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文章 * 顏艾琳
一.
去發現一個問題的存在,並且感受它的難度,這時你將會有類似偵探的心情,重新看見生活原來不是那樣「表面的」。
再平凡不過的日子裡,是當事人放棄了「發掘問題」的觀點,而使日子變慢,又虛無地過去了……而這一點,很少人能自知自明。現代人已經知道:平凡是幸福,但是我進一步提出問題來--平凡也不能無所知覺地浪費掉,生活一定要有感覺「問題就在身邊」,如此才可襯出平凡的滋味來……
二.
再怎樣偷懶的人,也能思考一個問題:「今天就這樣過下去嗎?」
三.
「今天就這樣過下去嗎?」你想了一想,不,「今天就要改變。」於是先前的問題被後一個問題解決了。這是你的第二個問題。
四.
一個自覺找不到問題的人,生活一定很無趣,那人肯定也沒有魅力可言。喔,這就是他的大問題,但他絲毫不知道這是問題。
比這更慘的人,是知道有問題,卻從來不當作問題來解決。
五.
「問題就是:我不知道。」很多人在面臨解決事情時,不是不知問題的輕重,而是在抉擇解答途徑之際,發現答案超過兩種以上。反過來說:答案才是「真正的問題」--題目只是單數,沒料到答案是複數;而且選擇這樣或那樣,一點也不是提出問題的人想要的結果。
所以,我們可以說:提出問題一點都不困難,能正確選擇後果的人,才是智者。
六.
「晚餐要吃什麼?」、「週末一起看電影?」、「你說,這樣對吧?」疑問句代表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總好過「就吃這個吧!」、「不對,我說的才對!」、「看電影?不行,去房裡看書!」那樣不受尊重。
生活上,別人有問題丟給你,要視為好事。而旁人一直將答案丟給你,那自己一定要反省:「為什麼我不能處理問題,而是被迫需要答案?」
2007.6.4初稿 6.7定稿 中華日報副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amazingturn2011/09/18 16:46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老師,覺得這篇文章很棒值得好好思考,
留言和你說聲我拿來引用了!! 謝謝!!
- 1樓. saint2011/05/31 16:57覺 --> 學 --> 用 --> 享
習慣領域有一快樂成長, 解除壓力的循環過程:
[覺] -- 醒覺. 了解自己不足處或可努力改善之處, 例如: 懦弱/冷血/健康...
[學] -- 學習, 努力學習以增加各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擴大自己的能力集合
[用] -- 實踐, 深刻體驗力行, 功夫愈練愈精, 大刀愈磨愈光
[享] -- 生活享受, 直至從心所欲不逾矩, 所有事情皆能迎刃而解而無煩憂
恰與顏艾琳的生活智慧遙相呼應, 僅供參考!
祝安!
Saint 201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