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回台北的時候買了一本小說"蘭亭序密碼",回來後忙別的事,幾乎把他忘了。前幾天等電腦開機閒著無聊,才想到拿來讀讀。不過一個多月,已經把前面讀得忘光了。跟看連續劇一樣,讀一半就忍不住跳到後面看結果,然後就打算慢慢看了。
有關"蘭亭集序"的故事,小學課本大致提過,這篇文章卻沒有錄進任何課本裡。不過因為先父喜歡拿來練空心字,以前也稍微讀過,約略記得一點內容,這次藉著小說又複習一遍。
蘭亭集序(神龍本,普遍認為是最接近原本的複製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稧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
現在雖不時興曲水流觴,也沒有吟詩揮毫的能耐。不過聽著蟬鳴,看著樹影,也覺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正好昨天發現電腦可以錄音,(用了一年才發現,真是後知後覺),就拿這篇"蘭亭序"來試試。
蘭亭序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唐太宗如何派遣大臣從辯才和尚的手中騙到這幅墨寶,臨終時又指定以之陪葬昭陵,使得這幅王羲之登峰造極之作從此消失於人間。但五代時耀州刺史溫韜盜墓昭陵,在所列出土寶物中並沒有蘭亭序。於是有另一個傳說是高宗留下了蘭亭序,後來成了武則天的陪葬品。還有一說則是溫韜不通文墨,拿出來的時候撕毀了。"蘭亭序密碼"就是根據這些歷史(或傳說)故事寫的小說。
書還沒有讀完,先不寫讀後感,放一下錄音 (自得其樂)。順便PO一下昨天院子的訪客 .... "好雞枝頭亦朋友"。
同時祝福所有爸爸、阿公們 父親節快樂"。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 童言2016/08/16 18:53
看雲姐七月初回台?我也是耶!妳有沒有被曬昏?
我從台灣帶了十幾本書回來,佔了行李快1/3的重量吧。
台北的確很熱,我除了非不得已,幾乎不出門 ... 在外面也是找樹陰或有冷氣的地方
那天在公館閒逛,到"校園書房"吹冷氣,無意中翻到這本書。看前面覺得有意思,就買下了
看雲 於 2016/08/17 02:49回覆 - 7樓. 看雲2016/08/14 13:15.
《新五代史·雜傳·溫韜傳》記載,後梁王開平二年(908年),「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 6樓. 沙漠之花2016/08/14 00:16
「等了一天沒有回應,自己熱鬧一下……」,
哈哈,這招我學起來了,下次如法泡製。這叫"自得其樂"^^ 看雲 於 2016/08/14 01:10回覆 - 5樓. 賈爸2016/08/10 17:06很期待大家能
回復 詩詞歌賦 風花雪月 的心情 ....
- 4樓. 賈爸2016/08/10 17:02看到 MTV 裡的李國修
想來這是周杰倫早期的歌曲
我是第一次聽到
為了讀清楚方文山的詞
特意重複看了二次
- 3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2016/08/09 14:49蘭亭序
蘭亭序之謎
一直是後人津津樂道的一件疑案
如今看雲姐解說
也為讀者增長見聞
問候看雲 如意吉祥 祖孫同樂
- 2樓. KittiO2016/08/09 06:55
如果拿去陪葬肯定腐爛歸於土了,真可惜。現存的大概是臨摹的?
很喜歡周杰倫這首歌曲。他早期的歌曲好聽多了。
- 1樓. 看雲2016/08/08 21:57
周杰倫 蘭亭序
詞: 方文山 曲: 周杰倫等了一天沒有回應,自己開張熱鬧一下看雲 於 2016/08/09 00: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