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2.0
◎沈政男
傳統佛教講不講「愛」這個字眼?有沒有「大愛」這樣的詞
傳統佛教講出世與超脫,在半空中看著人生苦海,但近代中
「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入世兩個字。
什麼是「人間佛教」?印順法師引經據典說:「諸佛皆出人
「成佛在人間」,有看到沒?這句話能不能勘破,就看慧根
但那是證嚴法師最後一次為蒼生落淚吧,她把眼淚擦一擦,
重點來了,證嚴法師不只讓佛教入世,還汲取了基督教與天
入世的極致的就是愛,愛的極致就是大愛。一個佛教徒,能
證嚴法師做到了。慈濟功德會的公益形象深植人心,很多人
2011年,時代雜誌將證嚴法師選為全球百大人物之一,
證嚴法師在1960年代創辦慈濟的時候,越南也出現了一
由此觀之,證嚴與慈濟所做的,就是比較少佛教徒選擇的入
但慈濟至今所能做,就是目前這樣,遠離政治敏感議題的格
慈濟原本有前衛的入世佛教精神,但幾十年下來,台灣社會
就是破神運動。網路時代來臨,只要電腦一開,選個匿名帳
破神與造神是一體兩面,造神是把小優點渲染成大完美,而
像慈濟這樣又大又老的組織,當然有其不合時宜的問題。慈
只是他們忽略了,集體制服,或者一系列的仿靜思堂公益建
然而如果因為這樣,就說慈濟跟國民黨一樣惡劣,那根本是
甚至有人隱射、直指慈濟是「邪教」,而這樣的用語根本就
慈濟需要與時俱進、需要改革,不是因為證嚴法師被蒙蔽了
從慈濟對內湖園區的退讓,還有對財務問題的回應,證明了
入世的極致就是愛,愛的極致就是大愛。只是大愛的內涵是
(圖片來源:Youtube大愛台影片)
- 6樓. 1112015/03/26 12:55
孟山都在國際間備受批評
不只是因為單純生產基改作物
而是其計後果推展基改,造成農作及耕地可怕惡果。
建議作者多去搜尋相關新聞。
證嚴不得已撤回內湖案
是不得不的最後一步
如何說是有反省力呢?恰好相反不是嗎?
- 5樓. 藏密喇嘛教, 不是佛教2015/03/21 01:38
印順法師說︰
《《不論是大眾部,或是上座分別論者、經部譬喻論者,在初期都把細心看成意識的細分。經過長時期的思考,才一律明確的提出「六識以外別有細心」的主張。原來細心說也有它的困難:凡是識,必有它的所依根、所緣的境。釋遵從依根緣境的不同,建立六識;這不但小乘經,就是一分大乘經,也還在這樣說。如離六識別有細心,那不是有第七識嗎?這似乎違反聖教的明文。》》
(《唯識學探源》正聞出版社 P.49、50)
印順法師竟然否定第七、第八兩識,主張【識唯有六】。
---
《成唯識論 》卷三:
「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謂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所依止故。譬如樹根是莖等本。非眼等識有如是義。上坐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化地部說此名窮生死蘊。離第八識無別蘊法窮生死際無間斷時。謂無色界諸色間斷。無想天等餘心等滅。不相應行離色心等無別自體。已極成故。唯此識名窮生死蘊。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謂阿賴耶識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立此四名。有情執為真自內我。乃至未斷恒生愛著故。」聖 玄奘菩薩開示【四阿含中, 世尊已密意宣說第八識,謂根本識、有分識、窮生死蘊、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
---
世尊於阿含、般若、唯識等三轉法輪處處宣說第八識-阿賴耶識,印順法師身為當代佛學泰斗,研究阿含數十年,號稱是阿含專家,而竟然讀不懂四阿含中已經密意宣說第八識-阿賴耶識之理,實是當代佛教界之怪事之一!
眾所皆知︰六根觸六塵而出生六識,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身乃是色法,色蘊所攝,而【意根】無形無相是無色根,所以是心法;既然六根觸六塵已經有六識了,而意根是心,且問︰意根若不是第七識,那是第幾識呢?
- 4樓. 藏密喇嘛教, 不是佛教2015/03/21 01:36
《成唯識論》卷四:「如瑜伽說。有藏識故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
聖 玄奘菩薩說:「就如同聖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說:『因為有阿賴耶識執藏貪愛等無明業種,所以有第七識-末那識的現行;因為有第七末那識為俱有依,令意識得以現行運轉。』」
既然意根乃意識之俱有依,而聖 彌勒菩薩及聖 玄奘菩薩皆說第七末那識乃意識之俱有依,則已明證:意根即是第七末那識。---
《成唯識論述記》卷十:「五根別有體。意別立第七。」
聖 窺基菩薩說:「五色根乃是色法,不同於無形無相的心法,有其物質體;而『意根』無形無相,乃是心法,並非色法,故別立為第七末那識。」---
《成唯識論述記》卷八:「述曰。第六別有此俱有依。即第七識。何以爾者。自體間斷要託末那方得起故」
聖 窺基菩薩又說:「第六意識除了阿賴耶識以及不壞的五根身以外,另外還有一個俱有依,這個俱有依就是第七末那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意識自體在眠熟無夢等五位(尚有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受想定)而暫滅不起,必須藉著第七末那識為俱有依方能重新現起運轉。」=========
不論是教證、理證,都證明第七、第八兩識皆真實存在,而且都可以驗證,為何印順法師號稱是當代佛學泰斗,竟然讀不懂呢?而且如此邪見,還能號招這麼多信徒呢?只能說此界乃【見濁】惡世,眾生惡見深重也!
- 3樓. 藏密喇嘛教, 不是佛教2015/03/21 00:32
入世的極致的就是愛,愛的極致就是大愛。一個佛教徒,能夠體會大愛,就好像一個基督教或天主教徒能夠體會涅槃一樣,這是貫通兩種不同宗教思想的表現。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一『佛法概論』
第六章 有情流轉的生死根本第一節 生死根本的抉擇
無明與愛
有情為蘊、處、界的和合者,以四食的資益而延續者。在這和合 的、相續的生死流中,有情無法解脫此苦迫,可以說有情即是苦迫。究竟有情成 為苦聚的癥結何在?這略有二事,如說:「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 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雜含卷一0‧二六六經)。無明與愛二者,對於有 情的生死流轉,無先後也無所輕重的。如生死以此二為因,解脫即成心解脫與慧 解脫。但從迷悟的特點來說,迷情以情愛為繫縛根本,覺者以智慧──明為解脫 根本。這可以舉喻來說:如眼目為布所蒙敝,在迷宮中無法出來。從拘礙不自由 說,迷宮是更親切的阻力;如想出此迷宮,非解除蒙目布不可。這樣,由於愚癡 ──無明,為愛染所繫縛,愛染為繫縛的主力;如要得解脫,非正覺不可,智慧 為解脫的根本。此二者,以迷悟而顯出他獨特的重要性。所以迷即有情──情愛 ,悟即覺者。但所說生死的二本,不是說同樣的生死,從不同的根源而來。佛法 是緣起論者,即眾緣相依的共成者,生死即由此二的和合而成。所以經中說:「 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共成此有情的苦命兒。這二者是各有特點的,古德或以 無明為前際生死根本,愛為後際生死根本;或說無明發業,愛能潤生:都是偏約 二者的特點而說。
=============
基督教或天主教徒, 無有可能體會涅槃
慈濟的大愛, 不是佛法
- 2樓. 藏密喇嘛教, 不是佛教2015/03/21 00:10
「人間佛教」的開創者似乎是太虛法師,他有一位高徒印順法師,將「人間佛教」帶到了台灣,而印順法師最著名的一位弟子,就是證嚴法師。
==============
太虛大師對於印順〈佛在人間〉,有如下評語:「依無量世界一切眾生為出發點,不但依此世人類為出發點,為佛法一殊勝點。棄此而局小之,易同人天小教。故佛出人間,以人間為重心可,局此人間而不存餘眾生界,則失佛法特質,不可不慎!」
========
太虛大師並不同意印順 - 1樓. 慈濟人應深切反省做慈善的動機是什麼?2015/03/20 23:34大愛是
什麼?? 大愛就是「不求回報的愛」!! 慈濟有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