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瞭高血壓若沒有癥狀,就可以忽視瞭嗎?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大多數人為原發性高血壓,即沒有明確病因引起的血壓升高。近年來在臨床上發現高血壓發病年齡逐漸降低,但該現象並沒有得到年輕人足夠的重視。
臨床上高血壓出現後,並非所有人都有自覺癥狀,當血壓逐漸升高時,機體也在不斷適應。另一部分人有輕微自覺癥狀,如頭暈、惡心等,但多呈一過性或者陣發性,大多數人稍微忍忍也就過去瞭,從而忽略瞭進一步檢查。
當血壓逐漸升高時,機體也在不斷出現代償性適應
一過性高血壓並不能定為高血壓病,因為人體血壓值是動態波動的,平靜狀態下較低,情緒激動,氣溫劇變刺激,活動後都會導致血壓應激性升高,此外長期熬夜、疲勞、煙酒咖啡、茶等也會升高血壓。絕大多數因心率上升,心臟搏出量增加導致血壓升高,正常情況下,為瞭拮抗血壓升高,血管會擴張,以降低血壓,但隨著年齡增加,動脈血管粥樣硬化,則血壓調節能力下降。
診斷高血壓,需要在平靜狀態下至少5分鐘,不同時間測量3次血壓,取平均值。測量時保證袖帶松緊合適,血壓表、袖帶、心臟處於同一水平線,若應用水銀血壓計,應保持視線和水銀柱等高,聽到第一聲搏動音為高壓,搏動音消失或變化為低壓。
根據我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指示,臨界高血壓,即高壓在130到140之間,可以考慮控制飲食,提倡低鹽低脂飲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7 年修訂版)》目標為將血壓控制在140/90以下。
當飲食控制無法有效控制血壓,就需要藥物幹預。首先高血壓危害大,我國約有 2.9~3 億高血壓患者, 1/3 成人患有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發病的第一危險因素,我國 71% 的腦卒中和 54% 的心梗死亡與高血壓有關。所以服藥收益明顯。其次常用一線降壓藥,如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肝腎損害較少,不良反應雖然存在,但多可控制。
高血壓長期存在會導致重要靶器官、全身循環系統遭到不可逆破壞,年輕人如果發現血壓升高,切記不可盲目忽視,應積極就醫,平衡血壓。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