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蟲魚鳥獸人 大溪好時節》之二
2013/10/02 17:06
瀏覽921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2011(民國一百)年的時候,農場主人和一群熱愛自然的人士們,開始在這塊土地上揮汗整理。他們將走往後山農場步道盡頭、被廢棄多年的五階梯田加以修復,運用古法砌築石頭駁坎。此舉讓當地老農民非常感動,直說「這樣就對了」「這樣就對了」!原來,這珍貴的文化地景,是老農民們最熟悉、最賴以維生的耕耘場域。

  這區梯田,有ㄧ側屬於旱梯田,另ㄧ側則是水梯田。旱田區種的是需水較少的木瓜,有雞群在這裡幫忙吃蟲子;水田區種水稻,有鴨群幫忙除草,居高臨下看見池塘裏的鴨群,很羨慕牠們住在山明水秀的地方。

  有好水,才能種出好吃的筊白筍,這裏的澗水是經過層層過濾而來的,農作的品質當然好。而農園連接到後方的山崗,山坡間已經有森林的層次,從大喬木、中喬木到藤本植物應有盡有,同時跟人工種植的作物相連為一體,十分難得。

  他們曾請來學者專家教導作自然資源的調查,農莊內目前擁有的食草和蜜源植物有一百多種,蝴蝶種類有四十多種,蜻蜓和豆娘等有二十多種,農場內的蝸牛很多,螢火蟲、蝙蝠們也都愛住愛這裏。

  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農場遊玩,學習親手製作米食和麵食。我們從特別為小朋友設置的洗手台,那高低適中的貼心設計,可以看出經營團隊的用心。而紅磚砌成燒材的烤爐,爐子上大大的愛心,使用在地的食材,做出最有幸福滋味的料理。

  他們的用心,還在其它細微的地方可以看出來。比方,主人的觀察發現,古老的蕨類「木賊」,在春末時節盛發,夏季時就一片茂密,所以他們準備在暑期活動中,安排讓小朋友採擷木賊來刷洗餐具;ㄧ方面讓孩童學習先民就地取材的生活情景,另ㄧ方面是達到疏伐的結果。

  這裏也提供吊床讓人躺著發呆或思考,固定吊床繩索的樹幹上,特別加了保護層,以減少對樹木的磨差來避免傷害。在草坪上設置的透明的畫板,是讓旅者自由揮灑的創作空間!隨著四季更迭,這方天地的花團錦簇,色彩繽紛,是體驗「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意境的好地方!

  農場主人對於川流不息的水域,有無限的感恩,因此,他們深深期許自己要好好呵護水源,小從農場的節水措施,大至土地開發與水資源保育政策的課題,都是要兼籌並顧的公民行動;他們正努力於環境教育場所的認證事宜,希望從通過這項認證,來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完成於 2012.09.22  播出日2013.10.02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