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12調漲學雜費:大學學雜費只凍漲一學期
2012/04/02 17:11
瀏覽170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10142日)立法院第8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

教育部「學費調漲及高等教育資源分配原則與方式之檢討」報告

全文下載

 

教長:大學學雜費凍漲1學期

2012/04/02)聯合晚報【嚴文廷台北報導】

經過教育部的大學學雜費調整公式試算,今年最多只能調漲1.76%(國立可調528元、私立大學968元),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上午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經過多方評估後,能調漲的幅度有限,無實質助益,以「安心穩定」為原則下,決定大專校院101年度學雜費第一學期維持不調漲。

蔣偉寧進一步說明,按照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規定,101年度的學雜費調幅為1.76%100年度可調0.81%加上101年度的0.95%),這是各大學可調漲的上限,但希望大學共體時艱「不調漲學費」。教育部已與公私立大學組成的三大協進會溝通過,確定今年的大學學雜費不調漲。

蔣偉寧答詢時,更數度以部長官位當保證,「只要坐在部長位子上,就不會全權授權大學自主調整學雜費,否則這將是自己適任與否的期中考。」他進一步表示,為免每年為了調漲學雜費引發爭論,教育部將利用半年時間邀請專家學者研討,綜合考量辦學成本的各項因素,擬出常態性的學雜費調整方案,讓社會大眾都能接受。

蔣偉寧舉例,如果花數年時間拉平公立與私立大學間的學雜費差距,國立大學學雜費從5萬調成10萬元,若有30萬名學生,就可新增150億元的收入,可拿出一部分協助弱勢學生,將財源重新分配。他強調:「讓經濟狀況不佳的學生能安心念書,是我當部長最基本的努力。」

立委陳學聖擔憂,只有101年度第一學期不調漲,那明年2月該怎麼辦?是不是會像油價一樣一次漲足?蔣偉寧承諾,不會一次漲足學雜費,希望半年後出爐的學雜費政策符合社會公義,而且教育部不會進行密室會議,將邀請專家、學者、學生與家長代表,甚至歡迎立委出席,讓政策經過充分討論。他強調,如果無法解決學雜費,那就是部長能力的問題。

 

學費凍漲大學校長:政府不補缺口 難經營

2012/04/02)聯合晚報【嚴文廷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蔣偉寧上午宣布凍漲學雜費,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科技大學協進會等三大大學協進會獲知後,都只能嘆氣。公私立大學校長也表示無奈,但會接受政府政策。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正在東歐進行學術訪問。他在接受電訪時指出,每所國立大學都出現資金缺口,尤其是公務人員調薪後,政府未補足額度是最大問題,如果不能調漲學雜費,政府也應該補足資金缺口,否則大學難以經營下去。

吳思華強調,以政大為例,校內各單位的預算都已經打九折、甚至八折來降低支出,只能東省西省來勉強應付,既然政策決定不調學雜費,國立大學只能接受,但也希望教育部看到大學經營上的困難之處。

私立科技大學協進會理事長、樹德科大校長朱元祥指出,私校經營困難,即使可以單獨調漲,但考量招生狀況,私校也不敢調漲學雜費,教長今天宣布凍漲,私校科大協進會也會遵守。但也希望教育部盡早訂出調整學雜費政策,全國一體適用,較符合私校需求。

台大教務長蔣丙煌無奈表示,既然教育部已決定不漲,國立大學只能接受政府政策,東減西減各項經費支出,盡量不影響教學品質。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也表示,已充分向教育部表達私校經營的困難,私校48年未調學雜費,如果要一次漲足,至少要調漲5%,低於這個數字的調漲根本不夠。

 

辦學績效差 帳算學生的?

2012/04/02)聯合晚報【嚴文廷特稿】

大學的學雜費收入約佔大學總經費的7成,長久以來,調漲學雜費成了大學解決資金缺口的最佳藥方,每年只要到了34月,學雜費能否調漲總會吵翻天; 但大學資金運用不夠透明,甚至傳出有教授研究經費花不完,買洗衣機、名筆銷帳。這樣的財務管理,大學如果不先加強改善,就想貿然漲學雜費,如何讓家長心平氣和?

檢視今年的大學學雜費調漲爭議,大學反應這麼激烈,關鍵原因來自去年7月軍公教人員調薪3%,大學新增的人事支出,教育部只給65%的補助,造成大學出現資金缺口,馬政府的選前利多開始出現負面效應。

也因此,大學只好將腦筋動到學雜費上,但家長不平的是,為什麼教職員調薪要學生來負擔?難道教學品質有變得更好嗎?大學喊價要漲學費的同時,能先反求諸己嗎?

另外,國立大學為了追求世界排名,不斷興建新的研究大樓,增加更多研究人員提升研究能量,要將排名往前衝;但興建大樓增加了多少電費支出?台大每年電費高達4億元,募款興建大樓的同時都沒有考慮這些「吃電怪獸」的衝擊,現在卻以電費負擔過重為由要調漲學雜費,又如何讓學生和家長心服口服?

私校有招生壓力,不敢貿然漲學雜費,但私校學生多來自經濟弱勢家庭,有的私校更高達7成學生必須申請就學貸款;而且家境弱勢的學生申請助學金,私校又要負擔一半經費,長期凍漲學雜費也讓私校撐不住。但私校來自民間,就該有更好的經營管理能力,經營不善的不思檢討甚至退場,卻以影響教學品質為由威脅,讓學生與家長沒有選擇的餘地。

如今教育部既要檢討學雜費政策,更該同步檢查一下大學花錢的心態,拿頂尖大學計畫買碳粉匣、教授拿假發票銷帳等亂象不除,要漲學雜費,學生與家長都難以接受。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學雜費調漲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