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雄已經足夠撐出一檔高票房的戲了
兩個英雄就一定是兩倍好看,三個英雄三倍好看,六個英雄六倍好看嗎?
當然不是這樣,電影的數學不是這樣計算的,
否則理論上【驚奇四超人】及【X戰警】就應該大大超越其它電影
而不是讓【鋼鐵人】和【蜘蛛人】等票房領先。
電影的數學最根本的關鍵在於看電影的時間,
不論幾個英雄,你片長頂多就兩個半小時,再長就是太長了,
所以這反而不是乘法的數學,而是除法的數學
英雄變多,觀影時間沒有變多,那就代表著每個英雄出場時間少了,
那如何讓出場時間少的英雄吸引觀眾得到掌聲,
這就真的需要高功力了。
常見一些大堆頭的電影,或許在行銷上有其吸引力,
因為可以一部片集合各個不同明星的影迷,
如果這個理論正確,那所有的電影就直接都用大堆頭就好了,
但事實已經證明,大堆頭電影不代表高票房,也不代表電影好看,
去年最知名的大堆頭電影就是【浴血任務】,
集合包含席維斯史特龍、阿諾史瓦辛格、李連杰、布魯斯威利……等夢幻武打明星團隊。
其票房應該還可以啦!因為還可以再拍續集,但沒有到年度大片的地步。
但這部片好不好看呢? 可以肯定的不會被列入各種電影獎項裡。
其它還有像是聖誕及跨年電影如【新年快樂】,也是大堆頭明星出列,
但都只是應景式的熱鬧電影,很少會成為真正經典好看影片。
【瞞天過海】則有一定的票房,拍了續集,算是成功類型。
不過提起大堆頭明星電影,拍最多的還是華人電影
香港年年有大堆頭明星齊聚的賀歲電影,但名留影史的似乎沒幾部
大陸則更是慶祝建國幾十週年,邀請一堆華人巨星拍了建國紀錄的電影。
那回過頭來看【復仇者聯盟】
這部片嚴格來說,不算大堆頭電影,大明星沒那麼多,
但六位個個可獨當一面的英雄,齊聚一堂,的確會是拍電影的一大挑戰。
以電影基本的劇情來說,老實說,就不脫卡通英雄電影那套,
就是有個惡勢力,一開始很囂張地欺負人類,
然後最正義勢力得勝,把壞人打得落花流水,
這部份沒新意,也很難有新意。特別是本片更難有新意。
因為都齊聚了六大英雄了,對方勢力竟大到可以壓過六大英雄,
那毫無疑問地,只能讓外星人扮演壞人的角色囉!
不只是外星人,還要像「神」一樣厲害的外星人,
所以本片的反派,就是老梗,外星勢力。
而如同這類電影經常有的模式,
就是整部片,大部份都在鋪陳壞人怎樣侵入地球,
然後最後的高潮,集中在全片最後的半小時,
在這半小時裡觀眾爽翻了,看著英雄大舉出動,
把惡勢力打的落花流水。
問題是,扣掉那半小時,那還有將近兩小時的時間要怎麼演呢?
這就是考驗導演的地方,也是一部電影好不好看的關鍵。
本片我認為,導演這部份算是成功了,沒有太多冷場,
六個主題英雄:美國隊長、鋼鐵人、雷神索爾、鷹眼、黑寡婦加上綠巨人浩克。
外加周邊的許多人物,包括神盾局隊長,以及他旗下幾個能幹的助手,
如果以數學來看,如何在本片玩排列組合,
一方面不要讓劇情太亂,一方面要讓每種組合都能激出觀眾觀影火花,
還有很重要的,要讓每位演員都有演出的機會,不要讓誰戲份過多,
這真的很困難,光紙上玩排列組合就很頭大了,
但我覺得導演後來做到了,做到了一個漂亮的排列組合,
六個英雄雖然不可能做到每個人出場戲份剛好六分之一,
但確實有做到,每個人出場次數都足夠多,
戲中有精采的兩兩組合,以及後來的三人組合,乃至最終六人以上組合。
包括鋼鐵人對雷神索爾、黑寡婦對鷹眼、黑寡婦對綠巨人,鋼鐵人對綠巨人、美國隊長對鋼鐵人、美國隊長對鷹眼………兩個小時內導演不停變換菜色。
而每個英雄也都有不同的特殊出場方式,
有的是神盾局的人,有的是我行我素,有的一出場就被壞人魔法迷走,
可以看出導演盡力去設計不同的出場不同的應對不同的對白
以至於雖然其實全片打鬥地方沒那麼多,卻也有很多有意思不冷場的對白。
要說缺點的話,最大的缺點還是惡勢力部份太老套了,
這是很多卡通英雄類電影難以避免的缺點
(不過也有能打破這缺點的知名卡通英雄電影反派
例如在【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由希斯萊傑演的大反派小丑,
不但得到奧斯卡的肯定,那形象也名留青史)
本片的大反派真的偏弱,不改電影反派說太多話的壞習慣,
然後反派的勢力,也是感覺上一到片尾就變得超弱,
但無論如何,整部片長兩個多小時的影片
在導演精心安排的前戲,外加上最後半小時的精采高潮
打造出今年真正暑期第一檔的熱門大片氣勢,
的確精采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