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發生強震,造成十餘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救災與重建工作需要大筆經費,但花蓮縣長傅崐萁認為中央補助太少太慢,因而向行政院長賴清德抱怨,「中央補助台南地震200億,這次補助花蓮地震卻只有3億。」
傅崐萁其實不必擔心,即使只有3億,也會足夠,為什麼?因為社會各界捐給花蓮震災的款項,如果依照先前類似天災的捐款規模,至少將有40億,而傅崐萁預估重建經費約20億,一定綽綽有餘。
很奇怪,2008的中國四川地震、2011的日本福島地震與2016的台南地震,台灣社會各界的捐款總額都是40多億,似乎有一個「基本盤」存在,因此這次的花蓮地震,應該也可以募到這樣的額度。至於九二一地震與莫拉克風災,台灣社會的捐款就更多了。賴清德說,「台南只拿到中央的9千萬震災補助」,就因絕大部分災後重建都由募款所得來處理。
雖然如此,既然花蓮縣長有所抱怨,民進黨政府應給予更多溝通,讓地方政府安心,畢竟在2016的台南地震,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尤其是行政院長張善政,盡心盡力做到連當時的台南市長賴清德都十分感謝。
賴清德因為有了處理台南地震的經驗,這次要督導花蓮地震救災,就游刃有餘,他在地震後1個小時就抵達內政部災害應變中心,12個小時後就抵達花蓮災區,不只動作迅速,對於地方政府該做的指示,對於災民該有的撫慰,都做得十分到位。
蔡英文總統呢,地震後8個小時,一大早就抵達花蓮災害應變中心,比賴清德更早一步,這是正確的做法,顯然也事先跟賴清德講好,「讓我先去」。蔡英文後來又二度前往花蓮,夜宿災區,與災民共同吃著簡便餐點,都是展現領導力與親和力的好方法。最新民調顯示,人民對蔡政府在花蓮地震的救災行動,滿意度超過8成,道理在此。只是,蔡英文應該想一想,為什麼平常時候,不也多下鄉,跟人民多多面對面溝通,並且跟大家一起啃麵包、喝玉米湯?賴清德上任至今,每個禮拜都下鄉,蔡英文也應該這麼做。
這次花蓮地震,日本人又再度對台灣伸出援手,顯然台灣在311福島地震捐助日本,讓日本人感念至今,實在划算。未來若周邊其他國家有難,台灣也應該盡己所能,幫助別國。
地震不可預測已是常識,但再離譜再愚蠢的預言都有人相信,再加上這次剛好有人猜對了時間,真的在2月6日發生大地震,只是地點猜錯,因此也引來大批網友追蹤「地震預言家」的網站。氣象局似乎也受到「地震預言家」的影響,當2月4日花蓮發生規模5以上的群震,本來以為是主震,當2月6日又發生規模6的地震,又改稱後者才是主震,並隨即補了一句「不排除還有更大的地震發生」,那隨便說說的語氣跟「地震預言家」沒有什兩樣——誰不知道永遠無法排除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啊?多講這一句只是讓災民更不安。
從九二一地震以來,台灣接連發生幾起大地震,讓台灣人的防震意識有所提高,但還是遠遠不足。這些地震都不是發生在最熱鬧的地方,如果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震央在首都的大地震,救災的難度將巨大到難以想像。地震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台灣人必須在震災中成長,為下一次更大的地震做好準備。
------------------------------------
花蓮縣長傅焜祺擔心重建經費不夠,其實是多慮了,光是各界的捐款,應該就會有四十億以上。為什麼?請看我的分析。
原文連結如下:
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people/38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