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繁華大都市之一,近來幾乎或甚至要凌駕美國的紐約而成為世界金镉中心;她更是世界級以及整個歐洲最繁榮與購物的天堂。根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去年底的報導,僅僅在倫敦市的牛津街與攝政街一帶(Oxford Circus),每年大約有六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購物狂人潮。
根據我個人在倫敦市中心工作,同時也住在市區裡,近三年的觀察,牛津街一帶擁擠不堪的人潮,從來没有冷郤過。特別是在每年兩波大減價時期,毫不誇張地真是要用滿街「萬頭鑽動」都不足以形容購物人潮之多。這兩次機會是在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底(冬季大減價)以及每年的七月至八月(夏季大減價)。今年大概是不景氣吧,各大百貨店以及所有的名牌專賣店都提早一週,展開打對折活動。每家店的廣告詞都火力十足且又聳聽。像因為購物血拼,才感覺有自己的存在(I shop therefore I am)。從打對折開始,愈往接近打折期限結束前,折扣就愈大,甚至會到一折或兩折。
不過真正頂級的名牌服裝用品,如現在季節剛開始不久,只有打七折或八折而已。就算到了打折季末期,最多也就是對折了,不可能像普通服飾店拼到最後一折或二折的機會。不過相對的來說,頂級名牌在英國打折期間的價錢,的確要比在台灣賣的便宜的多了。
在倫敦幾家有名的百貨公司像Shelfridge、Burberry、Harrows、…都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服務人員,專為有錢的貴婦名媛以及大明星等頂級雇客來店時,給予特別服侍與照料。當然這些雇客都會事先預約來店消費的時間,這也明顯反應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經營之道。
還有一種打折的機會就是在每個季節中間,叫做中季打折(middle season sale),像這種中季打折,可以有較多的物件及尺碼供客人選擇,但是打折的幅度不會太大,大約七折或是八折。這期間,雖然人潮稍比年度兩次折扣期少些,但依舊是人車雜沓。
另外,還有幾處血拼購物的地區是,在倫敦市區附近幾處所謂「過季名牌」專賣區,主要的顧客是一些觀光團(特別是亞洲觀光團)、跑單幫們及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散客。觀光團多由導遊帶領整個遊覽車前去,若自己没有車是不怎麼方便去的。通常星期假日人潮最多,我也曾隨朋友在星期假日去過幾次,感覺上購物的東方人面孔較多,大約有一半左右。同時,我也覺得「過季名牌」專賣區的物品,價錢的確比在倫敦市區的便宜很多(但我還是覺的很貴),不過在品質上來說的話,我個人認為無法與在倫敦市相同品牌的來相提並論。我那當了幾十年導遊的朋友告訴我,在這樣地區的過季名牌物品,大部份是在倫敦市區已經過兩季大減價剩餘下來,或是有瑕疵者,或是時間更久點的。觀光客大半未必都正好趕上大減價時間,而亞洲客人又特愛名牌,倫敦市內的價錢又特貴,相比較之下,遊客會要求去那樣的地區走走,去了這樣地方,多少可以滿足一些客人的需求。
今夏,這波大批來自世界各地搶購血拼的人潮又已進駐倫敦市了, 開始給她拼了去!
由於每年都有大批這樣勇猛的購物人潮,體貼的英國當地電視新聞、平面媒體等也都關心大家,不時提供宣導,奉勸購物大眾,若打算外出全力血拼的話,不妨在隨身皮包內準備一些能量零食(energy food),諸如:餅乾、香蕉、蘋菓及小罐含糖飲料或者水等,以備體力快要不支時補充之用。可見一定是常有人在血拼人潮裡,因體力不支而昏倒的事發生。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樣宣導的新聞時,認為英國人也太誇張了。不過後來我問同事及英國朋友,她們都說:這種事已經習已為常,没什兒新鮮的啦!只要有一天妳自己準備好「女王」(就是英鎊啦!),進場逛了之後,就知道這股威力,待下次再要去血拼的時候,自然妳就也會做點準備的。有位女同事還告訴我,她自己就發生過因為一整天在百貨公司挑選獵物,早就忘了吃飯的事,終於在下午四點左右就不行了。
有的大百貨公司在這段期間會設有臨時駐點的醫護人員,將拼到真的不行的客人,温馨地抬進醫謢室,協助照料一下,使她慢慢恢復後,再看是要繼續或是回家;有的就只好叫救護車送走。所以說,在這一帶交通原本就擁擠不堪,還可時聞救謢車的呼嘯聲,道理就在這兒了。
打折期間,各名店裡還有著另外一種景點,那就是陪太太或女友來拼的男仕們。他們比誰都累,經常可以看到他們一臉的倦容,提抱著大包小包,並面無表情地,一字排開,坐在人台模特兒的台階上,或只能找到地方靠著,十分有趣。還有能看見到的是,留一個人專門守著已搶購來,大約十幾個購物袋的戰利品,讓其他的同伴再繼續勇往直前拼命去搶購。這回與景氣不景氣,以乎一點影響也没有。
我個人的建議是,在這段期間,各位若要在這一帶購物觀光的話,最好要有不錯的體力,因為光是走在人群裡,就需要一些力氣才能保持擠往你要去的方向、路線、或是商店。若搭公車,那就很慘了,只能說是寸步難行,走路應該還比搭車快些。
這一帶的紅綠燈號,僅能供平日參考而已。不過在倫敦有一個好處是,在面對紅燈時由於人潮還不停地穿越馬路,公車也只得停下來讓人先過,輪到綠燈亮時,車輛是一定不會亂闖的。在牛津街與攝政街一帶,平時只有公車和計程車可以駛入,私人車輛是不准開進來的。
這樣的搶購血拼潮,在此地堪稱一大特色。外國人到英國來,除了觀光外,若能遇上這種時段,一睹或親身體驗一下這樣壯烈情景,也算人生一重大經驗。各位您準備好了嗎?
- 1樓. 882008/07/15 07:26伦敦
写得很多纰漏呢伦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纽约不是。台湾人纵然觉得美国强大 但伦敦的确比纽约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