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幼兒大肌肉活動項目:抓住成長黃金期,從遊戲中鍛鍊身體
2025/08/20 14:33
瀏覽7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大肌肉發展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基礎,透過精心設計的活動與遊戲,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強化身體能力,更能促進認知、情緒與社交的全面成長。以下將依照內容重點分段說明大肌肉活動的重要性、發展里程與具體項目。


什麼是「大肌肉活動」?為什麼重要?

大肌肉是什麼?

大肌肉指的是負責身體大範圍動作的肌群,如手臂、腿部與軀幹的主要肌肉。這些肌肉讓孩子能夠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路、跑跳,並支撐整體身軀穩定。

發展原則:頭尾原則與近遠原則

寶寶的大肌肉發展通常遵循以下兩大規律:

  • 頭尾原則:先從頭部往腳部學習控制,像是從抬頭 → 翻身 → 坐 → 爬 → 站 → 行走。

  • 近遠原則:由身體中間核心(如肩膀、手臂)發展到手肘、手腕、手掌,最後才到手指。

為什麼大肌肉活動很重要?

1. 強化動作協調與穩定性:如跑跳、爬樓梯等粗大動作能提升肌肉協調與平衡。
2. 支持精細動作發展:大肌肉發展不良可能造成動作遲緩、容易跌倒、上下樓梯不穩等,也會影響後續的小肌肉精細動作基礎。
3. 全面成長的六大好處:包括促進腦功能靈活、拓展學習體驗、提升體能、增進社交技巧、穩定專注與情緒、強化手眼協調能力。


0–3 歲大肌肉活動里程碑

以下依照奇哥文章整理 0–3 歲幼兒大肌肉發展的里程碑供參考,家長可依此觀察與引導:

  • 滿 4 個月:俯臥時頭與胸部能抬離床面,拉扶坐起時頭部不再垂落,坐著時頭可抬穩。

  • 滿 6 個月:抱直時脖子能挺直、會自己翻身、能坐在有靠背椅上。

  • 滿 9 個月:能自己穩坐、會腹部貼地爬行、坐著時可挪動身體拿取物品。

  • 滿 12 個月:雙手扶家具可走幾步、拉扶能站起來。

  • 滿 18 個月:能走又快又穩,牽扶可走上樓梯。

  • 滿 24 個月:能自己上下樓梯、獨自從椅子爬下、能踢球。

  • 2–3 歲:手心朝下丟東西、不扶物可雙腳離地跳躍。


幼兒大肌肉活動項目推薦

以下整理適合不同環境與年齡層的具體活動,幫助孩子快樂動起來、強化大肌肉發展:

室內活動

  • 6–12 個月

    • 小障礙賽:利用軟墊、枕頭、地墊等堆成小障礙,讓寶寶爬、滾、翻、攀爬,訓練肌力與空間感。

  • 1–3 歲

    • 投接球:使用軟球或充氣球,練習丟球與接球,有助上肢協調與成就感。

    • 平衡木遊戲:用長墊或平衡板讓孩子走直線,強化平衡與核心調節能力。

    • 踢毽子:訓練腿部肌肉與整體協調性。

    • 呼拉圈:鍛鍊核心肌群,增加身體靈活性。

    • 跳繩:全身性運動,訓練跳躍動作與肌耐力。

室外活動

  • 1–2 歲

    • 溜滑梯:練習爬上滑下,提升腿部力量和平衡。

    • 盪鞦韆:透過擺動練習身體控制與抓握力,刺激前庭系統。

  • 2–3 歲

    • 爬竿:攀爬木桿訓練手腳協調與肌耐力。

    • 游泳:全身運動,增進肌肉力量、肺活量與自救能力。

    • 腳踏車:提升踩踏技巧、平衡與腿部肌力。

    • 飛盤、球類運動:訓練反應速度、手眼協調與肌肉發展。

    • 直排輪、滑板車:增進核心與下肢協調與平衡能力。


結語

透過上述有系統且依年齡設計的幼兒大肌肉活動項目,家長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鍛鍊,促進大肌肉與整體動作能力成長。記得每位孩子發展節奏不同,若里程碑有落差亦不必過度焦慮。如有疑慮,可諮詢相關發展評估中心進行專業協助。

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清晰結構與易懂內容,幫助您或其他家長更有效促進幼兒大肌肉發展。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