濟成長率、民間薪資成長、稅收等因素。
對於外界質疑,因政府正在進行年金改革,因此不調整軍公教待遇,行政院、人事總處、主計處官員昨皆予以否認,主計總處長朱澤民說,「這是兩回事」。
軍公教自二○一一年調薪百分之三後,迄今六年沒調整。李來希表示,經濟成長率提升、民間企業調薪成長率百分之八、物價指數上漲超過百分之五,軍公教其實已達調薪的標準。李抨擊,中興以人才為本,若「這個政府」不重視軍公教的權益,將無法吸引菁英進來,這是國家的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同實質減薪」
中央部會公務員說,不調薪已在預料中,「現在年金改革在砍收入,若還加薪,豈不自相矛盾?」在公務體系二十一年的公務員陳先生認為,年金改革齊頭式大砍軍公教退休金,他對這個政府已經沒有任何期待。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耀南表示,軍公教調薪對勞工調薪有指標性作用,勞工薪資審議委員會九月討論基本工資時必然受影響。
黃也質疑,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超過百分之二,政府不回饋全民,反而帶頭凍薪;且年改後,公教人員自付的退撫基金將增加百分之一,付出增加又沒有加薪,等同實質減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統府:不回應
行政院決定軍公教明年不加薪,總統府昨不回應;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表示,行政院是考量國家整體財政才作出的決定,國防部不對此事做評論。一位上校軍官私下表示,政府現在砍軍人的錢很容易,但想要政府加薪卻很難,他感嘆「真的後悔當年報考軍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