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戴公〈中〉老叟報恩脫牢籠
2019/09/19 00:02
瀏覽887
迴響1
推薦50
引用0


此時因為土豪的兒子向官府控告某殺人,官府抓不到某,就將那名向土豪借錢的鄰居某甲捉起來嚴刑拷打,逼他交代出某藏在何處,將某甲拷打得十分慘烈不成人形。某聽說此事後,歎著氣說道:

 

人是我殺的,現在卻連累了別人。如此我還有臉苟活著嗎?」

 

於是某回去投案自首,自己被關押入大牢以換得某甲的自由。

 

這樁殺人案判決後,某也即將接受死刑了。有一天,一位老先生前來探監,對某說:

 

「老朽我是之前那名向您乞討寸肝一用的少年的父親。恩人您贈肝救命的恩惠,老朽日夜銘記於心不敢稍忘,因此前來解救義士於危難之中。」

 

說著便拿出了一節大竹子,不知使用甚麼方法便解開了某身上的木枷,然後將木枷安裝在那竹子上。其他那些加在某身上的桎梏鈕鐐等刑具,頓時也如腐朽的繩索般ㄧㄧ自行脫落,也由老先生如法炮製都轉掛在大竹子。

 

一切安排妥當後,老先生牽著某走出牢籠時,那些看守的獄吏們明明見到二人卻都沒有人質疑發問,而大牢的大門、牆壁甚至是縣城的城牆等都無法阻擋老先生與某的的行進。因此某就這樣直接跟隨著老先生大搖大擺的走到了城外,抬頭只見夜空中繁星點點,而山野已經微微泛白了(大概是秋天滿山遍野的蘆葦花開所致)

 

又繼續走了不滿百步的距離,老先生領著某一拐彎進入一座山,沿路林木茂密,無法清楚的辨認出途徑。剛開始時戴某還能聽到腳下踩著的落葉發出瑟瑟的聲響,接著便覺雙腳似乎沒有踩著地面,有些凌空虛度的感覺。

 

到了破曉時分,老先生與某抵達一處石屋。進去後只見屋內清澈明亮,石屋的另一頭暢通無阻,但不ㄧ會兒煙霧又瀰漫充塞了石屋。繼續前行出了石屋,眼前豁然開朗,放眼望去,則見到飛鳥在下方翱翔著,朝上伸手幾乎可以摸著青天,原來現在已經身處層峰的最頂端了。某遠遠望見雲中有像是一只拳頭的倒影映在海面上,老先生說:

 

「那是『天台』的倒影。」

 

除了那天台、雲及海之外,其他便沒有什麼可以看到的特別的東西了。

 

老先生領著某遊遍山中各處,一路上的花草禽鳥,大多不是人世間所能看得到的品種。回到石屋,屋前有一株大樹,樹上垂掛的許多豆莢般的果實,裡面的果子也像豆子,二人就拿這些果子當飯吃了。

 

過了幾天,老先生對某說:

 

「此地孤立高聳,雖然是個不可不來此一遊之地,但也不是個適合長期居留的地方。我原有的田產與房子『牛女之墟』(指今福建省,現在想邀請義士與我一同前往。」

 

某很高興的接受了邀請,跟著老先生出發了。

 

二人沿著山勢盤旋而行曲折而下,終於抵達了有人煙的地方。這一路行來某覺得與平常走在道路上的感覺沒兩樣,不像來時那種輕飄飄、腳踏不著實地的樣子。到了老先生所說的地方,那裡的村莊、房屋、飲食、人們的穿著與使用的器物,也都與平常人相同,也有各式大小僕人供老先生使喚,一些鄰里鄉親老友經過時也會相互打招呼。某趁機詢問了一下,才知道這裡是位於汀水(今汀江,位於福建省西南與廣東省東部的交接處)之南,漳水(今九龍江,又稱漳江龍溪柳營江,為福建省第二大河、閩南第一大河)之西的地區。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此處原文是:

 

叟曰:「天台也,餘無所睹焉。」

 

俺覺得可能是標點符號點錯位置了,就以:

 

叟曰:「天台也。」

餘無所睹焉。

 

的段落方式掰開來說說唄……

 

:「牛女之墟」:見《褔建通志臺灣府》.重纂福建通志凡例(節錄):

星野之書,言人人殊。繫域分州,一成不易。閩為牛女之墟,實則屬牛一度,前人考之詳矣。惟臺灣海外,舊志未及,故復推擇其說之可據者補焉。

 

至於為何「屬牛一度」就稱之為「牛女之墟」,還請專家們傷腦筋唄,俺就偷個懶跳過了……

 

----- 待續 -----

 

改編自 《耳食錄

 

原文:

 

《耳食錄》.二編.卷八.戴公

 

有戴公者,少任俠。其鄰人貸豪者金,無以償,豪者迫奪其女。戴怒,殺豪者,亡走五嶺間。

……

時豪者子訴之官,捕戴不可得,則執鄰人而鞫之,務言戴所在,拷掠甚慘苦。戴聞之,歎曰:

「我實殺人,復累人。何生為?」

遂歸自訟,赴獄中,脫其鄰人。案乃定,刑有日矣。有叟來視之曰:

「餘(余),昔少年之父也。披肝之惠,夙夜弗忘,故來免義士於難。」

因出大竹一節,解其係(繫)而係(繫)竹焉。桎梏鈕鐐之具,頓之如拉朽。叟攜戴出獄,監守之吏見而弗問,門壁城垣亦無所障阻。徑從叟步出郭外,繁星羅天,隴坂微白。

行不百步,入一山,林木蔚密,不復辨途徑。初聞履下落葉瑟瑟作聲響,已覺兩足無所著,有類躡虛。比曉,進止一石屋,虛明洞達,煙霧滿宮。出而曠覽,則飛鳥在下,碧落可探,身在層峰之頂矣。遠見雲中一拳倒影入海。叟曰:

「天台也,餘無所睹焉。」

叟引戴遍歷山徑,花草禽鳥,多非世有。屋前一大樹,垂夾癭癭,其實如豆,乃仰以為食。

經數日,叟謂戴曰:

「此地孤高,不可不至,亦不可久處。吾舊有田廬在牛女之墟,今欲與義士偕往。」

戴從之。

盤行曲折而下,始達於人境。道路跋涉,無異尋常,非復向者所飄忽。既至,則村郭室屋飲食服用,亦悉如眾人,亦有廝役供指使,鄰里親舊過從問訊者。其地乃汀水之南,漳水之西也。

……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1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2019/09/19 04:37
叟曰:「天台也,餘無所睹焉。」

這是原文?不是與今文相同嗎?

叟曰:「天台也,餘無所睹焉。」,直譯的話便是 : 

老先生說:「那是天台,其他沒甚麼可以看的。」

也就是這一個動作都是老先生所為。

若改用俺的標點方式 : 叟曰:「天台也。」,餘無所睹焉。 

則前面是老先生說明那個倒影是天台的動作,後面則是戴某自己觀察四周後得到結果的動作。

 Fox扮鬼臉 

俺附的原文是網路上的文庫抓來的,手邊沒有紙本印刷的書籍可以對照,就照俺自己的意思去點標點唄。反正古人沒有那麼多種標點符號......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2019/09/19 07:1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