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Excerpt:小川洋子的《琥珀眨眼的瞬間》
2021/11/13 04:10
瀏覽502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Excerpt:小川洋子的《琥珀眨眼的瞬間》
在故事主角琥珀先生眨眼的瞬間,將是一個記憶的甬道,讓我們窺見關於姐弟三人以及和母親之間的幸福時光。
儘管在這一篇故事裡頭,我們看見的可能只是艱困環境下的奇幻人生。
凌駕於真實世界之上的唯有想像世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3162
琥珀眨眼的瞬間
琥珀のまたたき
作者:小川洋子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9/07
語言:繁體中文
「這是一部母親監禁自己兒女,情節殘酷的小說。
我想呈現的是即使在嚴苛環境,孩子也能憑自己的力量茁壯長大。」
【Excerpt】
無論媽媽多麼希望,顯而易見地,她都不可能和琥珀交換眼睛。他的左眼是因為他的名字,才會出現相符的變化。首先。眼尾附近的黑眼珠和眼白的界線漸漸模糊,虹膜的深褐色滲出,變成像大理石的花紋,進而擴散到整個左,順著毛細血管流動、沉澱和堆積,宛如樹脂般的淚水滲入地層,最後形成琥珀的結晶。
隨著這樣的變化,琥珀的左眼漸漸看不到了,但他並沒有不安。外面的世界變得模糊,反而增加了內側的密度,出現在那裡的東西更加生動。對琥珀而言,躲藏在地層中的東西比漸漸看不到的事物更重要,用右眼看外側的世界就足夠了。
(p.100~101)
他從第一頁開始,用鉛筆依次畫出看到的東西。從線頭蠕動開始,慢慢地、慢慢地,一頁一頁前進。那是比想像中更耗費工夫的作業,即使把學習時間全用來畫畫,也只完成寥寥幾頁而已,但他怎樣都無法滿足。下午,蛋白石和瑪瑙在庭院遊戲時,他仍然獨自關在書房內,專注於書頁的角落。
……
琥珀告訴自己,不需要著急。左眼隨時都在自己身上,不必擔心遺失。也不怕被人搶走。而且,圖鑑有足夠的厚度。不計其數的書頁空白形成地層,等待他的雙手去發掘。
琥珀畫出黏附蟲掉落地面時揚起的一顆顆砂粒,讓每根細刺前端的彎曲有不同的變化,一毫米、一毫米地編起辮子。但是,他並非刻意產生變化,無論在任何狀態下,持續不變才是最困難的。只要翻過一頁圖鑑,就無法再回到前一刻。
琥珀很快就知道,每一頁是一次眨眼。眨眼的瞬間,黑暗就掠過眼前。即使是極短暫的時間,周圍也變得一片漆黑。這就是造訪書頁和書頁之的空白。光再度回來時,雖然大家忘了前一刻的短暫中斷,卻真真切切夾著那份空白。最好的證明,就是中斷前和中斷後有些許的不同。水黽腳尖的水滴變大了,黏附蟲的芽張開更大的角度,尋求更多陽光。琥珀發現,自己所做的,只是用鉛筆描摹下眼瞼闔起時,某種力量帶來的這些變化。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是由眨眼擷取的瞬間和瞬間連結而成的。
(p.101~102)
「我們只能活在圖鑑中。」
琥珀先生至今仍然停留在圍牆內的書房中。蛋白石、瑪瑙和媽媽,如今已經離他而去的重要的人,全都留在那裡。想到這裡,我就無法忍受。因為無論再怎麼伸手,書房內都沒有我的容身之處。
琥珀先生被送去孤兒院之後,書房內的圖鑑經過一番波折,終於物歸原主時,他已經無法再實現原本打算和蛋白石共同完成的夢想,他只能獨自重新開始隧道的挖掘作業。他的人生只為這件事奉獻。這項原本只是為了取悅媽媽的作業,漸漸變成了不需要任何評價,也不用任何回報和滿足,只屬於他一個人的作業。只有父親圖鑑中流動的空氣,能夠填滿他的肺部。
……
琥珀先生的畫,和他說話的聲音一樣小。這是我在藝術館遇到琥珀先生時,對他的第一印象。無論圖鑑的開本再大,書頁角落的空白都比想像中更小,即使如此,出現在書頁角落的人物沒有一絲拘束。他們很清楚,那裡才是屬於自己的地方。如果他們能夠說話,聲音一定很小聲。不,也許在書頁翻動的聲音之下,他們真的在說話。那是只有他們彼此才能聽到、像暗號般的聲音,就連我這個專門負責伴奏的鋼琴師也聽不見。
只要看完一本圖鑑,就會馬上知道那並不是小小的畫而已。角落的空白一下子增加了厚度,時間在那裡誕生,鉛筆描繪的輪廓開始呼吸。圖鑑變成了地層,喚醒了沉睡在每一層的記憶。
(p.242~243)
總共排放了十二本圖鑑,都由琥珀先生親自準備。每次展覽會的圖鑑搭配和數量都不相同,但只有琥珀先生知道是基於何種意圖,才從為數龐大的作品中挑選出這幾本書。也許是隱藏著顯示他記憶歷史的重要意義,也可能只是心血來潮,挑選出他雙手能夠搬動的圖鑑而已。但是,打頭陣的圖鑑都固定不變。每次都是《兒童白然圖鑑》,它從來不曾缺席過。
……
翻一本圖鑑大約需要八秒的時間,十二本圖鑑總共需要九十六秒。也就是說,每次展示只要一分三十六秒。最多只有五個人能夠分享一次展示。因為在圍牆內側的書房內,他第一次展示在圖鑑上施加的祕密時,也只有媽媽、蛋白石和瑪瑙三個人,所以和當時的人數大致相同。畫在圖鑑角落的風景很小,而且躲在圖鑑中的人長時間被埋在沉默的地層,無法承受很多人的視線。
……
琥珀先生負責翻閱圖鑑。他一本接著一本,輪流翻動排放在桌子上的十二本圖鑑。他低頭駝背的樣子,完全融入了參觀者,看不出他是展覽的中心人物,甚至幾乎忘了是他在圖鑑上增加了如此精緻的工藝。參觀者被浮現在老人指尖的世界深深吸引。
……琥珀先生的手持續翻動一本又一本的圖鑑,影子在眨眼之間持續搖曳,蛋白石和瑪瑙接連從暗處現身。在無盡的水平地層深處,蛋白石宛如睡美人般沉睡,瑪瑙帶著堅硬銳利的結晶,不時像馬一樣自由奔跑。蛋白石跳著舞,瑪瑙彈著風琴。小石頭掛在各自主人的脖子上。妹妹、媽媽、蛋白石和瑪瑙在銀葉合歡樹下集合,緊密依偎在一起,彼此的身體無法更密合地合而為一。一陣風在頭上旋轉,銀葉合歡樹的花瓣飄落,大家的頭髮、翅膀和鬃毛都被黃色的裝飾點綴。然後,合唱開始了。風琴的音色和歌聲都被書頁翻動的風淹沒,無法傳入我們的耳中,只有他們能夠聽到的歌聲在圖鑑的角落迴響。琥珀的指尖隱藏、守護著這一切。
(p.282~287)
在故事主角琥珀先生眨眼的瞬間,將是一個記憶的甬道,讓我們窺見關於姐弟三人以及和母親之間的幸福時光。
儘管在這一篇故事裡頭,我們看見的可能只是艱困環境下的奇幻人生。
凌駕於真實世界之上的唯有想像世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3162
琥珀眨眼的瞬間
琥珀のまたたき
作者:小川洋子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9/07
語言:繁體中文
「這是一部母親監禁自己兒女,情節殘酷的小說。
我想呈現的是即使在嚴苛環境,孩子也能憑自己的力量茁壯長大。」
【Excerpt】
無論媽媽多麼希望,顯而易見地,她都不可能和琥珀交換眼睛。他的左眼是因為他的名字,才會出現相符的變化。首先。眼尾附近的黑眼珠和眼白的界線漸漸模糊,虹膜的深褐色滲出,變成像大理石的花紋,進而擴散到整個左,順著毛細血管流動、沉澱和堆積,宛如樹脂般的淚水滲入地層,最後形成琥珀的結晶。
隨著這樣的變化,琥珀的左眼漸漸看不到了,但他並沒有不安。外面的世界變得模糊,反而增加了內側的密度,出現在那裡的東西更加生動。對琥珀而言,躲藏在地層中的東西比漸漸看不到的事物更重要,用右眼看外側的世界就足夠了。
(p.100~101)
他從第一頁開始,用鉛筆依次畫出看到的東西。從線頭蠕動開始,慢慢地、慢慢地,一頁一頁前進。那是比想像中更耗費工夫的作業,即使把學習時間全用來畫畫,也只完成寥寥幾頁而已,但他怎樣都無法滿足。下午,蛋白石和瑪瑙在庭院遊戲時,他仍然獨自關在書房內,專注於書頁的角落。
……
琥珀告訴自己,不需要著急。左眼隨時都在自己身上,不必擔心遺失。也不怕被人搶走。而且,圖鑑有足夠的厚度。不計其數的書頁空白形成地層,等待他的雙手去發掘。
琥珀畫出黏附蟲掉落地面時揚起的一顆顆砂粒,讓每根細刺前端的彎曲有不同的變化,一毫米、一毫米地編起辮子。但是,他並非刻意產生變化,無論在任何狀態下,持續不變才是最困難的。只要翻過一頁圖鑑,就無法再回到前一刻。
琥珀很快就知道,每一頁是一次眨眼。眨眼的瞬間,黑暗就掠過眼前。即使是極短暫的時間,周圍也變得一片漆黑。這就是造訪書頁和書頁之的空白。光再度回來時,雖然大家忘了前一刻的短暫中斷,卻真真切切夾著那份空白。最好的證明,就是中斷前和中斷後有些許的不同。水黽腳尖的水滴變大了,黏附蟲的芽張開更大的角度,尋求更多陽光。琥珀發現,自己所做的,只是用鉛筆描摹下眼瞼闔起時,某種力量帶來的這些變化。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是由眨眼擷取的瞬間和瞬間連結而成的。
(p.101~102)
「我們只能活在圖鑑中。」
琥珀先生至今仍然停留在圍牆內的書房中。蛋白石、瑪瑙和媽媽,如今已經離他而去的重要的人,全都留在那裡。想到這裡,我就無法忍受。因為無論再怎麼伸手,書房內都沒有我的容身之處。
琥珀先生被送去孤兒院之後,書房內的圖鑑經過一番波折,終於物歸原主時,他已經無法再實現原本打算和蛋白石共同完成的夢想,他只能獨自重新開始隧道的挖掘作業。他的人生只為這件事奉獻。這項原本只是為了取悅媽媽的作業,漸漸變成了不需要任何評價,也不用任何回報和滿足,只屬於他一個人的作業。只有父親圖鑑中流動的空氣,能夠填滿他的肺部。
……
琥珀先生的畫,和他說話的聲音一樣小。這是我在藝術館遇到琥珀先生時,對他的第一印象。無論圖鑑的開本再大,書頁角落的空白都比想像中更小,即使如此,出現在書頁角落的人物沒有一絲拘束。他們很清楚,那裡才是屬於自己的地方。如果他們能夠說話,聲音一定很小聲。不,也許在書頁翻動的聲音之下,他們真的在說話。那是只有他們彼此才能聽到、像暗號般的聲音,就連我這個專門負責伴奏的鋼琴師也聽不見。
只要看完一本圖鑑,就會馬上知道那並不是小小的畫而已。角落的空白一下子增加了厚度,時間在那裡誕生,鉛筆描繪的輪廓開始呼吸。圖鑑變成了地層,喚醒了沉睡在每一層的記憶。
(p.242~243)
總共排放了十二本圖鑑,都由琥珀先生親自準備。每次展覽會的圖鑑搭配和數量都不相同,但只有琥珀先生知道是基於何種意圖,才從為數龐大的作品中挑選出這幾本書。也許是隱藏著顯示他記憶歷史的重要意義,也可能只是心血來潮,挑選出他雙手能夠搬動的圖鑑而已。但是,打頭陣的圖鑑都固定不變。每次都是《兒童白然圖鑑》,它從來不曾缺席過。
……
翻一本圖鑑大約需要八秒的時間,十二本圖鑑總共需要九十六秒。也就是說,每次展示只要一分三十六秒。最多只有五個人能夠分享一次展示。因為在圍牆內側的書房內,他第一次展示在圖鑑上施加的祕密時,也只有媽媽、蛋白石和瑪瑙三個人,所以和當時的人數大致相同。畫在圖鑑角落的風景很小,而且躲在圖鑑中的人長時間被埋在沉默的地層,無法承受很多人的視線。
……
琥珀先生負責翻閱圖鑑。他一本接著一本,輪流翻動排放在桌子上的十二本圖鑑。他低頭駝背的樣子,完全融入了參觀者,看不出他是展覽的中心人物,甚至幾乎忘了是他在圖鑑上增加了如此精緻的工藝。參觀者被浮現在老人指尖的世界深深吸引。
……琥珀先生的手持續翻動一本又一本的圖鑑,影子在眨眼之間持續搖曳,蛋白石和瑪瑙接連從暗處現身。在無盡的水平地層深處,蛋白石宛如睡美人般沉睡,瑪瑙帶著堅硬銳利的結晶,不時像馬一樣自由奔跑。蛋白石跳著舞,瑪瑙彈著風琴。小石頭掛在各自主人的脖子上。妹妹、媽媽、蛋白石和瑪瑙在銀葉合歡樹下集合,緊密依偎在一起,彼此的身體無法更密合地合而為一。一陣風在頭上旋轉,銀葉合歡樹的花瓣飄落,大家的頭髮、翅膀和鬃毛都被黃色的裝飾點綴。然後,合唱開始了。風琴的音色和歌聲都被書頁翻動的風淹沒,無法傳入我們的耳中,只有他們能夠聽到的歌聲在圖鑑的角落迴響。琥珀的指尖隱藏、守護著這一切。
(p.282~287)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