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上世界史的時候,老師拋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伊斯蘭教的主要兩大教派—什葉派和遜尼派究竟誰比較激進?當然我們都會回答什葉派比較激進,然而老師的觀點卻是出乎意料,我認為這相當有趣,因此放上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分別。回溯到穆罕默德死後伊斯蘭世界的情形,當時四大著名的哈里發阿布·伯克爾、歐瑪爾、奧斯曼與阿里相繼繼位,不過在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即位後,對伊斯蘭世界內部的動盪分化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其中反對的一方就是曾經在穆罕默德尚未將伊斯蘭教創立、發揚之前,即握有麥加統治大權的倭馬亞家族。儘管他們在穆罕默德將伊斯蘭教興起的過程中,長期站在反對的一方,並且又在信奉伊斯蘭教後失去主導地位,然而他們在整個穆斯林社會仍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阿里執政期間,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發起自穆罕默德死後首次伊斯蘭世界的內戰,從這裡已可漸漸看出什葉派與遜尼派的雛形,而這場戰爭造成往後伊斯蘭世界政局變化的決定性因子,是由於阿里戰後的處事決斷引起部分自己人的不滿,於是什葉派內部的反對者出走形成哈瓦利吉派,不久後阿里被哈瓦利吉派當中的激進分子刺殺身亡,其子哈桑繼位。
第四任哈里發: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哈桑接任哈里發後很快地就被迫讓位予穆阿維亞,之後穆阿維亞開創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倭馬亞王朝,也就是白衣大食。穆阿維亞死後,其子耶齊德接任哈里發,遭到什葉派成員強烈反對,在這個時期,伊斯蘭世界兩大教派的輪廓已是相當明顯,表明不效忠耶齊德政權的阿里二子海珊被什葉派拱為哈里發起義出兵,結果以失敗告終。之後什葉派成員打著阿里三子哈乃菲亞的名號傳播教義、思想,得到伊拉克和東方各省等新穆斯林支持,擴張了自身勢力範圍,並對倭馬亞王朝的反抗維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到這裡差不多概述完這兩大派別的形成了,用最淺顯易懂的描述來區分什葉派和遜尼派,就是前者認為擁有穆罕默德血緣的繼承人才有資格成為合法正統的哈里發,後者則是承認所有哈里發均為合法正統的繼承人。
回到最初的問題,「究竟是什葉派還是遜尼派較激進?」,我的老師主張大家之所以會將什葉派信徒貼上激進分子的標籤,這是受到西方主流媒體的影響,有了遜尼派是溫和,而什葉派就屬激進的認知,而這種認知主要來自於什葉派所從事的聖戰行為。在什葉派的教義裡頭強調光榮殉道,並認為受苦是淨化心靈的方法,當發生危難時刻之時,允許採取聖戰等激烈手段,雖然大家可能會覺得發動戰爭不就是激進嗎?但是我們要知道近幾十年來的塔利班組織、蓋達組織、伊斯蘭國皆非什葉派,而是從遜尼派內部誕生出來的激進組織。再說綜觀伊斯蘭教歷史的發展,什葉派一直處於弱勢的局面,而且信眾的人數比例在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當中又只占一成到一成五,也因此或許在他們在發動某些聖戰上其實是情有可原。
關於信仰人口比例的問題,在這邊想特別提出來補充一下,因為遜尼派在伊斯蘭世界占有八成的信仰人口,比起不到兩成的什葉派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也因此人們易於主觀將什葉派視作非主流的支派,不過若是扣除東南亞、南亞、北非等人口數眾多的地方,只看中東地區的話,會發現兩派的人數比例其實相當接近,而且並沒有特別集中於哪一區域,而是呈現有點混雜分布的情形。
遜尼派與什葉派的人口分佈圖(Sunni:遜尼派、Shia:什葉派)
中東地區的什葉派穆斯林分佈情況(Iraq:伊拉克、Iran:伊朗)
我們很難以一言來定論遜尼派與什葉派誰是誰非,或許應該說雙方都有過錯,只是誰的問題比較大,更何況當今又有西方國家涉足兩派的恩怨糾葛之中,尤其以邪惡的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參一腳的行為影響最劇,這在原本已經極為複雜的關係上火上澆油,我們要曉得在今天有更多隱藏於紛爭背後所看不到的事情,原本的教派分歧發展到今日已非只有宗教、政治的問題,我認為經濟在其中扮演了不亞於宗教政治的關鍵性角色,我目前能做的即是盡量放大自己的眼光,宏觀整個局勢的全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