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班納週期失靈了嗎?
2010/12/12 15:46
瀏覽3,023
迴響5
推薦0
引用0

班納週期失靈了嗎?

筆者在『2010年金融占星』曾經說:班納循環預測股市高低點的準確率很高。結果2010年就要結束了,2010年真的是歐美股股市的一個相對高點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2011年的歐美股市就很不妙了?或是班納週期失靈了嗎?

http://blog.udn.com/kurich/3587397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kurich/f_345599_1.jpg

金融占星家不必失望,誠如老子道德經說的:『道可道,非常道。』筆者在2010年的另一個預言也不準一樣:『20108月是大轉折月份,該月份是2008113955點的第21個月。占星相是木土冥連環三刑。從八字命理而言,庚寅年本來就是金剋木,到了甲申月,變成年月柱天剋地沖。20108月事實上缺乏一個大事件

不過現在筆者終於發現了,2010810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決定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應該就是對應『20108月是大轉折月份』這個預言!因為看新聞報導便知:第三輪量化寬鬆也將實施。

以後當我們回首2010年,筆者覺得確實經濟史學家將集中在20108月作為主要的決策點,此一決策將影響美國乃至世界經濟和貨幣市場相當長一段時間。

筆者也相信,假以時日,它也將被視為進一步刺激資產通脹,尤其是股市,請特別注意20113月隨著木星和天王星返回白羊座的對應事件。

2008年起冥王星進入摩羯座的新政府組織大變革內容仍未明瞭,這至少要持續觀察到2015年,甚至包括班納週其所預測的2011年與2021年低點,以及2018年高點。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迴響(5) :
5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11/03/14 20:30
2011年3月隨著木星和天王星返回白羊座的對應事件~~~日本9.0超級大地震
2011年股市大大不妙!!!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全球股神 中國落難
  • 2012-01-25 00:17
  • 旺報
  •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歐美股神2011遭中國劫

歐美股神2011遭中國劫

 A股2010年表現在全球列入「後段班」,國際金融圈的「股神」、「大王」們,似乎都以為抄底時機已經浮現,去年不約而同加碼中國,結局是:「美國股神」巴菲特持有的比亞迪市值大幅縮水;「做空大王」保爾森給投資人寫悔過書;「歐洲股神」波頓買到蒙牛、霸王國際等地雷股,被炸得七葷八素。

 索羅斯也被潑「渾」水

 由於看好大陸內需市場前景,英國最牛基金經理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重出江湖,2010年4月移居香港親自操盤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結果在香港買到碧生源、蒙牛、霸王國際以及株洲南車等,去年基金淨值累跌32.3%,基金縮水約110萬英鎊。

 大陸乳業巨頭蒙牛在經歷三聚氰胺事件後,2011年股價累計下跌11.84%,今年初又因為檢測出含致癌物,開盤股價即暴跌超過20%;保健茶經銷商碧生源2012年一開年就因為近期涉嫌廣告違規而遭投資者質疑,股價在其1月6日發布業績預警公告後累計下跌36.51%。

 華爾街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研究機構「渾水」(Muddy Waters),去年成功狙擊中國高速頻道與嘉漢林業2家中概股,這2槍不偏不倚也打到索羅斯與保爾森。

 總部位於香港的嘉漢林業在多倫多上市,去年中被渾水踢爆其業績灌水,導至該公司股價去年中暴跌86%至每股2.6加元,保爾森壯士斷腕立即認賠殺出,並且給投資者寫信解釋自己出清嘉漢林業的原因。

 比亞迪變成燙手山芋

 索羅斯去年第1季買進大量大陸網路股,包括分眾傳媒和中國高速頻道40萬股和2.22萬股。按26.07美元買入均價計算,其投資的分眾傳媒已跌至21.9美元,中國高速頻道在渾水狂轟濫炸下,已被打入粉單市場(類似台灣興櫃市場)。

 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控股,以每股8元港幣購買2.25億股比亞迪股份,約占比亞迪總股本10%,但2010年比亞迪凈利潤下滑33.5%,2011年凈利潤又較前年大幅下滑約8成,比亞迪在港股價因此大洗3溫暖,由2009年最高80多元港幣,一度下降到接近10元港幣,巴菲特所持比亞迪市值也縮水不少。

更多影音新聞


現代孔明陶朱公2012/01/25 09:33回覆
4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10/12/23 20:50
天后分析師惠特妮:美將爆發市政債違約潮 引起大規模裁員與社會動盪
天后分析師惠特妮:美將爆發市政債違約潮 引起大規模裁員與社會動盪
華爾街天后分析師惠特妮(Meredith Whitney)周二(21日)表示,未來幾個月美國將出現大規模地方政府債務違約潮,不但會對股市與經濟造成傷害,一旦政府被迫進行裁員並刪減開支,就會引發更多社會問題!
惠特妮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由於聯邦與州政府大舉降低金援,明年至少會有50至100個城市出現債務違約。
她指出,各州地方政府高達2兆美元的債務,是目前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難題,甚至會阻礙經濟復甦。
惠特妮進一步解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出現財務危機的州政府,已無法像往常一樣向地方提供援助。現階段高達40%的地方城市支出,均來自州政府補助。
惠特妮說,此時聯邦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紓困金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因為總金額可能會高達1兆美元,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反彈。
隨著地方政府財務危機擴大,緊接著就是大批裁員潮,而如同陷入主權債問題的歐洲一樣,將使得社會動盪不安。
曾成功預估金融危機的惠特妮同時指出,受到房市衰退的拖累,沿岸數個大州的經濟成長相對落後於中部各州。不過,這對全美經濟的幫助仍相當有限,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成長率仍無法突破2%。
惠特妮表示,目前還不是買進市政債券的好時機,不過建議投資人開始關注各州狀況,一旦違約潮開始爆發,投資人就可選擇好的標的進場承接。
她說,目前只是違約傳言甚囂塵上,一旦事件真的發生了,才會是真正的買點。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3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10/12/13 16:33
未來全球成長動能在亞洲
未來全球成長動能在亞洲
魯比尼在演講開始時即指出,自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後,各國祭出不同程度的量化寬鬆貨幣救市政策,阻止經濟像自由落體般地急速下墜,「因此,我們已從嚴重的金融風暴中漸漸脫身。」但他認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雖讓全球經濟止跌回穩,逐漸邁入復甦狀態,只不過,究竟會呈現疲軟的U形復甦?還是較具動能的V形復甦?甚至,有無可能走入二次衰退、再次觸底?都是投資人現時亟欲知道的問題。
「我認為不同經濟體,將呈現不同的復甦情況。」魯比尼說,成熟國家經濟體如美國、多數歐元國家及日本,將會呈現緩慢成長的U形復甦;新興市場國家如亞洲、拉美及中東,則是較為強勁力道的V形復甦。
他進一步解釋,造成U與V的差異原因,主要是由於成熟國家舉債過多導致。雖然過去二年積極實施去槓桿化,民間部門正在慢慢減少債務比重,但成熟國家的政府部門卻仍是不斷舉債,估計到了一五年,平均公共債務將占成熟國家GDP(國內生產毛額)一一○%。
危機爆發之時,人們收入減少,政府卻立即增加支出,負擔失業給付、減稅……等,來刺激景氣回升。此外,民間部門的債務也由政府來承擔,以「社會化」方式處理,無論是美國、英國、法國、愛爾蘭、冰島或是西班牙等國政府,都採取投入龐大金額的紓困方案,解救其金融系統免於崩壞。「這表示未來幾年,將歷經一場非常痛苦地、調整資產負債表的歷程。」
簡單地說,去槓桿化的工程尚未完成,由於成熟國家必須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因此,經濟增長力道勢必將疲軟一段時間,這是公私部門同步去槓桿化的必然結果,也是成熟經濟體須經歷較長時間的「U底」才能復甦的原因。
而大部分的新興國家,以亞洲為例,則會以V形走勢加速向上成長。魯比尼說,多數新興經濟體比起危機爆發之時,財政體質更為健全,達五%至八%的經濟成長率,但成熟國家卻只有二%到三%左右。
除此之外,部分新興經濟體常有經常帳盈餘、外匯存底,所以像是中國、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能夠在良好基本面支撐之下,快速走入復甦。
魯比尼表示,在未來可以看到,成熟與新興國家截然不同的表現。「全球的經濟成長,絕大部分會來自亞洲新興國家,而且影響力將愈漸升高。」他認為,不論是經濟實力或是政治勢力,已經從西方轉向東方,從歐美轉至亞洲,就連G20中的國家,其中也有一半是新興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將是未來全球成長的動力來源。」他更明確指出,像是中國、台灣、韓國、印度、印尼等國,表現將更加突出。
過去中國、台灣一直以出口導向為主,但這樣的經濟模式將在未來受到挑戰。由於美國必須減少消費與進口,藉以降低經常帳赤字,對於主攻出口型經濟體而言,一定大受影響。特別是中國儲蓄率高、消費支出卻很低,因此從出口轉為內需支撐的經濟結構,將是必然的趨勢。
魯比尼並提到,台灣無須太過擔心中國已是世界強權的事實,「這可能是危機,但也可以是轉機。」他說,與台灣相鄰的中國,有著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消費支出金額依舊偏低,在中產階級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具有精良製造、生產技術的台灣,絕對會是受惠的經濟體之一。因此,他建議台灣,維持開放經濟、強化生產效率,將是邁向長期成長的必要途徑。
成熟國家二次衰退危機未解
過去數月來,歐洲債務問題頻傳,首先是希臘,再來是愛爾蘭,陸續需要接受紓困援助。雖然希臘僅占歐元區國家GDP的三%,但從今年春天開始,主權債務危機陸續蔓延到其他歐元區國家,接著影響美國與新興市場國家。就像新興市場從股市高峰下跌至今,已有二成跌幅。
魯比尼還說,成熟國家不僅將呈現疲軟成長,包含美國、部分歐元區國家以及日本,還有機會出現二次衰退。他以美國為例,由於聯準會進行二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降低發生二次衰退與通縮的危機,但整體市場仍顯疲弱,失業率達一○%、房市又無明顯好轉,「幾乎可說是沒有復甦過一樣。」而歐元區中的希臘、西班牙、愛爾蘭與葡萄牙等國,則因債務問題,中長期可能陷入經濟停滯不成長的情況。
至於日本,近年已經被中國迎頭趕上,從全球第二落到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經濟成長率長期偏低,人口老化情況愈漸嚴重,其醫療與保險支出更加擴大政府財政赤字,目前日本國內負債占GDP比重已達二○○%。魯比尼表示,日本之所以落入此種窘境,正是政府始終未採取「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經濟持續陷入通貨緊縮、成長力道疲弱不已...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2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10/12/13 15:59
台灣將成對沖基金攻擊目標?
台灣將成對沖基金攻擊目標?
2010-12-13 旺報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
 「金融大鱷」索羅斯,和「7A總裁」彭淮南的貨幣戰火,即將再度引爆!據金融界人士轉述,大陸證券業的傳奇人物──方正集團副總裁湯世生昨(12)日在台北參加一場會議時憂心表示,據他了解,大批以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正群聚香港,蓄勢待發,台灣將成為攻擊目標;如果因應失策,「風險會非常高!」

 索羅斯於1997年大肆進攻東南亞各國貨幣,搞得東南亞草木皆兵,各國政府紛紛祭出狠招,當時剛上任的央行總裁彭淮南斷然祭出關閉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市場的非常手段,才穩定亞洲貨幣,終結對沖基金在亞洲的作亂。

 但美國推出第2輪量化寬鬆政策以來,巨量的美元熱錢如猛虎出閘般,湧向亞洲新興市場。索羅斯近期挾90億美元資金進駐香港,各路對沖基金也前仆後繼湧入,準備再度席捲亞洲貨幣市場。

 據轉述,湯世生昨日在台北參加「北大兩岸校友會」時說,這些對沖基金,準備要抓住一個小國貨幣猛攻。人民幣太大搞不動;港幣和美元掛鉤,而且有大陸在背後撐腰,也不好下手。因此,台幣將成為狙擊目標。

 據統計,台幣在短短數月內,升幅逾5%,熱錢帶來的升值壓力,幾乎讓央行難以招架。湯世生建議,如果大中華區的貨幣統一,才能增強該區的競爭力,並抵禦外來風險。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大陸貨幣政策轉向的連鎖效應

【經濟日報╱社論】 2010.12.13 03:05 am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宣布,自20日起調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人行五周內第三次調升存準率,也是今年第六度調升;大陸金融機構存準率經調整後已達18.5%,六家大型銀行更達到19%,創下25年新高。人行快速調升存準率意在凍結金融機構急速增加的流動性,也凸顯大陸貨幣政策已從「適度寬鬆」轉向「適度緊縮」,其可能產生的廣泛連鎖效應,必須妥為因應。

大陸貨幣政策的轉向,主因就是過去一段時間大陸貨幣供給激增,引發強大的通膨壓力及資產泡沫化風險。近年大陸為保持經濟高成長,貨幣政策基本從寬;金融海嘯期間更實施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加上大陸出口暢旺,外貿順差激增,外匯存底快速累積,釋出龐大的基礎貨幣,導致貨幣供給成倍數成長。最近更因美國採行「以鄰為壑」的量化寬鬆政策,結合人民幣升值預期心理,造成大量熱錢湧入,讓大陸貨幣供給增速更難控制。

從2002年到今年9月,大陸廣義貨幣供給(M2)增長近三倍,激升至人民幣69.6兆元,居全球第一。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僅是美國的三分之一,但M2還超過美國約5%,貨幣供給「超量」之勢可見一斑。今年大陸M2年增率高達19%,明年預估仍將達16%,顯示流動性過剩的壓力有增無減。

貨幣供給激增,是大陸通膨情勢愈來愈難以控制的最大關鍵。近月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快速走高,11月已達5.1%,是28個月來最大升幅。大陸內部普遍感受到的通膨壓力,較官方公布數字更為嚴重,大陸社科院研究員更估算大陸CPI漲幅可能低估7.53%,雖遭國家統計局嚴予駁斥,但其通膨情勢惡化,幾是公認的事實。

資產泡沫化問題是大陸經濟另一隱憂。今年來大陸連續幾波嚴厲的打房措施,仍壓不下房市泡沫。11月大陸70個大、中型城市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7.7%;十大重點城市除南京外,房價更飆升34%,顯示官方的連番調控措施,難以撼動房市泡沫。

面對民怨高漲,近來北京當局顯已將壓制通膨及房價上漲列為最優先政策目標,人行貨幣政策轉趨緊縮,是大陸整體因應對策的重要一環。但最近一個多月人行升息1碼及三次調升存準率共1.5個百分點,總計凍結資金約僅人民幣1兆元,與高達10兆元的龐大超額流動性相較,緊縮力道極有限。因此,研判人行將同步進行價量管制,未來一年可能加息1至2個百分點,存準率也將再上升2至3個百分點。

再者,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引發國際原物料價格及糧價高漲,加以大陸出口持續暢旺,貿易順差居高不下,人民幣匯率的適度升值亦在所難免,但升幅大小,則須與利率變動併同考量,「雙率雙升」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成為常態。

大陸以緊縮貨幣政策力抗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在大陸仍實施嚴格外匯管制下,部分國際熱錢勢必轉向包括台灣在內的大陸周邊地區,進行炒匯、炒股及炒房,吹起新一波泡沫。人行利率及匯率雙升,也必然讓大陸經濟增長逐漸減緩,從而可能影響台灣對大陸的直接及間接出口。

上述連鎖反應對中央銀行的雙率政策帶來更嚴峻的挑戰。央行若仍死守匯率底線及堅持低利率政策,在人民幣升值大趨勢下,熱錢炒作新台幣匯率、炒股炒房的規模及力道勢必愈來愈大,最後央行極可能被迫棄守匯率底線及低利政策;果真如此,不僅央行多年來建立的專業權威可能化為烏有,還會讓台灣經濟付出可觀的代價。是以,央行與其被動因應,不如主動採取更積極、更具彈性的雙率政策,讓台灣能夠履險如夷,度過經濟難關。

【2010/12/13 經濟日報】 現代孔明陶朱公2010/12/13 16:24回覆
1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10/12/12 17:00
跌破眼鏡! 美11月赤字暴增25%
跌破眼鏡! 美11月赤字暴增25%

【經濟日報╱國外組/綜合外電】 2010.12.12 04:39 am


美國財政部1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在聯邦新會計年度(10月1日開始)的第二個月,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就意外大增,不僅遠超出分析師預期,而且創下歷年來11月份數最高紀錄。

財政部說,美國11月份的聯邦預算赤字飆升到1,50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03億美元暴增25%。數據一出,讓不少接受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大感意外,因為他們先前預測僅約1,320億美元。一些分析師預期,如果國會通過為期兩年高達8,550億美元的減稅計畫,則政府赤字將進一步攀升。

相關數據顯示,儘管聯邦政府11月份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340 億美元增至將近1,490億美元,公共支出卻也從去年同期的2,540億美元急速上升18%,增至近2,994億美元。

財政部表示,已連續第26個月出現預算赤字,是有紀錄以來政府預算赤字持續最長的一段時間。由於10月份預算赤字大減,本會計年度前兩個月的赤字總額2,908億美元,比上年度同期的2,970億美元下降2%。

在金融危機肆虐下,2009會計年聯邦預算赤字創下歷史新高,高達1兆4,160億美元;2010會計年度稍有好轉,但赤字仍以1兆2,940億美元名列史上第二,約為美國GDP的8.9%。

今年8月間,美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2011會計年度的預算赤字將減少至1兆660億美元。但如今歐巴馬政府有意推出最新延長減稅措施,當時預估已不切實際,不少分析師改口稱,「預算赤字恐會再飆新高」。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福雷利表示,在延續的減稅政策下,2011會計年度的預算赤字可能創下高達1.5兆美元的新高紀錄,而2012會計年度赤字可能仍達1.2兆美元。分析師估計,一但國會通過延長減稅,聯邦政府未來兩年恐增加8,550億美元的預算缺口。

【2010/12/12 經濟日報】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