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二二八系列之評論(17)
- 2009/02/27 13:57
陳儀深先生在中央研究院近史研究所集刊第61期寫了一篇書評,評論黃彰健院士的《二二八真相考證稿》。筆者看過不少陳儀深先生的文章,對陳儀深先生的史學、史觀都不以為然,這一篇書評筆者雖不苟同陳儀深先生的看法...
瀏覽:1,669迴響:1推薦:1 - 2008/08/29 14:11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央研究院舉辦「紀念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並出版論文上下兩集,其中有一位任職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的呂興中老師,有一篇「論文」「彰化縣二二八事件新出土官方檔案研究初稿」,我到...
瀏覽:1,393迴響:0推薦:1 - 2008/08/29 14:10
要寫一本好的書,首重史學方技法:治史方法偏差,而有好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史學方法論本身是一門獨立的學問,暫且不提,本人僅就一般性的、原則性的標準,提出一點個人看法,姑且稱之謂「史學方法實例探討」,我的看...
瀏覽:1,382迴響:0推薦:1 - 2008/08/29 14:08
治史首要在材料之蒐集、考證、篩選、解讀、引用。原則上盡可能用原始材料,也就是第一手資料,如萬不得已用第二手材料,必須考證、比對無誤後方可引用,乾、嘉考證興起,趙翼、戴東原、崔述等其求真精神與科學方法與...
瀏覽:1,980迴響:0推薦:3 - 2008/06/25 14:50
本人與楊晨光先生曾經合寫一篇書評,指出陳翠蓮博士的「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書中作者對國民黨派系瞭解不夠深入,誇大了派系鬥爭對二二八問題惡化的影響;而忽略了當年台灣社會結構以及歷史背景的特殊性、複雜性。另...
瀏覽:2,427迴響:1推薦:2 - 2008/06/25 14:49
二二八這段歷史過去六十年了,六十年來的資料公開、資料消化、情緒沉澱,並沒有讓這段歷史更清楚,反而因為政黨輪替、政客操弄真相越來越模糊了。 二二八到底是什麼,戴國輝說的好「二二八不是革命、不是起義,是單...
瀏覽:1,007迴響:1推薦:4 - 2008/06/25 14:46
五、本書中對彭孟緝出兵高雄標以高雄屠殺。[1]我們認為這個以訛傳訛的說法,恐怕要再加檢討。例如,如果高雄要塞司令部的壽山要塞砲兵,想要屠殺高雄市民的話,最快的辦法不是派兵入城攻堅,而是以駐軍迫砲及要塞...
瀏覽:1,452迴響:0推薦:3 - 2008/06/25 13:21
作者:武之璋* 楊晨光** 這本書原以《台灣胎記》之名印行,而於民國八十六年重新以《解讀二二八》改名出版,能夠長久行銷,可見本書對許多想要一窺二二八事件堂奧的讀者而言,還是一本重要的論著。由於...
瀏覽:2,236迴響:0推薦:2 - 2008/06/25 10:18
作者:武之璋*楊晨光** 陳翠蓮博士《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是有關二二八歷史的一部力作,多年來很受重視,但是我們詳讀該書以後發覺許多問題,謹以客觀的學術態度,對該書提出一些質...
瀏覽:2,954迴響:2推薦:1 - 2008/04/10 14:22
依法處理完全不同的結果 我們責怪陳儀一開始就沒有依法處理,同時對民眾一再讓步而釀成大禍,那麼我們反問如果陳儀一開始就依法處理,對民眾代表踰越國法的要求寸步不讓,結果會不會更好呢?根據檔案應該是肯定...
瀏覽:1,315迴響:0推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