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克 (William Blake)繪<撒但從神面前離開>1805-10年,收藏於美國紐約摩根圖書館,出自Wiki Public domain
聖經中有一個如詩般動人的故事,描繪烏斯地一位承受了世間幾乎所有的痛苦,卻依然堅守對神的愛與忠誠的人物,名叫約伯。他既不是君王,也不是士師或先知,但他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擁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以及豐厚的家產,蒙受神龐大的祝福。兒女常設筵宴,他為此常獻燔祭,恐子女犯罪,心中離棄神。
某天,神的眾子在耶和華面前侍立,撒但也在其中。耶和華問撒但是否留意到祂的僕人約伯,稱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然而,撒但質疑約伯的敬虔是因為神先賜下祝福,並提議試煉他且毀去他的一切,他必然離棄神。耶和華神對約伯有絕對的信心,遂允許撒旦的挑戰奪去約伯所有,但禁止加害於他。
對此全然不知的約伯,忽然間遭受一連串的災殃打擊。在短短一天內,他接連得知牲畜被掠、僕人慘遭殺害,甚至自己的兒女也因狂風摧毀房屋而喪生。面對如此巨大的悲痛與財物的失落,他撕裂衣裳,剃去頭髮,俯伏在地下拜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 )繪<約伯與妻子的對話>1625-1650年,收藏於法國埃皮納勒的博物館(Musée départemental dArt ancien et contemporain),出自Wiki Public domain
撒但在第一次挑戰失敗後,再次來到神面前,聲稱只要能傷害約伯的骨與肉,他必定當面棄絕神。神允許撒但傷害約伯的身體,但不准奪其性命。撒但隨即使約伯全身長滿毒瘡,散發惡臭,甚至連妻子與親友都厭棄他。他的妻子譏諷道:「你還要堅守純正嗎?不如棄掉神,死了算了!」面對挑釁,約伯斥責她:「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即便承受劇痛與試煉,約伯仍堅守信仰,未以言語冒犯神。
撒但接著利用約伯的三位朋友「安慰」他。這三人原本應該是帶著同情與慰藉而來,卻在經過七天七夜的沉默陪伴後,約伯終於打破沉默,展開三段與這些慰解者間精彩的辯論。
伊利亞.列賓(Ilya Repin )繪<約伯與他的朋友們>1869年,收藏於俄羅斯博物館(Russian Museum),出自Wiki Public domain
第一段描述約伯在極度痛苦中咒詛自己的出生,質問上帝為何讓他存活於苦難之中。三位朋友輪流與他辯論:朋友A指責約伯缺乏忠誠,認為他的受苦是神的管教;朋友B暗示約伯與子女犯下罪行,應向列祖學習悔改;朋友C則斥責約伯的辯解無益,堅稱神會揭露他的罪行。面對指控,約伯堅稱自己清白無辜,批評朋友編造謊言,是無用的醫生。他深信自己的正直,懇求神垂聽禱告,等待釋放的日子來臨。
第二段朋友A譏諷約伯淺薄無知,指責他叛道虛偽,並妄圖自高過於神。約伯反駁朋友的言語空洞無益,只會增添愁煩。他深信耶和華瞭如指掌,必為他的苦情伸冤。朋友B怒斥約伯傲慢無知,警告他最終必因罪自毀,斷子絕孫。約伯則痛訴自己已家破人亡,僅剩牙皮脫逃,但仍堅信救贖主必將顯現,為他辯屈。朋友C進一步指責約伯罪有應得,稱惡人必遭懲罰。然而,約伯反駁自己並未犯罪,義人遭受苦難並非因罪,而是出於神的旨意。如同世上有惡人得享高壽富貴,而義人反遭患難逼迫;有時惡人死時「盡得平靜安逸」,而義人卻「至死心中痛苦」。
第三段朋友A猛烈抨擊約伯,誣指他剝削窮人、惡待孤寡,並稱他的墮落源於自身不義,勸他歸向全能者始蒙祝福。約伯斥責他無理指控,堅信自己清白,並表明願將自己的行為內心陳明於神面前,因神必知他的公義。他不同於世上欺壓孤兒寡婦和窮人、殺人、偷盜和通姦者,因他們的昌盛不過片時,最終必遭報應,歸於無有。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繪<約伯與他的兒女們>1800年,收藏於美國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s ,in Washington, DC,出自Wiki Public domain
在最後的申辯中,約伯使朋友啞口無言。他頌揚上帝的智慧無所不在,從宇宙星辰到風、雲、海洋皆彰顯祂的偉大,而這僅是祂全能的一小部分。他堅信自己的清白並宣稱至死也不離棄神,並體會:「敬畏耶和華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回憶昔日榮耀,他感嘆如今尊榮盡失,被人輕視攻擊。他為自己過往辯白,表明未犯姦淫、未欺壓人、未膜拜偶像,也未忽略窮乏者的需要,懇求上帝公義審判,並請指控者指出他有何罪狀。
約伯懇求神回答,耶和華便在旋風中威嚴顯現,向約伯提問:「我立大地根基時,你在哪裡?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這些事早在約伯出生前已成就。耶和華進一步詢問他關於日月、雨雪、金銀等自然奧秘,約伯自覺人的渺小而說出:「這些事太奇妙,是我所不知的。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洛朗·德拉伊爾 (Laurent de La Hyre )繪<苦盡甘來>1648年,收藏於美國維吉尼亞Chrysler Museum of Art,出自Wiki Public domain
約伯立下讓撒但再也無法質問的條件後,成為義人的典範,領受神的祝福。神責備三位朋友以虛妄之言論斷約伯,命他們獻上祭物並由約伯代禱求得寬恕。神使約伯脫離苦境,並加倍賜福於他,還賜給他十個兒女,其中三個女兒美貌無雙。神更延長約伯的壽命,使他得見子孫四代,最終「年紀老邁,日子滿足而死」。
神始終未向約伯透露與撒但的對話,也未解釋災難的原因,讓約伯在未知中堅持信仰。即便他失去所有僅剩皮骨、妻子與朋友們的言語不斷加深他的痛楚,約伯仍然堅守對神的信靠與忠誠。最終,撒但知道無法動搖約伯的信仰,不得不承認他是真正愛神的人。人生行走義路時,如約伯般,時會經歷試煉和疑惑,堅持到底守得雲開,終能見神。
- 1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2025/02/02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