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社會的隨身族現象
黃振家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什麼是情報社會?光是情報兩個字,聽起來就很像是個充滿監視特務、訛虞我詐的諜報社群,事實上,情報社會的概念來自日本,中
然而,資訊這兩個字,由於本身技術意味濃厚,似乎很難用來貼切形容資訊社會生活的樣貌,反倒是日
一般來說,自從IT革命以來,目前的發展趨勢,可以分為三大方向,首先在電信方面,從固接電信朝向移動電信發展;在通信方面,從音聲通話朝向資料通信發展;在生活資訊娛樂方面,從彩色電視機朝向個人電腦發展。這三大發展趨向,正好反映在資訊社會的生活樣貌:隨身族的出現。
所謂的隨身族,意旨想要不受限制、隨時隨地可以做任何事(英
事實上,隨身族以隨身商品作為表徵與識別,其中最為普遍就是行動通訊商品,包括過去的呼叫器,現在的手機;其次,也包括行動影音商品,包括過去的隨身聽、MD,現在的MP3、MP4;此外,行動記事的攜帶型筆記電腦與PDA、行動影音記錄的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與數位錄音筆,都是現代隨身族日常必備的生活道具。
從情報社會的觀點來看,上述隨身族日常攜帶的生活道具,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各自具備情與報的傳播特性,隨身族一方面可用來表達情意,另一方面則是用來交流訊息,換言之,在生活者的日常世界中,攜帶情報生活道具,是資訊社會日常所必須,分屬不同社群的生活者,有著各自日常所需,且各自挑選情報生活道具進行演出,對隨身族而言,不論是資訊還是娛樂生活,都一樣能夠隨身帶著走,時間與空間不再是限制,只要我想,隨時隨地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