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文:米果
2011/03/13 13:23
瀏覽18,533
迴響25
推薦152
引用2

剛在udn格友 泰咪.泰咪 裡看見的一篇文章,引用似乎沒有成功,真是迷糊的我。謝謝 泰咪.泰咪 給我們介紹如此實用的資訊。

原出處:   http://blog.roodo.com/chensumi/archives/15334149.html 作者米果這一篇文章相當有用,可以讓我們先作準好地震防災應變,做好紮實的準備,屆時就能降低傷亡,特別是關掉家裡電源總開關與瓦斯爐這種小動作,可免掉消防車應付火警的疲於奔命。

泰咪泰咪格友她在文末裡提及國內媒體高層主管逼迫小記者報導受難者取景畫面,拍攝受難者大哭與昏厥的畫面,我也深有同感,且讓我們一起抵制媒體作這樣缺德的事情。並祈祝日本朋友們早日度過難關

另外請前至

大老鷹姐姐敬上


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文:米果

地震發生之後,我將電視頻道鎖定NHK,網路則在Yahoo Japan與Twitter。因為follow了不少日本推友,所以這幾個小時以來,我見識到日本人對震災的態度,也看到NHK示範了所謂媒體的高度與專業,雖然日本首相頻頻走馬換將,但是整個政府體系在震災過程當中的按部就班,實在教會我們很多事情。

NHK即時呈現的空拍畫面,冷靜而詳實提醒海嘯的正確訊息,即使某些主播跟記者的聲音有些顫抖,但是他們知道包括災區民眾跟全球日本人都很注意這些消息,他們必須鎮定,因為這是最重要的訊息來源。所以沒有災民呼天喊地的畫面,沒有記者跑去災區大呼小叫的搞笑,但是對於訊息傳遞,政府政策發佈,甚至每隔幾分鐘就提醒觀眾注意安全,NHK真是個讓人欽佩的媒體。我猜,他們一定做過很多準備,面對災難,他們要呈現怎樣的報導方式,要確實傳遞訊息,卻不能讓閱聽大眾陷入焦慮,也就是加深所謂的「創傷症候群」。

首相出面召開記者會,交代了,「冷靜地行動」。官房長官過了一段時間也出面,非常有效率的交代了政府正在做什麼事情,發生什麼狀況,然後提醒百姓應該要如何互相幫忙,如何注意安全,措辭簡潔清楚,沒有太多官腔,看得出來是真的掌握狀況,而不是由幕僚撰寫的無關痛癢的稿子。

twitter上面更讓人驚訝,一些藝人、職棒球員因為follow他們的推友數都在數萬人,所以他們就成為retweet訊息最有力的轉運站(日本推友會加註「擴散希望」)。日本人平常對於地震的演練確實很紮實,有過地震經驗的推友開始提醒,出外避難之前要先關閉電力與瓦斯,孕婦避難要注意什麼,要將壓在建築物下方的傷者拖出來之前要注意什麼,還有日本推友熱心提醒台灣推友,逃生包要準備什麼。

日本推友互相提醒,一定要在路上避難過程當中協助那些不會說日文的外國人,即使只會說「Hello~OK?」都是最大的幫忙。或是特別要照料高齡者與婦女,鄰居有獨居者也要記得去敲門。某些仙台店家開始發推,今晚免費提供咖哩飯。接近下班時間,東京通勤族因為鐵道停駛的關係無法返家,路上交通也嚴重塞車,入夜之後氣溫下降,靠近各車站的大學陸續開放講堂與校內大型集會所供無法返家的上班族過夜,接著旅館也陸續加入,包括橫濱Arena與武道館也透過推特公告加入避難所行列,某些靠近車站的商務旅館也開始提供免費住房,最讓人欽佩的是,不管是學校還是各種體育設施,都備妥千人毛毯與食物,這是平日準備的結果,絕不是倉促應急。

譬如
Google也開始提供各地避難所的地圖,NTT開放災區公用電話無料使用,各大通信包括NTT、KDDI、SoftBank都提供報平安與災情通報的留言版,還有google也很快成立尋人與報平安的網頁。大型電器量飯店Bic Camera提供免費手機充電服務,還有Suntory在2005年就在各地設置這種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免費提供飲水的自動販賣機

8.9級強震,日本人教會我們什麼是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冷靜與行動力。不管是政府機關、自衛隊、媒體,還是一般百姓,所謂的推友,宅男等等。

但我們的媒體到底在幹嘛?同樣的畫面,為什麼配上那麼不堪的文字,「驚~這是日本嗎?千萬災民湧上街頭」,或是主播說,「讓我們來看看畫面有多慘」「簡直是慘絕人寰」或是某主播竟然興奮說著,「這是中央氣象局有史以來第一次發佈海嘯警報耶!」

有推友說,這次震災,日本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政府」。但我覺得,台灣的媒體,台灣的百姓也要學習。至於那些一天到晚花納稅人金錢去考察的官員和民意代表,你們到底考察到什麼呢?災難來時,我們有辦法這麼井然有序嗎?

還有媒體主播們,不要把災難當成恐怖片播報,看到NHK和日本推友的表現,我相信他們是非常努力的接受了地震發生,而且很努力要讓災難減到最低,這種精神是非常讓人欽佩的啊!

●日本推友給台灣朋友的地震建議:【給台灣人的忠告!】地震來的時候, 為了預防火災發生, 逃到外面之前, 請關掉電氣總開關 和關掉瓦斯後再逃出去, 請將門窗打開來! 貯存洗澡水!

●日本推友在推特上面提醒,逃生背包裡面要準備: □現金 □身分証 □印鑑・提款卡與存摺・保険証 □飲料水 □罐頭或乾糧 □行動電話與充電器 □家人的照片(走失時確認用) □哨子(倘若身陷倒塌建築中,可以吹哨子,增加被找到的機會)

●日本推友還想到在日台灣人的求救管道,太感人了~~【お願いと拡散】日本で日本語できない台湾人へ:在日台灣人,如發生急難事故,一時無法與駐外館處取得聯繫時,可以透過「001-010-800-0885-0885 或   0033-010--800-0885-0885」 此專線電話向「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尋求聯繫協助


**最後我真的忍不住要再一次抱怨,拜託台灣媒體在處理災難或意外事故時,不要一直將鏡頭對準受難者或往生者的家屬,拍他們大哭,昏厥的畫面,一點都不尊重,那是一種媒體的傲慢。日本媒體絕對不會播出這種鏡頭,即使家屬願意受訪,畫面也不會出現臉孔,如果受訪者是兒童,甚至只能拍背影或鞋子,這是一種尊重,請台灣媒體那些讀了很多書、學位很高、薪水很高的老闆、主管不要再逼迫記者去做這種缺德的事情了。


感謝中視曾主任與相關媒體朋友們   文: 微光/林昭慧

雖然我們一直在看日本天災的新聞,一直罵我們的媒體無能。

可我不得不對我們媒體朋友們的熱情與愛掌聲鼓勵喝采。

感謝中視曾主任與相關記者朋友們的大力幫忙,才能讓滯留在仙台的留學生順利有車可以前往東京,離開仙台這個危險區域。

若不是媒體朋友們對這則新聞的露出與追蹤,我想,我國相關政府單位就只會跟學生們打官腔打到地老天荒吧?

要學生們等待,等待核電廠爆炸嗎?

飽受驚嚇的留學生,雖然在中視記者朋友們的幫忙之下,離開仙台,在東經暫時安頓,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五天,仍然沒有相關單位有配套的措施與方案產生。

日本天災的確需要各國的援助與物資,但是,我國政府是否也該注意一下,我們還有學生等待著機位,希望可以返回家園呢?這些學生今天去詢問的結果是,他們可能
還要等到4月初才有候補之類的機位,我們有沒有可能有專機或者是加班機的計畫呢?懇請各位朋友們如有能力或管道,幫忙促成這樣的機會。

天地無情,期待人間仍有愛。


###歡迎轉載,並且懇請有能力的朋友們幫忙督促相關單位有所動作。感謝感謝!###

再次替這群學生,感謝中視曾主任與相關的媒體記者朋友們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政治
迴響(25) :
25樓. 中秋節 寒露 與雙十國慶日
2011/03/31 09:06
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這樣的地震 海嘯 與核災 是發生在日本 , 要是在臺灣 , 不知道會有多慘 . 看到日本人 日本官房長官 福島勇士 (現在增加到400 死士) , 讓人觸目驚心啊 . 日本真是教會我們許多事 .  我們的政府抗災運作要加強 , 結構要完整, 平日就要多演習檢討 .

我們的核能專家 , 看到福島核一廠日本核電能專家止都止不住的災情, 連鈽都外洩了, 遺害萬年都不止. 拜託你們本著良心 , 守衛國人的安全, 要超規格的檢視核能系統, 作好本業的專職啊 .

高層次的日本精神我們不一定作得到 , 人民沉著謹慎, 聽從指導 自助互助 相信是可以的, 也只有這樣才能節省體力和精神保命啊. 看看人家連偶像團體都以公益的心加入奉獻, 任何政治人物 在災難的傷口上撒鹽 都是可恥的事.

看日本人地震時在哪裏上廁所
2011年03月14日 08:45:21  來源: 環球網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這是一年多以前,日本千葉縣某市舉辦的外國人防災訓練的一些片段。活動地點叫防災公園,是此市面積最大的公園,與其它公園不同的是,平時它是市民健身休閒遊玩的場所,災害發生後它作安置災民用。參加者被分成幾組,分別由專門人員帶領進行不同的訓練。災後,大量民眾如何上廁所和在那裏上都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我們就看看日本是如何在公共場合迅速建起廁所的。

  在公園的一角的樹叢中,分布著眾多個這樣排列整齊的貌似下水井蓋的裝置。有四十五個。位置集中。

交流協會的人員帶著工具領著大家來到井蓋前,正在進行講解。

  先用專用工具把中間橢圓形內的四個釘擰出,再用工具伸入中間的空隙處別開這兩頁半橢圓形的蓋。

  打開後就是這樣。注意,裏面其實是一個圓柱形底的大大的桶,並不是我們想象的下水道。就是說人們的排泄物會直接落到這個大桶裏,到一定量後再進行處理.桶裏的水是天長日久從蓋兒縫隙積存進去的雨水,正常情況下桶裏是空的,幹燥的。

  現在來做廁所的外部裝置。這些金屬桿都是專門為這些廁所配套的,每一個廁所配有一套這種可拆卸的支架。

  這些支架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其實設計得簡單結實而實用,看,中間老師拿的是支架的中心部位。

把支架分別插入這個中心零件,並擰上鑼絲。

  安裝後是這樣。這是廁所的頂部支架。其它就好辦了,如同簡易衣櫃一樣只要把各個金屬桿嵌入並按其專用擰手固定即可。

支架做好後罩上外罩,注意這個防雨外罩與這些設備都是配套的。

  裏面的人正在用罩上固定的繩子固定住支架桿。這是外觀。右上的日文是“廁所”的意思。

資料來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ravel/2011-03/14/c_121183341.htm

大老鷹姐姐2011/04/25 22:59回覆
24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6 13:10
福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3/23 DAYS JAPAN記者緊急報告!

福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3/23 DAYS JAPAN記者緊急報告!

原文影音:http://goo.gl/8E1dL

摘要翻譯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DAYS JAPAN:日本社會派寫真雜誌。該雜誌一貫以巨幅現場照片及小篇幅文字說明的手法,呈現出最直接的社會現場。創社理念「一張照片可能足以改寫歷史」

 

報告者:廣河隆一。DAYS JAPAN創辦人

「我們在地震三天後由宮城縣進入災區,經由氣仙沼市等地時,眼前盡是海嘯與地震後的廢墟。之後往南進入福島縣,一開始是到了南相馬市,這裡距福島第一核電廠約30公里,我們看到當地警察署立牌說「核電廠爆炸,前方禁止進入」,但當時日本政府卻還一直重覆核電廠沒事,並沒有立刻告知國民這個訊息。

  我們原本以為會被阻擋,卻沒想到根本沒人擋我們,於是我們一直往距核電廠最近的雙葉町前進,最後來到了雙葉町的町役所(等同鄉公所)。我們拿出隨身攜帶的放射能計量器,赫然發現所有的機器全部破表。這是我之前採訪車諾比時買的機器,可以測到100微西弗,但在車諾比從來沒有破表過。跟我一起去的朋友帶了一台1000微西弗的機器,那一台也同樣破表。

  但是當時現場卻沒有設置任何關卡與管制,甚至一直有之前因核爆而一度逃離的民眾駕車回家收拾東西。我們很慌張的在路上把所有車攔下,告訴他們不要再往前,要盡快逃到遠處,而我們也跟著他們一起逃到了20幾公里遠的川內村。

  到了川內村後,我告訴副村長,這裡的放射線量相當危險,大家要逃到30公里圈外才安全。幾天後,政府宣布30公里範圍只要在建築物內避難就好,川內村民卻無視政府命令,全村撤離,令我安了一個心。

  後來也有一些記者同事進入別的村莊,發現有一些穿著便服的人士阻擋民眾前進。他們沒有身穿任何制服,也不知道是哪個單位。我們後來才知道,因為當時政府對外宣稱那些區域屬安全區域,但實際上當地已無法進入。政府為了不自打嘴巴,只好用這種低調的方法管制。

  而現在政府一再強調這些放射線能『不會立即對人體造成影響』的說詞也讓人不能茍同。電視上也只是一些御用學者在企圖消毒掩飾輻射的真正危害。輻射污染對小孩影響最嚴重,醫院也要求孕婦盡量不要照X光片。但政府卻只會一再把放射線量等於照幾次X光片而已,一再強調安全。孩子們的未來令人擔憂,車諾比有許多孩子長大後的了甲狀腺癌,但卻一再有學者否認輻射對他們照成的影響。其實要把放射能的危害降低很簡單,只要把所謂的安全基準值提高,原本危險的東西就通通變安全。而不幸的是,這幾天日本政府正在進行這件事。我在這裡希望大家能正視事情的真相,不要再輕易聽信官方說法。」 

大老鷹姐姐2011/03/26 13:10回覆

─來自福島縣民的真實訴求─「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3/25緊急聲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寫於 2011年3月28日 1:29.

─來自福島縣民的真實訴求─

「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3/25緊急聲明

編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1971年3月,東京電力為了送電到首都圈,開始了福島核電廠的營運。40年來,我們活在大型核災的恐懼裡,並與不斷被排放至外界的輻射能及無法處理的核廢料共存。

  至今為止,一直有許多福島縣民及其他市民向世人警告核電廠的危險性。我們要求電力公司必須做好萬全的安全對策,公開資訊,並召開縣民說明會,同時也反對繼續使用超過設計年限的老舊核電廠,以及極度危險的MOX燃料裝填計畫。

  3月11日,一個我們曾經擔憂的核能重大事故,竟眼睜睜地發生在我們面前。

  核災發生至今已兩個禮拜。我們仍在混亂與恐懼,一步步地失去鄉土的悲傷及憤怒中找尋著一條生存之道。在此危機時刻,我們必須鄭重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東京電力鄭重呼籲,即刻執行下列要求:

1.立刻疏散所有的小孩與孕婦


胎兒及成長期的孩子們最容易受到輻射帶來的健康危害。為了保護下一代的生命安全,政府必須即刻做出30公里圈及其他遭到高放射能污染區域的完全疏散計畫。
 

2.為了避免更多的輻射曝曬,立刻擴大疏散範圍

 
  現在政府把避難範圍限定在20公里圈內。但離50公里遠的福島市卻早已測出超過正常值400倍的放射線量。輻射污染正在持續擴散,但政府卻遲遲不發布疏散指示,造成許多縣民無法離開校園或職場,被迫活在輻射曝曬的危險中。
 

  中央及地方政府必須針對實際的輻射汙染狀況,氣候條件,以及可能擴大的污染風險,規劃出徹底的疏散範圍指示。

3.支援無法逃難的居民生活,告訴他們正確的防範輻射資訊及提供物資


  福島縣內有許多人無法得到充分資訊,或因高齡、身體狀況不佳、無法放下家人、無法離開職場,或者是不願離開長年耕耘的家鄉等種種原因,至今仍留在家中。目前我們所需要的不是為了不引發恐慌的「假安全資訊」。而是所有正確且詳細的資訊。我們要求政府必須明確區分體外與體內輻射曝曬的不同,並提供關於體內曝曬危險性的正確資訊,因為我們發覺目前的資訊嚴重忽略輻射可能帶來的遲發性疾病,並把體外及體內的輻射曝曬混為一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為自己所處的狀況做出合適判斷。

  此外我們也要求政府須公布福島核電廠的即時狀態,確實告知縣民何時有可能會排放大量輻射,並預估核電廠再度爆炸的可能性,根據氣象預測做出放射性物質的擴散範圍模擬。

  目前有許多無法逃離至遠方的居民們,無法接獲正確的資訊及生活物資,被孤立在各個角落。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中央及地方政府、東電必須負起責任,確實地提供他們所需的物資及資訊。


4.廢除福島核電廠的十座機組

  為了確保下一世代的生命健康,及確保國土安全的原則下,我們請求中央及東電傾注全力將本次的核災儘速終結。

  我們無法再繼續跟會製造出如此悲劇的核電廠共存下去。中央及東電必須以不再讓輻射污染繼續擴大的方式廢除福島核電的十座機組,並負起責任長期管理直到安全為止。

5.中止國內所有的核電廠及核能設施運作,徹底檢討國家核能政策


  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次的大地震會在何時何地發生。但我們可以確定,地震發生的那天一定會到來。3月11日,我們體驗到的不只是恐懼,還有「一切已來不及」的悔恨。我們不能再讓其他地區的人遭受同樣痛苦。中央及電力公司、各地方政府,必須根據最新的科學知識及防災原則,儘快中止目前運轉中的核電廠,並研擬最高標準的核電震災防範措施。

  我們期盼,一路以來推行核能政策,核廢料再生循環政策的政府、東京電力及相關業者,能為此殘酷的重大核災做出深刻反省,向國民謝罪,並為今後的核能政策轉向做更多努力。

  遭逢前所未有的地震、海嘯及核災,我們感謝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國的朋友為我們伸出溫暖的援手。也為正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福島核災的作業員們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我們不能讓福島核災的受害者平白犧牲,我們期待所有人都能挺身而出,以任何方式發起任何行動。

  請各位持續關注發生在我的故鄉福島裡的災難。輻射並無國界,我們必須優先考量下一世代的生命與健康,我們必須站出來,要求政府公開正確資訊並採取適當措施。

  我們必須正視眼前正在進行中的悲劇,否則我們的未來將不再有希望。

  我們呼籲世界上所有人,不要逃避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我們必須集結人類的勇氣與智慧,將災害減至最小,並使同樣的錯誤不再發生。
 

2011年3月25日 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

 

http://hairoaction.com/

info@hairoaction.com

事務局 080-1807-6999

 

 

【介紹】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

 

廢爐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成立於2010年11月。福島核電廠於今年3月26日邁向第40年。委員會將今年取名為「廢爐行動年」,呼籲各界能以永續社會的角度,認真思考廢爐後的地方發展方向。

 

  我們原本預計在3月26、27日,於福島縣內舉辦名為「福島核電40年與我們的未來」之活動,但可惜受震災影響使活動被迫延期。目前我們正與避難至各地及仍然留在縣內的夥伴們,共同參與救援行動。


大老鷹姐姐2011/03/28 06:32回覆
驚蟄後第十二日
東日本大地震後第七日

http://blog.roodo.com/sioong/archives/15411129.html

在這個福島核電廠災變局勢演變的關鍵前夕
終於 忍不住想回顧 自己心中的那條來時路...

1986年 前蘇聯車諾比爾核電廠發生爐心熔毀事故
那或許是年少的自己對核電的第一印象
一種森森的 深深的 莫名的恐懼

當年剛進入成大環工系的自己
該說是滿腔反公害 護土地 救台灣的熱血青年吧!
從1988年 反對高雄後勁的中油第五輕油煉解廠
到1989年 關心素有台灣黑龍江之稱的台南二仁溪廢五金污染
最後鼓動生性內向的自己 為環境邁步走上街頭的動力
應是1991年 北上反對核四廠興建的大遊行

當年 東海大學林俊義老師的諄諄教誨
給了無知卻又滿心騷動的青年一盞指引的燈光
原來 反核是為了反獨裁! 因為他們說核電是科技專家的事
原來 反核是為了爭民主! 因為所有可能的事故受害者無權過問
原來 反核是為了做自己! 因為選擇未來的自由是做人的基本權利

還記得大四那年 與同班好友為了核四存廢爭得面紅耳赤的光景
或許從那時開始 自己已悄然意識到
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已非科學技術層次的問題
而是誰有權利在關鍵時刻 決定採用何種科學技術?
隱隱約約感覺此刻的人類社會 有如一支挑戰險峻高峰的登山隊伍
在遭遇種種風暴考驗與猛獸襲擊後 背負著越來越少的可用食糧及用水
所有隊員孤注一擲地共同選擇一條未知的山徑
而非適度的分組探索任何可能的出路...

也許就從大四那年開始 核電的話題漸次淡出自己的生活
我心早已做出選擇 但似乎一切只有無可奈何
三哩島事件我未曾親聞 車諾比爾核災的記憶也逐漸淡去
悄悄地 我們的社會也在不知不覺中 做了沒有決定的決定
於是乎 核四廠的預算不斷追加 設計不斷變更 工程也不願中斷的 斷續進行

1995年 青松為了學習消費合作社的經營來到了日本
一次參訪千葉縣市民肥皂工廠的行程安排下
偶爾與上百名的車諾比爾核災受害的孩子們(烏克蘭?俄羅斯?)同宿一夜
原來是日本的NGO團體協助這些金髮碧眼的孩子們出國追蹤治療
看著他們天真浪漫的笑容 你很難相信他們可能活不過二十歲!



↑ 日本海沿岸 柏崎核電廠

同年 京都大學的核子工程學者瀨尾健 在身後出版了一本遺作
書名為 「核電事故...到時,你要安怎!」
書中提到位於地震帶上的日本政府 早已預知核電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因此早在第一座核電廠完成之前 便已於1961年制定了「原子力損害賠償法」
但是當中有句但書 當事故的原因來自於異常巨大的天災地變或社會動亂時
經營核電廠的電力公司得以免除賠償的責任...
書中同時也針對福島核一廠最大發電容量的六號機組進行核災預測
估計最嚴重時 本州將有一半的土地必須面臨輻射污染的考驗
昔人已逝 但當時的日本社會有多少人聽見這個聲音?



↑ 核電災變 瀨尾健1995



↑ 福島核一廠6號爐 災變預測

一直到2002年 自己再度負笈日本 才又開啟了與反核運動的因緣
當時結識一位名為佐藤的日本友人
最早是為了關心核電廠遭輻射污染員工的勞動權益而踏上反核之路
他與妻子 友人為了反對日本東芝及日立公司
製作並輸出核子反應爐到台灣的核四廠
自費來訪台灣不下二三十次 唯一的目的地只有台北的貢寮
唯一的要求 便是與台電及政府相關人員對話
不斷地提出日本經營核電廠的種種失誤經驗及隱匿輻射外洩的醜聞
希望台灣的朋友們 台灣的電廠與官方不要太過倚賴日本的經驗

2005年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成員 崔愫欣完成了紀錄片「貢寮 你好嗎?」
青松為了協助翻譯工作 一同踏上了日本各地巡演的旅程
也參觀了當時全日界最大的新潟縣柏崎核電廠的八個機組
在紀錄片上映的現場 才見識到影像超越族群與語言的動人力量
原來台灣跟日本都一樣! 用電量最少的窮鄉僻壤的農人跟漁民
承受了「保證安全」的核能發電廠的最大危機!



↑ 貢寮你好嗎? 日本座談會

當人類經濟的無限發展成為一種信仰 反核似乎也只能成為一種信仰!
當許多人相信核能發電成為人類社會存續唯一的道路(或真理?)
對於許多不願購票 卻早已被統一發派搭上這班危險核電班機的人們
福島會是一個下一個降落下機的地點嗎?

老實說 最初見到佐藤與愫欣的時候
心中難免有種「狗吠火車」的無力之感
直到現場自己終於瞭解 反對隨時可能造成人類重大悲劇的核電廠(或其他任何的選項)
對他們而言 行動從來不是為了達到任何具體的目的而為
而是一種忠於自己認知與良心的必然行動
反核!只是為了找回自由的自己!

(青松註:在與日本反核友人往來的過程中,
無意中發現這些朋友平日都各有正職與專長,
只是利用假日與餘暇關注這個重要的議題,
許多人甚至深入鑽研各個細部問題,如金屬疲勞 地震或海嘯強度,
以便與電廠當局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我想這也是一個公民社會的人民,
未來將不斷被要求的一個社會參與責任。)
大老鷹姐姐2011/03/29 07:48回覆
燭光暖樂聲響 為日本核災民祈福
IMG_4844

記者 鐘聖雄 / 台北報導

為幫日本災民祈福,也呼籲台灣政府省思核能政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諾努客(NO NUKE)行動團隊在今晚舉辦一場燭光祈福音樂會,吸引上百名群眾參與。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丘延亮表示,「Humanity is one,人類都是一樣的」,從車諾比到福島,核災離台灣人民越來越近,這是全人類的苦難,而不是遠方的悲劇,希望所有人能彼此攜手反核,跨出希望政治的第一步。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則表示:「以核災影響威力和台灣核電廠密度來看,我們每個人都住在核電廠附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福島災民,希望大家為自己也為下一代,都能共同反核,在4/30一起站出來參與反核遊行。」

「經濟發展」口號抹煞反核理念 反核運動還有下一個10年嗎?

在祈福晚會率先獻唱的,是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團長陳柏偉。他在彈唱反核歌曲《核能四廠欲砌落》前說,台灣反核運動已經20多年,這首歌也早在20多年前就完成,但政府和核能產業講的話還是都一樣,希望台灣反核運動進儘速終結,未來他也不需要在唱這首歌了。

「政府就是一直說我們需要核電廠,不然會限電,經濟不能發展,日本核災出來,他們還是在講一樣的話。我們需要在現在面對這問題,不要再等20年還要講一樣的話。這首歌意思是說,這些受害者、弱勢者(指核電廠工人與周遭居民)的處境被用更大的『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給抹煞了,這是不對的,」陳柏偉強調。

2000年政黨輪替時,原先堅持反核的民進黨宣布續建核四,引發眾多支持者反彈,歌手林生祥、詩人鍾永豐也在當時寫下《非核家園進行曲》,呼籲政府停建核四。在今晚的祈福晚會中,林生祥與來自日本的樂手大竹研同樣也獻唱了這首反核歌曲。「希望反核運動不需要再有下一個10年」,林生祥說。

 

陳柏偉演唱《核能四廠欲砌落》、《青春之歌》、《幸福》等曲目,主辦單位則在舞台前,用燭光排出NO NUKE的反核口號。陳柏偉在演唱青春之歌時說,每個人都有很多理想,但核電廠一爆炸,就什麼都沒了。

「敢死隊」搶救核子危機 我們要這樣的發展嗎?

曾分別針對日本、台灣核電廠員工進行訪調工作的法國社會學家Paul Jopin指出,多數核電廠員工都長期暴露在輻射線中,他們犧牲奉獻,只為了讓社會有電用,還要避免核災發生,非常犧牲。他先是用日文說「把我的心送給你」,為正在搶救福島核電廠的「勇士們」祈福,也呼籲台灣政府能終結核能政策。

丘延亮則補充,福島核災中,被派去「送死」的工人多半不是正式員工,而是由派遣人員、自願者所組成的「敢死隊」。他痛批:「到了21世紀,政府作的錯誤決策,卻要敢死隊去解決,這是很可怕的事!」

台灣工殤協會專員賀光卍認為,巨大天災引發核外洩危機,我們卻得靠少數幾名工人去拯救全世界,為所有人犧牲,所有人都應在這樣的悲劇前共同反思,「我們真的要這樣的發展嗎」?

 

晚會結束時,丘延亮示意到場群眾將手中的蠟燭吹熄。在此之前,他說:「把燭光點在心上,存在我們心裡,這份祝福已送給所有受苦受難的受災者。」

大老鷹姐姐2011/03/29 07:17回覆
23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2 00:25
〈快訊〉東京消防廳:核廠輻射水入大海

更新日期:2011/03/21 22:58

有關日本核廠3號、2號機相繼冒煙,晚間最新消息,原本冒灰煙的3號機,已經停止冒煙,2號機傍晚冒出白煙,證實只是水蒸氣。

根據NHK報導,這兩座反應堆在冒煙後,輻射值一度異常上升,不過後來又開始下降,此外東京消防廳晚間證實,在核廠注水過程當中,有部分水可能挾帶輻射物,一起被流入大海,這些「輻射水」流入海中,可能對災區漁業生態造成衝擊,當地漁民人心惶惶。

美國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今天突然駛離橫須賀港,根據日本媒體報導,美國航母的調動,可能是為了躲避輻射塵。

另外日本官方晚間公布最新死傷數據,死亡人數8805人,失蹤1萬2654人,總體受災人數已經達到35萬人。

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1/8/2og57.html

輻射恆久遠、落塵永流傳
──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對海洋的影響

 panay Panay(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志工)

資料來源:http://blog.udn.com/pigirl/4996237

  日本核電廠意外事故震驚全球,也讓台灣甚至整個北半球「剉著等」,許許多多關心核能安危的論述紛紛出籠,包括核電危險或核電安全的都有。然而不可諱言的,日本福島的核電廠連續氫爆不但導致輻射物質外洩,且為了不讓災情惡化成爐心熔融進而導致核爆的危機,多日來不斷注入加有硼酸的海水,一方面減緩中子反應、一方面期能快速降低核子反應爐的高溫。


  值得注意的是,海水注入核子反應堆後隨即受到輻射污染,部分海水因高溫而成為蒸氣逸散到空氣中,與輻射塵一樣空飄進入平流層,形成輻射雲後隨著雨水落下污染陸地與海洋;其餘停留在反應爐內,具高放射性受污染的海水該怎麼處理?目前仍無答案。


  放射性物質的特色是有半衰期(其放射性活度衰減一半所需的時間),其中,核能意外中易被測出的銫137半衰期達30年,也就是大約要300年後才能在自然界中消失;在福島核災中也已測出銫137,這樣的物質進入海水裡,雖然大海具有相當的自清能力,可以稀釋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濃度,但並無法稀釋這些物質本身的放射性。


  也就是說,輻射污染已隨著福島核災進入海洋,將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牠們會直接接觸到海水裡的輻射污染)、間接透過食物鏈而進入人類及海洋高階掠食動物如鯨豚、鮪魚等的體內,導致「體內受曝」,這比起體表受曝的殺傷力更大,且輻射物質比起工業常見的重金屬毒害更加難以代謝;依據法國「世界報」(le Monde)引用車諾堡核爆事件後的研究指出,帶有輻射物質的漂浮分子會被海洋浮游生物吸收,再以團狀糞便排出,糞便中的輻射物質隨著沉積物沉到海底,之後有可能再度釋出──這表示,輻射對海洋的污染是極為長期且反覆不斷的。


  而且,這些受污染的海水及浮游生物會隨著洋流的流動影響更多地區,在台灣,我們將受到流經日本的親潮(太平洋冷流)之影響。


  東台灣海域將是台灣受到輻射污染海水影響的區域之最前線,在可見的未來(也就是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東台灣沿岸的海洋生物將飽受輻射污染之苦!大家還記得數年前核二廠海域出現的「秘雕魚」嗎?形成秘雕魚的主因據研究係水溫偏高,但不排除遺傳、胚胎發育缺陷、鹽度、溶氧、輻射、污染(重金屬或其它毒物)等因素的加乘作用。即將到來的日子,生活在東台灣海域的海洋生物可能會得癌症,只是牠們說不出來、也不會有人去醫治牠們;牠們也可能基因突變,生出畸形的小魚、小海豚……


  核能安全一旦失控,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海、陸、空、動植物包括人類都無法豁免的。過去,人類抱著「人定勝天」的信念,用層層圍阻體、厚厚的水泥牆來建構核子反應的安全係數。如今,在氣候變遷日趨極端之際,日本的超級震災及海嘯戳破了核電安全的神話。


  台灣的核電廠密度排名世界第一!此外台灣與日本同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而台灣的核電廠還有個特色是:鄰近地帶不是有斷層就是有海底火山,這些都使台灣不能忽視福島核電廠事故的教訓。我們必須審慎思考:核電只佔台灣發電量約20%,卻花掉龐大的人民稅金來維護三個既有核電廠並興建核四廠,這是必要的嗎?


  核能災變不是機率問題,而是一次都不能發生!海洋與人類一樣是最終承受核污染的載體!


延伸閱讀:


.2011日本東北‧關東大地震啟示錄──安全用電的底線何在(內含更多連結)http://e-info.org.tw/node/64524


.日本核能危機問與答(內含更多連結)
http://www.greenpeace.org/taiwan/zh/news/feature-stories/japan-nuclear-crisis-q-and-a/


.核災、核安與台灣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每日更新)http://gcaa.drupalgardens.com/


.解密核放射物http://www.news365.com.cn/xwzx/xwtp/201103/t20110317_2985808.htm


.秘雕魚的成因說分明(邵廣昭博士撰文)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t-fish/index.html 

大老鷹姐姐2011/03/22 00:33回覆
22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1 23:05
因為下雨的影響,日本的自來水檢測出放射線已擴大到10個都縣!

因為下雨的影響,日本的自來水檢測出放射線已擴大到10個都縣!

同時檢出碘與銫:茨城、栃木、群馬等三縣,檢出碘有埼玉、千葉、東京、神奈川、新潟、山梨等

一部で雨の放射性物質増加 水道水は10都県で
2011年3月21日 22時55分

 文部科学省は21日、20日朝から24時間の雨やちり、ほこりなど降下物の検査結果について、雨の影響で、放射性のヨウ素やセシウムの量が大幅に増えた地域があったと発表した。

 文科省は「別の検査の結果を考慮すると、空間や水道水の放射性物質は健康に問題ないレベル」としたが「農作物への影響は、厚生労働省を中心に検査する必要がある」と説明した。

 また文科省は21日、都道府県が20日採取した水道水の検査結果を集計し、ヨウ素とセシウムが茨城、栃木、群馬で、ヨウ素が埼玉、千葉、東京、神奈川、新潟、山梨で検出されたと発表。独自調査している福島県も21日午前8時の採水で、ヨウ素が水1キロ当たり23ベクレル検出されたと発表した。いずれも国の基準値を下回った。

 文科省集計分は20日(19日採取)と比べ、ヨウ素が山梨で検出。セシウムは東京で不検出となったが群馬で確認された。

 水1キロ当たりの量はヨウ素が茨城12ベクレル、栃木10ベクレル、東京2・9ベクレル、新潟3・6ベクレルなど。セシウムは栃木2・8ベクレル、群馬1・2ベクレルなど。宮城県は震災の被害で計測不能。

 国の原子力安全委員会の摂取制限基準は水1キロ当たりヨウ素が300ベクレル、セシウムが200ベクレル。

資料來源: http://www.tokyo-np.co.jp/s/article/2011032101000431.html


大老鷹姐姐2011/03/21 23:17回覆

[最新消息]日本急需新能源政策 

 

週一, 21 三月 2011 22:56

給台灣親愛的兄弟

<長期苦難的開始>
   地震及海嘯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合計已超過2萬人。
  核電廠的事故也在灌入海水之後稍得平息,但不知何時還會再暴走。若要繼續順利順利讓事件平息,需要恢復外部電力切換回自動冷卻系統。大前研一氏認為冷卻恐需3年。冷卻後還要將使用後的核廢料取出運至安全場所,然後才終於能夠開始進行核電廠的完全封閉。以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受震災打擊的東北地區恐將籠罩在長期電力不足之中。目前並未出現代替原子能的新能源的議論。政府,將能源政策一腳踢給電力公司,其無謀表露無遺,沒有方向才是危機所在。

2011 03/21

(資料來源:日本友人網絡)

轉載自 http://gbjp.tw/

大老鷹姐姐2011/03/21 23:19回覆

關於奶粉與自來水對於嬰兒可能影響,特別是自來水含量100貝克以上的福島県飯舘村、川俣町、福島市三處,日本政府厚生省提出警告!


放射性ヨウ素の水道水基準、乳児には厳格化

. 福島原発
 厚生労働省は21日、乳児について、100ベクレルを超える放射性ヨウ素が検出された水道水の飲用を控えるように都道府県に通知を出した。


 水道水の食品衛生法の暫定規制値は、1キロ・グラム当たり300ベクレルで、厚労省では、この値を超えた水道水について飲用しないように求めているが、乳児については、放射線の影響を受けやすいことなどを考慮し基準を厳格にした。

 通知では、粉ミルクを水道水で溶かして乳児に与える場合などに、ヨウ素が100ベクレルを超える水道水を使わないように求めている。厚労省によると、地震発生後、水道水から100ベクレル以上の放射性ヨウ素が検出されたのは、福島県飯舘村、川俣町、福島市の3か所。

(2011年3月21日23時40分  読売新聞)

資料來源: http://www.yomiuri.co.jp/national/news/20110321-OYT1T00564.htm?from=main4

大老鷹姐姐2011/03/21 23:51回覆
21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1 19:08
勿聽信台電的保證,一旦發生事故,北台灣將成死城

日本、美國的核電廠的防震係數在0.6g以上,台灣的核電廠緊鄰活動斷層附近,防震設計竟比水庫、一般地震敏感區的建築還低!

核一廠防震係數為0.3g,核二、核三以及興建中的核四廠為0.4g,台灣的水庫,包括翡翠水庫(0.4g )、曾文(0.42g )、南化(0.4g )、烏山頭(0.43g )、牡丹(0.41g )、美濃(0.49g ),比核一、甚至核二、核三還耐震。九二一大地震後,台灣部份地震敏感區,建築物被要求防震係數為0.33g,也比核一廠高。

台大教授施信民表示,九二一大地震時,距離震央十三公里及四十六公里的名間與石岡,分別測到0.938g及0.5g。我們不必說發生日本福島地震,光是九二一七級地震,核能廠能不能承受都是問題!

核電廠發生大地震,不在於核電廠建築外觀會不會倒塌的問題,關鍵在於,控制反應爐的冷卻水塔能否正常運作,如果水塔與水管、管線被震壞了,反應爐就會失控!

或許過去關於斷層的證據與研究不足,現在新的資料已越來越清晰,政府應該勇於面對,而非一再地迴避。

台灣核電廠所處的位置,地質又較日本年輕百萬年,比日本更加不穩定。

如果核四廠出事,不僅影響到蘭陽平原,還有包括基隆市等地,輻射塵也會沿著雪山山脈,抵達翡翠水庫,將形成涵蓋整個北台灣的輻射污染區域。

福島核電廠離水源地多遠,台灣核電廠離水源地多遠,各位看看地圖就會覺的毛骨聳然,我們都是用大屯山系的水,只要像日本福島釋放核蒸氣,以日本福島核電廠為例,福島離東京200公里,東京的水都受到污染了了,何況是貢寮至台北的距離!!

台大徐光蓉教授曾做過實驗,在核一廠附近釋放氣體,大約3,4小時氣體就到了台北市,過程中,整座山都中標了,整個大台北水源地都中標,北臺灣整個要廢掉了,更何況這種核污染怎麼清理,都沒辦法清理乾淨的!屆時北台灣將成為無人敢去的死城!

官員們,別再騙老百姓了!


台電:台核廠耐震優於福島
 更新日期:2011/03/21 14:59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21日電)台電核能發電處處長蔡富豐今天表示,台灣核電廠耐震度都優於日本福島核電廠,且高處都設有不需電力的深水池;未來將建立緊急狀況的標準作業程序,依此訓練值班人員應變能力。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謝國樑、副書記長周守訓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邀請蔡富豐、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謝得志等人出席。


蔡富豐表示,福島電廠在冷卻系統喪失電力後,後續無法進行冷卻;但台電的各核電廠還有氣冷式柴油發電機、氣冷式汽渦輪發電機,都不會受到海水影響;且汽渦輪發電機架在22公尺以上的高度,可以有效預防海嘯。


蔡富豐指出,如果這些設備都無效,各核電廠高處都還有4萬公噸以上的深水池,喪失電力時可做為緊急冷卻補水功能,且只需依靠重力就可以補水,不需要電力。


蔡富豐說,福島發生事故後,台電曾依照相關狀況演練,希望不要演變成福島狀況,經過演練後結論是肯定的,可以避免類似福島電廠的狀況發生;未來再經過確認後,會變成標準作業程序書,並依此訓練值班人員的應變能力。


蔡富豐還說,福島核電廠這次受到的震度為6級,台電核一、核二、核三廠的地表耐震度都在7級以上,耐震度也都優於福島核電廠。


謝得志表示,日本福島電廠事件發生後,已經要求台電檢討核電廠的緊急應變程序與防震、防海嘯能力,並且希望核電廠的緊急應變程序能夠更加保守,該棄廠就得棄廠。


至於核四廠是否續建?謝得志說,這是經濟部的權責,但如果核四要放燃料進去,需要按照原能會的標準都做好、且民眾都放心,原能會才會允許核四放進燃料。1000321


(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00年3月21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1/5/2ofcy.html

大老鷹姐姐2011/03/21 19:18回覆
20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1 18:44
乾式儲存槽比起用後燃料棒的冷卻水池,有更嚴重的安全問題

..

 核電工業是一個牢不可破的產、官、學、民利益集團,在核災前,總可以找到一千萬個核電很安全的理由,當日本廢燃料棒儲存池出事後,台電又保證乾式儲存槽很安全。

官員說謊不打草稿,乾式儲存設計源自美國,在允許SNC公司生產其CoC之前的幾個VSC-24單位之後,NRC「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在1993年5月認證了乾式儲存桶設計。不過隨即1996年5月28日在美國威斯康辛州Point beach的核電廠乾式儲存槽即發生爆炸事故。

為什麼會發生爆炸呢?是因為用過的燃料棒從貯存池中取出後,經硼酸處理,放入乾式儲存槽裡,但燃料棒與儲存槽內部防腐蝕的鋅製內膽發生電子-化學反應,產生氫爆。隨後,這場爆炸被證實起因於乾式儲存桶的鋅防蝕襯裡與硼化”廢”燃料池之間的電化學反應。

這種反應會生成易爆炸的氫氣是高中學生都很熟悉的一種反應,不知道為什麼卻被NRC的所有”專家”、儲存桶的生產者和核電力公司忽視?

在爆炸之前,已裝載約超過12個的VSC-24儲存桶。然而電力公司的員工在裝載期間曾經注意到在”廢”燃料池中有泡沫產生,卻不知道泡沫即是危險的訊號,那是具可燃性的氫氣,當然他們也沒將此現象回報給NRC。

還有先前發生於波恩特比奇的VSC-24儲存桶爆炸,就已經觀察到燃燒的是藍色火焰,但是員工在爆炸事件之後,以為只是過量的清潔溶劑引起,而不把藍色火焰當作一回事,也沒有將此現象回報。核電廠乾式儲存槽爆炸事故真相是產生氣泡,龜裂,腐蝕,之後爆炸。

乾式儲存槽,在十幾年後,鋼槽受損,若不處置,裡面洩漏的中子,會引發鋼槽內其他燃料棒的連鎖反應,產生爆炸。

若要將已經放到鋼瓶內的高階核廢料,取出來再處理,更是困難重重。

台大徐光蓉教授提醒政府,乾式儲存槽比起用後燃料棒的冷卻水池,有更嚴重的安全問題,用乾式儲存,只是把棘手問題,很不負責任的丟給後代子孫罷了!


廢燃料棒 核一核二擬改乾式貯存

更新日期:2011/03/19 04:11

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陳曉宜、湯佳玲/台北報導〕福島核電廠四號機廢燃料棒貯存池因失火池水近乾涸,導致貯存池面臨爆炸、廢燃料棒暴露危機。台灣三座核電廠目前也跟福島一樣,將用過的廢燃料棒貯存在電廠內,原能會核管處長陳宜彬表示,核一、核二廠正規劃興建廢燃料棒的乾式貯存槽,分散核安風險。

3核廠 貯存逾1.5萬束廢燃料棒

核一、核二及核三廠每運轉十八個月,須自核反應器爐心退出約三分之一使用過的燃料棒,填換新的燃料棒。由於美方擔心我提煉核武的基礎原料鈽239,因此不同意我們將廢燃料棒送至英國、法國進行濃縮再生利用,加上台灣沒有能力處理,目前全部儲存在各廠內的廢燃料棒貯存池中。台電三座核能電廠迄今已貯存了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九束用過的廢燃料棒於貯存池內,逼近貯存容許量。

台電規劃在核一廠及核二廠興建「用過核子燃料乾式貯存槽」,擴充貯存廢燃料棒的容量。

乾式貯存 避免冷卻水流失風險

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副局長邵耀祖解釋,剛剛從反應爐心取出來的用過燃料棒仍處於高溫衰變熱,一定要先在用過燃料池中冷卻,此為濕式貯存;經過五至十年取出後,放入混凝土護箱中,即為乾式貯存。

邵耀祖表示,由爐心退出來的用過燃料棒,仍有一千九百瓦特的衰變熱,一定要先在用過燃料池中冷卻,五年後剩下一千零五十瓦特、十年後剩下八百九十瓦特、二十年後剩下七百三十瓦特,過了三十年則只剩下六百多瓦特。只要經過五至十年,即可將池中的用過燃料棒放入特製的不鏽鋼罐、填充氦氣後,放入不鏽鋼桶,再放進水泥護箱。

陳宜彬表示,從福島事件來看,濕式有冷卻水流失的風險,乾式貯存槽則沒有這麼風險,美國核工界多傾向認為乾式比較安全。

邵耀祖說,乾式貯存護箱的設計為五十年,台灣核一廠已申請三十座的乾式貯存混凝土護箱,一座可以放入五十六束的用過燃料棒。國外護箱為一層水泥屏蔽,以每年○.二五毫西弗的值作為設計;但是台灣用了兩層水泥屏蔽,且劑量嚴格五倍,只達○.○五毫西弗。

不過,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指出,乾式貯存槽雖沒有冷卻水流失的問題,但溫度較高,若沒有適當抽換空氣,容易累積氫氣而爆炸,還有金屬可能鏽蝕,這些風險也都不容忽視。

大老鷹姐姐2011/03/21 18:45回覆
19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0 20:36
核災受害 不分藍綠 不要讓廢核變成藍綠對立的犧牲品 文:孫窮理

台灣經歷二十多年的反核運動,許多人都認為反核或擁核只是各執一方的標籤表述。然而,不論是誰,當福島核災的畫面進入眼中,爆炸、火警、輻射外洩以及核電工程人員、警消、平民百姓受污染的消息陸續透過新聞媒體傳至台灣。大家愕然發現,過去全球核能工業對於核電安全信心滿滿的保證,如今在一次次擴大、失控的災變中顯得格外諷刺,民間社會在這二十多年中對核能安全提出的擔憂和警語並非誇大的恫嚇,相信全台灣的人民都開始對核電的安全問題有新的認知與感受:核災是真的發生了!

在災變的數天後,各方政治勢力陸續對福島核災及台灣的核能發展問題發言。但在過去數年中,不論藍綠幾乎都對核電所帶來的高風險危機搖擺閃躲、冷漠以對。作為一個長期投入反核運動的團體,我們樂見政治人物開始對此攸關全民身家財產安全的議題拋開冷漠,進行關切,不過同時,我們卻也逐漸聽到有藍綠政治人物藉此喊出:「如果想要△△就是要將票投給××。」等選舉政治語言操弄,意圖將這個重大的全民議題收為自己競選或是藍綠對立的籌碼,如此將極度不利廢核訴求的推進與達成。我們對此現象感到相當的憂心。

過去藍綠陣營在台灣的核能發展政策上都有極度不良的紀錄,國民黨政權和核工業的政治經濟利益站在同側的選擇從未改變;民進黨裹挾反核運動的民意取得政權,卻半途而廢甚至不再聞問。在此歷史的基礎上,我們絕不能重蹈過去的覆轍,必須重新思考和政黨的合作關係,拒絕政治人物的消費與收編。

所以,我們會持續嚴格監督政治人物在廢核議題上的言行,要求其必須提出真確的行動而非作秀口號,也絕對反對將此重要的全民議題操作成符合自身政治選舉利益的籌碼。

更重要的是,數十個民間團體已經開始集結呼籲台灣各地發起一系列的廢核向日葵行動,並於四月三十日舉辦十萬人上街頭的大集會,以民間的草根自主力量為基礎 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

廢止核電,全民站出來,誠徵各地自主人民與團體參與向日葵行動!

我們希望全台各縣市都能自主發起向日葵廢核行動,在此徵求各地認同此行動理念的個人或團體向我們報名認辦各形式的廢核集會活動,我們將會提供需要的協助。聯繫方式:gcaa@seed.net.tw 0986327142

如需了解最新的日本核災、台灣核能狀況與反核相關訊息可以上綠盟訊息發佈網站:http://gcaa.drupalgardens.com/

新聞連絡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洪申翰 0986327142

文:李子瑋

今日心得,就是一個字:......心得寫完,我要來唸書了

------------------------------------------------------

今天看到蘇謝兩人振振有詞,我想兩位都忘了一些事,來提醒一下:

 

謝長廷部分: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建議續建核四,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昨天表示,他若當選,核四會依先前立院兩黨四點協議續建。

上文引自:http://estock.marbo.com.tw/asp/board/v_subject.asp?BoardID=12&ID=4126176

 

核四問題懸而未決,引發各界高度關切,民進黨主席謝長廷九日表示,民進黨和新政府應多談核四的替代方案或能源政策等周邊議題,若只圍繞在建或不建上打轉,大約只有三成民眾堅定反核,國民黨敢大聲支持續建,背後的確是有工商界和民意為其後盾。

上文引自:http://forums.chinatimes.com/special/new_nuclear/89101004.htm 

 

蘇貞昌部分:

民進黨執政後積極停止核四、蘇花高等不良政策,努力與環保團體共同面對並設法為過去不良政策導致之停建配套積極尋找解決方式。這些在蘇揆上任之後立即產生了變化:在蘇揆主導下,核四違法通過新增八百億的預算,且未送立法院審查,為好不容易提升的再生能源排擠大幅資源,將預算投入更尾大不掉的核四續建工程;謝前院長任內擋下的國道蘇花高工程案,本已進行了替代方案為東部投資,卻在蘇揆指示下重提蘇花高二次環評,企圖使蘇花高重新翻案。除此之外,蘇揆為了爭取「拚經濟」美名而提出大投資計畫中,讓八輕案藉台塑大煉鋼廠及國光石化而死灰復燃,還對環保署要求配合經濟投資案的開發,令許多環評委員「備受關切」,並且大刪環保署預算以便掣肘。

 上文引自:http://www.wahas.com/redirect.php?fid=449&tid=446033&goto=nextnewset&sid=9H3Ouh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27日與工商團體領袖舉行早餐會,與會企業界關心核四進度問題,經建會主委胡勝正強調,核四沒有停建、仍在興建中,且追加預算很快就可審查完成,經行政院核定後,就可繼續發包;至於是否會繼續興建核五、核六,胡勝正表示目前沒有規劃,現在的要務是讓核四順利運作

上文引自:http://www.stnn.cc:82/global/taiwan/t20060427_202078.html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22:32回覆
2011/03/20 臺灣大學大學新聞社諾努客行動團隊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8328

立即停止高風險核工業 拒讓反核運動淪為藍綠對決籌碼 共同聲明
-臺灣大學大學新聞社、諾努客行動團隊

日本宮城地震所引發的福島核能災變,在這幾天不斷擴大、失去控制。直至昨日,福島核電廠的二號機爐心狀況毀損嚴重;三、四號機冷卻池的投水狀況因輻射過強而成效不彰。一幕幕震攝全世界的世紀災難場景,也再次為臺灣長期過度依賴高風險的核工業敲響了警鐘。

回顧臺灣反核運動的歷程,由於社會長期缺乏理性公共討論的空間,以及不分藍綠諸多的政治人物,要嘛是從頭到尾漠不關心;要嘛是為了選舉才熱情迎合,但是一旦掌握權利後就徹底背叛。縱觀臺灣數十年來的反核運動,可以說是艱困難行。

通盤檢討臺灣三加一座核電廠,核一、核二廠與此次發生嚴重核能災變的福島電廠,同屬已被判定有設計上根本瑕疵的「Mark I」沸水型反應爐;採用更不穩定系統的核三廠,自1980年啟用來已發生三次火災,安全管理及通報系統皆不堪檢驗,而同型號的柏崎電廠更早已因2007年6.8級的新瀉地震而停止運轉;更不用提,興建中的核四廠光是過去一年當中,就發生了包含主控室起火、電路設備爆炸短路,以及全廠區停電28小時等嚴重事故。而在這個月初,審計部、原能會的調查中更發現,台電刻意隱瞞規避原能會定期檢查,擅自違法自行變更與安全有關設計高達七百多項。四座核電廠,幾乎就像是四顆註定將會爆炸的定時炸彈,將整個臺灣倒籠罩在死亡的威脅中。

我們作為在學學生,以及反核團體中的新面孔,過去幾年當中,在貢寮福隆一帶看到了美好的漁港跟風景,但是,我們也同時見證了核電廠對當地造成的恐懼、撕裂跟破壞。因此,我們今天必須和大家一起站在這裡,強烈譴責馬英九總統的執政團隊,竟然至今仍執迷不悟,將核能視為是能源政策發展綱領的唯一目標。在目前世界各國皆開始重新回頭檢討核工業之正當性的同時,唯有我國政府表現出對核能安全性依舊信心滿滿的態度,毫無檢討反省的能力,也完全罔顧全體人民的性命安全。

另外,我們也必須在此提醒,回顧臺灣過往的反核歷史,不分藍綠政治人物的搖擺及不可信任,早已經對過去的反核運動造成了莫大傷害。臺灣會陷於如今的核工業危機之中,是藍綠兩黨的歷史共業。如同近年來同樣有許多新世代年輕夥伴積極參與的反國光石化、反中科社會抗爭一般,我們應該對於任何舊有藍綠政治勢力,為謀得自身利益而進行政治操作的惡劣行徑有所警覺。既然再次站上街頭,一方面要展現出人民堅定反核意志;另一方面也絕對要記取歷史教訓,確立反核運動力量的獨立自主性。

反核運動的深層意義,是人類集體對自身文明及科技發展的反省;也是向國家機器及企業財團聯手達成共同龐大利益,而犧牲大眾健康生存權和自然環境的嚴正抗議。我們鼓勵藍綠各黨政治人物,順應此潮流,在此時此刻選擇做正確的事,提出具體的反核計畫跟主張。但是,我們反對任何政治人物及政黨,再次以意識形態綁架人民,把反核運動收編為藍綠對決的籌碼或選舉的工具。

面對日本福島發生的核災,我們為傷亡者感到哀悼;而面對臺灣政府錯誤的核能政策,我們更要堅定的站出來,反對國家一錯再錯!

以下提出此次遊行當中,我們的三大訴求(口號):

1. 立即停建核四,發展永續能源
2. 反對核工業復興,拒絕核電廠延役
3. 核能是藍綠共業,拒成政黨對立籌碼

新聞聯絡人:謝同學 0921607878、王同學 0932831767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22:57回覆

非核家園到此為止 文:胡慕晴




(來源:by阿雄)


欠稿欠很大,但去了今天的反核大遊行,恁祖罵只有一個字:


台灣環保聯盟發起遊行的大老們如果不是天真到白癡的程度,不然就是下賤政客的打手。權力可以改變事情,但權力不是只有政權。民主社會的權力在每一個人的手中這個觀念有很新嗎?還是這個觀念有那麼困難,困難到環保運動被民進黨收割到吃乾抹淨還沒辦法釐清自己在為人作嫁?


從日本核災發生後,談話性節目就變成老屁股的天堂,過去的政客出來撈,過氣的教授也出來撈。話說得難聽說得重,但拜託自己好好想一想,媽的核四被民進黨害得那麼慘,今天這場遊行被整碗捧去,到底是在衝三小?


大熱天,反核四已經二十三年的貢寮居民,包了三台遊覽車上來,有的居民自行開車,有的則是搭火車來。貢寮居民的臉已經很老很老,氣憤的情緒數十年來如一日。她們就是不太會說話,無法論辯核能發電的必要性、核災到底多可怕,所以她們的訴求總是能夠被政府輕易硬拗扭曲,以「妳們並不專業」、「我們一定能把關」,持續核電發展的政策。


二○○九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舉辦第一屆諾努客,試圖讓貢寮居民振奮起來,畢竟核四還沒蓋。那年我去採訪前自救會長吳文通,還有許多貢寮居民,她們的臉,黯黯淡淡。


「自核四停建又復建後,反核對許多人來說宛如一場騙局。大家不是不想反,但很怕再被騙一次。」20年前,鹽寮反核自救會前會長吳文通是反核人士中最年輕的,如今他才步入中年,髮鬢與眼神卻都染上蒼老。

「大家都覺得,里長、鄉長、縣長、總統如果都是我們的人,反核就有望!」吳文通回想那段環保運動與政治力緊密結合的歲月,語氣中夾雜失望、自責與嗟嘆。貢 寮人原以為,只要一路相挺訴求進步價值的民進黨,就能反核,但反核運動只成就基層政客及至總統元首;貢寮人唯一擁有的,是2000年一場110天的無核幻夢。

管理貢寮公有市場的吳伯伯現今63歲,過去都在外地工作,這2年才回到家鄉。吳伯伯說,以前就算在外地工作,但只要有抗爭就一定去。「可是喔,阿扁當上總統後核四也沒擋下來,還有望嗎…」─無核幻夢二十年


貢寮居民把民進黨的人送入權力中心,貢寮人得到什麼?得到二十三年的折磨和失望,得到一句不痛不癢的道歉!


日本核災,終於讓全台灣人都看到核能事故失控的可怕,在這之前,鹽寮反核自救會還是想反,但該怎麼反?當反核因為二十三年前的政治收割,而被貼上等於民進黨的標籤等於鬥爭,自救會的人不敢也不知道到底怎麼團結。


會怕,知道嗎?
政治是全台灣最不可靠的東西!
會怕,知道嗎? 妳們有沒有好好注視貢寮人的臉龐啊!


對,台灣環盟一直有在關心核電廠,能源會議也是有去開,不能說妳們都沒有在努力;問題是,日本核災後這麼好的機會讓台灣過去不斷在談核能到底有多危險而終於有了一個除了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外又離我們那麼近環境條件那麼像的日本在倒楣,怎麼會搞到今天這種場合,離核四廠不到一公里辛苦自費跑上來的居民在遊行開場時,連麥克風的線都沒碰到?怎麼會她們無法上戰車?


對,妳們是最早出來反核的人,是妳們帶進了知識帶進了論述,但是妳們是為了誰在說這些事?日本核災疏散三十公里,對,妳們都在疏散圈當然妳們也能講話,但不只有妳們吧?妳們不住在電廠旁邊,最該講話的不是居民嗎!


而讓我火大的不是妳們在上面,而是妳們到底哪一根筋不對讓謝長廷、蘇貞昌站上台講話?到底哪裡有病讓民進黨幾乎佔據整個場?大家也許很健忘,民進黨在2001年時違反自家的「反核黨綱」簽署核四復工,當時謝長廷就是替行政院徹底護航的在任民進黨黨主席!


當環保團體在台上講話,卻被以「因為快出發了時間不夠」為理由趕下台,結果下一秒換蘇貞昌拿麥克風。再沒有sense的人也知道這些人到底為什麼站出來。又快要選舉了,妳們還真樂意為這些政客免費搭舞台!



我不能否認,這次日本核災確實為台灣的反核運動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礎,這是台灣第一次有機會好好檢視核電廠到底安不安全,而台灣究竟需不需要以核電做為發電的能源。核電廠存在已經是既存事實,非核家園的理念在這次核災過後,我想應該會有人開始重新思考跟支持。但當核能發電已是既存事實,且它也提供了部分電力,這之中能被政府拿來說嘴的糾葛與是非,難道不該藉由妳們這些大教授的智識來向全民說清楚?


遊行很好能凝聚力量,但當核電一直被視為必要之惡的觀念已經深植人心,而核災並不發生在台灣,妳們難道真的以為台灣人那麼怕死嗎?如果沒有開啟另一條理性論辯的戰線,繼續搞悲情,依台灣人的記性,又會記得日本核災多久?這次遊行,來的幾乎都是舊團體跟政治人物,要反核,以前的群眾不夠,那麼新群眾在哪裡?妳們難道以為一場核災加一場遊行就可以凝聚?而當這場遊行儼然就是政治場的時候,妳們以為妳們能吸引到誰?妳們以為媒體最想捕捉的又是什麼?


為什麼點名環保聯盟,理由很簡單。當許多妳們邀請參與的團體都告訴妳們不要辦不該那麼急,妳們的選擇是非辦不可。非辦不可又搞成這種局面,講句難聽的,非核家園真的也就到此為止。



延伸閱讀:

唯有拒絕藍綠政客 反核才能獲得社會認同
政治人物插旗 學生要求維持反核主體性
荒煙蔓草間的「非核家園」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23:44回覆

Mar 20 Sun 2011 20:29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日本核災,台灣民間團體呼籲檢討核能政策的聲音,希望號召更多人重視核安問題。但20日由環保聯盟舉辦的反核大遊行,卻成為政治人物造勢場合,不少候選人搶著上台發言,讓環保團體沒有機會說話。台下學生團體高喊「核能議題、藍綠共業」、「拒絕反核成為政黨對立籌碼」卻遭到政治人物的工作人員嗆聲,要學生「搞清楚誰擁核、誰反核再講話」。

由於這次遊行正好面臨年底立委選舉和2012年的總統大選,不少立委候選人帶著選舉旗幟當場宣傳,也有人當場賣起周邊商品,為自己造勢,儼然將「反核」與特定黨派掛勾,消費公共議題。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20多年來的反核運動,往往成為政治人物的口號,卻缺乏更理性的溝通與討論。諾努客行動團隊成員王同學說,在這12年間,諾努克行動團隊前往貢寮當地進行訪調,了解當地居民因為反核而支持某些政黨,「但是這些政黨卻沒有回饋地方,反而在獲得權力後與當地撕破臉。」

政治人物綁架議題,卻沒有為居民做事,讓許多人感到失望。諾努客行動團隊成員謝同學說,反核議題過去被操弄成政治對立,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大家學乖了,不願再重蹈覆轍,謝同學表示,「我們歡迎政治人物一起反核,但我們也認為應該與政治人物保持距離,維持運動本身的主體性,也保持核能議題公共討論的空間。」

只是當學生要求運動維持自身主體性,提醒大家在接受政治人物的參與時,不要忘記持續監督政治人物的言行時,不少台灣長工救國軍成員卻朝著學生大喊「政治對立有什麼不好,這樣才能良性競爭!」甚至要學生「搞清楚誰擁核、誰反核再講話」。

另外,王同學也表示,這次活動讓學生很憂心,因為許多政治人物上台搶著發言,但環保團體想要講話,卻被工作人員以「時間不夠」為由制止。「這些政治人物提出很空泛的口號,要求大家讓他們在立法院席次過半,但是卻沒有提出半點具體政策。」他質疑政黨本身有這麼多智庫,為什麼連一點具體的東西都提不出來。

由於遊行到一半,原本的指揮戰車喇叭壞掉,因此主辦單位緊急換上立委候選人姚文智的宣傳車。為了避免讓人誤會反核遊行是民進黨的活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也強調,下次反核,要號召更多人民站出來,用人民的力量集結物資,不要繼續站在候選人的宣傳車上。

只是當洪申翰走下宣傳車時,姚文智卻上前質問,「車子是你們跟我借的,油也是我出的,我不是說這樣多厲害,但你們幹嘛這樣講話!」不少競選團隊的工作人員也在旁邊幫腔,質問學生「政治人物出來有什麼不對!」

只是當記者追問他作為政治人物對於反核有什麼具體作為時,他表示,「我現在只是立委候選人,我不是已經在辦連署(反核)了嗎?我明天就去遊說民進黨的候選人,我連國民黨的都去說服,這樣可以了吧!」但當年民進黨作為執政黨時,沒有堅持核四停工,讓不少貢寮居民失望透頂,這次民進黨的政治人物能否有具體作為,令人質疑。

反核20多年,政治人物的背叛讓不少居民心寒,因此當反核議題再起,許多民間團體強調必需保有自己的主體性,避免議題再度遭到綁架,淪為政治口水,卻讓核電廠周邊居民繼續承受風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民間團體將會持續監督政治人物,同時也將在30日舉辦向日葵行動,號召更多各地居民一起上街反核,用公民的力量改變政策方向。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23:52回覆

唯有拒絕藍綠政客 反核才能獲得社會認同 文:朱淑娟



‧朱淑娟/2011.3.20

在杜鵑花盛開的台北,相隔10年,反核再度走上街頭。10年前核四停建、續建,形同被民進黨出賣的貢寮居民今天再度站出來。有人說看到福島核災,真的擔心到晚上無法入睡。這個社會在談核能如何偉大、如何減碳、發電如何有效率時,有誰去問問這些住在核電廠附近居民的感受?

核災是實實在在的恐懼,台灣還要不要核能是嚴肅的思考,今天遊行的訴求也在此。沒想到卻來了一大票民進黨的民意代表、或是即將要選總統、選立委、選議員的,又大又多的政黨旗誌幾乎把「我愛台灣,不要核災」的小標語給淹沒。

謝長廷講完換蘇貞昌,台下搖旗納喊的是長工大隊,浩浩蕩蕩聲勢驚人,其間還有為數不少的台獨、反國民黨隊伍。許多人穿著繡著某議員、某立委名字的背心,手上拿著反核標語。看著這些,你該不會以為能夠說服大家支持反核吧。

貢寮人很認命,沒有辦法搶到麥克風說說自己的心聲,只好靜靜地跟著隊伍走。曾參與貢寮訪調的台大新聞社學生氣得在路邊大喊:「核四是藍綠共業、拒成政黨對立籌碼」。


學生發出的新聞稿強調,不分藍綠政客,有的從頭到尾對反核漠不關心,到了選舉又熱情迎合,一旦掌握權力又徹底背叛。台大學生也譴責國民黨的總統馬英九,在福島核災後還無意檢討核能政策。

長期投入反核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天也幾乎沒有說話的餘地,在新聞稿中強調,過去多年不論藍綠都對核電所帶來的高風險都搖擺閃躲,看到的只有政治語言的操弄。國民黨一向與經濟利益站在一起,民進黨則是在取得反核資源贏得政權後,對反核半途而廢、甚至回過過來出賣當初的支持者。

自從十年前核四續建後,核能變成政治議題,「為什麼反核」在台灣社會幾乎找不到理性論述的空間。夾著全球減碳的風潮,國民黨政府上台後就開始為核能復興做準備,從2009年的能源會議到今年提出的能源政策綱領,支持核能發展,已經從最初的隱晦夾帶,變成堂而皇之、白紙黑字的政策。

而福島核災卻是第一次讓台灣民眾深深切切感受到核能非藍非綠,是關係個人生命安危的風險,願意好好聽一聽在這樣的風險下,台灣人關於發電、用電,除了核能還有什麼選擇?我們又該如何選擇?

人民該檢視什麼?清華大學教授李敏在上月的科學月刊發表的文章指出,化石燃料資源有限,又會產生二氧化碳。核能是一個技術成熟、發電穩定、發電成本低、且相較其他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較少的能源。未來在能源供應上還是佔有重要角色。而這也幾乎是支持核能者的主要論述。

政府也總告訴人民,沒有核能電費要漲價,但能源消耗占五成的工業,才是享盡便宜能源的得利者。政府喊了數十年的清潔能源,今年提出的能源政策綱領還是告訴人民,再生能源發展困難,能源效率每年要提升2%就已經很拼云云。

而為了支持國光石化、六輕五期這種高耗能產業,經濟要發展所以我們的電力需求要成長,但電價又不能漲、又要減碳,所以我們要核能。

然而這些真真假假,不是政府單方說了算,必須由民眾參與、辯證。核電除了是相較其他發電風險更高外,所謂的便宜、穩定、不排碳,還必須經過一番辯證。核四花了數千億還無法完工,所謂發電較便宜是如何計算的?

而核能是否真的減碳,事實上核能電廠興建時使用的鋼材、水泥、以及材料,都會使用石化能源,所謂減碳又從何說起?

今天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表示,2009年的能源會議關於核能,只有經濟、效率的辯論,並未觸及核能安全,如今這個時間點有必要針對核能安全,再舉辦一次完整的辯論供全民檢視台灣何去何從。特別是到目前為止,支持核電的人並未正面回應這些核災的問題。


拒絕政客 反核才能擁有獨立論述的空間

今天的遊行隊伍也有許多人推著娃娃車,帶著這樣的疑問而來,他們要問政府給個答案,如何保障核能安全、人民的安全、人民小孩的小孩的安全?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說,日本的核災是天災加上人禍,台灣也同樣在地質脆弱的地方蓋了很多核電廠,這是災難的因。今天站出來是要告訴台灣社會,只要我們這一代不要再造這個因,下一代就不必承受那樣的果。

而這些,只能透過公民意識、公民的力量,才能給政府足夠的壓力,給人民真正的答案。經過了十年前的核四停建、復工、為了安撫人民的不滿,又假情假意在環境基本法中訂了所謂「非核家園」。這一切,民間團體至今還不覺悟?

因此唯有拒絕政客,反核才能找到獨立自主的空間。而這是做得到的,去年7月全國農民站上凱道反對政府強徵民地,當時就拒絕所有政治人物的參與、致詞、旗幟。農民當家作主展現意志,獲得社會大眾支持,也促成政府的改變。

所以,還是那句話,唯有拒絕政客,反核才能獲得社會認同,重新出發。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23:58回覆
18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0 09:48
要求核電廠立即停工,全面安檢

時間:2011年3月20日 下午1:30集合

集合地點:台北市信義路、紹興南街口(中正紀念堂大忠門集合)

 

遊行訴求:

 1. 反對核一、二、三廠的延役以及新設核能機組的計畫。

 2. 全面體檢核一、二、三廠機組與檢討安全設計規範,提高核電廠的防震係數,若無法達成,應即刻除役。    

 3. 核四工程弊端叢生,所在位置又易受地震及海嘯威脅,核四應立即停建。

福島核災警示 (2-2)台灣可以沒有核能?


‧朱淑娟/2011.3.21

福島核災後,台灣民眾第一次對核能風險有較深刻的感受,當然沒有核能就不必擔心受怕,但民眾也很想問:如果沒有核能,台灣會缺電嗎?我們還有什麼替代能源,以確保供電穩定,不會影響經濟發展、以及日常生活?

關於這點,過去官方、民間、不同學者也提出許多看法,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各說各話的階段。正好此時經濟部能源局提出能源政策綱領,規畫未來10年國家能源政策,如果能在這個時候透過公民參與把這些爭議好好辯論清楚,不但能取得民意支持,也才能取得政策的正當性。

如何經濟成長又不缺電

而依能源局統計,我國2009年能源供給13,806萬公秉油當量,其中石油占51.82%、煤炭30.45%、天然氣8.62%、核能8.72%。自產能源,包括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氣等只有87.5萬公秉油當量。

在能源消費結構方面:工業部門52.5%佔最大,其次運輸部門13.2%、住宅部門11.6%、服務業11.5%。工業部門又以能源密集產業為主,2009年能源密集工業占工業部門六成。

經濟部提出的能源政策綱領,估計2006到202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4.09%,以這個成長率預估未來能源供給,到2020年提高到17,271萬公秉油當量。(發電容量317,787百萬度)

發電計畫是:

燃煤火力:發電增加1.2倍,佔總發電量31.2%核能:核一、二、三延役20年,核四運轉,總發電量18.7%再生能源:6388 MW,佔總發電量6%

在這個發電結構下,總排碳量3億2千400萬噸,比馬政府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2020年回歸2005年排放量2億5千萬噸) 高出8千萬噸以上。

提高能源效率 台灣就不需要核能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認為,要達到經濟成長率4.09%,又達到馬總統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減量目標,台灣沒有核能也辦得到。

他們提出的最重要作法:

每年提升能源效率4%比經濟部提出每年提升2%增加兩倍。環保團體認為台灣在過去10年能源效率已有提昇趨勢,其中4個年份提升率超過2%,2008、2010年提升率更超過3.5%。再努力提升到4%並不難。

再生能源提升到16000MW佔總發電量23.2%。如此一來,核一、二、三可除役,核四也可以不用運轉到2025年燃煤火力發電量減少26%。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2億1千萬噸,達到政府目標。

能源效率、再生能源可成長?

不過關於能源效率提升、再生能源增加,政府及支持核能者有不同看法。被經濟部委託規劃政策的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表示,過去20年能源效率提升只有0.5%不到,全球也不到2%,我國訂2%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至於再生能源,能源局則表示我國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是考量國內外再生能源技術、成本、發展潛能及土地使用、天候等自然條件因素。

清華大學教授李敏上月在科學月刊發表的文章指出,台灣發展發展再生能源最大的困難是土地面積。即使太陽能板做最大考量,總發電量約28億6000萬到41億3000萬度間,只有核四年發電量201 億度的14.2%到20.5%。

風力發電到2009年為止有182台,總裝置容量31.69 萬瓩,總發電量8億4800萬度電。就算發揮到最大,總裝置容量405 萬瓩,總發電量108億度。是核四發電量的53.8%。而且他認為再生能源的穩定性不如核電。

沒有核能 電價會漲嗎?

另外,依台電對外公布的數字,核能發電每度0.63 元,是各種發電方式最低的。煤礦約2.4元、再生能源約3.2元。如果不要核電,恐怕電價會上漲。

不過,環保團體對這種成本計算存疑,核四預算不斷提高,核能的成本計算標準應該公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賴偉傑質疑,核能發電效率只有30%,也就是說所產生的能量只有3分之1的熱能轉換成電力,其他3分之2熱能必須用海水冷卻,這些熱能釋放到海裡,嚴重破壞海域生態。

核四廠所在地的三貂灣是漁業資源保護區、東北角風景特定區,從鹽寮到福隆海水浴場綿延3公里台灣最好的沙灘,但因核四碼頭工程讓整個洋流循環補砂機制消失,形成突堤效應,海岸沙灘嚴重倒退,對觀光、漁業衝擊相當大。

這些環境成本又該如何計算?

數字以外的選擇

當然,決定台灣未來要不要核能,絕對不只以減碳、發電成本這些可以量化的數字來計算,還有價值的選值。特別是面對核能這種高風險的發電方式,或許有民眾願意付出多一點點成本,來換取較安全的發電方式。

台灣人的用電方式也有必要再檢討,台灣土地面積占世界0.06%,能源消耗是全球的1%,單位國土面積耗能世界第一。白天、晚上用電量相差很大,但台電卻未實施負載管理、離峰電價,造成發電浪費,這點環保團體已批台電多年。

而且核能還有環境正義的問題,核四廠距離民宅這麼近,5公里內至少有7條斷層,防震係數卻是20年前設計的0.4g,這對附近居民來說如何才叫做正義?

還有核廢料,至今台灣也無力處理。賴偉傑指出,高階核廢料堆在核電廠的水池內,低階核廢料有20多萬桶,其中9萬多桶放在蘭嶼,這又該如何跟蘭嶼的原住民談什麼是正義?

而在選擇之前,應先誠實面對核能不可測的風險。台大公衛所副教授吳焜裕表示,科學家當初也認為核能風險很低,但福島核災還是發生了。「這是科學的限制,我們無法了解風險,而我們是否要選擇活在這個不可測的風險下?」
大老鷹姐姐2011/03/21 21:23回覆


為什麼大家要堅決反核能?
Jimmy Chen 寫於 2011年3月19日 17:03

這些年看到很多人環保鬥士反核能,十多年前開始我也跟著大家反核,但始終懵懵懂懂。直到看到日本福島爆發引起全球注目的核能危機,才深深體悟,為什麼這些反核鬥士,數十年來如一日,不惜耗費自己的時間,始終堅持呼籲廢核、呼籲政府與國人要重視台灣的核能安全!我從反核鬥士Roger Ong那邊,學習到的很多關於核能危機的正確資訊。以下是我從這些前輩鬥士版上整理出來的訊息,分享給大家,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這些政府從未主動告知我們的事情.......

 

下面我們就核一、核二、核四廠的潛在危機,提供給大家完整的新聞資料、地質現況、專家說明,以及歷史災難事件,讓大家一窺為什麼這些反核鬥士堅定主張台灣一定要廢核!

 

這裡的資料,足夠讓您瞭解國內核能電廠的現況,讓您自行判斷台灣適不適合繼續發展核能電廠。懇請您耐心花十分鐘看看這些資訊!

 

*****************************

 

大屯山至今仍是活火山,且斷層延伸至金山,距離最近的核二廠,只有五公里。根據政府發佈的核電廠0.4G的抗震係數換算,就是只能抵擋七級地震。台北到金山只有20公里,以車諾比方圓30公里全成了鬼蜮來說,只要剛好在地震帶發生準七級地震,不用等岩漿或火山灰讓我們致死,光核電廠危機就可能讓我們大台北地區600萬居民無一倖免。即便當下有幸存活下來的人,極可能也將會陸續在數十年間,在癌病變的痛苦折磨之中死去!

 

台灣石門核一廠 廢燃料棒池滲水~粉飾太平,台電認了!

http://n.yam.com/view/mkvideopage.php/20110319675152

 

核能一廠, 日本和臺灣同是 馬克I型圍阻體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00790&id=1639372508#!/photo.php?fbid=1800895755712&set=a.1800893595658.100790.1639372508&theater

 

日本和臺灣核能一廠反應器型式及圍阻體型式之比較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00790&id=1639372508#!/photo.php?fbid=1800896195723&set=a.1800893595658.100790.1639372508&theater

 

核一核二在大屯火山群山麓, 緊鄰崁腳斷層, 金山斷層及山腳斷層

 http://tw-buddha.com/forum3/index.php?showtopic=5338

 

核四廠區則是持續被質疑位於核四廠區五公里方圓內的「枋腳斷層」距離核四原子爐的爐心不到兩公里。距離龜山島附近海底活火山群也非常近~~~

http://nc.kl.edu.tw/bbs/archive/index.php/t-13954.html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驚爆 核四緊鄰斷層!日本地質學者來台探勘發現斷層證據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4624

 

日本地質學者探勘貢寮地質,在核四前方海岸發現斷層,台電刻意忽略?

核四3分 ──一位日本GE工程師帶來的憂心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一、工地施工監督竟然沒有奇異、日立、東芝的責任。

二、就核能電廠而言,其機組的設計有其死角,管道轉彎之處是最脆弱的。

三、台灣處於地震帶,這些脆弱點及裂縫是禁不起搖動的。

四、台灣對核電廠極度的自信與自滿,這是菊地先生超乎想像的。

More details 請進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下面網頁

http://www.huf.org.tw/pu/pu18304.htm

 

台灣陸地與周邊海域的火山群

http://volcano.gl.ntu.edu.tw/worldwide/taiwan_volcanomap_large.htm

 

「8顆不定時炸彈」 環團:核廠總體檢 | 日核災經驗借鏡 | 全球觀察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212148.shtml

日本福島核電廠連續發生爆炸,導致人心惶惶,多名環團人士及學者,上午指控核四廠第一、二核島區建物及設備穿孔及防火防護工程施作不實,只有原廠奇異公司設計的一半,嚴重危及人民安全。台大教授施信民甚至認為,台灣8座核電機組形同8顆不定時炸彈,對人民安全形成重大威脅,呼籲政府立即停止核四施工,並對所有核電廠實施總體檢。

 

比爛?民眾爆料台電核四猶如「拼裝車」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6213150.shtml

 

核四驚爆偷工減料

http://n.yam.com/lihpao/garden/201103/20110315514248.html

 

核四廠的工程師爆料,說核四部分牆體興建的厚度只有當初設計的一半,不能防輻射,遭到立委痛批,但台電反駁說,部分牆體是混凝土加鐵砂,不需要太厚,就能防輻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15/8/2o2tl.html

 

<台電員工爆料: 核4廠出現致命錯誤設計 >

(1). 控制室, 發電機設計在地下室. 淹水時無法操作!

(2). 安全係數0.4g, 無法因應 7級以上地震,

(3). 輻射屏蔽厚度減半 圍阻體功能喪失,

【這種山寨工程品質~只有三句話可以保證!不開機、不使用、不危險!】

<恐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UKUY5DMIEM&feature=player_embedded

 

專家意見:

處斷層帶 建核四無異自挖墳墓

斷層帶上建核四 猶如向天借膽

 作者:林鐵雄(義守大學副教授)

http://e-info.org.tw/node/12172

 

台電指出,核一廠防海嘯閘門共有3道,每道均有兩層鋼板,可阻絕23呎的海嘯。當記者追問閘門緊閉需多久,廠長蔡富豐表示:「需要半個小時。」半小時的關閉能否防海嘯,令人質疑。

 http://n.yam.com/lihpao/garden/201103/20110315514264.html

 

供水穩定 無法確保

 

除了防海嘯功能恐怕無法即時作用,核電廠的冷卻系統缺電時是否能穩定運作也有疑慮。台電強調核一廠擁有5組柴油發電機和2組氣渦輪發電機,能在緊急需求時供應電力。

 

每一組氣渦輪發電機可供應4千萬千瓦的電力,核一廠也有3萬5千公秉的儲油槽,儲存了供應發電機需求的柴油,核一廠運轉經理羅烈成表示,這些發電機每週都測試,要達到全部發電機損壞的機率相當小,電力供應不會有問題。

 

反應爐需有海水和爐內冷卻水進行「熱交換」,廠邊有個抽水口引海水,不過一旦抽水口損毀,將無法抽取海水熱交換,爐內溫度將過高,引發類似福島電廠的氫爆。核一廠強調為了避免抽水口無法運作,核電廠備有後備水源,包括兩個容量3千公頓的生水槽、鄰近乾華溪的水源,以及廠內消防車可供水。

 

然而引水系統須電力才能運轉,一旦發生複合式災難,電力設備不足時,如何確保供水穩定,讓爐心保持溫度,核一廠並沒有說清楚。

 

*****************************

 

【日本政府原本預測150年週期已到的東海大地震還沒來】

311的宮城大震非屬東海大地震令部分人士更為不安,因日本政府先前曾預測:「30年內在東海地區發生大地震的幾率為87%」。東海大地震恐隨時發生,關東地區恐再陷浩劫。

http://www.nownews.com/2011/03/18/91-2697798.htm#ixzz1Gw9NemSW

 

若你以為大台北地區不會發生大地震,那你就錯了。1909年台北盆地就曾發生規模7.2的深層地震,震央位在盆地內,造成9人死亡,51人受傷,122棟房屋全倒。當時台北人口尚少,即有這樣的傷亡和財產損失,假如相同的地震發生在今日,以現在台北盆地加上周遭人口數超過600萬人,一旦發生巨變,將可能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災難。

http://tw.myblog.yahoo.com/liu653-blog/art...ev=936&next=921

 

https://city.udn.com/1249/1067081?tpno=48&cate_no=0

 

能源有很多種, 光地熱運用方面, 菲律賓能運用地熱,每年生產 1,931MW = 193萬1千瓩的電力.已比我們一座核一廠發電還多很多。核一廠廠區內裝置兩部63萬6千瓩汽輪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為127萬2千瓩。地熱世界各國之運用狀況(台灣長期被國民黨一直要核電不開發綠能發電, 才變地熱蘊藏豐富卻是還無啥運用比菲律賓落後)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sk=group_146541195396804&ap=1#!/52twtalk/posts/198246660196953 

北台灣擁有龐大的地熱資源,但數十年政府完全沒有朝這方面去開發與利用,只是一味希望仰賴核能。我必須再度強調,台灣、日本不比歐洲,可怕的地震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料得到的危機!從這次的日本福島經驗可以清楚看見,我們沒有發展核能的條件!

 

泛綠、泛藍支持者各有八十三.四%、七十五.四%表示贊成,顯示民眾不分藍綠有共識,核四應先停工,待總體檢確認安全無虞再繼續施工。這是集體民意的展現,馬政府必須重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18/today-fo2.htm

 

不要相信政府的片面資訊~這才是日本核電廠專家用親身生

命寫的核電廠真相~

【前核電廠技師的瀝血控訴】

設施配管1級技士平井憲夫(1997年1月因癌症逝世)生前的最後吶喊。

http://blog.roodo.com/osaka_tainan/archives/14565457.html

 

德國兩天內天關共8座核電廠。德國總共17座核電廠,關了45%的核電廠停機檢查!

http://wotupset.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7497.html#ixzz1GvxCjt10http://www.tagesschau.de/inland/atomdebatte130.html

 

瑞士政府已宣佈為保障國民安全,擱置所有核電計劃;而德國總理默克爾亦宣佈暫停延長核電站運作期限計劃多3個月。

http://www.greenpeace.org/hk/news/stories/climate-energy/2011/03/japan-earthquake-nuclear-disaster-5th-day/

 

位於沒有地震、地廣人稀的烏克蘭1985年發生車諾比核爆事件,25年來根據官方正式的統計數字,因核爆直接跟間接死亡的人數超過70萬人。核爆隔年降在德國南部的雨水中含有切爾諾貝利洩漏的放射性物質,造成土地的核污染。直到25年後的今天,這一污染仍舊沒有完全消除。吃了野生蘑菇及野果的野豬肉裡仍含有放射性物質。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4908170,00.html

 

核電廠、幅射、避難相關資訊!歡迎大家前往瞭解!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00790&id=1639372508

 

大家都知道要發展替代能源,政府有真正下定決心去發展嗎?沒政策、沒經費、沒專家、沒想法,產業會自己成熟?台灣位處自然電力資源最豐富的地理環境,有地熱、有風力、有水力、有太陽光!與其耗費上千億建核電廠,不如把錢拿來發展替代能源產業。這樣才是負責任、有遠見的台灣人該做的事情!今天我們要大聲疾呼政府放棄核能,儘速投入經費與人力發展替代能源,以台灣人才的軟實力,假以時日必定能在世界能源技術舞台上領先群倫!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09:51回覆

福島核災警示 (1)   文:朱淑娟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圖


‧朱淑娟/2011.3.20

2011年3月11日,日本時間下午2點46分,東北三陸沖外海、宮城縣牡鹿半島東南方約130公里,發生規模9、深度32公里的強烈地震,震動整個東北地區。宮城縣外海掀起浪高10幾公尺的海嘯,三陸沖沿岸田地、房屋一夕之間被吞噬一空,福島、宮城、岩手三個縣市幾近全毀。

到18日為止已確認6911人死亡,另外還有1萬754人下落不明,總計已超過17000人。相較於阪神大地震6434人死亡,這起地震是日本戰後最大的災難。

其中,地震引發福島電廠的核能危機更是憾動全球。過去幾年氣候暖化掀起全球減碳風潮,「核能復興」也順勢而起,許多國家宣佈增建核電廠、已屆齡的核電廠則計畫繼續延役。目前全球有441座核電廠,其中位於東亞、南亞有112座,興建中37座。在減碳口號下,反核能發電的聲音幾乎找不到反擊點。

這些年來台灣也搭上這波「核能復興」的順風車,從2009能源會議,到日前經濟部未來10年的能源政策綱領,都提出未來將增加核能發電容量,包括讓核一、核二、核三廠在商轉40年後繼續延役20年,核四明年第一號機開始商轉。

然而,此時此刻的福島電廠核災,等於在這波全速前進的核能復興風潮中亮起黃燈,部份國家對核電發展都緊急踩了煞車,要求重新檢視。而許多人也重新思索:核能安全可以控制嗎、核能作為減碳工具是否合理、就算是,人民是否願意為了一點點減碳成果,而冒著毀滅性的風險?

基於地緣、以及文化等相較緊密的關係,台灣人對於福島核災的感觸特別深,發現原來核災不在美國、不在前蘇聯,竟然離我們這麼近。

面對福島核災,人類對於核能的想像是什麼、對於電力的選擇又是什麼?其實核能不只是能源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世代正義、環境正義的問題。如果我們還有選擇,你的選擇又會是什麼?

福島驚世之災

東京電力設於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總計有6座發電廠,地震時運轉中的1、2、3號機自動停止運轉,下午5點受海嘯侵襲,廠區內2座緊急柴油發電機無法正常供電,爐心冷卻水泵無法補充冷卻水到爐心,燃料丸體有溶化現象,導致護套失去保護功能,二次圍阻體發生氫爆。

從日本的空拍圖可以清楚看到,海嘯後緊急備用的柴油發
電機已不見(黃色圈部份)


福島第一核電廠配置圖,標1的位置是電力設備區


反應爐中的爐心必須有循環冷卻水完全覆蓋,但因失去電力循環系統無法運轉,導致燃料棒持續增溫,計畫用消防車將海水打到爐心保持冷卻,但必須把產生的蒸氣導到下方的抑壓池,開啟閥門讓蒸氣外釋降低壓力,海水才能打進來,但有部份氫氣跑到二次圍阻體引發爆炸。

反應爐的圖,下方水池是抑壓池


福島電廠1到4號機組的情況如下(到19日止):

1號機/12日爆炸,二次圍阻體損壞,爐心部份溶融,一部份的燃料棒露出。

2號機/14日燃料棒全部露出,15日爆炸,抑壓池受損。已進行接電。

3號機/14日燃料棒部份露出,14日爆炸,二次圍阻體受損,用過燃料池水位偏低,16日冒白煙,可能是反應爐溫度升高,為冷卻燃料棒注入的水產生蒸氣。17到19日持續用大型消防車從地面往反應爐灌水。

4號機/15日氫爆,主要是剛更換的燃料棒放入濕式貯存池中還繼續發熱。圍阻體爆破,儲存燃料棒的水池曝露在大氣中,輻射可能有大量外洩。同樣在歲修中的5、6號機之所以較沒事,是因為料棒放入濕式貯存池中時間已較久。

1~4號機空拍圖

核災等級提升到五

日本核安部於12日評估福島核災為第四級,18日宣佈提升到第五級,與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災同級。福島核一廠上空40公里為禁航區,撤離半徑30公里人口,是日本核災史上最嚴重的一次。

日本官方表示,提升等級的原因是輻射已有外洩,3號機測到400毫西弗(天然背景值約每小時0.2微西弗,每小時200微西弗對人體就有害),且1到3號機燃料棒溶融3%。東京電力集撤離750名員工,僅留180多人,每次50人搶救。

國際核能事故分為7級,第7級是極大量放射性物質外釋,影響民眾健康甚大,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車諾比核災就是第7級。第5級是有限度放射性物質外釋,需實施區域性緊急計畫, 1979年3月28日美國三浬島核災是第5級。

日本文部科學省19日公佈檢測結果,輻射量最高的地點位於福島一廠西北約30公里附近的浪江町,19日今天10點20分的輻射量為每小時136毫西弗。日本政府此前已要求附近民眾到室內避災。

福島核災 台灣呢?

台電公司核能安全處處長陳布燦表示,福島電廠主要受海嘯、不是地震影響,台灣三座核電廠加上龍門廠的廠址設計高程都比海嘯可能上溯的高程高,至少都有12公尺。而且台灣核電廠比福島第一核電廠多一部緊急柴油發電機(即第五台氣冷式柴油發電機,10秒內可供電)、2部氣渦輪發電機(10分鐘可供電)。

另外,核一廠還有10萬噸、核二廠有4萬噸生水池,可經消防系統補水或讓一次圍阻體的壓力下降。整體評估台電認為,「發生電源喪失導致冷卻水不足的機率遠低於日本。」

這些台電所謂比福島電廠多的設施,是否就能保證核能安全?

2002年8月,日本媒體報導多個核電廠反應爐的爐心隔壁已出現裂痕還繼續發電,包括東北電力的女川電廠、東京電力的福島一廠及二廠、東京電力的柏崎刈羽等等。爐心隔壁主要的功能是固定燃料棒位置,如果爐心隔壁損壞,一旦震動燃料棒可能傾斜,導致控制棒無法進入正確位置而發生災難。

這次福島事件也發生控制棒插入後無法阻止燃料棒繼續增溫,有心懷疑不排除是爐心隔壁出現裂痕所引起。

而台灣的核一、核二、核四都跟福島電廠的機型、設置時間差不多,也就是說,福島核災也可能發生在台灣。然而,相較於福島,台灣四個核電廠的位置、結構有許多令人擔心之處。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出,核一廠耐震設計是0.3g,核二、核三、核四為0.4g,遠不如日本核電廠原本的耐震設計0.6g(g為重力加速度)。日本核電廠為了因應強震,已開始進行耐震強度提昇工程到1.0g。

對此台電副總徐懷瓊並未否認,他表示,台電會深切檢討耐震、防海嘯係數。地質調查原預計102年完成,現在決定提早,完成後耐震係數提升才有依據。

此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出,2009年11月經濟部地調所公布最新調查,發現核電廠距離經過金山海岸的「山腳斷層」只有5到7公里。核四廠址5公里內就有6條「非活動斷層」,且貢寮核四廠址的半徑80公里海域內,有70幾座海底火山,其中的11座更處於活火山的狀態。這些都更加深核電廠風險的疑慮。




核能安全的神話

核電廠的第二圍阻體水泥厚度可達兩公尺,許多人認為這種厚度發生地震損壤的機率很小,但日前一位核電廠工程師後藤公開指出,他在設計原子爐圍阻體的時候,就已知道地震可能使爐心熔毀,並造成圍阻體破損。但事情還是發生了。

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表示,車諾堡事件當時疏散30公里,台灣核電廠的緊急疏散只有半徑5公里,多數的新北市、全部的台北市都在核一、核二廠30公里範圍內,五、六百萬人口,同樣疏散面積人口是日本的20倍,疏散度更高。

徐光蓉表示,台電、原能會一再跟民眾說,反核人士擔心的嚴重事故不太可能發生,萬一發生了也有備用系統,但這次是所有備用系統都失靈。

環保聯盟表示,所謂「核能安全」的神話早就破滅,不要說像福島這麼嚴重的災情,事實上核電廠大大小小事故從沒斷過。而且輻射災害是毀滅性的,不但當時會造成人命傷亡,而且對人體、環境都有殘留性。

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在日前一場記者會中指出,車諾比事件後出現許多身心障礙的兒童。她表示,在日本發生嚴重核安危機下,台灣應認真思考還要不要繼續發展核電,是否有其他能源可替代?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10:39回覆

圖片資料來源:張景程

反應爐燃料棒

每一個燃料棒只能使用1.5年,用完之後必須儲存24萬年

試問有那一個政府能夠拍胸脯保證24萬年都能夠不發生地震等不可抗拒之自然災害嗎?

最不可思議的是,世界上大概沒有一個國家跟台灣一樣,敢把核電廠放在首都附近。

依據官方統計數字,核電佔總發電量12%,只要做好配套隨時可令核一二三提前除役。更何況自從台商大量西進之後,早就沒有缺電的危機了。

我們需要這種失控即有不可挽回的災難的科技嗎?我們需要的是從政策面,

把追加預算已高達2700億、2800億的核電,一樣的資源分配到太陽能、風能等,扶植再生能源

另外再搭配尖峰電量的能源調整,節約能源效益、降低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用電需求,不必擁抱危險的核電!

台灣核四廠六大安全疑慮

若發生事故,20公里包括的範圍


若發生事故,撤退80公里,北北基宜桃竹淪陷

緊急避難包

輻射塵的影響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11:36回覆
大老鷹姐姐2011/03/22 22:20回覆
17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20 09:32
核電── 一種失控的科技

核電──一種失控的科技
古偉牧﹕失控核電 南柯夢醒
——福島以外看核電科技

刊於《明報》2011年3月18日

 

【明報專訊】我們的祖先,發現了火。他們學懂生火的技巧,掌握了滅火的方法,真正控制了火。

然後,人類開始不斷尋找生火的辦法,由柴薪到煤炭,由煤炭到石油。最後,我們發現了核電。核電不止可產生熱力,更會產生傷害人體的輻射,並數十萬年不斷釋放輻射­。無奈至今,我們只學懂了啟動核電的技巧,製造熱力,釋放輻射。只是我們根本不懂停止熱力或釋放輻射,換句話說,我們根本不懂得控制核電。

大自然中有不少物質會釋放輻射,鈾元素是其中之一。核電的基本原理就是濃縮大量鈾元素,組成燃料棒,再以大量燃料棒組成反應堆,因此反應堆會產生比大自然高的輻­射,附送大量熱力,令人類可以從中取電。但當中的熱力亦大得難以控制,必須依賴一套永不出錯的冷卻系統來協助散熱,避免堆芯融化而泄漏輻射。「一套永不出錯的冷­卻系統」,肯定令人聯想到「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因為同樣代表一份天真和自大。

1.5年享受 24萬年難受

每個反應堆大概每1.5年就需要更換燃料棒一次,不過燃料棒燃燒過後,仍然會釋放輻射,直至24萬年後才自然停止。24萬是一個超越人類歷史的年期。每支燃料棒­約可使用1.5年,卻要換來24萬年的輻射,實在難以理解這種科技何以會成為各國、包括香港政府在內口中的「成熟」的科技。

既然我們沒有辦法停止輻射釋放,人類又去尋找各種包圍輻射的方法。我們結果被迫以一種又一種,強化又強化的物質,包圍使用過的燃料棒,希望阻止輻射泄漏。現在­,我們已經略有所成,設計出一種安全包圍燃料棒1000年的先進科技,接下來只有23.9萬年的科技挑戰。俗話說:「紙包不住火」,但我們竟不斷嘗試用不同的物­質去包住輻射,到底又有什麼「紙」可以於24萬年內包得住輻射?

當明白到包圍不了輻射,我們又再接再厲,提出將使用過的燃料棒埋藏在地底深處,大概距離地面400500,令在地面的我們不受輻射的影響。姑且撇下科技可行­性的討論,試想像我們對3000年前各個遠古文明趨之若鶩,挖掘不斷時,我們又憑什麼確保後世不會挖掘埋藏在地底深處的「偉大文明古蹟」?或者我們可以建築一個­偉大的金字塔、秦王陵,希望震懾後世以阻止挖掘;或者我們亦可以豎立一個通行24萬年的語言「orz orz!」警告牌,以現在的語言來說就是「不准挖掘」。

我們的祖先,其實比我們更聰明。因為他們沒有將釋放輻射的致命垃圾埋在地底深處,而我們竟愚蠢得認為這是可行的解決方法。

一種如此失控的科技,當它真正失控於人前,往後實難以獲得理性的支持。歷史上核電有至少兩次人所共知的失控事件,三哩島事件及切爾諾貝爾事件。兩次瘋狂的失控後­,核電的發展終於陷於停頓,但人類記憶畢竟短暫,而對繁華的憧憬又顯得貪婪,終於在踏入2000年後,垂死的核電工業竟找到令人擺脫理性思維的方法,搖身一變成­為夢境,更是一個全無缺陷的夢境,令人拋掉理性,忘記邏輯,用無盡美好的空想掩飾核電的失控。

美好空想 掩飾核電的失控

核電工業開始提出所謂「第三代」、「第四代」以及「第五代」的技術。核電工業因為需要「一套永不出錯的冷卻系統」,所以編造出「第三代技術」——安全改良反應堆­,稱之為一套完美而且永不出錯的冷卻系統技術;因為處理不了使用過的燃料棒,所以編造出「第四代技術」——快中子反應堆,循環使用廢燃料棒,無所不用其極;因為­核電工業要正名為「可持續發展能源」,所以科學家與工程師編造出「第五代技術」——核聚變,將其變為一種用之不竭,受之不盡的能源。為增加可信性,更言之鑿鑿聲­稱整個進化將會於2050年前完成。

「第三代」、「第四代」以及「第五代」所塑造的未來,是一個無限能源的未來,猶如夢境般虛幻,也如夢境般吸引,但也像夢般脆弱。一場福島核危機,核電夢醒。回到­現實,卻仍只有失控的核電科技,「一套永不出錯的冷卻系統」,再加上「一個通行24萬年的警告牌」,「第三代技術」換來的又只有超時和超支,以及一個永不完工的­地盤,「第四代」和「第五代」就仍在紙上。

我們必須告別失控的世界。

(在此謹向正於福島核電站內,努力控制已失控反應堆的前線人員致敬。)

作者是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Posted by glacierboy at 12:16 AM 0 comments

 

大老鷹姐姐2011/03/20 09:34回覆
16樓. 大老鷹姐姐
2011/03/19 09:15
唯有開放核廢料處理程序由公眾參與,民眾才能自救

苦勞網孫窮理報導

1999年,核一廠高階核廢料翻車事件,用過燃料棒的格架,因為貨車司機忘記拉手煞車,就都掉到溪裡去了。這是苦勞網12年前的報導(有進去的人,這幾天多吃一些海帶吧)

資料來源: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7403  1999/09/03 苦勞報導

核一廢料翻落溪中,凸顯電廠管理嚴重缺失 廠方擺爛、官方放水,唯有開放核廢料處理程序由公眾參與,民眾才能自救

台灣電力公司於前天發生台灣核能發電史上最為嚴重的事故,台電核能一廠一車裝滿31桶高放射劑量鋼架的核廢料,由於手煞車沒拉,以至於整車翻覆於石門鄉乾華溪中,其中並有兩桶內之鋼架散落於溪內,據核能研究所連夜偵測顯示,乾華溪岸砂已遭到鈷六十的污染。

核廢料的處理一直是核能發電的頭痛問題之一,就目前世界核廢料的處理技術來看,低放射性的核廢料可以經由最終處置場的方式,深埋於地底處理,而這一次發生事故的高放射性核廢料,目前全世界都還找不出處置辦法,除了少數核能機組可以回收處理燃料棒以再利用,事實上,現下世界各國核電廠所產生的高放射性核廢料,都暫時存放於電廠內的水池中,以待技術有所突破後再予以處置。

我們知道,目前理論上可以處理的低放射性核廢料,本就仍然是個極度危險並對人體有嚴重傷害的廢棄物,不論是處理、運送、掩埋,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戒慎恐懼,但在實際的處理上卻依然是漏洞百出,比如運送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核廢料桶可能產生變化或鏽蝕、最終處置場地點難覓等等,以世界各國為例,每一次核廢料的處置對電廠來說就像是打一場戰爭,必須仔細評估各個環節可能發生的意外,運送過程步步為營,甚至還要出動警察及軍隊保護,而就環保團體而言,由於核廢料處裡的不確定性過多,它們有權監督、質疑各個處理的程序,縱使如此,世界各國對於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仍然發生許多意外。

但這一次台灣電力公司出事的對象居然是絕對不容出錯的高放射性核廢料,首先是高放射性核廢料居然可以運出電廠外,如果台電核一廠儲存高放射性核廢料的水池已滿,那核一廠就必須停止運作,怎可以為了發電需要而冒如此巨大的風險。

第二,國內核廢料的載運處置居然可以像是載送瓦斯桶,一車就可以滿街跑,要是發生任何的擦撞、碰撞,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但我們的台灣電力公司居然是讓高放射性核廢料翻覆,並使得高放射性污染的鋼架暴露於空氣中,並且還遍散於溪流中,讓高劑量輻射隨著水流而污染到整個下游流域及海洋。

第三,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在高放射性核廢料翻覆之後,公佈了可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重要發現,原委會在意外發生後嚴正發新聞稿表示,經他們的檢測結果,絕對沒有核輻射外洩,這個發現真是不得了,原來高放射性核廢料翻覆、暴露、與大氣接觸是無害的,不會造成核輻射污染的,簡直是核子物理學上偉大的突破性成就。這明顯地是將社會大眾當白痴在欺騙,在台電發生如此重大的意外事故後,居然還想替台電開脫,撒下這種瞞天大謊。但紙是包不住火的,由於意外實在是過於明顯與嚴重,在核能研究所連夜在意外現場採集的水樣、土樣、草樣分析發現,失事現場的乾華溪岸砂已遭到鈷六十的污染,放射性活度為每公斤四.七到三九.六貝克。

所以在台灣電力公司的管理明顯缺失、處置核廢料過程擺爛,以及官方的監督機關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習慣性放水的惡質核能發電環境下,針對此意外,我們有權提出下面的訴求:

1. 全面檢討核廢料的處理程序與心態,並開放社會民間環保團體參與核心的檢討決策會議,以及開放社會民間環保團體對於核廢料處理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調查,避免台電及原能會不斷做出要核電不要命的畸形心態。

2. 全面檢測意外發生地點方圓三十公里的核輻射值,同樣開放社會民間環保團體參與及監督,並要有事態嚴重的預期,隨時做好疏散民眾的準備。

3. 對所有核廢料運送司機、核電廠工作人員、核電廠鄰近居民、運送沿線民眾、核廢料處置場鄰近居民,作長時期的流行病學調查,觀察在台電、原能會擺爛的情況下,有多少民眾長期受到有形、無形的戕害,同樣也必須開放社會民間環保團體參與及監督。


資料來源:e/57404http://www.coolloud.org.tw/nod 1999/09/04 苦勞報導

翻車事件問題嚴重,原能會別再混下去了!

九月一號上午發生的高階核廢料翻落溪谷事件,由於翻落的是比核燃料棒更危險,具有高放射性的用過燃料池格架工程切除下來的鋼架,翻落的地點是擴散極易的溪流,而翻落的原因是運送流程非常離譜的設計不當,幾個因素加起來,已經構成了台灣核電廠歷史上最嚴重的事件,但是這幾天,但見媒體毫不經心地處理這則新聞,台電刻意壓低事件的嚴重性,甚至把責任推到開車的司機身上,事實上,這個事件已經清清楚楚地將台灣核電廠的許多問題一一暴露了出來。

三日上午,環保聯盟台北分會及北海岸分會人員前往核一廠核廢料翻車事件發生地點瞭解事件發生的經過,並進行採樣工作。核一廠人員說明事件經過、處理程序時,顛倒反覆、支支吾吾,甚至公關課還說「沒有桶子破掉,只是蓋子打開,裡面裝的是衣服等低階核廢料」,而當環保團體向台電人員索取翻車事件當天的錄影帶或照片時,台電人員竟回答並沒有留下相關的資料,僅出示一張手繪的示意圖。台電對於這麼重大事件處理程序之草率,由此可見一斑。

下午,北海岸分會人員施壓給原委會,原委會核廢料管理科才陪同環保團體才前往現場採樣,原委會人員先前已聽取過核一廠的簡報,卻同樣無法詳細說明事件經過和處理程序,搞不清楚車子如何翻落溪河,這又如何開出檢討方案?原委會人員僅表示,「未來」將成立處理小組,在事件發生兩天之後,身為主管機關的原能會竟要環保團體押著,才願意對現場進行採樣,真不知道他們到底「監督」了什麼?

這次事件,透露出原子能委員會以及台電面對核電廠安全問題老大顢頇、欺騙社會的態度,在事件一發生,就透過媒體強調場未有任何輻射異常反應,但另一方面,根據原能會自己發出的聲明稿又指出,現場量測,發現核廢料桶外部劑量高達每小時七毫西弗,為自然背景值的三萬到七萬倍。根據報導,這批高劑量核廢料有兩桶根本就已經蓋子打開,造成廢料散落溪中,在這種情形下,台電及原能會竟還可以宣稱沒有輻射外洩,這種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態度,又如何能讓大家相信這個身繫全台灣人民生命安全的核電廠「監督」機構,所說的任何一句話?

同一天,貢寮反核自救會、環保聯盟台北分會、原住民文化聯盟人員也前往核四廠區,瞭解有關核四工地水土保持及文化遺址被破壞的問題。在工地現場赫然發現,過去曾經在廠區中發現的凱達葛蘭族遺址已經遭到核四工地廢土的掩埋,這批遺址早經中央研究院劉益昌教授鑑定確認具有價值,但在台電環評作業中刻意將劉益昌教授排除,而忽略這一遺址保存的價值。

根據工作人員現場勘查,這批遺址附近的地形,已經遭到廢土破壞殆盡,根據自救會人員觀察,現場的棄土有兩種類型,一是鬆軟易碎的風化岩層,未來核四廠的機組就將建築在這種不穩定的地質上面,安全實在堪慮,而在另一部份的砂質棄土中,則發現類似貝塚遺址的大量貝類化石,在核四廠區中,過去曾經發現包括貝塚及凱達格蘭族先人墳墓等重要先民文物,現在都一一遭到破壞。

由核一廠及核四廠狀況的實際瞭解,我們發現核電廠區早已經成為一個外界不能進入的「租界」,不但為確保自身生命安全的民眾無法瞭解核電廠運作及施工的狀況,甚至在上個月中還傳出核四龍門施工處多次拒絕提供土木工程資料給原子能委員會駐廠視察員,協助進行施工安全督導,而遭到原能會給與四級處分的事件。

在核一廠區,由於高劑量核廢料根本無法處置,台電只能將這些核廢料堆置在廠區中,但是堆置核廢料的場地,卻沒有經過環境影響評估,經過這一次的翻車事件,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些極度危險的廢料在運送過程中,竟還會經過一條極容易造成污染擴散的河流,而這個運送的過程竟是如此的草率、如同兒戲;而在核四工地,一旦這片土地被劃入廠區範圍,一切法律的規範就好像對它都不發生作用一樣,工地廢土的堆置,已經明顯違反水土保持法、污水處理法、山坡地開發保育法等相關的法律規定,會勘核四工地的人員,在完成工地的會勘之後,已經向貢寮分局對台電提出檢舉,同時將也將控告監督工地工程的主管機關台北縣政府瀆職,在核四建照通過之時,台北縣蘇貞昌縣長曾經信誓旦旦,強調反核到底的決心,而今天甚至連身為主管機關本分起碼的「依法行政」都做不到,更何況做到先前的承諾?

我們認為,這次原能會也實在混得太過份了!從這種態度看起來,台電要不把原能會當奴才用也難。「放射性廢料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得很清楚,在這個情形下,原能會可以遴聘學者、專家,設置臨時專案小組調查。如果原能會還想維持一點點的「尊嚴」,還是盡快設立處理小組,自行採樣、檢驗,並開放民間團體進入處理小組,進行瞭解和監督,盡快公布調查結果,別再混下去了!

大老鷹姐姐2011/03/19 09:34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