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28日,我有個機會前往新竹關西鎮和桃園復興鄉交界處的上高遙村落,因為這裏有個「桃源仙谷遊樂園區」想要申請環境教育場所認證,我們先行了解一番。
從網際網路的訊息,對於這個園區的介紹焦點大都是「北台灣最大的鬱金香花園」、、,因此,當來到這裏投入園區的蜿蜒小徑,再領會濃濃綠蔭和歡唱的溪流聲時,真有不亦快哉的感覺。
負責管理的黃先生說,園主林先生專研堪輿學,非常喜歡這片天地;近三十年前買下這塊土地的時候,全區都是竹林,他們邀請專家來指導種樹,依著兩百多公頃、海拔約三百公尺到八百公尺的山坡,高的地方種針葉樹,低的區塊種闊葉樹,樹種多、樹木量多,至今已經不見竹林的蹤跡。
當天我一直聽到水聲相伴,原來它叫作百泉溪,原區另有一條桃花溪,兩溪會合之後稱為「高遙溪」;高遙溪匯入大漢溪之後流入石門水庫,再慢慢匯入淡水河。幾年前的【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特別治理】政策之中,高遙溪也占有一席之地,我們來的前一天正逢大雨,打雷還把園區造成停電,但是我們所看見的百泉溪水非常清澈,流暢的水聲,令人心曠神怡。
黃先生說,他們依著原先梯田的平臺階段作土地使用,從來沒有發生過土石流的情形。我們看見園區讓倒下的老樹繼續生存,形成天然拱門,型狀又像一隻頑皮的猴子。種植各種吸引遊客來賞花朵的空間,就是階地平臺,有大樹錯落期間。這樣低強度的開發,並且種值林木來保護水土,應該是沒有發生土石流的最大功臣,這樣的經營理念十分難得。
我們節目曾經介紹過在嘉義中埔鄉深坑村的曹家,將檳榔園回復為低海拔森林、還把老祖先挖掘防洪灌溉的老埤塘修復的故事(請閱《山坡間的小水塘~嘉義中埔深坑村的故事》http://blog.udn.com/selin7777/7910300)。相較於這些人士的嘉德懿行,仍有不少企業想在水質保護區進行大型開發,引發許多人對水資源安全的疑慮;這兩者之間的作為,真值得加以探討。
完成於 2014.09.29 播出日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