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人物側寫:專訪勞委會新主委王如玄
2008/05/29 18:11
瀏覽13,495
迴響3
推薦14
引用0

這篇是我在523日對王如玄主委進行專訪後的整理,登在新新聞1108期。本來發現一個錯誤,就是「1996年5月,一名菲籍女傭遭雇主強暴而勇敢出面控告,這是國內首件外籍女傭主動指控雇主強暴並提出告訴的案例,王如玄也義務為之代理」中,我把「代理」寫成了「辯護」,但已經來不及更正,在這裡跟大家致歉。 

-----------------------------------------------------------------------------------------------------------

     逛書店時,你或許會不經意地看到《女人六法》這本紅色封皮的書。這是一本關於女性法律權益的實用手冊,更是十多年來女人立法修法行動階段性成果的總結,對於法律知識的普及、性別人權的伸張,起了相當的作用。翻開書的版權頁,你將會看到「發行人劉兆玄主編王如玄」的字樣。書,是1999年由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出版的,當時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部分由於這本書結下的緣,讓九年後這兩人的名字再度被連了起來,發行人成了行政院長,而主編成了勞委會主委。 

命運與歷史,真是相當的微妙。 

    青年王如玄進入台大法律系時,也沒想到她日後會積極投身性別運動,並當上勞委會主委。當時的她,由於身為法律人,一心想加入辯論性的社團,於是走進了台大大學論壇社的社團辦公室。其實,大學論壇社並非演辯社,而是和大學新聞等社團一樣,成為1980年代台大學運的搖籃,李文忠、賴勁麟當時都是這些社團的要角。大論、大新同在一間辦公室,也就是學運社團中有名的「238」室,王如玄也同時受邀加入了大新。 

學運社團經歷啟發性別意識 

    王如玄說,在學長當年眼中,她大概只是個乖巧文靜的小女生。學長們慷慨激昂地談著政治改革、社會正義,她卻多少覺得有些疏離。當時,台大女生第五宿舍曾爆發暴露狂潛入浴室的騷擾事件,引發女學生安全與校園性別環境的問題,身為大新社採訪主任的她,針對此事寫了篇專門報導。社團學長看到後,拋下一句話︰「這種事,你們女孩子要自己搞定!」 

    或許就是在這種男性主導下,「高遠政治改革理想」與女性實際生活經驗的「疏離」,讓王如玄更為關注性別議題,並重視實際問題的改革。愛好閱讀的她,曾在台大對面的聯經門市部,購讀了台灣婦運先行者呂秀蓮所著的《新女性主義》一書,頗受影響。由於這樣的思想淵源,1991年呂秀蓮成立新女性聯合會,王如玄便加入該團體,先後擔任秘書長及理事長的職務。也因為對婦運前輩的尊重,她擔任了呂秀蓮和新新聞「嘿嘿嘿」官司中的委任律師,被認為「一戰成名」。 

    其實,王如玄經歷過的戰役多不勝數。1993年10月,鄧如雯因反抗長期家暴而殺夫的事件轟動一時,王如玄是辯護律師之一。1996年5月,一名菲籍女傭遭雇主強暴而勇敢出面控告,這是國內首件外籍女傭主動指控雇主強暴並提出告訴的案例,王如玄也義務為之代理。而這些社會比較知曉的個案,不過是台灣性別運動奮戰歷程的個別片段。 

女人立法運動幾乎無役不與 

二十年多來,為了實現性別公義,女性團體花了無數心血在立法與修法運動上。鄧如雯案影響了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制定,兩性工作平等法則花了十一年的時間才得以通過,關係婦女在婚姻關係中之人格與經濟獨立的民法親屬編修訂,更是一場尚未終止的漫長奮戰。一位性別運動團體的核心幹部說︰「兩性工作平等法和民法親屬編修訂,王如玄律師從頭到尾,逐條逐字的參與制定討論,可說是扮演了關鍵角色」。 

這位與王如玄相知相惜的性別運動人士說,「性別運動是一個整體,涵蓋了非常多的議題,王律師從來不會因為哪個議題表面上看起來只關係到少數人,便不去關心」。於是,在性工作除罪化、同志人權等運動當中,也常常可見王如玄的身影。對於不少人來說,這些議題都頗具爭議性,王如玄卻說她「沒想這麼多,只要是對的就去做」,以性工作問題來說,「實際上行政管制根本無法執行,這是在偽善道德下的錯誤政策,當然應該改變」。 

回首多年的社運參與,王如玄說︰「很多人稱許我從事社會公益活動,我覺得很慚愧,我從來不覺得這是在做好事。我從事社運,往往不是有意識的,而是因緣際會,覺得這件事有道理、有興趣,就投身進去,從來不是為了做什麼崇高的偉大事業」。在王如玄的謙遜之中,我們隱然看到了一種「實踐哲學」。對她來說,重要的不是抽象的理論和空洞的目標,而是「實際」。「務實」,往往是她改革的動力,也是改革的途徑。 

對女性受雇者處境深刻理解 

媒體都把王如玄界定為「婦運人士」,其實她有著更寬廣的關懷和興趣。大學時代的她,訂閱了彰化黨外前輩、前台東縣長黃順興創辦的「生活與環境」。「裡面有一篇文章提到含磷洗衣粉會污染環境,我就將文章影印下來,分發給大家」,王如玄笑著說這段往事。1987年,柴松林創辦新環境基金會,王如玄也參與其中。現在,她還繼續參加台北律師公會下設的環境法委員會,有機農業、綠建築等都是她感興趣的課題。 

另方面,性別運動和工人運動間向來不存在鴻溝。兩性工作平權、就業歧視、職場性騷擾、性工作者權益等,又豈能說僅僅是單面向的「性別議題」或「階級議題」呢?其實,我們反倒可以說,王如玄的經歷讓她對至少一半受雇者所面臨的獨特問題,往往比一般的男性工運工作者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與感受。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五年多前鄭村棋在卸下台北市政府勞工局長一職時,就是大力推薦由王如玄繼任。 

王如玄的人事案公佈之後,工會/工運圈在意外之餘,還慢慢傳出王如玄是由同樣出身社運的前台北市勞工局長、媒體人鄭村棋所推薦的。對於這個傳聞,鄭村棋表示並非事實。不過,鄭王兩人算是頗有淵源。原來,自1998年起,王如玄律師擔任台北市政府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委員,與勞工局長鄭村棋有許多接觸與合作的機會。 

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是根據就業服務法設立的機構,目的是為了保障國民就業機會的平等,避免雇主因為思想、籍貫、性別、容貌等各種因素歧視員工或求職者。這個機構運作是否良善,立場是否公正,是否真正能掌握勞資關係中那種複雜而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對於弱勢勞工的工作權益影響非常之大。在鄭村棋眼中,王如玄律師不是那種嫻熟法律卻拘泥法律的「法匠」,而是「自法律、政策到立場,都真正傾向弱勢者」。 

曾是藍綠政黨多方爭取對象 

「更重要的是」,鄭村棋說,「她不像一些社運人有立場但缺乏執行力,不適合出掌行政機關」。鄭村棋眼中的王如玄,不但同情弱勢,思維邏輯清楚,處理事情更明快有效率,富有行政能力。難能可貴的是,又沒有官僚習氣,即使進入體制也不會「官僚化」。對於以徹底改造社會為職志的社運人士來說,當然不會認為僅靠體制內的努力就可以改變勞工的命運,「不過,一個『不會為惡』,不官僚,又同情弱勢者的行政首長」,鄭村棋認為當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就像藍綠政黨多次徵詢王如玄從政意願的結果一樣,她最終沒有出任北市勞工局長,部分原因是她當時尚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班。令人好奇的是,為何此次她卻答應了劉兆玄的入閣邀約,這中間的過程與心境轉折又是如何? 

王如玄回答的乾脆︰「因為我當年四十歲,而現在四十六歲」。今年4月19日,也就是內閣第一波人事公佈的前兩天,王如玄還在參加性別人權協會九週年募款餐會,暢談「性/法律」,卻意外接到劉兆玄的電話。性別運動的夥伴們都認為這是入閣的訊息,王如玄卻以為這不過是和過往藍綠政黨的政策諮詢類似的會見。「我還在想見面時要提供哪些意見,可以推薦誰入閣,沒想到一進門,劉院長就說︰你來當勞委會主委好不好?」。王如玄說她當場就表示婉拒,「理由是第一,我不具黨派色彩,第二我對業務不夠熟悉。第三,自己不藍不綠的色彩,總是被藍營視為綠,被綠營視為藍,擔心自己僅僅是個棋子,付出了很多心血,最後被扣上帽子,受傷離開」。劉兆玄一一做出回應,強調會盡全力幫王如玄,還是請她慎重考慮。 

進入體制改革為弱勢者做事 

當晚,王如玄已經做了不入閣的決定,於是隔天還按照原定行程前往翡翠水庫,「可能是當天陽光普照」,王如玄說,「我在想,自己四十六歲了,究竟有沒有要再為弱勢者多做些事,而等到自己五六十歲時,又有沒有足夠的能量來做?」當年在婦權基金會與劉兆玄合作《女人六法》等工作的經驗,也讓她深知劉兆玄的工作效率與充分授權,於是,王如玄做出了答應入閣的重大決定。 

王如玄深知,在人事案公佈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不但工作量大,更無法如同過去一樣,單純地用是非公平來判斷事情」,身為行政首長,「還得多方面考量跟上級長官、立委和同事夥伴間的行為分際」。王如玄說,「過去參與社運,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在犧牲,現在開始有了這種感覺」。 

新人事案命運考驗各方智慧 

毫無疑問的,從個人歷練、視野、學養和能力來說,王如玄都是個相當精采的人物。以此角度觀之,這個人事案當然是新政府高明的一著。但是,這位務實推進改革的前社運人士,在新的崗位上,究竟是能真實的、一步一步地改變台灣這個勞資極不對等的社會,改善勞工實際的生活,還是將深陷現實的泥淖,反被複雜而險惡的環境所改變,不僅是對王如玄個人,更是對國民黨以及工會/工運團體的重大考驗。 

對國民黨來說,如果「九萬兆」不是把王如玄僅僅當作掩飾財團利益的化妝師、遮羞布;如果黨中央不是把官位當做恩賜,不是把外來人才當作聊備一格的客卿,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如果立委諸公們不是僅視勞委會為提款機,那麼,如何真正的為國為民愛才、惜才,就是黨政大員們得認真面對的問題。 

就工會/工運團體來說,面對新的政局,在背負改革期待的勞工最高行政主管機關、全力拼經濟的府院執政團隊、充斥財團派系及利益團體代言人的國會間微妙複雜的矛盾關係中,如何運用彈性靈活的手法,以紮實的學理與實務經驗為鋒芒,憑藉有力的草根動員為後盾,務實又不失原則立場的爭取勞工權益,將是個高難度的操作。 

「你準備好了嗎?」,這句被用到氾濫的台詞,顯然不僅僅是針對個別人士的提問。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透視政治
迴響(3) :
3樓. 訪客
2011/06/17 22:10
不感覺此人有如此偉大
我只知道有它就有一堆爭意翻開報紙,網路查詢,一堆勞工怨恨她怨恨得要死,錯誤的判決,只知道做秀,這種人遲早有報應.
2樓.
2009/05/08 14:22
請問我可否將這篇文章轉載至我的部落格?

您好~

由於我非常欣賞王如玄,

您這篇文章對王主委有非常完整的介紹,

我想轉載在我的部落格內,

我的部落格網址:家有黑屁

並註明轉載出處,

如您同意請告知。

謝謝您。

非常抱歉

現在才看到這則留言

我實在太混了

如果您還需要轉載

請盡量轉載哩

抱歉抱歉

楊偉中2009/09/03 07:38回覆
1樓.
2009/05/08 14:20
請問我可否將這篇文章轉載至我的部落格?

您好~

由於我非常欣賞王如玄,

您這篇文章對王主委有非常完整的介紹,

我想轉載在我的部落格內,

並註明轉載出處,

如您同意請告知。

謝謝您。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