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為中共而團結還是分離?
2025/02/05 17:36
瀏覽21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丹尼爾·哈密爾頓(Daniel S. Hamilton)2025年1月31日
《美國普遍認同來自邪惡共產的挑戰,而歐洲則不然》
 
美國普遍對中毒腐爛共滅國挑戰持一致看法,但歐洲則不同。
跨大西洋夥伴今天在對中共挑戰的評估上,比4年前更為接近。當特朗普出席第一次北約峰會時,中共不過是隨便提到的事。如今,北約領袖一致認為,北京對「我們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構成挑戰,並「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提出系統性挑戰」。
然而,跨大西洋合作應對中共挑戰的努力仍無效。兩方都無法匹敵北京為其議程投入的資金。2者都未能或不願充份發揮他們深度整合的8.7兆美元經濟體的潛力,以確保自己繼續擔任全球規則的制定者,而不是成為規則的接受者。
跨大西洋夥伴以不同的戰略立場、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緊迫感來應對北京。優先事項常常不匹配。歐洲國家依然緊抓全球貿易規則。無論是美的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擔心中共濫用這些規則並希望削弱它。
雙方在協調出口管制和投資篩選方面難以達成一致。儘管過去5年,美已減少對中共製造商品的依賴,但歐洲聯盟則變得更加依賴中共。像德國、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國的主要工業部正加大對中共的投資。
儘管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各自面對來自中共的挑戰,但2者之間的關係受到競爭衝動、信任問題和對彼此承諾及能力的疑慮所困擾。美認為歐洲帶着棍子參加槍戰;歐洲則認為美帶着槍參加拳擊。
在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對中共挑戰的診斷上差異不大,儘管他們在解決方法上可能有所不同。他們一致認為,中共是美及其盟友的世界級競爭對手。共識認為,中共領導人希望通過減少對世界其他國家的依賴,並增加其他國家對中共的依賴,來重塑國際體系。
北京的目標是與西方和印太大國在經濟和技術上的優勢相匹敵,並最終超越;將美軍事力量排除在西太平洋之外;並創建以中共為中心的新的國際機構。
儘管歐洲各國對如何應對中共並不總是達成一致,但立場正變得越來越鷹派。對中共支持莫斯科的戰爭經濟感到憤怒,並擔心中共的人權侵犯及對臺灣、其他亞洲國家以及如航行自由和信息自由等基本原則的挑戰。中共對歐洲基礎設施和技術的投資,包括戰略港口、電信、電網和國防相關供應鏈,正危及歐洲安全。人們日益擔心,北京可能通過操控關鍵原材料來對歐洲進行脅迫。中共的產業過剩可能會帶來一波廉價的、國家補貼的進口,威脅到歐盟的國內生產商。
2024年12月初上任的歐盟委員會團隊已表明強硬的立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豬頭的「明確目標是對國際秩序進行體系性變革,以中共為中心。」她威脅說,如果北京繼續將補貼出口大量湧入歐洲,並對歐洲企業造成傷害,她將「全面使用我們的貿易防禦工具」。歐盟的新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科維奇(Maro efčovič)表示,歐盟必須加強工具,以確保不會遭受「中共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和產業政策,以及扭曲全球市場和供應鏈的過剩產能」的損害。歐盟的新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Kaja Kallas)譴責中共的不公平競爭,並認為,北京需要對其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付出代價」。  
盟友讓雙邊爭端阻礙了強有力的跨大西洋合作,以應對中共挑戰。在拜登政府時期,關於飛機補貼、農業支持計劃、市場准入、衛生問題和政府採購的爭議雙邊爭端被擱置,但並未解決。數位隱私、數位稅、科技規範和競爭法方面的緊張情緒依然存在。關於可持續鋼鐵和鋁的全球協議以及關鍵礦物協議的談判進展緩慢。美對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企業責任指令和森林砍伐法規感到擔憂。歐洲則繼續擔心美《通脹削減法案》中的歧視性條款。
這些積壓的問題可能在2025年爆發。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歐洲應為「關稅戰爭的世界」做準備。特朗普總統曾威脅對歐洲國家徵收10~20%的普遍關稅,並對中共徵收60%以上的關稅。這可能使歐盟的GDP縮減1%或更多。到2028年,德的GDP可能會損失1.4%(在4年期間損失超過1340億美元)。
關稅戰爭可能會升級。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推崇「對等關稅」,這意味着華盛頓可能會對外國對美出口商徵收的關稅,對外國進口商徵收等額的關稅。例如,華盛頓可能會決定將目前對歐盟進口汽車徵收的2.5%關稅提高到10%,以匹配歐盟對美汽車徵收的10%關稅。
數位服務稅的對抗可能隨之而來。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多數的國會反對由拜登政府和全球大多數國家支持的多邊稅收改革公約。美拒絕這項協議可能促使包括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其他歐洲國家在內的多個國家對美科技公司徵收數位服務稅。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曾威脅以懲罰性關稅進行報復,第二任特朗普政府也可能會這麼做。
還會有更多衝突。特朗普政府可能會放棄拜登政府的「小院高牆」政策,即限制特定技術向中共轉讓,而選擇更廣泛的限制措施。隨着華盛頓收縮與中共的貿易,它可能會施壓歐洲採取同樣的措施;否則,歐洲將被視為通過向中共銷售受限商品和技術,並允許中共公司通過在歐洲市場銷售其產品來規避美的管制,從而利用美盟友的地位。歐洲則擔心,如果中共被進一步封鎖在北美市場之外,它將把廉價、重補貼的出口轉向歐洲。
如果特朗普政府徵收關稅,歐盟可能會像過去一樣針對美的政治敏感出口。一些歐洲評論員建議,歐盟可以對美出口商徵收對等的關稅,以回應美對歐洲出口商徵收的普遍關稅。布魯塞爾可能會選擇啟動其新的反脅迫工具,該工具允許對被認定為從事脅迫行為的公司或國家採取貿易管制、關稅及其他措施。到目前為止,歐盟已將這種所謂的「重型武器」對準中共。如果關係惡化,布魯塞爾可能會將目光轉向華盛頓。
鑑於美與歐盟的商業關係迄今為止是全球最大的,這樣的行動對雙方來說都將付出高昂代價。兩方都無意捲入一場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貿易戰升級漩渦,因為這將拖慢歐洲的國防開支,妨礙應對俄對烏的挑戰,並摧毀雙方在中共挑戰問題上協調一致的任何機會。
根本的未解問題是,特朗普政府和歐洲領導人是否認為雙邊爭端比採取聯合或互補的方式應對中共更加重要。特朗普政府是否認為它能夠並應該單獨對抗中共掠奪性的經濟行為,還是應該聯手組建國際聯盟,對中共施加比個別行動更大的成本?歐洲是否願意並能夠弭平自己在中共問題及特朗普的美問題上的重大分歧,以幫助領導這樣的聯盟,還是他們更願意選擇保持獨立立場?
初步答案可能會在特朗普政府的初期顯現,尤其是在總統兌現其徵收關稅的承諾時。第二個考驗將出現在3月,屆時歐洲鋼鐵和鋁的跨大西洋關稅停戰協議將到期。拜登政府延續了關稅的暫停。作為回報,歐盟和英同意推遲對價值超過48億歐元的美進口商品徵收反制關稅,包括對波本威士忌、哈利大衛森摩托車和快艇徵收50%的關稅。
選擇顯而易見。盟友可繼續維持停戰協議。他們能極力達成協議,對非市場(即中共)鋼鐵和鋁生產商徵收共同的跨大西洋關稅。或者,他們也可進入一場有害的衝突,這將有利於中共。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