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馬英九接受德國南德日報專訪
2008/07/15 00:51
瀏覽2,329
迴響2
推薦19
引用0

台灣新總統馬英九上任甫2個月,已將前任陳水扁總統任內兩岸間的緊繃關係予以大幅改善。自從台灣與中國大陸分裂後,最近兩岸首度達成定期直航包機的協議。馬英九於本週五在台北總統府接見「南德日報」的記者,這是他在此重大事件後首次接受德國報紙之專訪。

 

問:總統先生,自您上任後,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已迅速改善。中國大陸對台灣未來的重要性為何?

馬:若要追求海峽兩岸的和平與富裕,我們需要與中國大陸維持良好的關係。這只是我們加強台灣與世界接軌計畫中的一部份。也因此,我們必須為外國公司廢除許多不必要的法規及限制,把我們的國家開放給全世界。

 

問:您剛開放台灣與中國之間定期包機直航。這樣一個舉措在政治上與中國關係改善的重要性為何?

馬:我們想讓台灣成為區域轉運中心、東亞的樞紐。若兩岸間沒有便捷的交通聯繫,就無法達成這個目標。此外,中國大陸已經有為數可觀的中產階級,他們擁有龐大的消費能力以及到國外旅遊的興緻。許多人想要到台灣來。我們沒有理由去阻止這股潮流。同時,我們也相信,海峽兩岸人民之間增加交流,對於雙邊的和平與富裕均有益處。我們需要更多的相互瞭解。

 

問:您是否擔心,你們這座美麗的島嶼可能會遭到大量中國旅客的衝擊?

馬:我相信,這對台灣會是一個重要的作為,因為我們的觀光產業將經歷一段歷史性的興盛期,對我們的整個服務業也有益處。目前我們的失業率是3.8%。我知道,這和歐洲比起來算低了,然而,對我們來說卻很高。過去我們的失業率是在2%以下。希望中國旅客的到來能夠減緩我們的失業問題。因此我認為,相較之下,其利益將超越潛在的風險。

 

問:許多人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快速經濟整合存在風險。如果在經濟上更為依賴中華人民共和國,您如何維持台灣未來的自主能力?

馬:過去我們已經與中國大陸及香港結合在一起,貿易額達到1,300億美元,超過10萬家台灣企業在中國大陸投資超過2,000億美元,雙方早已建立經貿關係。一般而言,民間企業衝刺在前,政府則緊追於後。我們現在要超越民間的腳步。即使我們不開放直航,人民還是會飛往中國大陸。但他們的旅行時間受到折磨,從台北飛到上海需要67小時。而我們期待未來3個月左右規劃開放的路線,則僅需80分鐘。

 

問:您曾表示,在有生之年不認為會與中國大陸統一。您為何如此謹慎?理由為何?您反對統一嗎?

馬:我是單純的實際主義者。大多數台灣人民在民調中主張維持現狀,不贊獨立或統一。台灣已經是個民主國家,人民瞭解自己的需求。如果他們對與中國政治統一不感興趣,沒有任何政治人物能夠強迫他們。維持台灣既有狀態不僅對台灣有利,對中國大陸也有益。我不相信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問:您認為台灣運作良好的民主是否可作為中國大陸的典範?

馬:這麼說有違中國式謙虛的精神。但如果對方有此意願,我們願意分享我們的經驗。從戒嚴、政治改革到民主化,我們在台灣經歷了漫長的道路。我觀察中國大陸的發展,發現雖然並非完全相同,但與台灣有相似之處。

 

問: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馬:過去60年,我們經歷政府濫權時期,例如228事件的「白色恐怖」以及其他侵害人權的事件。但我們已勇於面對我們的過去,就像德國人面對你們的歷史一樣。

 

問:您在就任之前,常批評北京政府蓄意延宕對天安門事件的平反。批評者認為您就任後變得較為謹慎。對馬英九總統而言,「人權」有多重要?

:我也許是台灣唯一持續對天安門事件表達關注的政治人物。今年64我依然如此,只是稍微改變方式。我觀察到北京政府在處理四川震災上已有所進步。一方面,中國大陸的政治領導人士很快趕赴災區慰問;另一方面,也准許新聞媒體公開報導,甚至允許質疑建築工程貪污的問題。我們必需與過去比較。30年前唐山大地震時,中國大陸未曾接受聯合國一絲一毫的援助。台灣人民把食物及衣服裝在熱氣球上空飄往災區,他們卻命令戰鬥機起飛擊落這些熱氣球。

 

問:當然中國大陸也在進步。但在奧運舉辦前夕,西藏發生示威而遭到軍隊鎮壓。人們真的能夠歡慶奧運,卻彷彿這一切從未發生?

:我曾經批評在西藏發生的事件,即使當時我仍在進行總統競選。我曾說過,中國大陸的政治領導人應與達賴喇嘛談判。現在,他們也這麼做了。我們當然憂心西藏的情勢,但我們同時也希望奧運成功舉辦。對中國大陸的數百萬人民而言,這是個希冀已久的願望。中國大陸的人民與外界接觸愈多,他們未來擁有自由與民主的機會也愈大。過去,每當台灣有選舉活動,中國大陸就會有數十萬民眾在電視機前觀看台灣的計票實況轉播。這讓我很驚訝,因為他們根本不認識候選人。但他們還是觀看計票,因為能夠實際感受到民主帶給他們的樂趣。有些人還在網際網路上撰寫評論,例如「為什麼我們不能?」

 

問:如果達賴喇嘛希望再度訪台,是否受到歡迎?您會與他會面嗎?

:他曾以宗教領袖的身份二度訪問台灣,我也曾二度與他會面。如果他再度以宗教領袖的身份訪台,我們歡迎他。

 

問:儘管海峽兩岸關係改善,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然佈置近1千枚飛彈對準台灣,您會否更強烈要求他們撤除飛彈?

:我一向都堅持,在雙方真正結束長達60年的敵對關係以前,必需撤除飛彈或拆除飛彈引信。胡錦濤先生10月間曾向我們提議共同協商和平協議。我當時即表示歡迎,但也要求必需先撤除飛彈。

 

問:中國大陸目前瀰漫令人不安的民族主義。中國領導階層是否有一天會以武力侵台移轉大陸民眾對經濟問題的焦點?

馬:我認為目前並沒有這種危險。中國的民族主義與台灣有關的部份是中國大陸人民反對正式獨立的概念。即使是民進黨執政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意識型態冒險的界限為何。我們一旦跨過紅線,就會面臨已知的後果。台灣人民瞭解這一點。我的政府明確的表達,我們不追求正式獨立。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推動統一談判。我們堅守「維持現狀」的政策。不僅台灣,中國大陸以及鄰國,包括日本及美國,都將因此受益。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歐洲人文筆記
迴響(2) :
2樓. 艾中華
2008/09/18 21:38
煩請提供原文或網址

陳小姐您好:

個人是您的忠實的的讀者,也算是您的鄰居(曾在慕尼黑住過),

拜讀您這篇的翻譯,只不過上南徳日報的網站就是找不到原文.

可否請您po上來或是提供網址?

謝謝

敬祝 萬事如意

1樓. 努特
2008/07/15 10:08
媒體的反應

馬英九接受南德日報的專訪台灣媒體只摘錄了以下這段話:

人民瞭解自己的需求。如果他們對與中國政治統一不感興趣,沒有任何政治人物能夠強迫他們。

我想 台灣媒體已被制約了  嗅覺神經只對"統一"這詞較有反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