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媒體與「徹底改造公務員文化 」...
2009/01/02 15:41
瀏覽1,043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引用文章社會風氣若不好,政府官員(含民代)、政治人物、媒體該負最大責任!!

20080203

引用文章總統有任期,媒體無任期 (為真相奮鬥)  20080402

媒體與「徹底改造公務員文化  」...


徹底改造公務員文化 
【聯合晚報╱社論】 2009.01.02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669862.shtml
 
經濟大環境不好,政府的角色就越重要。不幸地,台灣的公務員系統近年來一直是受批評的對象。顯然馬英九總統也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在元旦祝詞中特別對公務員喊話,要他們積極為民興利,為民造福,不要墨守成規,不能抱殘守缺。不過,真要讓公務員脫胎換骨,光喊話是絕對不夠的,也不可能要求公務員只從道德角度去學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如何改造公務員文化,其實是個大問題。

公務員缺乏績效管理的問題,從來沒有徹底解決;相反地,公務員被視為「鐵飯碗」,只有在年終獎金、十八趴等議題上引起爭議。民進黨執政期間,許多「只問顏色」的人事決策,嚴重破壞了文官升遷倫理,沒有能提升工作效率,只是打擊了一般公務員的士氣。此外,法令多如牛毛及「上上級」指揮等結構性問題,使公務員工作動輒得咎,如果檢調積極查辦,眾多公務人員因圖利等罪名遭到約談、起訴的風險頗高,更讓公務員在業務作為上趨向消極保守。

公務員的作為過猶不及,在社會上的評價不高,民眾對公務體系缺乏信任,與公務員打交道視為畏途。試問,如此關係下,政府如何能有所發揮,在危機時期扮演積極角色?

此時此刻,公務員需要全面的改造運動,從最基本的知識與態度改造起。公務員必須體認自己所屬公務機關的「使命」,才有辦法在工作範圍內積極完成為民服務的要求。公務員必須清楚明白什麼是「法所不禁」,才可能不推拖,勇於負責。公務員還必須學習新的人事管理關係,打破僵化的「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模式,才有辦法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所需。公務員也必須理解變動中的社會價值,才有辦法脫開自我狹窄視野,打破「公務員與保守是同義詞」的魔咒。

這些改革說來容易,難在如何設計具體的辦法在行動中落實。對公務員系統裁員不易,但至少應讓在其位者清楚分工角色,賦予明白的使命與績效目標。一定要慎選各級首長,淘汰行禮如儀、橡皮圖章的官僚習氣,以鼓勵基層工作熱忱。每一個程序都必須拿出實質的作業辦法來,讓政府真正再造,讓公務員提振士氣,這比什麼「聞聲救苦」的高調要重要多了。

【2009/01/02 聯合晚報】
***************

社會風氣若不好,政府官員(含民代)、政治人物、媒體該負最大責任!! 20080203
http://blog.udn.com/glee/1592027

政府風氣包括社會風氣不好,誰該負最大責任呢? 錯在一般多數基層公務人員嗎?

要徹底改造公務員文化,影響最大的不是少數的政府官員(高官)(含民代)、政治人物、媒體嗎?  少數的政府官員(高官)(含民代)、政治人物、媒體是否應先以身作責?

一般公務人員個別的力量能影響政府大的環境及風氣到甚麼程度呢?

想起另一篇聯合報社論,
總統有任期,媒體無任期
http://blog.udn.com/glee/1747278
 
【聯合報╱社論】 2008.04.02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283312.shtml
 
「統派媒體」一詞是民進黨執政送給台灣媒體界的政治禮物。在民進黨的詞彙中,「統派」幾乎就是「賣台集團」與「中共同路人」的同義詞。
...
每一個媒體都有每一個媒體的缺陷,皆應受到社會公評。但媒體與媒體之間,仍應建立一個「我們媒體界」或「我們新聞界」共同的底線,那是一條媒體以「第四權」的角色必須為社會守衛的共同底線。

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曾說:「總統有任期,報紙無任期。」解嚴二十年,經歷二次政黨輪替,也已經出現了第三位總統;果然,有些媒體的存續,比總統的執政期長,也比執政黨的任期長;因而,倘若期望媒體能夠擔當超越總統及執政黨任期的社會角色,亦非不能想像。何況,即使各別媒體的生命有強弱絕續,但台灣民主社會中「我們媒體界」或「我們新聞界」,卻有共同的永續生命,共同的永續價值,與共同的永續使命。經歷二次政黨輪替,台灣媒體人、新聞人應能相信:總統有上有下,執政黨有來有去,但全體媒體人、新聞人的那一條「我們的」共同底線,一定會愈來愈清楚的!

總統有任期,媒體無任期。媒體的角色是第四權,其任務是永遠的社會守門人

聯合報若真的有心徹底改造公務員文化,必先從自己做起! 讓自己真正中立!  脫離任何政黨政治顏色! 利益迴避! 只問真相! 真正做到「第四權」社會守門人的角色。

要改造公務員文化及風氣,所有媒體要做的是,先重建媒體自己的精神及風氣、 不管政黨顏色好好監督政府及高官(包括馬總統)及民代,等這些影響社會風氣及政府風氣最大的做法,否則徹底改造公務員文化此社論可能只是空談!?

例如有了像阿扁的人當政府高官,公務員風氣及文化會好嗎?
又例如馬英九總統對於非自己專業問題,表現過於自信,對於應該真正要改革等重大問題的責任,只一味推給屬下(行政院長),問題最後還是無法解決,公務員風氣及文化會好嗎?

若加上媒體若對政府高官,無任何更有效的批評及建議,公務員風氣及文化會自己好嗎? 錯在一般多數基層公務人員嗎?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媒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