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積木玩具與感統發展|從遊戲中培養身體與大腦的協調力
2025/03/25 17:46
瀏覽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積木玩具如何幫助感統訓練?

1. 促進手部觸覺與精細動作協調

積木需要孩子用手指抓握、壓扣、旋轉、堆疊,這些動作可以:

  • 提升觸覺分辨能力(如分辨積木材質、形狀、邊角)

  • 訓練小肌肉與手指靈活度

  • 增強「手眼協調」與「雙手協作」的能力

這對日後的書寫、剪紙、穿衣等自理動作有直接幫助。

2. 穩定前庭覺與本體覺輸入

孩子在地上坐著堆積木、趴著搭建,會自然調整姿勢、身體重心與方向感,過程中包含了:

  • 前庭覺(平衡與空間方向)

  • 本體覺(關節與肌肉的回饋)

這些感官刺激有助於大腦整合運動資訊,提升整體身體控制能力。

3. 加強視覺追蹤與空間概念

透過觀察積木的位置、顏色、結構與排列方式,孩子會逐漸建立:

  • 左右上下的空間感

  • 視覺分辨與追蹤能力

  • 圖像記憶與組合能力

這些能力不僅對動作發展重要,也是日後閱讀、數學學習的基礎。


適合感統訓練使用的積木玩具類型

類型建議年齡感統功能對應
大型軟質積木1~2歲刺激抓握、觸覺、安全移動
木製積木2~4歲訓練手指控制、空間組合能力
卡扣式塑膠積木3歲以上加強精細動作、耐性與邏輯思維
磁力積木3歲以上空間旋轉感、組合邏輯與結構辨識

不同積木設計提供不同層次的感官刺激,家長可依孩子目前狀況挑選適合的素材與玩法。


如何運用積木玩具進行感統遊戲活動?

活動一:分類與配對遊戲

讓孩子依顏色、形狀、大小分類積木,有助於提升視覺辨識與組織能力。

活動二:創造性建構挑戰

例如「我們今天要蓋一座橋」或「用10塊積木疊最高」,可引導孩子思考、計畫與控制動作。

活動三:加入動態元素

讓孩子邊移動、邊撿積木、邊搭建,不僅增加活動量,也提升前庭覺與空間感的實際應用能力。


結語:積木玩具,是感統訓練的自然輔助工具

比起專業教具,積木玩具更容易被孩子接受與長期使用,能自然融入家庭遊戲日常。在過程中,不只是玩樂,更是對大腦與身體協調系統的全面訓練。如果你在意孩子的專注力、動作協調或情緒穩定,不妨從「一起玩積木」開始,用最輕鬆的方式,打下感統發展的好基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