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與治療
2009/07/28 18:15
瀏覽9,072
迴響0
推薦0
引用1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與治療 |
甚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惱人的皮膚搔癢疾病,又稱異位性濕疹,(英文是Atopic Dermatitis),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疾病。
疾病特徵
1. 有異位性(過敏)體質的人
2. 皮膚會有反覆發作的現象
3. 皮膚長時間無緣無故發癢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相當復雜,包括:
1. 基因上有易感染性
2. 過敏免功能失調
3. 週遭環境影響
4. 生化代謝上異常
5. 皮膚障壁功能缺陷
2. 過敏免功能失調
3. 週遭環境影響
4. 生化代謝上異常
5. 皮膚障壁功能缺陷
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年齡
1. 幾乎嬰幼兒時期就會發生
2. 常發生在一歲至五歲的幼兒
3. 學齡兒童漸漸改善
4. 多數病人仍會困擾數年
5. 少數成人還有症狀
2. 常發生在一歲至五歲的幼兒
3. 學齡兒童漸漸改善
4. 多數病人仍會困擾數年
5. 少數成人還有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容易發生在哪些部位?
嬰兒:臉部,頸部開始,然後四肢
幼兒:常發生在身體皺折處,像是手肘內側,膝蓋內側
青少年及成人:軀幹,手部
幼兒:常發生在身體皺折處,像是手肘內側,膝蓋內側
青少年及成人:軀幹,手部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原則
因病患的病情是動態變化的症候群,所以須多種治療方法交互使用,可達相輔相成效果。
1. 輔助療法
2. 日常預防療法
3. 皮膚發炎藥物治療
4. 特殊療法
5. 高科技產品;如itchnon宜奇能:γ-亞麻仁油酸,改善體質,預防兼治療。
2. 日常預防療法
3. 皮膚發炎藥物治療
4. 特殊療法
5. 高科技產品;如itchnon宜奇能:γ-亞麻仁油酸,改善體質,預防兼治療。
輔助療法
強調保濕修護保養觀念,使用密封劑,保水親水介質,提高角質層含水量,維護皮膚正常功能,完整皮膚障壁,並改善皮膚乾燥發癢的困擾。
特殊療法
有紫外光照射治療,服免疫治療劑,減敏療法,免疫球蛋白等,俾使惡化的病情得以快速改善。
藥物治療(合併特殊療法)可分為三個等級
1. 第一線治療
2. 第二線治療
3. 第三線治療
2. 第二線治療
3. 第三線治療
第一線治療
一般病人應首先採用:
局部外用類固醇
局部免疫調節劑藥膏
抗組織肢藥物
保濕劑
局部外用類固醇
局部免疫調節劑藥膏
抗組織肢藥物
保濕劑
第二線治療
紫外線光療法
口服類固醇
口服類固醇
第三線治療
口服免疫抑制劑
減敏治療
免疫球蛋白
煤焦油浸泡
減敏治療
免疫球蛋白
煤焦油浸泡
局部外用類固醇的使用原則
依據病情,部位與天數及類固醇強弱分類來選擇適用類固醇,把類固醇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局部免疫調節劑藥膏
專門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非類固醇藥膏,被採用最主要的原因;不分類、小孩須大於二歲才可以用。使用期間須做好防曬措施,包括塗隔離霜。一般建議採用間斷療法,而非長期使用,可用來治療及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復發。
家族心理治療
本病為異位性因素,無根本的治療,症狀治療:外用藥劑,讓病症緩和為主。家族心療:父母對疾病本身的瞭解,明白病變的良性經過,最為重要。
日常生活須注意哪些事項?
1. 食物:
無須設計特別食譜:常態飲食,避開會引起過敏或使病症惡化的食物即可,食物的限制因人而異:原則上對太多加工調味品、防腐劑、香料、色素之食物,應盡量避免。食物油脂,多採用多價不飽和植物油,減少單價飽和動物性油之比例。鼓勵餵母乳,新生兒或嬰幼兒儘量食用母乳或低過敏配方奶粉六個月至九個月。避免過早添加副食品,儘量減少或延緩胎兒及嬰兒暴露於過敏原。若父母是過敏病的高危險群,母親在懷孕時,就要避免攝取高過敏食物。
2. 溫度:
避免身體激烈的溫度變化,夏日避免溫度太高,冬天避免濕度不夠,避免運動流汗太多。
3. 衣服與衣料:
避免給小孩穿太多衣服,異位性皮膚炎小孩對熱的耐受性較低,建議適當穿著就好,聚乙酯、尼龍、丙烯酸等衣料會刺激皮膚發癢,毛線衣,也會刺激,應避免穿著。內衣請媽媽選用棉,麻之類衣物。除去會與皮膚磨擦的衣物標籤。避免粗布料,硬布料衣物。穿新衣物前先洗過,除去化學物質,洗衣後須清洗兩次,以除去殘留肥皂清潔劑。
4. 沐浴:
病患多洗澡好還是不要洗澡?不要限制洗澡,嬰孩每天至少洗一次澡但若洗後沒有擦保濕乳霜,會導致皮膚乾燥,所以,洗後必須立刻塗一層厚厚的潤滑劑。沐浴時間不要太長,5~15分鐘就夠了。入浴的程度:選擇可忍受的入浴方式,泡澡或淋浴,泡澡建議水中加入沐浴油。
5. 如何增加皮膚水分?
沐浴完畢後,立即用毛巾輕輕地拍乾,在皮膚保有水分時,塗上厚厚一層保濕劑,或凡士林。不要抹綿羊油,因為羊毛脂本身就可能引起過敏。記住:洗澡避免用消毒水或藥皂。(例如:沙威隆)
6. 可不可以打疫苗?
記住:特殊的體質,預防接種時須注意。打疫苗種痘前,須讓醫師知道小孩有異位性皮膚炎。(皮疹惡化時,最好延至皮疹改善後再施打疫苗)
7. 小心,須遠離單純皰疹病患:
預防被病毒接觸傳染,成為卡波西Kaposi水痘樣發疹。
8. 環境:居家環境如何避免過敏原?
屋內保持適度溼度,避免太乾燥。溫暖濕潤的環境有助於皮疹的改善。寧靜的環境,有助於發作期之復原,發作期應避免過多的活動。避免室內裝潢建材含揮發性物質,因會危害人體;清除牆壁壁癌,黴菌,可有效改善過敏症狀。避免飼養寵物,環境保持清潔,避免二手煙、灰塵、塵蹣,幼童的臥房,更應常打掃乾淨。
9. 精神、心理、情緒方面:
了解皮膚症狀的誘發、惡化,與病患的精神壓力有相關。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壓力的影響。緊張的情緒會加重病情。精神緊張的緩和,可讓病情得到緩解。
病患因皮疹長期搔癢,有時會變得較無自信心、自卑、學習能力低落,甚至會忌妒別人的皮膚為什麼沒問題,須適時給於適當的心理支持。有時適當安眠止癢藥處方,讓病患夜晚能有較佳的睡眠,有效改善生活品質,包括病患與焦慮的父母整個家庭。
心理學上的解釋:身體症狀的發生或惡化,有時是為了喚起父母的注意,及得到較多的關愛。換句話說:身體的症狀是愛的飢渴的肢體語言。父母親的焦慮會傳染給小孩,不要讓他們感到疾病的壓力,但也不要讓他們以疾病來「控制」您。因為情緒也可誘發過敏性疾病。
10. 上學的問題:
醫師所決定的治療目標就是要讓孩童過正常的生活,不會因異位性皮膚炎而缺課。所以應該讓孩童參加一般的學校活動,讓小孩能正常上學。最要緊的是讓學校的老師知道小孩患異位性皮膚炎,並向他們解釋病情,及萬一過敏時應如何處理。讓老師多關心,有得到心理支持的正面效果。
11. 季節的影響:
夏天大太陽下,劇烈運動玩耍,流汗會加重病情。秋冬天氣乾冷,使原來乾燥肌膚皸裂、癢痛,所以在不同的季節,照顧的方法也不同。建議:夏季屋裡使用空氣調節,並培養小孩靜態活動興趣。避免戶外激烈運動。冬天使用保養乳液,或凡士林,保護皮膚。
12. 如何避免會惡化皮炎的刺激物?
不要穿羊毛衣服,不要躺在羊毛毯上看電視。腳有紅疹時,多休息、少穿鞋子。更不要穿尼龍、塑膠鞋子。避免吸入塗料、燻煙、煙霧、二手煙。少直接接觸清潔劑。戴有襯裡的橡膠手套保護手。
遺傳之基因難以改變,異位性皮膚炎固然是「體質」的毛病,只要對疾病有基本的認識,注重個人身體皮膚的保養,徹底執行居家環境的改善,加上心理上的支持,仔細分析過敏之因,及耐心配合醫師的治療,大部分的病患隨著年紀增長,症狀都可獲得較好的控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