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白手套賦改會!? 劫貧濟富! 官商走近近! 利益不迴避!?
2008/10/21 08:52
瀏覽1,241
迴響5
推薦1
引用1

引用文章台灣稅制是不公不義: 劫貧濟富!! 20080615 

白手套賦改會!? 劫貧濟富! 官商走近近! 利益不迴避!?

報載調職算離職 顏慶章旋轉門解套 2008/06/28

前財政部長顏慶章離職後到復華金控擔任董事長,被控違反旋轉門條款,台北地檢署當初依銓敘部的解釋將顏起訴;未料移審後,銓敘部作出有利顏慶章的「最新解釋」,顏慶章可望解套,也有利公務員離職後的出路。

報載家送旅行支票 陳致中軋票露餡

陳前總統之子陳致中於九十四年六月十八日結婚,元大馬家兄弟馬維建與馬維辰等人送出相當新台幣六百萬元旅行支票的「大紅包」,元大金控內部人士廿日指出,由於陳致中把旅行支票存入蔡銘哲等人新加坡帳戶,結果被特偵組查到,從支票號碼追出購買人為馬家兄弟。

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昨(二十)日也證實,馬家兄弟送陳致中的禮金,是相當於新台幣六百萬元的美金旅行支票。 

「好端端一個結婚賀禮被說成涉及洗錢,對元大很不公平!」顏慶章表示,馬家兄弟以晚輩身分請教過「與扁家熟識的人」意見後,才決定有必要送禮,卻被解讀為元大併復華有問題,相當不合理;但他又強調,禮金是以投資公司的名義匯款,故無贈與稅的問題。

報載賦改會動用表決 會議不開放媒體採訪

大紀元10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六日電)台灣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上午召開委員及諮詢委員聯席會議,會議一開始,賦改會諮詢委員、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簡錫堦等人提議開放媒體採訪,賦改會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原裁示不開放,最後動用表決,支持開放的10票對反對開放的15票,表決結果不開放媒體採訪。

行政院六日舉行賦稅改革委員會委員及諮詢委員聯席會議,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右至左)與財政部長李述德、前財政部長顏慶章交換意見。//中央社

官商走得近,利益不迴避!? 顏慶章只是眾多例子之一小例!?

太多人稱政府的各種專家委員會(例如賦稅改革委員會實際是一個白手套”!?)

http://blog.udn.com/glee/1622256

政府被罵台灣稅制是不公不義: 劫貧濟富!!

http://blog.udn.com/glee/1962494

其實皆是有道理的!?

*****************

馬家送旅行支票 陳致中軋票露餡

2008-10-21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710210041+97102104+0+074226+0,00.html

陳前總統之子陳致中於九十四年六月十八日結婚,元大馬家兄弟馬維建與馬維辰等人送出相當新台幣六百萬元旅行支票的「大紅包」,元大金控內部人士廿日指出,由於陳致中把旅行支票存入蔡銘哲等人新加坡帳戶,結果被特偵組查到,從支票號碼追出購買人為馬家兄弟。 

由於小額旅行支票有「不記名」的好處,因此也是洗錢的最佳工具之一業界納悶,為何馬家兄弟送「大紅包」給陳致中,最後竟然被特偵組查出來? 

元大金控內部人士指出,如果陳致中夫婦到國外蜜月旅行時把這批旅行支票花掉了,那就查不出來。 

不料這批旅行支票被存入蔡銘哲在新加坡的帳戶,而新加坡當局把相關帳戶的資料提供給特偵組,特偵組循線追查,從支票號碼追查出銷售的銀行,以及購買人。 

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昨(二十)日也證實,馬家兄弟送陳致中的禮金,是相當於新台幣六百萬元的美金旅行支票。 

「好端端一個結婚賀禮被說成涉及洗錢,對元大很不公平!」顏慶章表示馬家兄弟以晚輩身分請教過「與扁家熟識的人」意見後,才決定有必要送禮,卻被解讀為元大併復華有問題,相當不合理;但他又強調,禮金是以投資公司的名義匯款,故無贈與稅的問題。 

為何選擇送旅行支票?顏慶章說,馬家兄弟大概認為,新人結婚應該會出國蜜月旅行,才會選擇送了相當新台幣六百萬元的美金旅行支票。至於,美金支票後來存到國外那個戶頭,倆兄弟並不清楚。 

元大金控總經理馬維建、營運長馬維辰兩兄弟因涉嫌匯款給前總統陳水扁之子陳致中,前天遭特偵組約談,廿日元大金的股價更是高掛跌停。 

被檢方策動希望能轉為汙點證人的扁家「白手套」蔡銘哲,日前提訊時供稱,馬維辰在九十四年陳致中結婚前後,「分次」共匯款十八萬美元到他的海外帳戶。明顯和顏慶章不同。 

辦案人員懷疑,元大金多次利用子公司匯款至扁家人頭帳戶,匯款手法不似單純致送結婚禮金,一旦釐清有對價關係,將依證據多寡,不排除將馬維建、馬維辰兄弟由證人轉被告。 

********

調職算離職 顏慶章旋轉門解套

http://blog.udn.com/spark37/1996447

2008/06/28 15:25:16

 

【聯合報╱記者劉峻谷、蘇位榮/台北報導】 2008.06.28 03:44 am 

 

前財政部長顏慶章離職後到復華金控擔任董事長,被控違反旋轉門條款,台北地檢署當初依銓敘部的解釋將顏起訴;未料移審後,銓敘部作出有利顏慶章的「最新解釋」,顏慶章可望解套,也有利公務員離職後的出路。

銓敘部的「最新解釋」指出,司法院釋字六三七號認為應檢討修正公務員服務法第十四條之一,以保障公務員離職後的工作權;銓敘部上個月因此開會討論,做出「調職」也算離職的結論,並於同月十九日通令全國公務機關遵行。

台北地院昨天開庭審理本案,傳訊前財政部次長陳?作證。他證稱,曾幫顏慶章函詢銓敘部,認為「離職」的起算點,從立法意旨應是指公務員從具有監督關係的機關離職;顏慶章離開財政部長三年後才接任復華金控董事長,應該沒有違法。

公訴檢察官則質疑,銓敘部的解釋說法前後不一,有為顏慶章量身訂造解套之嫌,為釐清爭議,當庭聲請傳喚前銓敘部長朱武獻。

「旋轉門條款」是指公務員服務法第十四條之一「公務員於其離職後三年內,不得擔任與其離職前五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之營利事業董事、監察人、經理、執行業務的股東或顧問。」

顏慶章於在九十一年一月卅一日卸任財政部長,調職接任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九十四年三月離職,同年六月廿九日出任復華金控董事長。復華金控後來與元大證券合併,更名為元大金控公司。顏慶章主張,九十一年一月他卸任財政部長,「離職」時間應以此為起算點,他是在離職三年後才接任復華金控董事長。

台北地檢署函請銓敘部說明公務員「離職」的相關規定,銓敘部當時函覆指出,「離職」包括退休、辭職、資遣、免職、停職、休職,但不包括「調職」;檢方據此認定顏慶章「離職」的起算點是九十四年三月卸任WTO代表時,他同年六月即出任復華金控董座即違法,今年四月將他起訴,移由台北地院審理。

顏慶章被起訴後向考試院陳情,請求銓敘部函釋「離職」的定義,台北地院也於五月中旬發函銓敘部要求解釋「離職」定義。 

**************

台賦改會動用表決 會議不開放媒體採訪

大紀元10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六日電)台灣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上午召開委員及諮詢委員聯席會議,會議一開始,賦改會諮詢委員、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簡錫堦等人提議開放媒體採訪,賦改會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原裁示不開放,最後動用表決,支持開放的10票對反對開放的15票,表決結果不開放媒體採訪。

行政院六日舉行賦稅改革委員會委員及諮詢委員聯席會議,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右至左)與財政部長李述德、前財政部長顏慶章交換意見。//中央社

簡錫堦在會議一開始即表示,賦改會應開放媒體採訪,讓決策過程透明化,賦改會開會記錄都是摘要。立法委員高志鵬(民進黨籍)也贊成開放媒體採訪。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指出,現在台灣社會已經學者不像學者、專家不像專家,為驅逐不是真學者、沒有風骨的學者,賦改會應該要公開透明,在會議裡講的話應該要公開。

不過,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理事長焦佑鈞認為,工商界參加賦改會是幕僚角色,提出他們的看法,供政府決策選擇,政策選擇是政府責任,不了解為何他們在這裡要為政策背書,如果是這樣角色,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他們要退出賦改會。如果是提出建議和看法,就比較願意參與。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指出,今天開會是來探討不同的看法,他們也反對富人減稅,不是為富人減稅,這點要特別澄清。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則說,賦改會有學者、政府單位、各團體代表,陳述各自不同意見,作為政府決策的參考。工商團體都只擔任諮詢委員,諮詢委員就是表達意見,這是他們應有的職責。

他進一步指出,稅負如何改,國家才有競爭力,政府應有整個思考邏輯。如果說來表達意見就是為富人減稅,這種言論他們無法接受,他們希望投資環境能跟國際競爭。

最後,邱正雄在動用表決下,支持開放的,包括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副教授黃耀輝、黃世鑫、簡錫堦、高志鵬等人。反對開放的,有張平沼、焦佑鈞、財政部長李述德等人。

 

 

 

 

 

 

 

 

 

 

 

 

 

 

 

 

 

 

 

 

 

 

 

 

 

 

 

 

 

 

 

 

 

 

 

 

 

 

 

 

 

 

 

 

 

有誰推薦more
迴響(5) :
5樓. 李深耕
2008/11/11 09:40
賦改會: 政府官員的白手套!?

賦改會: 政府官員的白手套!?

反對降營所稅 稅改聯盟退出賦改會
2008-11-11 中國時報

昨日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在中小企業發展會議上宣布,為因應現階段景氣,而提出振興經濟方案,具體措施包含,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實際調降幅度仍需待賦改會提出建議,行政院將再行決定,而屆時最大受惠者將會是國內產值達七成以上的中小企業及服務業。

     不過,繼陳聽安、朱敬一等學者退出賦改會後,昨天公平稅改聯盟也正式對外宣布,賦改會成立至今,早已淪為沒有靈魂的臭皮囊,每次開會皆閉門勾結,再三顯示政府為財團減稅的立場,故聯盟決定退出,轉而走上街頭抗爭,十二月初將舉行抗稅大遊行。

     行政院副院長兼賦改會召集人邱正雄最後決議,賦改會延長半年,持續召開至明年年底。

     為刺激民眾消費力,提升國內景氣,調降營所稅成為目前政院方案之一。劉兆玄表示,中小企業是企業的尖兵,而台灣的經濟活力來源,更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有特色的中小企業,在所有企業中,有近九十八%屬於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更提供高達八○%的工作機會。

     工業局局長陳昭義認為,目前看來營所稅調降是一定的,屆時若真調降稅率,無論幅度大小,將有利於中小企業中的傳統產業(如石化、鋼鐵),傳統產業平均稅率約在十五%至二○%,且較高科技產業優惠補助較少,營業稅調降,主要是將一些租稅優惠取消或減少,回歸到營所稅降低。

     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簡錫?指出,台灣的國民平均稅負率由二十%直落至十三.七%,稅收已嚴重短缺,每年財政缺口逾兩千億元,國家財政困窘,政府總支出萎縮至GDP的十九%,也是全球最低標者,總負債則高達十三.八兆元,儘管如此,政府仍一意孤行地為財團減稅

4樓. 李深耕
2008/10/27 06:47
顏慶章對證券交易法有意見,不迴避!
藍綠立委主張修證交法

證券交易法對內線交易認定標準不明,讓不少上市櫃公司負責人動輒得咎,遭金管會移送檢調偵辦。多位藍綠立委昨天在一場研討會中一致主張要修正證交法,明定「重大影響股價消息」的標準、範圍與成立時間點。

與會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痛批,相關的證交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根本就是「帝王條款」,也是金管會的「推卸責任條款」。他不滿金管會高層任由屬下亂搞,任何檢舉案件都移送檢調,檢調則「公司愈大的,愈有興趣辦」,偵辦充滿作秀心態,整個政府是倒行逆施、扼殺產業。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批判,一般民刑事案件審判只需六十天,但內線交易案平均審理期長達四百廿天,而且內線交易案定罪率過低,顯示金管會的法令有問題。

立院財委會上周在審查證交法修正草案時,有關內線交易認定標準修正條文,因立委與金管會在豁免條款意見不一,未能通過初審,企業界希望立院能儘速再審。

顏慶章說,政府是依據金管會公布施行的「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四項重大消息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管理辦法」來認定內線交易案,但他認為應該予以法制化,不應授權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規範。

3樓. 李深耕
2008/10/25 22:38
賦改會本來就是白手套!? 沒有安樂死問題!?

請行政院讓賦改會「安樂死」吧!
2008-10-25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遺產贈與稅改革方案的討論造成賦改會內部的緊張與對立,這個氛圍在日前另外一次工作會議的召開中即可明顯感受出來。有些委員已根本不出席,有些委員討論議案時意興闌珊,有些委員則是發言對賦改會運作程序的本末倒置表示極度不滿,這是歷屆賦改會所未曾見過的現象,我們擔心若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未來賦改會將陷入軍心渙喪、分崩離析之境,而社會大眾對賦稅改革的期待必將落空與失望。馬政府正遭逢民調信心指數掉落谷底之際,行政院對此情勢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賦改會的成立係為檢討我國現行稅制的缺失,因應未來社經結構變化的挑戰,重新建構一體質優良的租稅環境。賦改會對外宣示的四大目標為,經濟發展、社會公義、國際競爭力與永續環境,但社會上不同的人,對於這四個目標的價值判斷與選擇順序自有不同的偏好,而這些人為爭取自己的利益必會給予政府不同的壓力,面對此一考驗,政府的職責乃係在關照社會大多數人福祉的原則下,追求改革方案的平衡。惟這項工作並不容易,除了需要專業的驗證分析外,更需要有正確掌握社會主流價值的判斷能力。每天為「救火」而疲於奔命的行政院,根本無此能耐,賦改會的成立恰好可以彌補此一不足。但亦正因如此,賦改會所負責的乃應是長期制度改革的規劃,短期臨時性的政策需求不但不宜由賦改會主導,更不應成為賦改會正常運作的干擾因素。

     馬政府甫一上台,即帶著民眾心中「拚經濟」的沈重期許,前任政府留下來的爛攤子,成為新內閣施政的沉重包袱。行政院雖然努力推出許多政策,包括擴大兩岸包機直航、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追加預算建設地方,以及補助貧窮工作家庭等,但台灣的經濟停滯八年,體質虛耗殆盡,百日之病難求一日之艾,故這些措施皆無法在短期內發揮成效。在這種「地利」條件之下談稅改,行政院的負擔與壓力可想而知,從而租稅就只能扮演配合或支應經建發展的角色,行政院心中不再有財政穩健與稅制公平的均衡考量,稅改被扭曲成與減稅劃上等號。以往只要有利益團體或其他部會要求減稅,財政部必定會即刻表明立場堅決反對,我們何曾聽過財政部長配合企業界的說法,公開倡導「養鵝下蛋」的租稅理念,更何曾看到財政部長率先主張證交稅減半救股市以及調降遺贈稅率吸引資金回流。政府部會本應各司其職,有人協助產業發展,有人把關政府財政,透過角色間相互評估與制衡,以確保財經政策的周延性,惟如今我們的財政部長安在?

     無奈屋漏偏逢連夜雨,國際金融海嘯益愈嚴峻與擴大,對我國的衝擊與傷害到底會有多大,目前尚難逆料與評估。在這種「天時」條件下談稅改,外界自會企盼政府能用快速的賦稅政策來因應變化並解決問題,此雖係人之常情,但卻和賦改會的職責與功能不符,且徒然增添行政院與賦改會之間的困擾與扞格。尤有甚者,現在的賦改會組織鬆散又無效率,工商團體諮詢委員常與學者委員發生爭執,行政院只顧短期的決策立場亦常引起學者委員的不滿,同時間,民意代表與工商團體諮詢委員又一起聯手給予行政院須速戰速決的壓力,致使賦改會的運作顯得章法凌亂。在這種「人和」條件談稅改,已絲毫沒有專業理性的討論空間,賦改會亦喪失了其應有的超然與獨立地位,爭吵中急就章做出來的決定,品質與成效著實令人擔心。

     既然天時、地利、人和三要件皆不具備,賦改會如何能夠有效運作?為了不讓短期政策的需求斲傷長期制度的建立,亦為了不讓零星片面的稅改破壞租稅體制的完整性,更為了不讓行政院受制於腹背受敵的困境,我們強烈建議行政院慎重考慮延緩稅改兩年,停止一切租稅改革規畫,讓賦改會先行休會,等國內外情勢穩定後再恢復運作。

2樓. 李深耕
2008/10/22 11:06
賦改會何去何從?

賦改會何去何從?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0.22 02:03 am
 
 
賦改會自規劃成立以來,一直風波不斷:先是主委一職應由財稅學者或官員擔綱引起爭議;再則委員成員應否包括工商界代表;而後是資本利得課稅應否納入研究議題;至於調降遺贈稅率在公平與效率之爭,更是針鋒相對,火藥味十足。最後遺贈稅率調降以五案並呈報院,加上一些未經評估、不痛不癢的配套,草率了結可見一斑。且由遺贈稅案例發現,在當前經濟大不景氣下,賦改會似已成為阻礙政府振興景氣的絆腳石,要求稅改「速戰速決」之聲此起彼落;專家學者也因行政院不斷下指導棋,不受尊重態勢明顯,早已萌生退意;稅改聯盟代表更認為賦改會成為富人減稅會,還不如撤掉算了!此種騎虎難下之態勢何以致之?賦改會何去何從?實在令人關心。

首先,就組織成員與運作方式言,賦改會委由行政院邱副院長擔任召集人,貫徹政策意味濃厚,不像以往兩次賦改是由具學術地位的學者擔綱;故在救經濟的強大壓力下,早已注定現在的結果,成了為政見背書的橡皮圖章。委員會雖由19位學者及財經部會首長組成,且為順應輿論,將若干利益團體代表移列諮詢委員名單;然而包括委員及諮詢委員在內49人的龐大陣容,議事中彼此各說各話,達成共識的交易成本必高,甚至毫無共識,嚴重影響賦改會的執行績效。每一議題均要經過工作會議、委員與諮詢委員聯席會議、委員會議輪番召開,冗長的開會程序,更凸顯議事效率之不彰。

其次,就推動時機言,馬蕭政見當初主張成立賦改會,原本是在經濟情勢正常下的產物,以增效率、廣稅基、簡稅政為改革重點,以期達到經濟發展、社會公義、國家競爭力、永續環境四大目標。然運作何以演變至此情景,與經濟大環境丕變、時機不對密切相關。全球經濟面臨股災、金融風暴,台灣深受其害,面對此一情景,政府當然不能坐視,無論減稅或擴大支出,均是振興經濟的主要工具;甚至在各方期待下,要劍及履及發揮提振效果,減稅救經濟在「養鵝生蛋」理論包裝下就成為唯一目標。諷刺的是,主辦賦改的財政部,似早已將擴大稅基、增長稅收、追求租稅公平的天職置之度外,甚至淪為「減稅部」;在目標衝突與矛盾對立下,又如何使以建立可長可久稅制為職志的賦改會運作下去?

再就議題規劃言,台灣面對全球化、自由化、區域整合、知識經濟發展、M型社會及環境惡化之挑戰,本應配合未來國家發展藍圖,在「適足、公平、效率、簡政」的原則指導下,進行根本性稅制改革。然而政府高層成立賦改會原因,說穿了就只在落實馬蕭減稅政見;故而先有議題再在委員要求下補畫完整的改革架構,有本末倒置、虛應故事之嫌。因而只要遺贈稅率大幅調降、營所稅率降低、個人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提高,就已任務達成;至於建立完整架構,規劃各稅間的關聯性與配套,似乎顯得漠不關心。坦白說,這是假借賦改會之名以求貫徹減稅任務之實,完全脫離稅改應有理念,甚至愈改愈糟,造成不倫不類後果令人憂心。

最後,就研究品質言,過去兩次賦改會以約兩年的時間,配合改革目標與主軸決定研究議題,由學者專家花上一年以上的時間好好進行客觀研究,避免因急就章而影響研究與決策品質;研究過程中舉辦多次座談會集思廣益,進而提出各個可行方案,並將各子題計畫結論加以整合,彙整提出完整配套改革方案。反觀這次遺贈稅調降至10%,顯得格外粗糙、草率,未與所得稅、財產稅、銷售稅等進行配套包裹改革,不但攪亂稅改步調與順序,也因單方面大幅降低遺贈稅率,以致仍被質疑圖利富人。

總之,此次賦改會事前缺乏完整規劃,無法深思熟慮的提出配套議題,以致改革缺乏格局;組織成員複雜,各方利益角逐,缺乏理性探討的空間;召集人自我矮化,一心貫徹高層旨意,缺乏客觀立場,相對壓抑賦改會的超然位階;不尊重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以致造成不良觀感;再加上經濟景氣不佳,打亂稅改應有布局。當然燃眉之急必須快速因應;然若行政院認為依當前情勢必須大幅減稅,就負責任的去做,並與賦改會運作脫鉤,留給學者專家客觀、專業、獨立研究及建議空間。否則賦改會身處此一尷尬時刻,反而被誤解為行政部門的大石頭,學者委員當可考慮求去,賦改會也應認真考慮撤掉,不必再浪費公帑,花上數千萬元買一顆橡皮圖章了!

【2008/10/22 經濟日報】
 

1樓. 李深耕
2008/10/21 18:56
有顏色的座談會!?
全球經濟自由化 稅改勢在必行

前言

為因應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及金融商品多樣化之潮流,世界各國紛紛進行租稅改革。

我國因部分稅法無法切合當前社經環境需求,而有修正必要,因此財政部特別邀請學者舉辦「當前賦稅改革之時代使命論壇」座談會,針對賦稅改革提出建言。

主持人:李述德(財政部長)

胡立台(聯合報社長)

與談人:張盛和(財政部政務次長)

孫克難(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副教授)

黃耀輝(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副教授)

減稅利多政院拍板 遺贈稅率降為10  

聯合晚報 2008/10/17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4560603.shtml

李深耕2008/10/21 18:5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