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真是聞奶色變, 從奶粉有三聚氰胺, 到其他沖泡式飲料...。
餅乾、起司粉、麵包、糖果、冰淇淋、減肥食品、
酵素....等等大陸進口原料食品,
都疑似含有超量、少量、微量、極微量的化學添加物三聚氰胺 ,
到現在還發現部份大陸蔬菜也遭質疑................ 。
一.廠商的醒思:
也許您現在也因為此次毒奶事件,跟著大家在恐慌質疑架上的
每一件食品的食用安全性。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毒素都不是加工食品裡面該有的東西 ,
食品廠商為了應付原物料上漲,造成成本增加利潤變小的衝擊,
轉而向大陸進口原料的便宜性、方便性等等...其他降低成本動作,
食品廠商卻忽略如此的作法,已經有可能危害消費者食用安全性,
如今在大陸已經鬧出人命來的事件,
使得其加工食品的貨物不得不下架 ,
如今卻也造成食品廠商巨大金錢損失,
最慘的是已經傷及無價的品牌商譽,
相信廠商也不想看到這個下場,
事到如今該檢討的廠商,應有的專業食品安全職業道德,
是真正有強烈憂患意識有良心的廠商,
應該對於廉價的大陸原料,
本來就應該有其基本認識與防範品質管制措施,
因為大陸黑心商品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
如今事件已經發生, 於情於理 廠商應該自動自發先自行檢查,
做好真正亡羊補牢的快速措施, 而不是裝傻,等到事件發生時
才來指責政府的政策 ,指責大陸的原料供應者....
如此才能繼續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過去曾經有許多案例 ,不少台商在大陸塑膠製品,
一開始都能夠在第一批出貨時,符合國際檢驗標準,
但是在後面的塑膠製品,就開始偷工減料, 偷偷加一些廉價塑膠原料,
(尤其今天油價高漲, 為維持利潤)造成這些產品因為材質瑕疵,
引發後續使用安全的意外發生(所以說有些塑膠食器兒童玩具,要小心使用
不要引毒上身, 或者容易斷裂引起危險)。
所以說,如果廠商想引進廉價的物品,
還是要經過審慎考量 ,以及品質控管,
才能夠真正不至於因小失大 , 得不償失,
另外廠商應該更加以積極謹慎去主動面對處理糾紛,
如果能以負責任態度去直接坦然面對,
不然這樣恐怕脫越久,
也許公司損失, 或者顧客損失。
二.消費者的醒思:
當我們每天正在追隨媒體不斷地踢爆更多新聞,
而開始罵政府罵廠商罵大陸黑心商品的同時,
我們的消費者是以最嚴厲嚴格的標準,
去檢查每件包裝食品的無毒性與安全性 ,
但是我們卻完全忽略疏忽我們生活習慣之中,沒有看到的毒物,
在自己圖一時方便之下 價錢便宜 ,甚至平常的忽略, 食品安全常識不足,
,更不會嚴格要求自己飲食的習慣,
與不清楚危險性的狀況下,
是否也讓自己開啟另外一道引毒入口的大門?
1.大家喜歡用的塑膠微波餐盒,
是否真的如盒上所寫的可用於加熱而不會釋放有毒物質嗎?
(難道您又能夠控制含油的食物溫度,可以到控制安全數值嗎?)
2.我們到外食的免洗筷、 塑膠袋、 紙杯...遇到非常燙手的食物 ,
它們不會有毒物排出嗎?
3.家裡用的洗碗精 、洗衣精 、洗髮精、 沐浴乳..等.
清潔用品,難道沒有毒物殘留嗎?
4.染髮劑 、化妝品 、保養品、防曬乳...等,
都是容易讓人體接觸直接接觸的化學毒物.。
5.新的百貨公司 、新商店 、 新裝潢的居家環境 新車...
都會有剛裝潢釋放的毒氣產生....
6.車水馬龍的街道汽機車及工廠的廢氣與廚房餐廳油煙...。
都是污染環境的來源...。
7.................大家恐慌,與幫助三聚氰胺 脫罪;
主要還是要大家知道其實面對這三聚氰胺 ,我們無需恐慌.
面對科技進步 ,生活方便的今天, 我們周邊的環境,真的是無毒不在,
接下來要做的是, 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
養成盡可能遠離化學毒物的習慣....。
比方說:
1.能不用微波爐就不用微波爐,
真的要微波爐就用無金屬邊的磁器容器。
2.盡可能少用塑膠袋裝熱食(塑膠袋是怕熱的石化產品)。
3.盡可能少用免洗清潔餐具。
4.不要常用化妝品(化學成份傷害皮膚)。
5.騎車戴口罩 盡可能少騎機車 開私人交通工具。
6.新開幕的商店 ,先不要去。
7.多吃天然未加工的食物與用天然的清潔方法。
8.少喝加工製造的飲料。
9.無論是食物或者使用商品,都應該參考其原料成份、 製造品來源
運輸、加熱過程、有效期限...
講這麼多,絕對並非是故意引起大家恐慌或者危言聳聽,
最主要是提醒大家,毒害不是最近一天兩天發生的事情,
如何在生活便利,以及生活安全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三.政府的醒思:
最後提到的是被媒體消費者民代盯個滿頭包的政府,
政府無論再怎麼輪替,辦事的官員還不都是國家考試出來的專業官員,
面對自己站在全民飲食安全的監督管理的角色,
原本就應該是責無旁貸的,負責到底的,
但是畢竟官員們,也是人不是神,
平常政府單位辦事情的效率,真的很難跟民間企業競爭,
由於在國家考試制度的保護之下,
工作心態自然不見得如百姓所要求的如此滿意,
這國家制度或許也是大家該檢討改進的地方,
否則在我們社會環境裡真的不只是毒奶、黑心斷橋、黑心米酒、黑心染髮劑
...可說是處處危機,處處讓百姓觸目驚心。
政府單位應該更積極的作為:
1.研擬嚴懲黑心商人等法令。
重新建立最優質商品標章 抑止黑心商品流於市面 。
2.在學校施行正確飲食安全教育,毒性物質的認識 一切從小認識起。
3.啟動檢舉機制以及廠商自首...等獎勵辦法 。
4.定期對於市面上商品,做嚴格定期與不定期檢驗。
5.對於食品安全標準,應該邀請國際級專家學者,做通盤的檢討與改進。
6.....
當我們一直care節能減碳降地球暖化、 廢核四 、力求環保
遠離污染毒物、遠離疾病與倡導養生運動的同時,
諷刺的是我們不是正也在享受著,這些污染製造碳所帶來的,
便利性生活與舒適的生活。
我們全部的人類要探討的,不僅是毒物的來源與去向,
地球暖化的原因和處理,要怎麼樣去尋求生活便利,
把環境污染降至最低,取兩者之平衡點。
以及探討如何避免太過於開發研究食品添加?
所造成的人體以及地球的毒害.
這也是生存在地球上,我們每一個人類應該有的醒思.
- 10樓. AC29ZT2008/11/02 02:41本業加分 NPD27O
親愛的朋友~~
想立即幫您的本業加分 即刻倍增您的客戶群和經銷網嗎
強效行銷、陌生開發、增加收入必備最佳工具
讓你的網站 & 部落格 & 產品大量曝光增加訂單及客源 ...
ps.電腦發送,如有打擾,先說聲抱歉~~感恩啊~~
- 9樓. 酸柳丁2008/10/22 16:46危機出現不見得不好
這波毒奶風暴,雖然造成很大的風暴,但也讓我們學會反省及自省的能力。
- 8樓. 踏雪2008/10/19 17:12以此为戒
这次事件不仅危害人的生命与健康,造成其它的损失也难以估量,希望我们大陆的各行各业,能以此为戒,重塑MIC产品形象,相信现在的乳制品绝对已没有问题,因为大陆政府真的要下决心做一件事,是能做到完善的。再说现在也没有人敢顶风作案。我们已经开始购买了,这一点大陆民众对政府还是有信心的。怕只怕我们中国人是一个善忘的民族,时间一久,又“好了伤疤忘了疼”。 - 7樓. 沅和阿三2008/10/19 11:40台灣黑心太多良心太少
常有人批評大陸黑心太多,但是台灣也不少阿,報章媒體有哪一天不黑心,不管是平面或第四台、網路,有哪一家不曾參雜黑心廣告呢!各行各業也不乏黑心營利手法,若自己都不能做好就沒資格要求別人。
推筋細查覓明醫,拿骨分寸唯道德,技藝鑽研良方至,術法精湛仁為上。
當某人為你按摩時,對方的誠意會展現在你最直接的感受,就算再笨拙的技巧也會使你感覺溫暖,試著幫家人按摩吧!己所不慾 勿施於人
臺灣生意人作生意歹心的人的確不少
自己真的沒有好好的對往後事件發生檢討與防範
光想靠嘴巴講別人 自己都沒有做到
那麼總會有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一再發生的
**J I M** 於 2008/10/19 21:40回覆 - 6樓. ez2008/10/18 20:51毒奶
不經加工
天然尚好
- 5樓. 隨興(隨時換)2008/10/12 18:41嗯...........
毒奶事件給人的省思:天然的尚好!
閣下的話可真是一針見血
**J I M** 於 2008/10/13 21:05回覆 - 4樓. behappy2008/10/06 22:32不願面對的真相
希望更多人看到您的文章.
- 3樓. 高妹兒2008/10/06 20:18毒物侵害
各種 toxin 無所不在﹐不用太憂慮﹐但是也更不可以無知... de-toxin 最好的方法﹐
正常均衡飲食﹐乾淨的蔬食與全穀/全果類多吃﹐充分睡眠﹐足夠清靜的飲水和空氣﹐經常的運動(排汗)﹐好心情... 就夠了!當然毒物用品要盡量避免。
- 2樓. 晨曦Catherine2008/10/06 07:56毒奶的醒思
環視周圍
現在都搞不清楚什麼東西能吃了
- 1樓. 珍妮曾在西雅圖2008/10/06 03:52每個人都應該閱讀這篇文章
毒奶的事件已經在美國蔓延開,因為這裡的亞洲超市,會進口亞洲的食品,尤其是大陸製的M&M巧克力涉嫌有毒時,美國的全國新聞也播出,提醒消費者要小心。
身為消費者,的確要為自身的權益,挺身而出。才能造成一股力量,讓商家有所警惕。
謝謝您分享這些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