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舊帝國反擊戰
2025/02/17 18:06
瀏覽43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威廉·安德遜(William L. Anderson)2025年2月13日
《醜陋媒體越來越暴走:可以預見的,特朗普下一步將對付腐敗主媒》
《紐約時報》的編輯至今仍感到震驚。不到8個月前,該報的社論板發佈了一篇題為《特朗普,重罪犯》(Donald Trump, Felon)的社論。儘管紐約市地方檢察官布拉格(Alvin Bragg)依賴的是尚未經過考驗的法律理論,並且儘管這場審判看起來更像是檢察官和法官梅爾欽(Juan Merchan)之間的雙人配合;梅爾欽是偏向民主黨的;《紐約時報》仍鄭重地向讀者保證,一切都是公平和光明正大的:
「在曼哈頓下城的一間謙遜法庭上,週四,一位前總統、現任共和黨的代表人物被判定犯有34項偽造商業紀錄的重罪。陪審團的裁決以及審判中呈現的事實,再次提醒我們;或許是迄今為止最為明確的提醒;特朗普不適合擔任公職的種種理由。」
「在前總統的封口費案件中,12名隨機選出的紐約市陪審團一致認定特朗普;這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偽造商業紀錄,以防止選民得知一場他認為會對其政治生涯造成損害的性接觸,從而進行掩蓋。」
2024年6月21日,紐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看似迷糊的拜登影片不過是「低劣假片」,並且是「誤導」公眾。7天後,在向公眾保證拜登適合擔任公職後,該報再次發表社論,呼籲拜登在與新近被定罪的特朗普的慘烈辯論後,退出總統競選。
紐報如願以償,拜登和民主黨按部就班地提名了副總統賀錦麗;這位同樣是灰夫人社論板的心腹人物。該報的專欄作家和記者全力推動她的候選人資格。法蘭奇(David French)寫道,他投票支持賀錦麗是為了「拯救保守主義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是一家習慣於按自己意願行事的報紙。從虛假「俄羅斯門」調查,到多位民主黨檢察官試圖為特朗普捏造刑事指控,紐報積極推廣最新的陰謀論。儘管最初為所謂調查提供火花的「鋼鐵檔案」完全是捏造的,紐報還是宣稱整個事件合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紐報和《華盛頓郵報》在2018年因為對通俄門事件的報導共同獲得了普立茲獎。這是2家報紙第二次因推廣假新聞而獲得普立茲獎,華報是因為1981年的虛假「吉米的世界」故事,而紐報則因其「明星」記者杜蘭提(Walter Duranty)在1932年發表的一系列虛假報導獲獎,這些報導掩蓋了由斯大林所造成的臭名昭著烏克蘭大饑荒。(杜蘭提是斯大林的忠實追隨者,並利用紐報幫助支持這位歷史上最具殺傷力的政治領袖之一。)至少華報歸還了普立茲獎;然而,紐報從未關心過真相,並將這個獎項展示在大廳裏多年。
但儘管紐報及其記者和社論作家全力以赴,美國選民最終決定讓「無資格」的特朗普當選,這一決定無視了報紙頁面上滲透出的漸進式進步智慧。法蘭奇總是急於讓每個人知道他為紐報》撰稿,他宣稱精英進步主義者在道德上優於會投票支持特朗普的人:
「無論民粹主義運動如何起步,它幾乎總是會演變成充滿腐敗和怨恨的毒池。」
而這正是我們今天所處的現狀。
以下是他對特朗普首任期的評價:
「我們清楚地看到共和黨對特朗普的忠誠。他繼承了增長中的經濟,並在任期的前3年維持了經濟增長。雖然他應該對這一持續的經濟成功負有一定的責任,但特朗普的宣傳口號不斷強調;他創造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
「但特朗普首任期的失敗又如何呢?嗯,那是『他們』的問題。」
「2020年飆升的謀殺率不是特朗普的錯。那完全是關於黑命貴和左派的問題。」
「特朗普對疫情的反應中所表現出的混亂、無能和欺瞞被遺忘了。左派才是疫情的真正罪魁禍首,因為他們關閉學校和強制戴口罩。」
要從這段事實重寫開始真是難以抉擇。即使不需要認同特朗普在其首任期內的所有行為,也能明白法蘭奇的說法是不誠實的。首先,最重要的是,長期瘋鎖、強制戴口罩以及長期關閉學校,並非特朗普或大多數共和黨官所為。
相反,隨後暴動和謀殺率上升的地方,如明尼阿波利斯,都是由進步派治理的,更不用提2020年在眾多城市爆發的搶劫事件,那些搶劫事件是進步派媒體和政治人物,如桑德斯,公開支持的。腐敗主媒宣稱這些暴力抗議活動「大多是和平的」(有時背景中仍有火焰燃燒)只會進一步證明像紐報和CNN這樣的傳統媒體的虛假。
事實上,眾所周知,實施最嚴格瘋鎖政策的州和城市也由進步派的民主黨人治理。考慮到法蘭奇支持極為嚴格的疫情政策(他稱這些政策為「保生命」),他聲稱這些政策有效遏制了病毒的負面影響,無論如何都顯得是自欺欺人,甚至是極不誠實的。法蘭奇也從未提及媒體和拜登政府官關於新冠病毒源自武漢實驗室泄漏的謊言,該病毒來自於增能研究。
然而,這正是在接下來4年中,從傳統媒體中可預期的報導。媒體將不會處理特朗普的關稅和其他政策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害,而是會把焦點集中在馬斯克、狗狗幣和USAID這個巨大媒體資金池的消失上。
作為腐敗主媒帝國的領頭羊,可以預期紐報將在試圖推翻特朗普政府方面起到領導作用。到目前為止,新戰略似乎與舊戰略有關聯。兒童將因缺乏USAID資金而死亡。特朗普站在歷史的「錯誤一邊」。(這其實是從過去翻出來的,40年前,紐報曾聲稱美站在歷史的「錯誤一邊」,因為它未能支持社會主義。)鑒於特朗普已向俄伸出橄欖枝,希望找到結束俄烏戰爭的辦法,我們可預期紐報和華報的社論頁再次會宣稱總統是「俄間諜」。
在他最近的一篇反特朗普的長文結尾,蘭奇引用了《傳道書》中的話,宣稱:「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事實上,也是在說自己和所代表的傳統媒體,因為我們肯定會看到特朗普1.0的報導再次上演。舊帝國的確在反擊,但這次可能不那麼有效,因為媒體本身也許正站在歷史的「錯誤一邊」。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智破人販運轉窩
下一則: 宇宙結構將發生改變?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