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先生買了幾個手環分給家人,除了計算每天走的步數還有其他功能。其中一項PAI 我始終搞不清楚,唯一確定的是老爺隨便走走PAI 就增加很多,而我不管怎麼走這數值總上不來,就更沒興趣研究了。
只有在步行去媽媽家時,偶而手環會響一下,告訴我PAI以達到30了;繼續努力,下一個目標是50。但同樣速度走這麼久,也不是每次都可以讓PAI 到30,50對於我更是一個不可能的目標。
元旦陪孫女逛動物園走了大半天,後來找公車又在站牌間來回走,回到家簡直不想動了,卻意外發現手環上的PAI 達到40,讓我對這個指標又提起興趣。但過沒幾天,它又掉到30以下,我忍不住在臉書上抒發一下。
"手環上的PAI 不知道怎麽算的。前幾天走了12662步(全天累積)PAI 是26 ;昨天5026步 PAI 22;今天走了11925步 PAI 也只有23。 如果PAI 代表運動的功效,那今天比昨天多的6900步不是白走了?"
外甥查了資料回答:
Personal Activity Intelligence (PAI)
Exercise enough to get 100 PAI every week, and give yourself the best possible outlook for a long and healthy life.
100 PAI = les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00 PAI = less dementia
100 PAI = less weight gain
PAI主要是看心跳增幅而非活動長度,運動強度越高,心跳速率增長越多,PAI值也就會升得越快,反之像散步這等讓心跳加快不了多少的緩和活動,妳不管走再久PAI也很難升得上去。 PAI算是現今健康運動觀念的又一次修正:與其在那邊要死不活的每天慢走一萬步以上,不如短時間進行能讓心跳達到最大心率80%以上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能更快達成有效目標。
我再問: "只要一星期累積超過一百就夠了嗎?"
他說: "是的,但是隨著身體逐步適應,要達成同樣心率的運動強度會越來越高,也因此每週100 PAI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剛開始運動的肥宅只要稍加活動就足以讓心臟狂跳,輕易達標;但是長年運動健將若要達成同樣目標,所需的運動劇烈度和時間都會多得多。"
"細水長流,我還是和緩的動動就好。"
"當然沒問題,但正如阿姨上頭資料所示,和緩活動的話可能每週都得有四五天進行萬步行才能達標,換成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在跑步機或橢圓機上快走或慢跑等等)的話,差不多兩次合計一小時的運動便能搞定。"
"難怪,元旦去動物園走了12000多步就達到40,今天又走又跑還這麽低。不玩了。"
參考: 運動新標準 - 個人化活動指標(PAI) (https://www.joiiup.com/knowledge/content/1043)
雖說不玩了,我還是在乎那個指標。農曆年前後感染了COVID,發燒咳嗽休息幾天,PAI 一路掉到個位數。體力恢復後我又開始走路,但就算日行萬步也只達到十幾。
每天的成績不是繼續累積的,過了一天又倒回去一些,又要重新開始。雖然運動是為自己好,但既有某種指標,總希望看出成果。
又過一個月,終於偶而上到30,但還是上上下下。每天一開始總是倒回5左右,辛辛苦苦達到前一天的成績,卻不能維持,第二天又重來。更過分的是有時甚至減掉10,需要幾天才能恢復原來數值。
最近可能因為天熱出汗比較多,每天的PAI 居然都維持在30以上。今天天氣涼,我決定跑幾小段,每次大約120 - 180 步 (跑多了喘不過氣)。晚上一看,PAI 終於達到40,和元旦那天一樣!
有這樣難得的成績當然要記一下,因為明天可能就掉下去了。還有一點,可能因為注意運動量,體重減輕了一些,這是額外的收穫。
後記:
真的像哥說的,要跑步出汗 PAI 才增加得快。四月20-21日去台大梅峰農場,每天走得腿痠,但是天氣涼沒出汗,PAI 反而掉下來。四月底開始每天跑一點,指數逐漸增加。到70歲生日這天,因為早晨沒走多少路,下午刻意多跑一點。結果 PAI 增到42,比去梅峰之前還高! 特別加記一筆。
5月7日下午達到50,晚上又加到51。我想這就差不多了。哥說如果不繼續跑很快就會降低,我不知道膝蓋能承受多少,就試著維持吧,不多求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悅己2024/05/04 10:30說真的,我也搞不太清楚我的Fitbit 統計數目是怎麼來的
我的apple watch 好像不動時也會計算步數(除非你 pause )
這些設計好像都是手動就算。
幾年前我們和小姑夫婦一起去旅行,她先生開車。結果他的步數特別多。😊 看雲 於 2024/05/05 19:01回覆 - 4樓. 東村James2024/05/03 10:02我現在就是每天堅持至少走一萬步我走得比較多,不過是從早到晚,包含在家裡走動。 看雲 於 2024/05/03 22:38回覆
- 3樓.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2024/04/26 11:11
我還是喜歡Fitbit 或Apple watch簡單明瞭,
走多少路,一目了然。不過最近換新手機,
Apple Watch上的健行計步功能竟然不見了
- 2樓. sallychen2024/04/22 09:41有感
妳很有科學精神呢!研究得真起勁。
其實,了解一下也挺好。
我就是怕麻煩,不愛動心思去想或觀看。
多年前,還沒這些手環時,就買計步器。
結果也懶得帶,就只管一次走一小時,
時間差不多了就休息。
或有時,以空間為概念,走完幾大圈就打道回府。
不過,PAI若真能測心肺功能的增升率,也值得。
*我也用過計步器,發現不太準。 如果手上拿著東西,走路時手沒擺動,它就不算了。
這手環似乎以振動為準,即使抱著東西手沒擺動,只要走了就算,所以我喜歡用它,另一方面也是當手錶。
看雲 於 2024/04/24 23:16回覆 - 1樓. 看雲2024/04/20 21:02昨天從36開始,努力一天又達到40。
今天降到35開始,一天走了13213步,還在森林裡吸收芬多精。但是大概走得慢,只達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