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簡字自古有之,但是中共簡體字確實是中共發明的
2007/10/08 19:34
瀏覽12,593
迴響55
推薦18
引用1

文字有從簡變繁,也有從繁變簡的趨勢,二者同時在進行。最早的甲骨文,就簡單的很,到了春秋戰國,就變繁複了。秦始皇以小篆將之簡化和統一,到了漢朝,又以隸書再度簡化,並同時定型。

但是隨著文化內容的增廣和變化,許多字又一分為二為三為四,加多了筆劃,被賦與更特定的意義。譬如說,在古代,以東西餵人,給動物吃東西,自己吃東西,通通用食一個字,後來就衍生出餵,飼,二個新字來。

字的筆劃變多,日常書寫時,自然會有人加以簡省,反正只要了解就行了,因此,簡字自古有之,但是並無固定系統,也就是說,並沒有簡體字這回事,因為簡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國民黨以前,沒有權威機構去給它們統一定型,直到共產黨掌權後才有改變。中國自古以來,正式文書,或給長輩書信,如果寫簡字,那是極失禮的事,至於給皇帝上奏摺,如果寫簡字,那你得要比別人多幾個腦袋才行。

有人說草書就是簡字,草書當然是簡字,那是一種藝術的表現,雖然約定俗成,但是草字並沒有統一的寫法,書法家有充份的自由去決定他的草字要怎麼表現。

民國初年,整個中國知識界普遍失去文化自信心,一切以洋人的文化為最佳,那時有全盤西化的主張,甚至認為中國的落後是因為文字不好,較溫和的,認為要簡化中文,較激進的,則認為應該廢除中國文字。

國民黨屬於溫和派,因此先推動簡化字,根據當時較流行的簡字,發表了幾個標準簡字,這是首先有統一的簡體字的出現。中共則是激進派,控制了中國以後,就處心積慮要廢掉中國字,中共的做法有二個,一是創造更多的標準簡體字,取代了從漢代以來定型的楷書,二是創造漢語拼音文字(請注意,漢語拼音最初並非注音系統,而是一種新文字系統)。最終的目的是廢除中文,將中國話全部以拼音表現。

中共會將漢字拼音化,除了數典忘祖,從骨子裡背棄中國祖先的心態以外,追根究底,還是因為無知。中國字是象形字,本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通常沒有固定的聲調,但現在所說的國語或北京話有五聲調,同一個音,換個聲調就是不同的字,有些字雖然同音同調,卻是異形異義,因此除非將整個中文和中國話一起廢除,否則即使在每個拼音文字上面都加上調號,也很難行得通。漢字羅馬化,註定是要失敗的,但是中共的領導人們明顯對這方面完全無知。

中共所創造的簡體字,有一部份是從國民黨那裡抄來的,有一部份則是自己亂搞的,很多人以為中共的簡體字只是筆劃減少而已,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中共簡體字最糟糕的是把不同的字,簡化成同一個字。結果是,乾隆的乾,豆乾的乾,幹部的幹,和國之干城的干,全部寫成干;付錢的付和師傅的傅,都寫成付;蕭和肖不分;雲和云不分;隻和只不分;利和莉不分;麵被改成了面;後被改成了后;最離譜的是,髮和發簡成同一字,內臟的臟和骯髒的髒,形音義都不同的字也都寫成一樣。還有的是將字毀棄,如將遊記的遊,全部改成游,西遊記變成了西游記,莫非唐三藏到西天取經,不是騎馬去的,而是游泳去的?這真是荒謬可笑,但是你到書店裡看,到處都是寫西「游」記。

你說中國共產黨,以及那些故意堅持使用和支持中共簡體錯字的人(因為沒學過正體字,而不得不寫中共簡體字的另當別論),是不是把中國人的臉丟到祖宗八代去了?

希望大家了解,錯字連篇,醜陋不堪的中共簡體字的確是中共的發明,中國古代讀書人,不會不尊重中國字到這個地步。

我們在台灣也使用簡字,但是除非寫錯字,否則絕不會去使用中共所發明的簡體字,只要稍有一點文化的人都知道,故意寫錯字是不禮貌的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河東雄獅教育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55) :
55樓. 战争年代
2007/11/22 09:01

1、那中国人放弃白话文、使用文言文不就读懂古籍了。

2、乾隆、豆干、乾糧、干戈

     乾隆、豆干、干粮、干戈

这没有什么,用简体字没有歧义的,你读的是词而不是某个字。

而你认为大陆会用“干隆”着实可笑,大陆的“乾隆”就是乾隆,念做“qian",你是否看过大陆的历史剧,都是乾隆,没有“干隆”,而大陆这边是历史剧,而台湾呢只能是古装剧,不过是一帮男女穿着古装谈情说爱、恶搞历史而已。

你台湾拍出一部《雍正王朝》这样的历史正剧来看看,还不知道谁距离历史更远呢

3、英语在各国的使用中,文法、拼写也都有差异,难道英国的是正体“拼写”?

而说话,大陆有普通话,台湾有所谓国语,这不就是标准?

4、你看不懂,是你中文程度低,这个大陆上几乎世人皆知


54樓. 战争年代
2007/11/21 19:44

你说你受过训练才读的懂文言文,那许多中国人还没有受到训练呢,怎么办?

而我,一点训练没有,不一样看的懂你的繁体字,所以白话文比之简体字更割裂中华传统文化。

而你既然认为不必要读懂文言文,又何必要写繁体字呢。

英语还有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等,也没有见英国人搞什么“正体”英语。

你不过还是拘泥于孔乙己的“茴”字几个写法而已


一。讀得懂古文的人很多,台灣中學的中文課本裡都有一定比例的古文,相信大陸也有。許多中國人讀不懂古文,就像許多中國人還是文盲一樣,那是教育普及和效果的問題,這並非我們在討論的事情。

二。繁體字比簡體字容易認,但是你真以為你看得懂我寫的繁體字?你可能太過自信了。隨便考你三個字:

以下各組字中,各有一個是正確,請問是那些:

1。干隆,乾隆,幹隆 (滿清皇帝,繼任雍正之後的滿清皇帝的年號)

2。豆干,豆乾,豆幹 (用豆子做成類似豆腐的一種食品)

3。干糧,乾糧,幹糧 (方便攜帶,往往水分較少的食物)

4。干戈,乾戈,幹戈 (二種武器,形容戰事衝突)

三。不要說美,加,澳,英的英語不同,即使美國境內的英語在各地也不盡相同。這和華語一樣,即使都講普通話,浙江人,廣東人,湖南人,台灣人的習慣和口音,都不太一樣。不過話說回來,隨著大眾廣播的發達,以及人的遷徙增多,習慣和口音有逐漸統一或混合的現象。我聽到不少年輕的台灣人講話的用語和大陸人類似,也聽到不少大陸年輕人的口音裡有台灣腔。

簡體和正體中文,講的是文字形式,你張冠李戴了!

四。看不懂你最後一行在說什麼。

時季常2007/11/22 00:57回覆

53樓. 战争年代
2007/11/20 19:53
改了有怎么样?
一点阅读问题也没有
怎麼會沒有問題呢,大陸學生的中文程度,明顯就低台灣和香港很多。問他們乾幹干的分別,就答不出來。 時季常2007/11/21 05:43回覆
52樓. 战争年代
2007/11/20 19:39
有什么不伦不类?

你的繁体字较之篆文不也是不伦不类,你说的白话文较之文言正体不也是不伦不类,你的硬笔字较之毛笔字不也是不伦不类。

中国人连自己先人的古籍上的文章都要翻译,是不是也不伦不类?


先生,篆體的蕭和楷書的蕭,是同一個字啊!(話說回來,不知道先秦時候,有沒有蕭這個字)中共的簡體字,蕭和肖是同一個字,這還不離譜嗎?

和拼音文字相比,中國字由於相對穩定,二千年來變易極小,(一直到了共產黨才被變形),因此一般讀書人,要讀懂古文相對容易多了。像我來讀古文,到唐宋文,大部份都不需要翻譯,因為我受過相當的古文訓練。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部份,需要註解。

很多古文所講的東西,是現代人不熟悉的,文字的用法,和現代人的習慣也不相同,另外,很多人所受教育有限,因此如果不翻譯成現代文,並加以註解,是很難了解的。 

你不要說現代人讀古文需要翻譯(註解),古人讀比他們更古的典籍都需要翻譯(註解)的。你難道以為以前讀書人參加科舉,都是直接讀原文嗎?當然不是,也不可能啊!

有機會翻一下唐宋或明清時發行的書籍(如果還找得到的話,恐怕被紅衛兵破壞殆盡了。在台灣可以找到原文重印的版本),你可以看到裡頭一大堆對古文的註解。

西方採用拼音文字,尤其是英文等,隨時間變化,人們口音和講話習慣改變,文字也不得不跟著改變,因此極不穩定,一二百年之後的人,就很難看得懂了。莎士比亞距今四百年不到,即使是讀書人也不容易讀懂莎士比亞的作品原文,而必須靠翻譯註解本。

這並非是因為文法的改變,而是因為文字本身就改變了。你看美國獨立才多少年,很多美國字就和英文不同了,而這還是在現代傳播工具極發達的情況下發生的,想像古代傳播不發達,人們隔絕,那會產生多大的變化。

漢文化發達得早,中文是世界上文字的寶貝,被共產黨蹧蹋成這樣子,實在令人痛心啊!

先生,以上所說,都只是中國文學和語言學的基本知識而已,如果你聽都沒聽過,那麼你真的該謙虛一點,不要把話講得那麼的滿。

時季常2007/11/21 05:41回覆
51樓. 战争年代
2007/11/19 18:41
我上来了

简体字和繁体字没有文化的争执,只是政治的争执


沒有文化爭執?

你如何解釋把髮寫成發,把後寫成后,把臟寫成髒,把蕭寫成肖,把乾和幹都寫成干,把傅寫成付,等等不倫不類的作法?

時季常2007/11/20 00:21回覆
50樓. 战争年代
2007/11/18 21:13
同理
现在人也对古(繁体)字不太适应了,还是使用现在(简体)字
49樓. 战争年代
2007/11/18 21:08
没有联系

白话割裂中华文化,你当然不承认有联系了。

你们说简体字使得中国人无法阅读古籍,但是中国人只是那么单字的看吗,还不是看内容,什么内容,还不是你说的“古文”?哦看不懂古文就没有割裂中华文明传承?是古文就不要了,那看什么古籍?那所谓简体字无法阅读古籍不是伪命题吗?

你既然认为古文不要也罢,那还说什么阅读古籍“历史文件”,你不觉的你自己很矛盾吗?


48樓. 战争年代
2007/11/18 20:59
1

我说过了,我现在用的简体字就是现在字,繁体字是古字,就和你认为文言文是古文一样。

你说学习古文还要专门的训练,我根本也不用刻意学,一样看的懂繁体古字。

你对待中华文化的时候,存在双重标准,对你懂的--繁体古字一套,对你不会的文言古文一套(还有毛笔),我看你还是先把标准统一了再发表意见吧。

你说了一大堆,不过是没有根据的,而我说的我已经说出实例。

而你对我的反驳,正是简体字存在的理由,中华文化需要发展----

文言文--白话文,毛笔字--硬笔字,繁体字--简体字


47樓. 战争年代
2007/11/18 20:52
传承

你看的懂甲骨文、篆体文字吗?是不是中华文明被割裂了,流失了多少?

你读得懂正体文(文言文)吗,你自己恐怕都困难,不要说你的孙子了。

你要为中华文明的流失负责呀


46樓. 時和
2007/11/18 09:20
或許 zhzh 您看得懂正(繁)體中文字,但是您的小孩看得懂嗎?

您的孫字輩看得懂嗎?

所以百年後大陸人很可能都看不懂正(繁)體中文字,那中華文化還能傳下去嗎?

要流失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