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所有讀中文系的人,心裏約莫都有過許多掙扎與疑問,那種種關於未來、前途與生計的現實考量,都會讓這些問題有了輕易簡單的答案;可是要留下來卻有許多原因和可能──如果套用托爾斯泰的話,似乎可以這麼說:要離開中文系的答案只有一種可能,但是要留下來卻各有各的理由。
姑且不去討論轉學轉系離開的動機和理由,看看我們這些繼續留下來的同學,似乎每個人都經歷了內心交戰的過程,而每個人似乎都有了合理化這個動機的理由,那些理由中,有許多是因為某個老師、某本書、某個學長或學姐的「曉以大義」,就像許多人讀過林文月教授的《讀中文系的人》一樣,我們對中文系有著太多浪漫(或不切實際)的想像。
我們於是開始了點書、動手動腳找資料、拼了命低頭抄筆記的歲月。
一直到現在,我在課堂上還會偶爾要求同學圈點課文、準備一本筆記好寫上那些會讓筆記本閃閃發亮的作品和作者名、偶爾臨帖寫寫字、偶爾走出教室透透氣。
當我看到同學在課堂上傳紙條的時候,我幾乎像是看到乾旱的草原中的一點生機,感動得要泛淚;當我在和一大落一大落的筆記本奮戰時,會偶爾遇到帶著情緒和意志向我溝通的文字,那些不適合用電腦打字不適合用電子郵件或臉書傳達的情感,我只能用相同的方式與他們回應。
記得那年在課堂上,我振筆疾書地抄寫筆記時,老師突然走下講台,站在身旁問:「筆記不要亂寫,你聽得懂嗎?如果聽得懂為什麼要寫筆記?如果聽不懂,筆記記了回去也看不懂。」我那時只在想,老師到底是要我們抄還是不抄?
筆記不只是記錄學習的歷程而已,那裏面還有著許多情感、疑問和生活點滴,而那些也遠比已經被記下的還要多得多。
當數位學習已全面籠罩時,我深深懷念起那個筆記時代。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 陳泱儒2012/09/25 22:16......
我對筆記其實沒有特別的感覺,上課就把老師說要抄的寫上去,所以對於寫什麼內容我也不是太在意,就只是盡量把空白填滿,但字很醜回家也不太會去看。我比較依賴的是老師發的講義。比起我們所抄的的筆記,我比較懷念什麼都整理好的講義......
- 6樓.2012/09/25 17:52: )
現今資訊發達
網路普及
電子書籍科技產品陸續推出
手寫,已被多數人視為浪費時間的行為
但是 筆記還是手寫的有價值
人家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筆記 就是我門曾經付出努力學習的成果吧!
- 5樓.2012/09/21 10:5710157153
筆記就像日記一樣
書寫的當下或許沒有特別深刻的感覺
但是隨著時間的經過
當你翻開過去那埋頭苦寫的痕跡
不論是美觀的 塗鴉的 潦草的
每一個被紀錄保存下來的內容
不管是聽懂的 亂寫的 不懂的
都蘊含著從前總總的回憶
所以到目前為止
縱使我不是很會整理筆記
我仍是喜歡書寫並保存我的筆記
因為我知道
在未來的某一天
當我翻開這些筆記
我會擁有更多深刻的回憶及感受~~~
- 4樓.2012/09/20 20:59Ya
每次回頭看自己以前所做的筆記
不管是課堂上所抄的還是自己做的重點整理
都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如果在加上一些插圖啊裝飾阿
讀起來就會更起勁
說真的! 很喜歡手抄筆記:)
- 3樓.2012/09/20 17:02佳怡XD
說真的 第一次上老師的課都是認真的 一堂課下來筆記總是寫得滿滿的 :D
漸漸的一堂課的筆記不再超過一行了 或許這就是資訊時代的弊病吧!
- 2樓.2012/09/20 12:20仰恩 :)
在回想起高中時的 筆記 真的很有趣!!!
可能上面有塗鴉也有認真的 紀錄 :)
常常看見筆記內容 會想起上課老師的表情,那個畫面在腦海裡時更加能夠記住課程重點!!
看著高中筆記都有會心一笑的感觸 :) 覺得這些都是歷程 都是回憶 :)
- 1樓.2012/09/20 02:21一些感想
我常常因為老師的要求而在課堂上做筆記,但大部分時候我回頭再閱讀,早已忘記當時上課的情景了!
甚至連內容也不甚清楚。可能是我不太會做筆記吧!?而且有時候為了做筆記甚至沒聽到、聽懂老師說的話,
因為已經一心一意的專注於筆記上面了!這樣算是得不償失嗎?
說到紙條,我一直到高中畢業前都還是傳紙條給同學的哦!有時候還會傳到同學厭煩不想幫我傳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