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短短不到四千字演講,49次提到台灣!
2008/05/20 13:06
瀏覽4,198
迴響3
推薦3
引用0

短短不到四千字演講49次提到台灣!

各位友邦元首、各位貴賓、各位僑胞、各位鄉親父老、各位電視機前與網路上的朋友(他在說誰啊?),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二次政黨輪替的歷史意義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台灣(加上這兩個字是多餘的)人民投下了改變台灣(同前)未來的一票。今天,我們在這裡不是慶祝政黨或個人的勝利,而是一起見證,台灣的(應改成「我們」)民主已經跨越了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
  
我們的民主走過了一段顛簸的道路,現在終於有機會邁向成熟的坦途。在過去這一段波折的歲月裡,人民對政府的信賴跌到谷底,政治操作扭曲了社會的核心價值,人民失去了經濟安全感,台灣的(不說台灣難道不可以嗎?)國際支持也受到空前的折損。值得慶幸的是,跟很多年輕的民主國家相比,我們民主成長的陣痛期並不算長,台灣人民(又來了,才不到一分鐘,就說了5次『台灣』)卻能展現日趨成熟的民主風範,在關鍵時刻,作出明確的抉擇:人民選擇政治清廉、經濟開放、族群和諧、兩岸和平與迎向未來。
  
尤其重要的是,台灣人民(第6次)一同找回了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這一些傳統的核心價值。這一段不平凡的民主成長經驗,讓我們獲得了「台灣(第7次)是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的讚譽,值得所有台灣人(第8次)引以為傲。顯然,中華民國已經成為一個受國際社會尊敬的民主國家。
  
不過,我們不會以此自滿。我們要進一步追求民主品質的提升與民主內涵的充實,讓台灣(第9次)大步邁向「優質的民主」:在憲政主義的原則下,人權獲得保障、法治得到貫徹、司法獨立而公正、公民社會得以蓬勃發展。台灣的(第10次)民主將不會再有非法監聽、選擇性辦案、以及政治干預媒體或選務機關的現象。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景,也是我們下一階段民主改革的目標。
  
在開票當天,全球有數億的華人透過電視與網路的直播,密切關注選舉的結果。因為台灣11次)是全球唯一在中華文化土壤中,順利完成二次政黨輪替的民主範例,是全球華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實驗。如果這個政治實驗能夠成功,我們將為全球華人的民主發展作出史無前例的貢獻,這是我們無法推卸的歷史責任。
  
二、新時代的任務
  
未來新政府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帶領台灣(第12次)勇敢地迎接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巨變之中,新興國家迅速崛起,我們必須快速提升台灣的(第13次)國際競爭力,挽回過去流失的機會。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將是我們振興經濟必須克服的困難。但是,我們深信,只要我們的戰略正確、決心堅定,我們一定能達成我們的預定目標。
  
台灣(第14次)是一個海島,開放則興盛、閉鎖則衰敗,這是歷史的鐵律。所以我們要堅持開放、大幅鬆綁、釋放民間的活力、發揮台灣(第15次)的優勢;我們要引導企業立足台灣(第16次)、聯結亞太、佈局全球;我們要協助勞工適應快速的科技變遷與產業調整;我們還要用心培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要排除各種意識形態對教育的不當干擾。我們在回應全球化挑戰的同時,一定要維護弱勢群體的基本保障與發展的機會,也一定要兼顧台灣(第17次)與全球生態環境的永續經營。
  
新政府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導正政治風氣,恢復人民對政府的信賴。我們將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尊重人性、崇尚理性、保障多元、和解共生的環境。我們將促進族群以及新舊移民間的和諧(怎麼沒提到原住民?),倡導政黨良性競爭,並充分尊重媒體的監督與新聞自由。
  
新政府將樹立廉能政治的新典範,嚴格要求官員的清廉與效能,並重建政商互動規範,防範金權政治的污染。我希望每一位行使公權力的公僕,都要牢牢記住「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這一句著名的警語。我們將身體力行誠信政治,實踐國民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政見。新政府所有的施政都要從全民福祉的高度出發,超越黨派利益,貫徹行政中立。我們要讓政府不再是拖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而是領導台灣(第18次)進步的發動機。
  
我堅信,中華民國總統最神聖的職責就是守護憲法。在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遵憲與行憲比修憲更重要。身為總統,我的首要任務就是樹立憲法的權威與彰顯守憲的價值。我一定會以身作則,嚴守憲政分際,真正落實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我們一定要做到:政府全面依法行政,行政院依法對立法院負責,司法機關落實法治人權,考試院健全文官體制,監察院糾彈違法失職。現在是我們建立優良憲政傳統的最好機會,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
  
我們要讓台灣(第19次)成為國際社會中受人敬重的成員。我們將以「尊嚴、自主、務實、靈活」作為處理對外關係與爭取國際空間的指導原則。中華民國將善盡她國際公民的責任,在維護自由經濟秩序、禁止核子擴散、防制全球暖化、遏阻恐怖活動、以及加強人道援助等全球議題上,承擔我們應負的責任。我們要積極參與亞太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與主要貿易夥伴的經貿關係,全面融入東亞經濟整合,並對東亞的和平與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要強化與美國這一位安全盟友及貿易夥伴的合作關係;我們也要珍惜邦交國的情誼,信守相互的承諾;我們更要與所有理念相通的國家和衷共濟,擴大合作。我們有防衛台灣(第20次)安全的決心,將編列合理的國防預算,並採購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以打造一支堅實的國防勁旅。追求兩岸和平與維持區域穩定,是我們不變的目標。台灣(第21次)未來一定要成為和平的締造者,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
  
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從今天開始,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我們將以最符合台灣(第22主流民意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第23次)海峽的現狀。一九九二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隨後並完成多次協商,促成兩岸關係順利的發展。英九在此重申,我們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並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鰲論壇中提出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兩岸走向雙贏的起點,是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們已經做好協商的準備。希望七月即將開始的週末包機直航與大陸觀光客來台,能讓兩岸關係跨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未來我們也將與大陸就台灣(第24次)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台灣(第25次)要安全、要繁榮、更要尊嚴!唯有台灣(第26次)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夠向前發展。我們注意到胡錦濤先生最近三次有關兩岸關係的談話,分別是三月二十六日與美國布希總統談到「九二共識」、四月十二日在博鰲論壇提出「四個繼續」、以及四月二十九日主張兩岸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這些觀點都與我方的理念相當的一致。因此,英九願意在此誠懇的呼籲:兩岸不論在台灣(第27次)海峽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和解休兵,並在國際組織及活動中相互協助、彼此尊重。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本應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共同貢獻國際社會,而非惡性競爭、虛耗資源。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華民族智慧之高,台灣(第28次)與大陸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榮之道。
  
英九堅信,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我們真誠關心大陸十三億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國大陸能繼續走向自由、民主與均富的大道,為兩岸關係的長遠和平發展,創造雙贏的歷史條件。
  
最近四川發生大地震,災情十分的慘重,台灣(第29次)人民不分黨派,都表達由衷的關切,並願意提供即時的援助,希望救災工作順利,災民安置與災區重建早日完成。
  
三、台灣(第30次)的傳承與願景
  
從宣誓就職的這一刻開始,英九深知個人已經肩負二千三百萬人民的付託,這是我一生最光榮的職務,也是我一生最重大的責任。英九雖然不是在台灣(第31次)出生,但台灣(第32次)是我成長的故鄉,是我親人埋骨的所在。我尤其感念台灣(第33次)社會對我這樣一個戰後新移民的包容之義、栽培之恩與擁抱之情。我義無反顧,別無懸念,只有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四百多年來(高金素梅對這個說法很失望),台灣(第34次)這塊土地一直慷慨的接納著先來後到的移民,滋養、庇護著我們,提供我們及後代子孫安身立命的空間,並以高峻的山峰、壯闊的大海,充實、淬礪著我們的心靈。我們繼承的種種歷史文化,不但在這片土地上得到延續,更得到擴充與創新,進而開創出豐盛多元的人文風景。
  
中華民國也在台灣(第35次)得到了新生。在我任內,我們將慶祝中華民國開國一百週年。這一個亞洲最早誕生的民主共和國,在大陸的時間只有三十八年,在台灣(第36次)的歲月卻將超過一甲子。在這將近六十年間,中華民國與台灣(第37次)的命運已經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共同經歷了艱難險阻與悲歡歲月,更在追求民主的曲折道路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主憲政理想,當年在中國大陸沒有能夠實現,但今天在台灣(第38次)終於生根、開花、結果。
  
面對台灣(第39次)的未來,英九充滿了信心。多年來我走遍台灣(第40次)各個角落,在與各行各業的互動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這一些傳統的核心價值,不但洋溢在台灣(第41次)人的生活言行,也早已深植在台灣人(第42次)的本性裡。這是台灣(第43次)一切進步力量的泉源,也是「台灣精神」(第44次)的真諦。
  
盱衡時局,環顧東亞,台灣(第45次)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珍貴的文化資產、深厚的人文素養、日漸成熟的民主、活力創新的企業、多元和諧的社會、活躍海內外的民間組織、遍佈全球的愛鄉僑民,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只要我們秉持「台灣精神」(第46次),善用我們的優勢,並堅持「以台灣(第47次)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我們一定可以將台澎金馬建設為舉世稱羨的樂土、我們引以為傲的美麗家園。
  
台灣(第48次)的振興不只要靠政府的努力,更要靠人民的力量;需要借重民間的智慧、需要朝野協商合作、需要所有社會成員積極的投入。各位親愛的父老兄弟姊妹們,我們要從此刻開始,捲起袖子,立即行動,打造美麗家園,為子孫奠定百年盛世的基礎。讓我們心連心、手牽手,大家一起來奮鬥!
  
最在,請大家跟我一起高呼:
  
台灣(第49次)民主萬歲!
  
中華民國萬歲!

500萬票對700萬票 也不該這樣不平衡啊?  說太多次台灣是不是間接自我矮化?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政治評論
迴響(3) :
3樓.
2008/05/20 16:33
錯錯錯
錯錯錯,馬總統『愛台宣言』一共還當眾宣讀台灣『唱名50次』,中華民國僅見8(詳見下文之爭)2008/05/20 走馬上任的台灣國民黨-序

觀光客來台 台澎金馬

這兩次不算

現代孔明陶朱公2008/05/20 20:17回覆
2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08/05/20 16:04
馬英九演說 北京學者:印象好評價正面
馬英九演說 北京學者:印象好評價正面

時間: 2008/05/20
撰稿‧編輯:何宗龍 新聞引據:中央社


   馬英九20日就任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北京學者表示,馬英九的就職演說對兩岸關係充滿善意、和解,給人很好的印象,大陸方面的評價是正面的。

  北京社科院台研所資深研究員李家泉表示,馬英九的就職演說內容,在之前的講話都有了,沒有很多是新的。但是講話帶有感情的色彩,整體上講話充滿善意、和解。大陸方面不會太苛求,在目前的環境下,馬英九能講到這種程度已經很好了。

  他表示,馬英九上任後兩岸關係大體上比較明朗,「扁下馬上」是很好的開端。馬英九演講內容符合蕭萬長在博鰲論壇16字方針,也符合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最近談話所提的16字方針,雙方的交集點是「擱置爭議、共創雙贏」。

  他說,兩岸關係最基本點是「堅持92共識」,馬英九講的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大陸對此有「同」有「異」,大陸看上的是「一中」,一中是靈魂,馬英九這麼講「大陸就寬心、放心了」。

  他認為,分歧還是有,但不要緊,不會影響兩岸和解的前景。最近胡錦濤的講話說要「擱置爭議、共創雙贏」,一中各表的「各表」是「異」,異就是先擱置。現在沒必要強調分歧,談分歧太早了,欲速則不達。

  他指出,當務之急是把兩岸長期對立氣氛緩解下來,李登輝開始到陳水扁接手搞去中國化,兩岸持久的僵化、僵持、對立。馬英九上任後兩岸氣氛和緩下來,只要氣氛和解了,兩會恢復協商後,很多問題好商量。

  至於未來兩岸能否在外交上休兵,他表示,只要台灣不要在國際上搞兩個國家,外交應該能休兵。他說,休兵是雙方的,台灣不要老是想增加邦交,在國際上給錢搞烽火外交,如果台灣真的休兵,在海基會、海協會恢復接觸後,大陸這邊應該也會考慮。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1樓.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2008/05/20 13:36
馬皇帝和扁皇帝
 

馬皇帝和扁皇帝

阿扁從2000年-2003年,扁皇帝的支持度大約78%,今天,阿扁貪汚8年下臺啦

阿扁從2000年的高支持度到今天2008年的13%支持度,今天,民進黨貪汚腐敗、無能無德、假獨立真掏空,慘敗下臺!

阿扁上臺的時候,阿扁帶着一群民進黨高官給國父孫中山鞠躬

孫中山是上海人?廣東人?山東人?北京人?香港人?還是臺灣人?

國父孫中山是中國人!

民進黨流氓政客、臺聯的日本人渣,還有藍皮綠骨的黑心政客

你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臺灣人,都是廢話,上海人說自己是上海人,山東人說自己是山東人,北京人說自己是北京人,香港人說自己是香港人,首先都是中國人

大陸人是中國人,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黑心政客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為何臺灣的憲法是中國(中華民國)???

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難道妳們這些黑心政客是( 臺灣國 )人?

扁皇帝和馬皇帝為何要給中國人的國父孫中山鞠躬?

這些白癡黑心政客,父母怎麼教育你們的?老師怎麼教你們的,歷史就是事實

編造歷史,串改歷史,都沒有好下場

歷史事實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包括香港和澳門

歷史事實就是中華民國在臺灣,包括金門、媽祖和東沙群島等

臺灣大陸都是中國,都是中國人

難怪今天股市大跌二百點~ 現代孔明陶朱公2008/05/20 14:01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