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與海王星相沖的週期大約是36年,土星與天王星相沖的週期大約是45年,所以兩者的最小公倍數180年肯定有世紀大事爆發。2007年的土海沖,接著是2009年的土天沖,然後2010年又遭逢每20年出現一次的土木沖,筆者很多年前就注意到這個禍不單行的星象了。
結果最近幾年,世界經濟果然動盪的非常厲害,例如中國上海股市,先是從1000點起漲狂飆到6000點,然後又迅數跌落到2000點以下。美國道瓊指數從2003年的七千多點漲到2007年的14000點,然後從次級房貸引發世紀金融大海嘯,道瓊指數不到一年就又摔落到七千多點。
如果的確有180年的世紀大循環,那麼就讓我們回溯180年前的歷史吧,那是1820年代。
首先讓我們看看中國的情況,1820年代是清朝道光前期(道光前半期(1821-34)是中國經濟史的一個轉捩點。在此時期中,中國經濟開始由十八世紀的長期經濟成長,轉變為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的經濟衰退。此轉捩點俗稱『道光蕭條』,最先發現這一現象的是龔自珍。他在嘉慶末(約1820年)就已明白指出:「大抵富戶變貧戶,貧戶變餓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賤,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問年歲!」
道光是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的年號,一共有30年,1821年—1850年),研究經濟歷史學的人都知道,『道光蕭條』主要是經濟市場發生嚴重蕭條,最突出的表現是銀貴錢賤,物價下跌,交易停滯,商民皆困。銀價由每兩合錢1,000文增至2,200文,江南米價跌落約25%。
這與西方經濟學者近年來的研究結論頗為一致,運用實際購買力的計算方法,對過去中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的GDP所作的計算結果顯示,1700年時整個歐洲的GDP和中國的GDP差不多相等,而在1644(清朝開始)~1820年的180年中,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4倍於歐洲。然後,在1820年以後的一個半世紀中,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並成為世界六大經濟體中唯一出現人均GDP下降的地區。由此而言,1640年代與1820年代確實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生大轉折的起點。
東西方世界的經濟消長是交互進行的,1820年代的西方,歐洲及美洲的民族國家紛紛崛起,歐洲革命、希臘獨立運動、墨西哥與巴西獨立建國、火車時代、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都始於此,由此可以大膽推論,21世紀將是東方興起、西方沒落!
中國地理風水之說的三元九運是以一個花甲子一元,第一個花甲子為上元,第二個花甲子為中元,第三個花甲子為下元。三元共計180年,為一個大周天。然後根據天地人三才,總循環為540年。再根據一陰一陽謂之道,540年的雙倍數為1080年(簡稱千年大循環)。例如唐朝盛極而衰的分水嶺為安史之亂,近代史則以鴉片戰爭為中國曠世之變,兩者大約相隔1080年。
安史之亂再往前推千年正好是孟子與莊子所處的百家爭鳴戰國時代!也是張儀與蘇秦合縱連橫的時代!安史之亂如果只往前推540年正好是三國時代!安史之亂如果只往後推540年正好是十四世紀初的元朝與四大汗國構成的蒙古帝國鼎盛時期,統治了從東亞到中亞、西亞、東歐的前所未有的人類歷史上最巨大的帝國,整個歐亞路上絲綢之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只有一個國家控制。當其後四大汗國瓦解後,歐洲展開了文藝復興運動,終於脫離了中古黑暗時期。
以現代中國進入聯合國五強之一的1945年抗戰勝利為時間座標,往前推540年正好是明朝永樂初年定都北京與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時代!!!
- 3樓. XD借錢網2025/06/06 14:09
申請信用卡XD借錢網申請簡單快速,審核效率高,資金撥款快。利率合理且透明,客服服務熱心,還款方式彈性,讓借錢過程輕鬆無壓力,推薦大家使用,是資金周轉的好幫手,服務專業可靠。
- 2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2008/12/11 15:34360年超長循環週期比對
360年超長循環週期比對
1. 1616丙辰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於赫圖阿拉 (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內)。1616+360=1976(毛澤東去世,1979改革開放開始全面推行)
2. 1636丙子年(明崇禎九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稱帝。1636+360=1996(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總統民選)
3. 1644年,清軍在原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領下入關打敗李自成的大順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並遷都北京,取代明朝成為中國的實質統治者。1644+360=2004甲申年(319槍擊斃案後,台獨走向窮途末路,2005連戰訪問大陸,國共和解)
4. 1662年康熙帝即位,平三藩,並攻下台灣。歷經雍正帝、乾隆帝,因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新疆、西藏均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至此中國疆域歷史空前。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1662+360=2022壬寅年(中國而今有聖人?)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 1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2008/12/11 11:24六甲一轉,360年超長大週期
六甲一轉,360年超長大週期
曆法原是人類按照自然的天象循環而制定的,例如:日夜循環是一天,月亮盈虧朔望循環定為一個月,春夏秋冬循環定為一年。人類喜歡整數,但是年月日三者的數學關係均非整數,所以中國古人經過長期天象觀測後發現19年幾乎等於235個朔望月的數學關係,這就是農民曆的基本來源。
現在世人普遍所用耶穌曆的西元或西元其實與自然天象無關,純粹是人為的表紀,是狄奧尼修(DIONYSIUS)根據新約路加福音三章“洗者約翰在約但河一帶施洗佈道……耶穌也來受洗佈道……年約三十歲”,將羅馬城建立第七百五十四年的紀元向後移三十年當作耶穌誕生之年而為西元或西元的開始,此根本與自然的天象無關。惟根據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出生時,三位智者在東方看見伯利恆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顆亮星(伯利恆之星),於是便跟著這顆明亮的星星來到了耶穌基督的出生地,在馬廄中找到當時還是嬰兒的耶穌。目前天文學家及聖經專家普遍同意,耶穌基督大約誕生於西元前三年至西元後一年之間,而伯利恒之星可能是一顆超級新星、或是彗星,也可能是行星合相。
最近新聞報導,澳洲天文學家瑞內克根據《馬太福音》的描述,經由精密電腦軟體計算發表研究結果,企圖找出確切的耶穌出生日期。計算結果認為西元前二年的六月十七日,正是金星和木星向獅子座星系移動的日子,由於兩星十分接近,而且以肉眼而言,金星本來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木星則是第二亮的星星,兩者若合相,從地面上用肉眼看來,就像一顆超級明亮的星星。如果這個研究是正確的,那表示耶穌是雙子座,而非之前咸認的摩羯座(十二月二十五日)。
所以當今世界上超過一年以上週期的天文現象用以制定曆法,只有中國的60甲子年,以及源於印度的12生肖年,兩者的關係正好是5倍數。據中國古書描述,60花甲紀日曆法(非紀年曆法)最早是源於伏羲皇仰觀天俯察地,以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進位與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進位配合,作六十週期進位曆法。通鑒記載“伏羲作甲曆、天干、地支相配,六甲一轉,天度一周,年以是紀而歲功成的六甲,是六乘六十而為三百六十以配周天三百六十度,與歲實為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一九九天不同,故十九年內必置七個閏月,與自然的天象相合,對農作物的播種收割不失時效,而顯其重要。”中國圍棋的棋盤設計也是19*19=361,大約是60的6倍數,因此甲子紀年也可以說是『六甲一轉』,360年為一個超長大週期。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出生於乙日,故名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至於干支紀年則是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干支紀年的的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干支紀年是以立春作爲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爲歲首,不是以農曆正月初一作爲一年的開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歲次甲子年,但嚴格來講,當時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