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墨子 其人其書
2014/09/03 05:35
瀏覽32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墨子其人其書
墨子名翟 魯國人 具體生卒年月已不可考 根據史書中對他生平事蹟零星的記載 可推之其生卒年大致再公元前四六六至公元前四○○年間 亦即在孔子後孟子之前 屬於春秋到戰國的過渡時期 用現代人的標準看 墨子一生活的很不 瀟灑 他出身平民 家境並不寬裕 後來他有了名氣後 有很多人追隨 可他卻不懂得利用別人對他的看中來為自己撈好處 而只是與學生一道穿粗衣 著草鞋 少飲食 日夜不休 以吃苦為樂事 並自稱 賤人 他既不像孔子那樣擺 聖人譜 也不像莊子那樣 玩瀟灑 在他身上 真正體現出了艱苦樸素 勤奮刻苦的民族精神 而這 正是中國人至今仍在倡導的優秀傳統 墨子一生做了許多事 其中他從一個儒們弟子 發展到 非儒 進而自立門戶的獨創墨學 這一歷程頗耐人尋味 墨子對儒家的不滿 一是禮儀制度的繁縟 二是厚葬重孝的危害 儒家的這兩大弊端 束縛了人性的自由發展 造成了民生的貧困 墨子以人民的要求和意願為出發點 率先舉起了非難與批判儒家的旗幟 並進而創發出墨家學派以 兼愛 非攻 為核心的一些原創性思想 楚惠王期間 楚國與越國在長江上展開水戰站 起初 越國利用下游的有利地勢 擊敗了上游因難以後退的楚軍 後來 公輸盤到楚國 為楚國創制了 鉤 鑲 兩種武器 因而大敗越人 公輸盤在墨子面前自誇鉤鑲的靈巧 並譏諷墨子說 我舟戰有鉤鑲 不之子之義亦有鉤鑲乎 墨子雖以 我義之鉤鑲 賢於子舟戰之鉤鑲 作答 魯問 但這迫使他意識到 光有 兼愛 非攻 的道理是不能止侵略者的野心的 還必須同時採以實力防禦對抗侵略的措施 從此以後 墨子花費了大量精力研究防禦理論和防禦器械 並組織起一支組織嚴密 既授業修行 由迎敵作戰的隊伍 墨子所有這些表現 無論作為思想境界 還是一種行為風範 在先秦諸子中都是獨樹一幟的 關於墨子的生平事跡 我們知道得詳細一點的是 公輸 中 止楚攻宋 的故事 墨子聽說楚國將攻打宋國 隻身赴險 從魯國出發 行十日十夜趕到楚國 先以道理說服楚王不要攻宋 又與公輸盤進行攻 防演習 盡數挫敗公輸盤攻城的各種器械 公輸盤攻城的器械以用完 而他守成的器械還有餘 為防止楚王不講信義 他事先將三百弟子安排在宋城上 以迎戰楚軍 楚王見硬軟兩手都被墨子封死 只好打消了攻宋的念頭 墨子的志勇雙全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墨子 一書 是墨子言行的忠實紀錄 此書原有七十一篇 流傳至今的有十五卷五十三篇 大體可分為四部分 經說 及今人所謂之 墨辯 墨經 這個部份中包含的邏輯思想和邏輯體系 在人類邏輯思想和邏輯體系 在人類邏輯思想發展史上 可與相媲美者唯有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 印度因明論 卓越的貢獻不待言 論說 系統表現了墨子對社會人生的看法和觀念 閃現著一個傑出的平民思想家的風采 墨語 記錄了墨子和外界辯說的一言一行 是墨子思想的具體表現 戰備 集中反映了墨子怎樣把科學知識應用到軍事防禦方面 是古代軍事史上極為珍貴的史料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檔案分享
自訂分類:古文文學賞析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