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偏頭疼痛
2007/05/27 16:21
瀏覽3,417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5e、偏頭疼痛。
一、偏頭痛起,耳鳴眼花來。 中醫解釋;偏頭痛migraine。 偏頭疼痛苦難挨,耳鳴眼花相繼來。 針外關穴足臨泣,服用吳茉萸心開。 二、偏頭痛。中醫研究,所使用之穴道。 (1)另一配穴;針刺頭維、配讚竹、光明、合谷,運針後止痛。 (2)主治配穴:針外關穴、足臨泣,再服中藥吳茉萸。 ![]() 偏頭疼痛苦難挨,耳鳴眼花相繼來。【中藥】:吳茉萸。 外關 Wai4 Kuan1 (t_5) 手少陽三焦經。 為手少陽脈絡,別走心主厥陰心包脈,陽維脈之所會。 【部位】 陽池後2寸,兩筋之間。 【主治】 1、半身不遂hemiplegia。 2、前臂神經痛antibrachial neuralgia。 3、上關節炎。 4、書痙writer's spasm。 5、耳聾deafness。 6、齒痛toothache。 7、一切目疾eyes disease。 8、腺病adenopathy。 9、熱病fever。 【取穴】 手平伸,掌心向下,陽池上2寸,兩骨縫際間取之。 【解剖】 在尺骨與橈骨之間;伸指總機和伸拇長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橈側; 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與前臂骨間掌側動脈本幹;分部有前臂背側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方法】 向內關方向直針,針4~6分,要針感,才有效,避開血管。 【應用】 1、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的絡穴,手少陰心經相連擊。對實症時;瀉之。虛症;不收之症,補之。 2、手臂扭傷brachial sprain:針刺外關、配陽池穴。採循經取穴法。 3、中指麻木;針刺外關穴,需留針30分鐘。 4、手指麻木;針刺外關、配合谷、中渚、後谿、用隔薑灸,各7~9壯。3~5次痊癒。 5、傷寒typhoid。頭痛headache;瀉外關以截之。 6、肚子痛。便秘celialgia constipation;針刺外關、配大陵、支溝,捻針10分鐘,留針60分鐘。 (2) 針足臨泣,再服中藥吳茉萸。 ![]() 足臨泣 Lin2 Chi4 (g_41) 足少陽膽經。 又名足臨泣,足少膽經之所注,俞穴屬木。 【部位】 在足第四趾與第五趾本節後,去俠谿穴1.5寸。 【主治】 1、間歇熱algd fever。 2、心內膜炎endocarditis。 3、眩暈vertigo。 4、月經不調irregular mestruation。 5、全身麻痺、疼痛general paralysis or pain。 6、乳腺炎masttitis。 7、瘰癘(脖子淋巴腺結核)sorofula。 8、胸痛pectoralgia。 【取穴】 1、正坐垂足,取4趾與5趾本節後蹠骨上踝之前陷中取之。 2、第4趾與第5趾本節後,骨交點之前靠第4趾是穴位。 【解剖】 在第四蹠骨間隙後部;有足背動、靜脈網,第四蹠骨側動脈;第四蹠骨背側神經。 【方法】 針4~8分。灸15~20分鐘,灸3~5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