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15、 肩髃 Chien1 Yu4 (li_15)(2)手陽明大腸經脈 Large Intestine
![]() | ![]() |
|---|---|
![]() | ![]() |
1、主治配穴:
主瀉四肢及胸部之熱,主治消炎。肩髃
肩髃Chien1 Yu4 (li_15)手陽明大腸經脈。
又名肩井、偏骨、扁骨、肩尖、隅骨。
手太陰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陽脈三脈之會穴。
【部位 area】
在肩尖下寸許,罅陷中,舉必有空陷處。
【主治 heal】
1、半身不遂 hemiplegia。
2、頭部及肩胛部諸肌之痙攣。
3、肱神經痛 brachial neuralgia。
4、肩胛關節炎 scapular arthritis。
5、三角肌風濕病 deltoid M. rhematism。
【取穴 find point】
1、屈肘,臂平舉。於肩端之上,膊骨大結節與鎖骨外端,之關節間,空陷中央取之。2、手臂向前平舉,在肩端關節間,出現兩個凹陷,取在前方小凹部,以指按之凹處是穴位。
【解剖 disect】
在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上部的中央;有旋肱後動脈;分布有鎖骨上神經,腋神經。
【方法 method】
針0.6~1.5寸,留針15分鐘。灸15~20分鐘,灸7~15壯。
【應用 application】
1、主治四肢之熱消炎。有疏風、化濕、消腫之功效。肩隅是要穴。
2、急性症狀;肩隅穴用針。慢性症狀;肩隅穴用針後,用灸或溫針法。奇效。
3、針刺肩隅穴時;常見腕部肌肉搐動,並有痠麻感覺放射到大椎。
4、溫灸時;亦有脹麻感覺向肘部放射。
5、調理肺臟氣脈:肩隅、配曲池穴。
6、汗疹 sudamina。蕁麻疹 urticaria。狗皮癬疹。毛囊炎 epifolliculitis。溼疹。表層皮膚炎:針灸肩隅穴。有特效。
7、肌肉痙攣 local muscle spasm。
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灸治肩隅穴,可恢復機能。
8、關節固粘,動作困難:針灸肩隅穴、臑俞、天髎、大杼、天柱、肩外俞。
『方法』視痛點所在,以便針、灸,用針效力大,止痛強。
9、凡上臂(手指、腕、肘、肩各部疼痛)關節痛、活動障礙:針灸肩隅穴、配曲池、合谷。
『方法』用豪針捻轉進針,肩隅、合谷各直刺1吋,合谷針7~8分,根據症狀,留捻10~20分鐘,一次既可痊癒。慢性患者每入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