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學兼課老師的薪資非常低,因為大多數的兼課老師都是講師(通常是碩士資格),白天每小時575元,晚上每小時615元。
現在一位老師在同一學校兼任,通常上限是4個小時(兩門四節),一個月以16小時計算
575*16=9,200
晚上的話則為
615*16=9,840
假設在四所學校兼課,而且都是晚上上課,
9,840*4=39,360
但是這些錢還要扣除交通費、勞健保費用、稅,恐怕所剩無幾。
以筆者在桃園萬能科技大學兼任的經驗,每月來回4次,交通費大約是400*4=1,600,大約就佔收入的16%,而且根本沒有補貼。
或許會問為何不找近一點的學校兼課?
通常兼課要靠關係,可是關係不可能集中在一個地方,所以找的學校都散見各地,甚至於距離可能高達80公里以上,交通成本會更高。
如果更不幸的情況,單一學校只有兩門課,月收入只剩下4,920元,但是交通費依舊是1,600元,比重暴增到32%,再扣其他的費用,那真的是去做心酸的。
所以很多有實力的實務界老師,怎麼會看上這些薪水,這些專家到學校兼課的目的,有些是退休後不知道要幹什麼,打發時間用的;有些是希望有個大學老師的同銜,感覺也很光榮;也有些取得講師證或助理教授證就閃人了...
目前博碩士氾濫,外頭不好找工作,學校找個兼任也是這麼難過日子。
個人認為:
除非有至於純學術發展,剛畢業還是應該要到社會歷練一陣子,再回頭教育英才,較為妥適,才能傳承給學生更好的知識與經驗。
學校自主財務應更彈性運用,給予實務界優良的教師更高的薪資,讓實務界的老師願意回到大學院校設計教材、貢獻心力。
筆者已經在萬能科技大學斷斷續續兼任多年,賺來的微薄鐘點費,大多貢獻在交通費以及稅金上,但即使金錢上沒有滿足,因為教學的熱情,還是願意不斷開發新教材,只是體力慢慢地不行,所以已經口頭上請校方下學期不再排課,也可以讓我這個缺,能給更多有志於學校教育的優秀老師發展的機會
國考系列:【圖解法學緒論】、【圖解憲法】、【圖解行政法】、【圖解民法】、【圖解刑法】、【圖解刑事訴訟法】、【圖解民事訴訟法】、【圖解國文】、【圖解公司法】
打官司系列:《圖解刑事訴訟法(打官司)》、《圖解刑事訴訟法(打官司)》
投資理財系列:【圖解不動產買賣】
生活法律系列:《車禍資訊站》、《資訊法律達人》
法律人系列:【法律人的第一本書】(五南)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2012/09/13 17:38我也認為~
没墨水的老師還是別在學校教壞學生 ~
但有墨水的,又不干於在學校
所以,需視學校經營者的心態,是想經營一所好學校還是學店
給老師的薪水就會不一樣,聘任老師也會有一定的水準
- 4樓. KittiO2012/09/13 10:28.
還好您這篇的結論不是叫政府來補助。
雖然收入很少,感覺空閒的時間比較多一點,大概可以做研究或者顧問,寫作的工作?無論如何既然是自己喜歡的路,加減做嘍,有些成就感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學校本來就要靠自己,學費應該要調升,我們整體不行,就該開始忍受台勞的人生,等到反省覺悟自然就會改變了
如之前的朋友所言,有些不行的老師,就只能繼續兼任熬生活,等到有了能力,自然也就跳了出來
唯一惋惜的一件事情,就是當自己有實力的時候,也通常不再為學校貢獻自己的心力
J教授 於 2012/09/13 16:42回覆 - 3樓. 需仁2012/09/12 15:16
- 2樓. 台灣阿Q2012/09/12 12:29有些老師值那個價,有些老師不值!
有些老師值那個價,有些老師不值!
鐘點費多寡、高低其實很難說。就C/P值來說,每個老師都覺得自己該提高。但是學生覺得呢?
教育不是無價,學校教育有多少成本是本實不符的?
這該透過客觀評鑑指標去定教師的鐘點價格,不該同一價!
- 1樓. 怡克納米斯2012/09/12 09:47大學鐘點費已經二十幾年沒調整過了
幾年前,遇到某副縣長,他和我說大學鐘點費已經二十幾年沒調整過了。我認為,憑這點微薄的代價,有多少人會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到大學「作育英才」呢?所以,大學有兼課機會主要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專任老師不想教放出來的課,第二種,學校收太多學生開太多班,省成本無法聘專任老師,只好放出來聘很便宜的兼任老師。
商業競爭上,只要想以成本取勝,大抵的競爭力都無法持久,大學教育呢?大學只想以最低成本大量製造大學生,大學生很便宜,所以畢業後的價碼也很「便宜」,教育部還背書說,大學生真的很便宜,22K就可以了。
會到大學兼課的人,除了賺點生活費之外(少之又少),有些是為了實踐理想(少之少很少),大多是為了博得頭銜罷了。想想,一個碩士學位,滿街上到處都是,多一個「講師」頭銜,當然有其「社會地位」的價值。精算一門課的實質收益(要計算備課、回答問題和改報告和考卷),也許比去小七打鐘點工還不如。
頭殼壞去了,還要去兼課?
所以,我一位大學老師說,兼課人生,就是打工人生。
事實上,一些學校會給兼任的機會,甚至給個業師資格(比照助理教授),這是系主任的籌碼,這樣可以極大效益,但極小成本。(證明台灣的大學怎已經學店化了。)
我在台北時曾配合某官員到某國立大學EMBA開講座,一個鐘點三千元,不多,但起碼給人專業上的尊重。
一個鐘點575元,看來央行彭總裁退休後去教貨幣銀行學,這個笑話會如何寫下去?
一次系友會開會時,系主任和助理無意間透露要配合學校政策關掉大學進修部,我開始打算二到三年內,我應該也會退出大學的兼課人生,宣告正式「退休」(只是沒有退休俸),也許剛好撐到民國104年(少子化第一波),算起來剛好兼任滿十年。
若問我為何去兼課,只是為了一個來不及的承諾,還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